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郝誌全:90歲的抗日英雄,因檔案遺失,憑借博物館照片證明身份

2024-07-22歷史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行徑,貫穿了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期,在這漫長的將近100年的時間裏。這個曾經向我們學習的東亞小國,由於轉而開始學習西方,所以國力才逐步強盛,並且超過了彼時的清朝政府。

即使到了清朝滅亡,民國開始執政的年代,由於國內軍閥混戰,所以國力還是未能恢復。日本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從1937年開始,大舉入侵中國。也正是在那個年代,湧現出了無數的抗日英雄和有誌之士。

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回國的青年才俊,也有山裏的普通莊戶兒女。但無論身處哪個階層,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將敵軍趕出中國,郝誌全就是千千萬萬個抗日英雄中的一員。

目睹家鄉受到侵犯,踴躍參軍報國

郝誌全是山西晉中人,上世紀30年代,山西是閻錫山的地盤,如果不是日軍侵略中國,郝誌全就會像其他年輕人一樣,在自己家鄉結婚生子,安安穩穩的做一個普通農民,而後平淡的度過一生。但是,因為戰爭到來,這一切都改變了。

1937年戰爭爆發之後,全面抗戰已經勢在必行。在這之前,蔣先生頑固地堅持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試圖將中國共產黨以及紅軍徹底消滅。但是經過萬裏長征,紅軍和黨中央跳脫出了蔣先生設定的層層包圍圈,徹底宣告了蔣先生圍剿政策的破產。

但彼時的蔣先生依然不甘心,早在1937年之前,他就將東北軍調入關內,以至於張學良終生背負了一個「不抵抗喪失國土」的罵名。當紅軍到達陜北之後,蔣先生又開始籌劃西北地區的圍剿戰略。他將張學良的東北軍調往西北,配合西北軍,以便對紅軍展開新一輪攻勢。1936年,先生委任張學良為西北剿總副總司令。

也就在同年的12月12日,張學良和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發動兵諫,最終促成了國共雙方的第二次合作。此後,西北的紅軍被改編為第八路軍,劃歸為第二戰區,彼時的第二戰區司令長官正是閻錫山。在這種歷史大背景下,郝誌全參軍報國的機會逐漸成熟了。

國共第二次合作之後,八路軍東渡黃河,進入山西開始和日軍作戰。彼時日軍從河北、綏遠等地南下,山西首當其沖成為被侵略的目標。於是在1937年的秋冬之際,爆發了大規模的太原會戰,在此次大會戰的過程中,有忻口會戰,也有平型關戰役,當然還有八路軍奇襲陽明堡機場,有力的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當日軍進犯到晉中的時候,郝誌全和家鄉其他的有誌青年一樣,都參軍報國了。當時,他參加的部隊,是八路軍的129師385旅,師長是大名鼎鼎的劉伯承,旅長是王宏坤。參軍之後,郝誌全跟著大部隊在太行山地區跟日軍展開了激烈的較量。雖然是敵後戰場,但牽制了敵人的有生力量,襲擾了日軍的後方,從而使得日軍南下的計劃屢屢受挫。

百團大戰中的榆遼戰役

因為中國軍民的同仇敵愾,日軍妄圖三個月占領中國的囂張計劃徹底破滅,而且在其後的抗戰相持階段,八路軍在山西、河北、山東等敵人的後方,建立了大大小小諸多的根據地。利用這些根據地的優勢,八路軍不斷在消耗著日軍的力量。

郝誌全所在的129師,就處於太行根據地。日軍被頻頻的襲擾,最後只能龜縮到各大城市以及彼此相連的交通線周圍區域,而在其他廣闊的地區,則都是抗日軍民的天下。日軍所謂的占領區大後方,完全陷入到了中國人民汪洋大海的包圍之中。

1940年,郝誌全跟著所在的部隊,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從1940年8月份開始的,當時主要的作戰目標是破壞日軍在華北地區的交通線,同時破壞日軍占領的礦山。整個戰役持續了兩個多月的時間。

由於日軍的主力部隊此刻都已經南下,留守華北的日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交通路線被破壞,沿著交通線的大小日軍據點都被拔除,八路軍在後方的抗日根據地得到了擴張。郝誌全所在的129師,參加了百團大戰的第二階段戰役。

此次戰役就位於郝誌全的家鄉,主要作戰地點是在榆社和遼縣地區。當時在太行山根據地內部,有一條日軍最長的公路,這條公路從陽泉南下,而後經過和順和遼縣,最後到達榆次。其中榆次到遼縣的路段全長45公裏,正好在129師的防區範圍內。在這段公路上,日軍一共有8個據點,由第四混成旅團守備。

而郝誌全參加的榆遼戰役,就是要拔除日軍的這8個據點,然後破壞日軍的這段公路。榆遼戰役在1940年9月23日正式打響,雖然日軍只是守備部隊,但是由於我軍的武器裝備較差,因此在戰役剛剛打響之後,我軍強攻日軍的主力據點兩次,都未能成功。

此後,郝誌全跟著大部隊逐一消滅了日軍的一些據點,戰鬥持續了一個多星期,榆遼公路被徹底地破壞,沿途的據點大部份被攻克,而且還收復了一座縣城。最終,日軍被殲滅一千余人。這一切,都是郝誌全所在部隊全體軍人的功勞。

身份資訊遺失,用博物館照片證明自己

郝誌全有一張珍貴的照片,這張照片是他在參加百團大戰期間,跟營長的一張合影,而這也是郝誌全在抗戰期間,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也成為了郝誌全本人的珍貴回憶,以及當年那場衛國戰爭的最有力的見證。

所以,這張照片一直被郝誌全本人小心地珍藏著。隨著歲月的逐漸流失,國人也一直在銘記當年的抗戰,而且更因為經濟的逐漸好轉,各個地區都建立起了各種各樣的博物館。當人們聽聞郝誌全有一張珍貴的歷史照片時,打算讓他捐給博物館。

雖然舍不得,但是郝誌全內心也很清楚,如果想讓後代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就必須要盡可能的,將當時的一些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文物拿去復原。而自己的這張照片,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修補當時某個時間段的殘缺。因此,郝誌全最終將這張照片捐獻給了博物館。不過也正是這無心之舉,給其後的一段經歷埋下了伏筆。

隨著年齡的增大,90多歲的郝誌全在一次意外中,遺失了自己的全部證件。這可急壞了他,由於在補辦證件的過程中不能提供有效的身份證明,情急之下,他想到了捐獻給博物館的那張照片,而後就去到博物館,說這照片裏的人就是自己。

此後經過核實,證明了郝誌全所說的都是真的。雖然郝誌全老人,最終順利拿到了補辦的證件。但透過此事還是說明了,我們的辦事規程還是亟待進一步細分和規劃,最重要的是,是要保證絕對的人性化,要知道規章制度不是死的,是為人服務的。

而對郝誌全老人來說,當年九死一生的戰鬥,將侵略者趕出國門,這麽做的初衷,除了要保衛家園,也是為了使得家園在今後的歲月中變得越來越好。這也是千千萬萬名抗戰老兵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