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備稱漢中王後大封諸將,趙雲為何只得了個雜號將軍銜?

2024-01-22歷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趙雲是三國時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也是三國英雄榜上一位武功絕倫、赫赫有名的驍將。趙雲本在公孫瓚麾下為將,後來公孫瓚派遣劉備協助田楷抵禦袁紹,命趙雲隨征,被劉備任為騎將。趙雲很早就隨劉備東征西討,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趙雲不單武藝精湛,能征善戰,而且人品高尚、思想境界高、智勇雙全,是蜀漢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僅個人能力強,人品也絕佳,對蜀漢(劉備)忠心耿耿,而且為人低調,從不爭功擺好,在歷史評價和民間口碑中都堪稱一流,但他的仕途卻不順利,所獲得的職位與其資歷、能力、付出和所建功業極不相稱。說白了就叫功大而賞小。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趙雲地位和官職都很高,和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一同被封為「五虎上將」,從關、張、趙、馬、黃的位置排序看,趙雲排第三,僅次於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張飛,排位相當靠前了。

小說畢竟是小說,當不得真。在真實的歷史中,趙雲從未獲得過上將職銜。按【三國誌】及【雲別傳】之記載,蜀漢從未封過什麽「五虎上將」,趙雲更從未進入上將序列,驍勇無敵、勞苦功高且對劉備忠心耿耿的他只落得個翊軍將軍、征南將軍、鎮東將軍一類的雜牌將軍職務,算不得能獨當一面的統軍大將。在蜀軍的高級將領中,趙雲的排位不僅比不了馬超和黃忠,就連軍中後起之秀魏延在漢中之戰後官階都迅速超過了這位老資格的宿將。

就趙雲的資歷、能力和與之相匹配的待遇問題,確實有些讓人迷惑不解,所以從古至今都有人試圖從不同角度去探尋其中的答案,以解開趙雲不被劉備、諸葛亮重用的歷史真相。最具代表性的觀點大約有如下幾個:

一種觀點認為,趙雲的能力平平,他出神入化的武藝與高人一籌的軍事本領是小說家和民間的誇大之詞;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趙雲為人機警,又很講忠義,所以劉備一直讓他做內衛工作,說白了就拿他當高級保鏢用,很少有機會獨當一面、指揮大規模的軍事作戰,所以戰功寥寥,不能晉封上將;第三種觀點認為趙雲雖未像關、張那樣和劉備義結金蘭,但早已被劉備視為生死兄弟,既然是心腹之人,自然不需要封官許願,大加安撫,於是劉備就將有限的上將名額用來獎賞和他關系並不親密的馬超、黃忠了。

這幾種說法貌似有理,細究起來卻都很片面,有漏洞。

假如趙雲能力一般,那麽當年劉備為何對他一見如故,與他傾心相交,竭力籠絡他?甚至有些不厚道地將他從公孫瓚那裏將他挖角到自己麾下呢?

【三國誌】記載:「時先主亦依托瓚,每接納雲,雲得深自結讬」。

趙雲的兄長去世,他請假回鄉去奔喪,當他離開公孫瓚帳下時,劉備依依不舍,十裏相送,和他「捉手而別」,後來趙雲轉投袁紹,劉備也在那兒,「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劉備戎馬半生,閱人無數,以知人善任著稱,從他對趙雲的態度看,假如趙只是一介等閑之輩,他用得著對趙下這麽大功夫極力拉攏嗎?後來劉備和曹操撕破臉大打出手,失敗後投奔劉表,曹操率大軍南伐荊州時,又兵敗長阪,被打得丟盔撂甲,落荒而逃,若不是趙雲單人獨騎,往來沖殺,拼死救回劉備的妻小,也就沒有後來的蜀後主劉禪了(後劉備的孫夫人奉兄長孫權之命回江東,將劉禪也一並抱走,若非趙雲攔江截阿鬥,蜀漢皇位就是劉理、劉永的了,沒阿鬥什麽事了。趙雲兩次護佑阿鬥,是其命中貴人)。所以之後劉備也由衷贊嘆道:「子龍一身都是膽」!劉備這樣誇趙雲,並非說他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而是發乎內心地欽佩與激賞這位既忠且勇的孤膽英雄,和周瑜點贊關羽、張飛「熊虎之將」、「萬人敵」是一個意思。

