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0年,粟裕收到一封毛澤東的絕密信,致使他未繼續解放台灣

2024-01-04歷史

台灣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緣,是中國第一大島,同大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份是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過去的。

三國時期稱台灣為「夷洲」, 隋唐時期叫「流求」。

宋朝更是將台灣,劃歸福建泉州晉江縣管轄,元、明兩朝在台灣設巡檢司。

明末時期,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台灣。

1684年,清政府將台灣劃到福建省,設定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

1811年,台灣人口達到190萬人,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

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後喪權辱國,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中把台灣割讓給了日本,台灣淪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清政府簽訂的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結束台灣。

10月25日,同盟國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於台北舉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國政府宣告:

自即日起、台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於中國主權之下。至此,台灣、澎湖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

所以說,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人民日報向全國進軍的報道

然而,由於中國內戰遺留下來的問題,導致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解放台灣。

其實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就已經積極準備解放台灣。

但是因為一件事情的發生,導致解放台灣戰役未打響。

在此期間,粟裕收到了一份毛澤東的緊急電報,之後粟裕就停止了帶軍解放台灣的行動。

據毛主席的衛士回憶:1953年開始,毛澤東每年都要去海邊,遙望大海說:「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

毛澤東

那麽國民黨政府,為何要選擇台灣作為最後的退守地?其中還有很多的歷史原因。

在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後,蔣介石開始琢磨後路。

當時蔣介石選擇了三個地方打算退守,分別是西南、海南、台灣。

蔣介石首先考慮的是大西南,因為這裏北有秦嶺,東有三峽,南有橫斷山脈,軍事地理上易守難攻。

後來考慮的是隔著瓊州海峽海南島,他覺得依靠海域可以抵抗一陣,假如解放軍攻至,也可以退居到菲律賓等地。

然而,最後這兩個地方蔣介石都沒有選中,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的建議導致的,這個人就是張其昀。

張其昀

張其昀,從來不參與軍事鬥爭,但是卻對地理方面研究很深。

張其昀建議蔣介石退守台灣,因為台灣有五個優勢。

台灣位於海洋之上,當時的解放軍海軍、空軍力量不足,很難進入台灣攻打。

台灣氣候利於種植農作物,可以自給自足,解決軍隊以及民眾的吃飯問題。

台灣遺留有日本之前的工業設施,工業基礎好,交通發達。

台灣緊鄰太平洋航道,可以隨時得到美國的支持和幫助。

台灣的居民由於交通不發達,所以當時他們和大陸的聯系不緊密,有利於統治。

就這樣,張其均的理由說服了蔣介石,最後他決定退居台灣。

1948年12月29日,蔣介石命令其親信陳誠,擔任台灣省政府主席。

1949年1月5日,陳誠進入台灣,先後擔任台灣省警備區總司令、台灣省黨部主委。

就這樣,陳誠開始為蔣介石經營台灣,一人管理黨、政、軍三個方面的事務。

1949年元旦,蔣介石在中央社發文,呼籲請求「國共和談」。

1月5日,蔣介石的請求談判遭到了毛澤東的拒絕,並且黨中央將蔣介石列為頭號戰犯。

蔣介石

1月10日,在蔣介石的授意下,時任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總裁的俞鴻鈞,將庫存的黃金、白銀和美鈔運往台灣。

另外,還有大批機器器材、布匹、23萬件文物被搶運到了台灣。

蔣介石命令炸毀,搬不走或者是搬不動的水電站、發電廠等。

1949年4月20日、21日,在黨中央的指示下,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摧毀了蔣介石布置的長江防線。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宣布新中國成立

後隨著四川、重慶等地被解放,12月9日、10日,雲南省主席盧漢、西康省主席劉文輝先後宣布起義。

10日下午2時,在成都鳳凰山機場,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二人乘坐飛機,逃往台灣。

