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93年,李德生第三次重返故鄉,看到一建築後感嘆道:樣子變了

2023-12-30歷史

中國的近代歷史是沈重的,也是熱血澎湃的,每次翻開厚重史頁,隨意一指,都是為新中國的成立奮力拼搏過的大英雄。

英雄不問出處,許多人的出身籍籍無名,但是照樣成為了開國功臣,在歷史的新篇章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李德生就是諸多草根英雄中的一位。

他生於河南一貧困家庭,當過裁縫學徒,也做過放牛娃。而自從他參軍之後,就很少再回到故鄉。

1993年的時候,李德生第三次回故鄉時,看到了一個建築,忍不住的就發出了一聲嘆息:樣子變了。

那麽,李德生看到的建築是什麽?他的人生經歷又是怎麽樣的呢?

1916年,李德生在河南新縣的李家窪,這個地方是大別山的腹地,四面環山,整個村莊都處在一個山坳裏,唯有村南有一條小路可以出行。

由於道路不便,李家窪的村民大多是貧窮的。

只不過,李德生的家裏會更加貧窮一些。早些年,李德生的父親與兄弟分家時,沒有分到什麽好的田地,只能自行開荒。然而,這樣的並不足以養活一家人。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德生也一樣,他早早的就開始幫父母分擔地裏的農活和家裏的家務活,但是李德生的母親並不想兒子像他們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

於是她便到處托人,將7歲的李德生送到了一個裁縫那裏當學徒,母親這麽煞費苦心,無非是想讓李德生學門兒手藝,將來養家也輕松一點。

可在當時的社會,給人當學徒是很辛苦的,不僅要端茶倒水事還要事無巨細的伺候師傅,小小孩童哪忍得了這份「辛苦」。不過,這對於李德生來說還不是最難以忍受的,關鍵是,自從去了裁縫家裏之後,就一直在給裁縫幹家務活,正經的手藝是一點沒有學到。

因此,沒過多久李德生就開始「罷工」,說什麽都不願意再去做學徒。並且,李德生還和母親商量,幹脆去放牛得了。

但是母親認為放牛比學裁縫更難,不僅沒有工錢,還學不到一技之長,但是李德生很堅持,母親拗不過他,只好同意了。

李德生在當放牛娃的時候,日子也非常的辛苦。

他放牛的主家並非是什麽大富大貴的,而只是稍微比他們富裕點。平日裏為了不「浪費」,總是想盡辦法克扣李德生的吃食。這也就導致,李德生也是少有能吃飽的時候。

李德生九歲的時候,其母病逝,只剩下李德生和父親相依為命。不過,由於家境問題,李德生仍舊在外給人放牛。

為了讓兒子更有出路,李父想辦法存了點積蓄,在李德生13歲的時候,送他去讀書。

不過,因為家底薄的原因,李德生在上學期間,仍舊沒有放下放牛這份工作。然而,即使是這樣李德生也僅僅唯讀了半年的學,之後就因為家庭困難就輟學了。

1928年,紅軍解放了李德生家鄉柴山堡地區,並建立了蘇維埃政府。

緊接著,李家窪村成立了兒童團,一直是「孩子王」的李德生,自然就成為了兒童團的團長。與此同時,「牧童工會」也建立了,李德生同樣也參加了。

這李德生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革命,也是從這時開始,李德生逐漸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李德生的小團長當的很稱職,他善於利用當地的地形為紅軍傳遞訊息,在這個過程中,李德生見到了紅軍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想當兵的心情也更加的迫切。

李德生從小就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有了想法之後,他立即行動了。他找到了擔任鄉共青團支部書記的本家叔叔李家輝,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李家輝非常支持李德生的想法,並表示會想辦法幫他這個忙。

很快機會就來了,一天一個紅軍營長找到了鄉蘇維埃胡主席,李家輝便趁這個機會將李德生介紹給了這個營長。

營長一看李德生的年紀太小了,現在就參軍不太合適。但又不好直接拒絕,萬一再打擊了李德生的信心。

於是,營長便讓李德生和一名通訊員賽跑,如果能贏就同意他參軍。

當時,通訊員雖然將身上背著的槍交給了領導,但是身上子彈什麽的都還在,跑起來並不方便。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和李德生比起賽來,到顯得公平了一些。

李德生自幼就是個放牛娃,對附近的地勢十分了解,因此輕輕松松就贏了通訊員。

在兩人比賽的時候,營長也做了一些考驗,比如拿東西敲了三聲,地上寫了字。

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卻是最能考驗一個人的觀察力。因此,在比完賽之後,營長當即問李德生有沒有聽到什麽聲音,看到什麽東西。

李德生想了想,說是聽到了三聲擊打聲,以及地上有紅軍兩個大字。

營長得到這個答案之後,當即覺得李德生有天分,笑著對李德生說:你合格了。

在聽到這句話之後,李德生非常的興奮。然而,在冷靜下來之後,李德生就犯了難。自己去當兵了,父親可怎麽辦?