按理說,長期在劉備身邊擔任保衛工作,和老大朝夕相處,趙雲應該比別人有更多的升官機會,離領導越近,被提拔重用的機會越多嘛。這個道理古今一樣,譬如當代社會中領導的秘書、司機雞犬升天、飛黃騰達者應絕不在少數。

假設劉皇叔真的認為趙雲是自己最親密的戰友而不需要拿高級軍銜和職稱待遇來獎賞、安撫他,那麽為何要封其結義兄弟關羽、張飛為前將軍、右將軍、假節鉞呢?這兩人與劉備的關系比趙雲更鐵,劉備為何卻要如此安撫關、張呢?由此可以看出,趙雲得不到重用、加封的原因並非其能力平庸、貢獻不大,也不是劉備把他倚為肱骨,認為沒有封侯賜爵、大加籠絡的必要而把他閑置一旁。

那麽,究竟是何原因導致能力出眾、忠勇絕倫、資格甚老的趙雲,落得個不被領導認可、一生只做得個雜號將軍呢?

細究史料,發現原因有三:(1)、趙雲特立獨行,不喜歡拉幫結派。

【雲別傳】記載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劉備和曹將夏侯惇在博望坡鏖戰之時,趙雲抖擻神威,策馬生擒了曹軍別將夏侯蘭。這夏侯蘭也是真定人,又是趙雲的同村發小,兩人自幼一起玩尿泥長大,彼此熟悉,趙雲於是向劉備替夏侯蘭求情。劉備看在趙雲面上,饒夏侯蘭不死,夏侯蘭表示願意歸附劉備。趙雲和夏侯蘭從小一塊長大,交情非淺,可他卻與其若即若離,只保持一般同僚關系,私下裏絕不往來。第二是劉備占據荊南四郡時,趙雲奉命鎮守桂陽,原桂陽太守趙範傾慕俠肝義膽、人品高潔磊落的驍將趙雲,想要將自己的寡嫂樊氏嫁給趙雲為妻,那樊氏生的貌美如花,溫柔明理,卻被趙雲一口回絕。從以上兩事可以看出,趙雲為人正直,謹守本分,不願編織關系網、搞團團伙夥那一套。

趙雲不願拉幫結派、搞山頭主義的為人、品格值得點贊,但現實中這樣做卻往往會被人認為你孤傲不合群,很難行得通。沒有派系色彩,領導雖然放心,不用防著你,但每到關鍵時刻他也不會完全信任孤芳自賞、不願同流合汙的你,因此,不媚流俗的趙雲在劉備集團中似乎遭到眾人有意無意地孤立,處於孤立無援的尷尬境地。

(2)、趙雲大公無私,無意間卻妨礙、影響了別人的利益。

【雲別傳】記載:劉備襲奪益州(四川)後,準備將成都城中的宅邸、房舍及城外的園地桑田分給有功將士。大夥正翹首以待時,趙雲虎啦吧唧地站出來駁斥說:「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即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他的意思是當年霍去病尚且知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之道理,今天比匈奴更具威脅的國賊曹操仍然虎踞中原,現在革命還未成功,諸君仍需努力,還沒到我等能高枕無憂、貪圖安逸享樂之時。而且蜀人剛剛飽受戰火兵戈之苦,我們應該把田宅還給他們,讓他們休養生息,安居樂業,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與擁戴。劉備覺得趙雲所說很是在理,就采納了他的建議。

應該說,趙雲還是很有遠見卓識的。他的意見頗有民本主義之內涵,他的提議能被劉備采納亦是益州民眾之福,同時也能迅速安定人心,恢復秩序,有利於鞏固新生之蜀漢政權。

趙雲公而忘私,考慮的是如何使蜀漢政權長治久安,但那些跟著劉備東征西討的將士們,又有幾人能領悟趙雲的苦心呢?又有幾人願意和趙雲一樣,放著現成的肥田美宅、金銀財寶、歌兒舞女不占、不要呢?他們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追隨劉備轉戰南北,九死一生,雖說大道理是為了匡扶漢室,一統天下,可絕大多數人的目標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封妻蔭子。可你趙雲的一句話,就把大夥兒浴血奮戰多年的終極目標全給毀了,大家能不恨趙雲你嗎?

