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打了勝仗,陳毅為何痛罵三個縱隊司令?十裏之差,謬之千裏

2024-02-02歷史

在黃橋戰役中,陳毅領導的軍隊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然而,盡管取得了勝利,陳毅並沒有因此而得意忘形。相反,他把司令員罵了一頓。

這是為什麽呢? 陳毅並沒有因為勝利而驕傲自滿,他深知,這次勝利來之不易,是全體將士共同努力的結果。他把司令員罵了一頓,是因為他發現,在戰鬥過程中,有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好。

他認為,只有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最好,才能真正取得勝利。 因此,陳毅的這種行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有些沖動,但實際上卻是他對勝利的執著追求和對完美的追求。

他的行為,啟示我們,只有不斷追求完美,才能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

黃橋戰役,抗日戰爭中的轉折點。在抗日戰爭的壓力下,國民黨接受共產黨的主張,實作了第二次國共合作。然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帝國主義的對華政策發生了變化,國民黨態度轉變,從積極抗日變為消極抗日,積極反共。

為消滅共產黨的領導力量,國民黨頑固派在華北、華中策劃反共事件。黃橋戰役,是國共兩黨抗敵鬥爭的重要一環。

面對國民黨步步緊逼,共產黨希望透過「向蘇北發展」擺脫困難局面。作為新四軍軍分會副書記的陳毅,執行了中共中央的指令,於1939年率領部隊從蘇南挺進蘇北。

為何選擇蘇北?因為蘇北地理位置優越,是連線新四軍和八路軍的重要紐帶。這裏資源豐富,盛產糧食和棉花等作物,自戰爭開始就成為敵軍、偽軍、頑固派的必爭之地。

陳毅在進軍蘇北之前,對當地形勢進行了深入研究,深受毛澤東思想的影響,他堅信要取得勝利,必須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在蘇北地區,有三股主要的力量,它們分別是:第一支、第二支和第三支。

在這一系列勢力中,韓德勤是堅決反共的國民黨頑固派,當年夏天甚至還殺害了共產黨遊擊隊,是首要打擊的目標。

相比之下,「二李」實力派因為被韓德勤排擠,成為中間勢力,是共產黨計劃拉攏的物件。因此,陳毅經過深入分析當前局勢,制定了「擊敗敵手、聯合李派、孤立韓派」的策略。

陳毅為爭取中間派的支持,做了大量政治工作,希望開啟北進通道。他三次派人到泰州與二李會面,表示新四軍團結抗戰的誠意,還贈送了禮物。

陳毅告訴二李,由於蘇南的壓力,新四軍不得不移師蘇北。雖然二李口頭答應在一定情況下幫助新四軍,但是韓德勤卻煽動二李圍攻新四軍,利用二李對蔣介石頑固派壓力的畏懼和對新四軍在江北發展的疑懼心理。

1940年5月17日,二李向駐紮在郭村的新四軍下最後通牒,要求他們在三天內離開郭村,並在頑軍的協助下,集結了兩萬人馬,對新四軍發起了攻擊。

新四軍被迫反擊,在激戰了七天後,成功擊敗了二李的部隊。

為了爭取二李的和解,陳毅指示新四軍主動放棄郭村,並在即將取得泰州城的情況下,收兵在泰州城郊,以此表明新四軍並無侵犯二李的意圖,表現了大局為重的精神。

同時,陳毅不僅派代表說明新四軍的立場,還親自前往與二李進行溝通,再次重申抗戰的立場,並建議二李迅速停止戰鬥。

陳毅的策略智慧在這場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他的以退為進,使得新四軍能夠團結更多的朋友,實作利益的最大化。

同時,他也成功爭取了二李的獨立,為後來孤立韓德勤,進行黃橋決戰創造了重要的條件。這次戰爭,不僅讓二李深感感動,表示會保持中立,對新四軍充滿感激和敬佩,也讓陳毅的智謀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黃橋是一個關鍵的戰略地點,位於多縣的中心地帶。何克謙部隊是國民黨頑軍在黃橋地區的駐軍,韓德勤在得知新四軍即將進攻黃橋的訊息後,命令何克謙和陳泰運部隊進行南北夾擊,以消滅新四軍。

新四軍對待這兩支部隊采用了不同的策略。陳泰運部隊與韓德勤之間存在矛盾,因此新四軍采取了爭取的方針。在打擊陳泰運部隊後,新四軍釋放了全部俘虜,發放了武器,並告知他不要制造摩擦,而應積極抗日。

陳泰運對新四軍的做法深感感動,表示願意與新四軍合作共同抗戰。

何克謙是反共頑固派,新四軍決定對他進行清除。於是,在7月29日,新四軍成功地將其全部殲滅,解放了黃橋。

解放黃橋後,新四軍進一步爭取中間人士,派遣幹部組成工作隊和服務團,與地方黨組織一起發動和武裝群眾,建立地方勢力。

對於頑固派韓德勤,陳毅盡全力爭取與其合作共同抗日,提出了「救國有份,抗戰有地」的要求,表達了想要共同抗戰的強烈願望。

韓德勤一意孤行,決定將反共不抗日進行到底,而陳毅則決定將計就計,以退為進。他派出部隊在黃橋後的古溪設下埋伏,再將附近埋伏的國民黨軍隊引入埋伏圈,準備一舉殲滅。

經過深思熟慮,陳毅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並向部隊下達了命令。他的決策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他明白,只有透過正確的策略和戰術,才能在戰鬥中獲得勝利。