在仔細考慮之後,李德生跟營長申請,回家裏跟父親道別。

當時,李父在得知兒子要去當兵之後,沈默了很久。最終還是不忍阻攔,只是流著眼淚對兒子說:

「去吧,孩子,聽長官的話,好好幹,別記掛我。」

從此以後,李德生開始了他的軍教生涯,在多年的戰場歷練中,他也從一個年紀最小的小兵變成了一呼百應的大將軍。

在紅軍建立初期,經歷了重重困難,李德生跟隨著紅軍一起,參與了反圍剿鬥爭,在中國共產黨革命的困難時期,還參加了紅軍長征,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成長歷程。

抗日戰爭爆發時,李德生已經是一名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了,因為作戰勇猛,年僅21歲的李德生已經是一名排長了,在抗日戰場上,不論大小戰役,李德生都取得了不俗的戰績。

1940年,為了抵抗日軍的侵略,百團大戰爆發。此時已經是營長的李德生接到圍奸敵人的命令,想要完成任務勢必要與日軍正面交鋒,如何最大程度的減少傷亡是李德生主要考慮的問題。

粗中有細的李德生在仔細盤算後,選擇隱蔽在地方不遠處,等到敵人慢慢靠近時,趁他們沒有察覺,迅速出擊,最終李德生所帶領的團隊大獲全勝,還從敵人那裏繳獲了不少物資。

李德生的另一揚名之戰便是「智取馬坊」了,在這場戰鬥中,李德生的軍事才能開始顯露出來。

1943年,李德生被調任至太行三十團擔任團長,因為馬坊的淪陷,整個太行山的解放區無法連成一片,然而馬坊的軍事防禦又十分牢固,易守難攻。

在李德生上任之前,三十團就因為解放馬坊的失利而士氣低迷。李德生得知這一訊息後,第一時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並從實際訓練抓起,鼓舞士兵們的士氣。

在李德生一系列措施的整治下,士兵們很快就振作了起來,在加上往後幾次戰鬥的勝利,更是讓士兵們信心滿滿。

1945年,眼看著革命勝利在望了,馬坊也必須從日軍那裏收回來,不能再拖了。於是李德生在分析過前兩次戰鬥的失敗原因之後,決定親自到馬坊探一探「虎穴」。

在摸清敵軍的內部情況後,李德生決定用「偷襲」的辦法,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戰鬥打響後,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為了防止有日軍外逃,李德生手持一把軍刀站到了大門口,不多會兒,日軍小隊長鈴木就向著門口倉惶逃竄。

李德生見狀,拿起軍刀和鈴木打在一起,最終活捉鈴木。這一戰不僅收復了馬坊這個重要的地區,還大大鼓舞了軍民抗日的信心。

延安革命根據地也深受震撼,將這次戰鬥作為一場典型的殲滅戰刊登在了報紙上,從此「李德生」這個名字在軍民心裏的分量更重了。

如果說馬坊一戰開啟了李德生在抗日戰場上的名氣,那麽 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則是開啟了李德生在國內外的名氣。

1950年,已經是解放軍師長的李德生接到去到抗美援朝前線的軍令,這令早就想和美軍切磋一番的李德生很是激動。

李德生做事一向縝密,為了到北韓後更快的適應戰場,他先帶著部隊演習了北韓戰場的情況 ,到朝後又迅速熟悉了當地的環境,立馬進入到了戰鬥狀態。

在進行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的戰鬥時,李德生帶領部隊克服冒著敵人的猛烈炮火,又翻山涉水,終於將敵人逼退至漢江北岸,也為此次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在第五次戰役第二階段的戰鬥中,李德生帶領部隊躲過了敵人猛烈的攻擊,並且攻占了加利山,還借機切斷了敵人的後路,給了敵人沈痛的打擊。