(3)、說話過於耿直,經常慷慨直言,讓蜀漢一哥劉備感覺不快

劉備擊走曹操,奪取漢中後,攫拔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劉備在宣布任命時,曾經問魏延,如今你是漢中太守了,有何想法?魏延是個點頭會意的機靈鬼,答道:「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魏延很會說話,他的意思是:有我鎮守漢中,大王您可放一萬個心。如果曹操親統大軍傾巢而來,我為大王拼死抵禦,拒敵於國門之外;如果是曹軍偏將率十萬人馬來攻,我肯定把這十萬兵馬團滅,叫他有來無回。魏延這兩句話不僅說得頗有氣勢,而且說到劉備心坎裏去了,劉備聽後怎會不心花怒放,怎會不對他寵信、倚重異常?回過頭來看趙雲,很少順著領導的意思說話,領導聽的話他偏不說,還常常提些反面意見,從不看劉備臉色,敢拔劉備的逆鱗。

當年孫權遣呂蒙偷襲關羽、謀奪荊州後,劉備震怒,欲以舉國之力討伐孫吳。諸葛亮、趙雲等都反對劉備與孫權撕破臉大打出手。諸葛亮考慮到哥哥諸葛瑾在東吳做高官,為避嫌,他用委婉的語氣勸阻劉備傾國伐吳,見劉備不聽,他便不再堅持,緘口不言了。趙雲卻慷慨陳詞道,現在的國賊是曹操,而不是孫權。如果先集中力量滅掉曹魏,孫權自然屈服。假如吳蜀自相火並,曹操豈不坐收漁翁之利?劉備拒絕采納他的建議,執意出軍伐吳。

之後劉備親統大軍傾國而出,順流東下,攻伐東吳。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趙雲(包括諸葛亮)的真知灼見,劉備在夷陵遭遇吳將陸遜的火攻,蜀軍大敗虧輸,「水步軍資,一時俱盡」將士遺骸順江而下,江水為之不流。蜀軍幾乎全軍覆沒。

但劉備鐵了心要幹的事,趙雲偏偏極力阻攔,這不是沒事找事、自討沒趣嗎?趙雲無意中還說了一句犯忌諱的話,他將劉備的利益和蜀國的利益區分開來,意思是當劉備的個人利益和蜀漢的國家利益起沖突時,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而在劉備的潛意識裏,蜀國不就是自己的嗎?趙雲雖無私心,但他沒有註意用詞,劉備聽了能不反感嗎?

大凡領導,都喜歡順從自己、沒有獨立思想的奴才,而不是特立獨行、思想健全的英才。劉皇叔雖然有並吞四海之誌,在這點上亦不能免俗。

在這個現實而冷酷的世界上,正直無私但口無遮攔的趙雲註定一生坎坷、仕途不順。

劉備病死白帝城後,由劉禪繼位,諸葛亮輔政。諸葛亮執政期間,仍然不重用趙雲,他第一次出軍北伐時只讓趙雲、鄧芝率羸弱偏師去箕谷作疑兵,以牽制魏軍主力。更令人氣憤的是,由於諸葛亮指揮失誤,用人不當,馬謖失了街亭,使蜀漢大軍進退失據,第一次出祁山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以先勝後敗、無功而返告一段落。但是只有趙雲率領的一路偏師損失最輕微,但諸葛亮卻有功不賞,趙雲還被貶為鎮軍將軍。

趙雲雖然忠勇過人,又是老資格的宿將,卻仕途不順,最高只做得個中護軍、征南將軍,後遷鎮東將軍。第一次北伐失利後,他又被貶為鎮軍將軍。趙雲的軍銜和關、張、馬、黃乃至魏延比,只能算雜號將軍。但好在上天是公平的,當他為你關上一扇門時,又替你開啟一扇窗。據史料記載,趙雲雖然仕途不順,但卻無災無病,活了78歲高齡。和橫死的關、張、魏延以及英年早逝的馬超比,他又何嘗不是一個人生大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