韓德勤自以為計,卻不知自己已被陳毅設下陷阱。在黃橋戰役中,新四軍成功殲滅了國民黨軍隊,取得了重要的勝利。

這次戰鬥是抗日戰爭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陳毅的決策和指揮,為新四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和空間,也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這次戰役之前,我們的戰士們一直壓抑著,沒有真正發揮過實力。在這次,他們都想一展身手,把國民黨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可是,正因為這種期待,粟裕、葉飛和其他指導員都激動不已,以至於在敵軍還沒到達距離時,就提前發起了攻擊。

陳毅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的主力部隊消滅了國民黨的先頭部隊,但他的主要目標:韓德勤,已經在周圍部隊的掩護下逃跑了。

雖然新四軍後面立即追了出去,但已經無法追上韓德勤了。知道這個訊息後,陳毅暴跳如雷,在後面的會議上,他嚴厲地責備了這次行動的司令員。

司令員們在受到陳毅的責罵後,深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默默地低下了頭,對陳毅戰術上的完美有了更深的理解。這場戰役雖然不完美,但它給我軍帶來了一個重要的教訓,那就是一次重要的殲滅敵軍主力的機會失去了,這使得之後消滅韓軍主力變得更加困難。

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成功地消滅了國民黨的兩個團,這使得老百姓都感到十分高興。為了緩解糧食壓力和解救百姓困境,我們在9月13日攻占了姜堰。

在韓德勤出師不利之後,他非常憤怒,並懸賞十萬元來捉拿陳毅。蔣介石也發電報,命令我軍必須在蘇北地區被消滅。

與此同時,中共中央軍委的毛澤東發電報,指示新四軍必須堅持自衛立場,明確敵我力量,做好堅持半個月的作戰準備,等待八路軍的增援。

但是,陳毅在深入研究了蘇北的情況之後,決定獨立對抗韓德勤,準備運用計謀來逐步孤立韓軍。隨後,新四軍大力開展了政治攻勢,向中間人士表明新四軍團結抗戰的主張,並表示願意和解。

中間人士紛紛出面勸韓德勤和解,但他堅持要求新四軍必須首先結束姜堰,才能表現出合作的誠意。

新四軍深諳韓德勤的企圖,欲將我軍置於被動,但我軍為揭露其虛偽面目,依然決定結束姜堰,從而掌握了主動權。

我軍撤離姜堰後,韓德勤得寸進尺,竟要求我軍必須結束黃橋,開回江南,這一要求離譜至極。各界中立人士得知後,紛紛譴責韓德勤的不實之辭,其頑固不化的反共反抗日立場暴露無遺。

各界民眾開始將救國的希望寄托於共產黨,韓德勤部隊也因此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困境。在陳毅的精心策劃下,韓德勤的陰謀終將敗露。

在我軍撤離姜堰後,韓德勤便違背誓言,急不可待地集結三萬兵力,企圖一鼓作氣,在黃橋地區將新四軍全殲。然而,面對敵我力量懸殊的形勢,陳毅、粟裕並未退縮,他們周密部署,決定以黃橋為中心,引敵深入。

新四軍的部署是,第三縱隊守在黃橋,第一、第二縱隊隱蔽於兩側,成功將敵軍誘入黃橋陣地前沿後,立即全軍出擊,一舉將韓部全殲。

10月1日,韓軍在無後續部隊支援的情況下,孤軍深入。我軍第一縱隊逐步拉近距離,逐步引誘敵人深入。4日,韓頑軍被我軍誘入,經過守軍的頑強反擊,受到了重大損失。

當第二縱隊成功切斷韓頑軍的撤退路線後,一二縱隊聯手實施包抄,成功將韓頑軍包圍,這一意外的行動,使韓頑軍深感震驚。

6日,新四軍乘勝追擊,發揚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英勇精神,同時實施宣傳「繳槍不殺」和優待俘虜的政策。在這樣的情況下,韓軍紛紛投降。

韓德勤發現局勢已無法挽回,絕望地向興化方向逃走,黃橋決戰宣告結束。我軍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不僅因為陳毅采取了孤立敵軍的策略,更因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新四軍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決戰期間,人民群眾積極支援前線,工會組織工人修築工事,在黃橋戰鬥中,群眾們盡自己的一份力,為新四軍提供支持,許多人家制作食物運往前線,確保新四軍的糧食供應。

盡管在黃橋戰爭初期,陳毅領導的新四軍因為輕率而遭受了一些挫敗,但是正是這場戰役讓戰士們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從中吸取了教訓,最終在黃橋決戰中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