李德生的作戰表現也獲得了十二軍首長的認可,並給予了三十五師高度的評價:能攻能守,鬥誌一流。

在第五次戰役轉移階段,李德生部更是展現了「鐵軍」本色,為了保護大軍順利轉移,他們連續9天沒有休息,甚至在空腹兩天的情況下還在和敵人做鬥爭。

李德生部的英勇表現也獲得了誌願軍總部的點名表揚,從此,這個「鐵血悍將」在國外戰場也有了名氣。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李德生在回國後被任命為軍長,一直在地方工作,但是1969年李德生就被毛主席欽點到中央工作,那麽毛主席為何會對李德生這麽器重呢?這還要從兩人的兩次會面說起。

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968年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開幕式上,當周總理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時,毛主席突然開口說:「哪個是李德生?」

對於主席的突然提名,李德生也顯得很茫然,他在身邊人的提示下緩緩站了起來,毛主席看到後笑著說:「不認識你呀,你這個同誌。」

隨後又問了李德生幾個很平常的問題。對於毛主席的這次突然地表現,眾人都很吃驚,畢竟像李德生這樣的地方軍長有很多。

但其實,毛主席早就從周總理的那裏聽到過一些關於李德生的變現,並且對他的管理方式很認同,印象很深刻,所以才有了想要看看這個人的想法。

讓毛主席真正決定把李德生調到中央工作的是第二次會面。那是在1969年黨的九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被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毛主席再次提出:「我再看看李德生同誌。」

李德生隨即站起來向毛主席行了一個軍禮,此時毛主席對李德生已經很了解了,他知道李德生在戰爭時期立下過汗馬功勞,也確定了他對黨和人民的忠心。

在他看向李德生的時候,在心裏已經完成了對李德生的考察。毛主席心中也希望李德生能在中央工作中繼續保持初心,有一番作為。

1970年,李德生擔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1971年兼任北京軍區司令。

1973年十屆一中全會上,李德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後因為種種原因,選擇辭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在1973年到1985年間,李德生擔任了沈陽軍區司令員一職。在結束任期之後,於1985年11月,調職到國防大學擔任政治委員、黨委書記。

1990年,年事已高的李德生開始退居二線。不過,即使如此,李德生仍舊十分關心國家大事,在自己的有限的精力下,為國家繼續做奉獻。

不僅聯合其他老同誌創辦了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還擔任了聯合會會長、中國滑冰協會、中國武術協會名譽主席。

與此同時,李德生還撰寫了【李德生回憶錄】和【軍事思考錄】,為中國黨史、軍史研究工作做出了貢獻。

1993年,已經77歲的李德生再次回到了故鄉,這是他自參軍之後第三次回到故鄉。

此時的李德生雖然年紀已經大了,但他仍舊堅持要到山上,去給父母、爺爺奶奶上墳。

警衛員的攙扶下,李德生艱難的來到了父母、爺爺奶奶的墳前,在跪拜完之後。李德生又回到了村子裏,去之前自己 放牛時住過的牛棚看一看。

只不過,已經數十年過去了,如今的牛棚早已和之前的不同。

因此,李德生在看到已經不同以往的牛棚時,不由感到時過境遷,忍不住發出了一聲嘆息:樣子變了。

1994年前後,李家窪發了大水,將李德生曾經住過的牛棚沖垮了。

本來,這也不算是什麽大事。但由於李德生曾經的家,早就被反動派燒掉,後來只能他和父親一個住長工房,一個住牛棚。算上來,這個牛棚倒也能說得上是李德生的故居了。

因此,在考慮了之後,縣裏和鄉裏就在原址靠後的地方又新修了一座房子。

本來,這房子是為了體現出,這時李德生原本的故居,但他們卻將原來的土胚瓦房,變成了青磚瓦房。

李德生的兒子,在得知後,直接說了句:

「這哪是我家的老房子,完全是財主家的房子嘛!」

當時的李德生還不知道,後來有領導去北京的時候,就將照片帶給了李德生看。

李德生見了之後,直接生氣道:

「你們動了我家的房子,給誰匯報了?誰同意了?!」

在李德生看來,這完全是一種浪費的行為,而且很容易造成不好的影響,完全是沒有必要的。

從2000年開始,李德生身體狀態直線下降,住進了醫院。

在經受病痛折磨數年之後,李德生於2011年5月8日在北京病逝。

在李德生的遺體告別儀式上,毛主席的女婿王景清也罕見現身。

像李德生將軍這樣的英雄中國還有很多很多,感恩革命前輩們的無悔付出,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