當時得知訊息的洪學智,將這個事情告知了葉劍英,提議將蔣介石座機打下來,葉劍英表示需要請示中共中央。

洪學智電知葉劍英:「先斬後奏,先打下來再說。」

葉劍英回復:「中央沒有指示就不能這麽幹。」

由於中共中央一直沒有下令,導致葉劍英不敢擅自行動。

於是,蔣介石逃過一劫,順利地逃到了台灣。

蔣介石敗逃台灣

早在1949年4月,解放軍渡過長江以後,中共中央就已經在考慮解放台灣等事宜。

第三野戰司令部依據台灣地形、國民黨軍兵力和布防的變化,提出了多個攻台作戰初步方案。

上海解放之後,粟裕收到中央軍委的指示,讓他領導華東野戰軍對解放台灣做準備。他被任命為攻台總指揮,組織攻台戰役。

毛澤東起草的【關於占領台灣】的電報

粟裕曾被稱為「陸地之虎」,但是在面對台灣的時候,他看到了渡海作戰的難度。

在一次作戰會議上,粟裕提出:「隔海作戰,使我們英雄無用武之地,陸地上可以以多勝少,但是在海上應該用技術。」

粟裕指出解放台灣,必須要在現代化的條件下,實作三軍協同作戰。

此後,粟裕開始重點研究海陸空三軍,配合作戰的新戰法。

為了配合粟裕解放台灣,解放軍海軍和空軍力量開始建立,分別由蕭勁光、劉亞樓擔任司令員。

粟裕將軍

空軍有殲擊機團,裝備米格-15和拉-11殲擊機各30架;強擊機團一個,裝備伊爾-10強擊機30架;轟炸機團一個,裝備圖-2轟炸機20架。

海軍擁有各型艦艇92艘,艦炮309門,總共3.5萬人。

毛澤東在蘇聯獲得了三億美元的貸款,其中的三分之一費用,用於購買海軍艦艇和戰機。

征調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份糧食作為軍糧,共有60億—70億斤。

1949年6月,粟裕收到毛澤東的電報,毛澤東在電報中,明確提出解放台灣問題。

指示粟裕,解放台灣是「國內戰爭中最重要和最後一次戰役」。

解放台灣的期限是:「1950年夏季全面解放台灣。」

粟裕和毛主席握手

在中央軍委的指示下,粟裕率領65萬大軍,提前做好了解放台灣的準備。

粟裕準備從台灣西海岸和東海岸同時登陸,傘兵部隊空降突擊敵軍指揮部。

粟裕一生中,用兵非常大膽,唯獨解放台灣的時候十分謹慎,作戰計劃經過多次修改,最終卻沒有實施行動。

攻台戰役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然而一件事情的突然發生,打亂了粟裕的所有的部署。

從1949年1月以後,5個月的時間,南北韓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共發生2000多起糾紛。

武裝沖突最後不斷升級,1950年6月25日南北韓雙方大規模的沖突徹底爆發。

韓戰爆發的第二天,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駐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南韓作戰。

抗美援朝戰場

次日杜魯門再次下達命令,要求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基隆、高雄兩個港口,在台灣海峽巡查,阻止解放軍解放台灣。

杜魯門的這個舉動,把韓戰的性質徹底改變了,變成了針對中國和北韓的侵略戰爭。

當時的中國東北地區,部署軍隊只有十幾萬人,東北地區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當時中國的選擇只有兩個,要麽選擇出兵北韓,要麽繼續出兵台灣。

如果出兵台灣,那就是繼續打解放戰爭,大軍將要面臨和國民黨軍進行海上作戰,甚至和美軍開戰,這是新中國不願意面對的局面。

再看當時的蔣介石,他在台灣立足未穩,十分害怕解放軍攻打台灣。

1950年6月25日,蔣介石從兒子蔣經國口中獲悉了韓戰爆發的訊息後,情不自禁發出感嘆:「總算等來了,天賜良機。」

後來他在日記中寫道:「天賜韓戰,最應感謝上帝....美國仗義,不放棄遠東,以轉移整個局勢也。」

北韓和中國一衣帶水,北韓如果再次被美國入侵的話,中國將時時刻刻面臨和美國對峙的局面。

所以毛澤東和周恩來等少數人的意見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毛澤東和周恩來

但是在政治局會議上,對於中國是否應該出兵北韓,很多人的態度出乎毛澤東的意料之外。

多數人都持反對態度,表示沒有必要和美國戰鬥,只要派兵固守東北邊境就可以了。

毛澤東評價當時的黨內人士:「他們看不清局勢,都害怕犧牲、害怕轟炸、害怕美國的飛機大炮、害怕把新中國的一點家底打光。」

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百廢待興。在武器裝備和經濟皆落後於美國的情況下,所有人都不看好中國。

後來,美國不顧中國政府的警告,越過「三八線」。派遣飛機多次轟炸了中國邊境,中國的領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美軍越過三八線

同時,沒有人能保證,北韓半島失陷後,美國是否會同台灣的國民黨殘部,對新中國形成兩面夾擊,所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是勢在必行。

後來,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根據形勢的變化,最終決定,支持北韓人民,推遲解放台灣。將主要戰略方向由東南轉向東北。

後自1950年7月開始,中央軍委解除了人民解放軍準備解放台灣的任務,將軍事鬥爭重點轉移到抗美援朝戰爭的準備方面。

抗美援朝宣傳現場

在毛澤東說服中央其他領導人的時候,針對大多數人對抗美援朝有無勝算的顧慮,毛澤東指出美軍有一長三短。

一長是,鋼鐵多,飛機大炮多。

一短是美軍在世界上的軍事基地多,四處樹敵,四處布防,兵源不夠調配。

二短是遠隔重洋,異地他鄉作戰。

三短是美軍師出無名,因為侵略而戰,士氣十分低落。

事實證明,毛澤東這一戰略分析是極為深刻、完全正確的。

既然已經決定抗美援朝,毛澤東首先考慮的是讓粟裕回來統帥。

因為粟裕在解放台灣的備戰中,已經深入研究過現代化戰爭的戰術打法。

7月6日深夜,毛澤東給粟裕發了一份,署名「毛澤東」,而非「中央軍委」的急電,要求粟裕盡快回京,接受新的重任。

在電報中,毛澤東表明了和美軍作戰的決心,側面也表達出了毛澤東對粟裕的格外倚重。

毛澤東考慮到收復台灣,必然要和美軍的第七艦隊作戰,但是中國當時還不具備海陸空作戰的能力。

但是對於陸地交鋒,毛澤東相信粟裕能夠勝任這一重大的任務。

後來,在毛澤東的指示下,中共軍委正式組建了東北邊防軍,做好了出國作戰的準備。

東北邊防軍

在國防會議上,朱德、聶榮臻、羅榮桓、楊立三、蕭華、蕭勁光等人全部參加了會議。

會議決定,中國軍隊入朝參戰:「改穿誌願軍服裝,使用誌願軍旗幟」。

宣布粟裕擔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

然而由於常年的過度勞累,粟裕此時身體狀態不是太好。

先後患上了高血壓、腸胃病和美尼爾氏症候群,經常頭暈頭痛。

早年粟裕又曾6次負傷,頭顱內一直留有三塊殘碎彈片,直至去世火化時才被發現。

粟裕將軍在戰場上

為了解放台灣,粟裕殫精竭慮,舊病復發。

粟裕在得知毛澤東希望他擔任抗美援朝總司令後,他考慮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害怕無力擔任。

因此,粟裕回電毛澤東,說明了病情,提請考慮另外的同誌。

毛澤東賞識粟裕的軍事指揮才幹,仍然堅持要他去,推遲了粟裕回京的時間。

後來,毛澤東又親筆擬稿致電粟裕:

「來電悉。有病應當休養可以緩來,但仍希望你於八月上旬能來京,那時如身體已好,則擔任工作,如身體不好則繼續休養。」

不久,毛澤東又指令陳毅向粟裕當面傳達,明確要他擔負抗美援朝作戰指揮任務。

據史料記載,7月13日,中共中央先成立了東北戰略司令部,從各個野戰軍部隊抽調人馬,組成東北邊防軍,作為準備應對韓戰的戰略方面軍。

抗美援朝戰場

毛澤東打算讓粟裕擔任東北邊防軍的司令員兼政委,還給他精心挑選了兩個得力的軍政副手。

一個是海軍司令員的蕭勁光、一個是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的副手、政治部副主任蕭華。

毛澤東多次電令粟裕後,粟裕雖然有病在身,但是他依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粟裕說道:「如果毛主席一定要我去,我就不能推辭了,我還是要去。」

粟裕一邊養病,一邊研究抗美援朝作戰計劃。

誌願軍跨過鴨綠江

但是粟裕的病情日益加重。他不得不向毛澤東請假治療,力求盡快康復。

臨行前,粟裕帶病主持三野會議, 研究了韓戰問題,並對其余各項大事作了必要的部署。

7月17日,粟裕前往青島治療的第三天,毛澤東再次致電粟裕:

「望他能在8月上旬,報告身體狀況,如果身體痊愈,必須迅速回京接受新任務。」

此時,美軍還沒有越過「三八線」,到底由誰掛帥,依戰爭局勢來看,還可以再等等。

在青島,粟裕休養半個月後, 病情仍未見好。

8月1日,粟裕托羅瑞卿帶信給毛澤東,報告自己的病情和心情。

「頭暈頭痛癥並未見好轉,檔書籍均不能閱讀,每日只能看看報紙,且每次不能超過二十分鐘。因新任務在即,而自己病癥未見轉好。心中甚是焦慮,以致愈加不能定心休息。」

8月8日,毛澤東給粟裕回信中寫道:「病情仍重,甚為系念。批準給予較長的休息時間,目前新任務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養,直至病愈。」

9月15日,美軍從北韓半島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陸,朝軍腹背受敵,戰爭局勢變得十分嚴峻。

但是此時此刻,粟裕的病情依然很嚴重。

最後,毛澤東決定由西北野戰軍的司令員彭德懷掛帥,率東北邊防軍立即出征北韓。

抗美援朝時期的彭德懷

中國人民誌願軍在北韓戰場上,和美軍進行了7個多月的較量。

美國提出希望能和中朝方面舉行停戰談判,因為美軍意識到長期和中朝人民作戰有害無利。

反觀中國人民誌願軍,因為裝備的差異,很難殲滅美軍重裝部隊,所以中方也表示接受談判。

1951年7月10日在「三八線」上的開城,舉行第一次停戰會議。

此後,中美雙方沒有再爆發大規模的軍團戰役,一直打打停停。

1953年7月, 中朝方和美軍簽署了停戰協定,抗美援朝由此結束。

1958年2月14日, 粟裕、周恩來、陳毅等人一起組成中國政府代表團前往北韓存取。

周恩來存取北韓

粟裕雖然在抗美援朝未能掛帥,但在後來擔任了撤回誌願軍的執行者之一,參與慰問誌願軍與部署撤軍事宜。

3天後,周恩來、粟裕、陳毅等人,冒著鵝毛大雪去往了誌願軍烈士陵園,向抗美援朝犧牲的烈士們敬獻了花圈。

台灣永遠是中國的領土,海峽兩岸的中國人民,他們都在盼望著祖國能夠早日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