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鄧小平惋憶三陳:痛惜陳賡,心疼陳再道,裁軍犧牲大

2024-02-03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戰事逐漸平息,許多將軍開始轉變工作方向,例如體育事業的奠基人賀龍元帥和主動申請當校長的劉伯承元帥。

此外,還有很多將軍改變了職位。隨著動蕩的結束,以鄧公為中心的第二代領導人開始執政。許多革命時期的將軍年紀較大,甚至有一部份已經遺憾離世。

鄧公在晚年時,時常回想起他所欣賞的三位名將,他們分別是陳賡、陳再道和陳錫聯。這三位將軍在戰爭時期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將,曾在鄧公的手下立下過汗馬功勞。

陳賡將軍,以其勇猛善戰的才能贏得了鄧公的贊賞,他曾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了許多赫赫戰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再道將軍,作為鄧公的得力幹將,他曾在抗日戰爭中多次立下戰功,他的英勇和智謀贏得了鄧公的尊重和信任。陳錫聯將軍,他曾在抗日戰爭中擔任重要職務,他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戰略讓鄧公深感欽佩。

在晚年間,鄧公時常感嘆三位將軍的英勇和智勇,他深知他們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陳賡將軍感嘆道:「你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你的英勇和智謀讓我深深地敬佩。」

他對陳再道將軍感嘆道:「你是一位出色的軍事指揮官,你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戰略讓我不禁感到敬佩。」他對陳錫聯將軍感嘆道:「你是一位偉大的軍事戰略家,你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戰略讓我不禁感到敬佩。」

鄧公的這些感嘆,不僅是對他所欣賞的三位將軍的肯定,也是對他們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的肯定。這三位將軍的故事和鄧公的感嘆,都是我們國家歷史的一部份,也是我們應該學習和敬仰的。

從這一刻起,鄧公與各位將軍的合作日益緊密。在這三位將軍中,陳賡將軍的軍銜最高,他出生於1903年,13歲便投身革命,一生都在戰鬥中度過,無論是軍閥混戰,國共對立,還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援助越南,韓戰,都有他的身影。

陳賡將軍個性鮮明,活潑幽默,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在軍隊中極少有人能鎮住他。更為獨特的是,作為共產黨的優秀將領,他竟然還救過蔣介石的命。

這是他生涯中的傳奇故事之一。

1925年,陳賡將軍在黃埔軍校求學期間,也參加了東征行動。在一次戰鬥中,他成功營救了蔣介石,這使後者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由於政治理念的差異,兩人的關系最終走向了破裂。 1933年,國民黨在上海追捕共產黨。陳賡將軍不幸被捕,被關押在監獄中。

蔣介石感激陳賡的救命之恩,並深知其才華橫溢,於是想要勸他改變立場,投向國民黨。一天,蔣介石找到了陳賡,表情嚴肅地對他說:「陳賡啊,你看起來似乎瘦了不少。」

陳賡並未被蔣介石的威脅所動,而是以冷靜的口吻回應道:「我的身體雖然瘦弱,但天下卻愈發地繁榮。這種精神,不是您所教導我們的嗎?

今天,我發現您也瘦了很多,可是您的天下,卻似乎變得愈發地貧瘠,這又是為什麽呢?」

蔣介石對陳賡將軍勸降並提供更好的前途,但陳賡堅決不從,被關押兩個月後成功逃脫並回到共產黨繼續革命。陳賡將軍受到蔣介石和法國將領的高度評價。

1950年初,中央領導指派他去越南援助胡誌明。陳賡將軍抵達越南,精心準備一個月,帶領越南軍隊在東溪取得大捷,並成功殲滅法軍九個營。

陳賡將軍的戰役智慧讓法國最高長官驚嘆,他感嘆道:「我的上帝,原來是陳賡在指揮這場戰爭,越南軍隊在一夜之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只是換了個指揮人。」

陳賡將軍的傳奇故事數不勝數,他還曾在戰場上用一個大膽而有趣的計謀,差一點丟了性命。1927年,南昌起義爆發,陳賡將軍跟隨隊伍征戰,他當時在前衛隊伍中,是最早與敵人進行肉搏的。

惡戰中,陳賡將軍的膝蓋和腳腕骨都受了重傷。

他的行走能力幾乎被戰爭奪去,這場戰鬥進展不順。在敵人搜尋戰鬥時,他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危險的計策。陳賡將軍脫掉外衣,裝作被繳獲裝備的樣子,滾一身泥掉進一個小溝裏,全身是血和泥,閉眼屏息不動。

敵人走到近前,以為遇到死人,踢了下見他無反應便離開。陳賡將軍因這個驚險的計謀而幸免於難。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在新中國成立後也參加了多次戰鬥。

他是鄧公的得力助手,兩人的關系親密無間。鄧公非常器重陳賡將軍,因為他工作能力強,打仗出色。兩人的年齡相近,鄧公只比他小一歲。

鄧公一直期待著能與陳賡將軍保持合作,但遺憾的是,陳賡將軍因心臟疾病於1961年在上海病逝,享年58歲。

這個年齡對於老一輩的革命家來說,過早地離開了他們。鄧公深感痛惜,因為他相信,如果陳賡將軍能得到更多的時間,他肯定能夠做出更多的偉大成就。

在"兩陳"中,最讓鄧公感到心痛的是陳再道將軍。他認為自己對陳再道將軍有著很大的愧疚。陳再道將軍出生於1909年,17歲時便投身革命,他是一位資歷深厚的革命戰士。

陳再道將軍鄧公在129師擔任政委時,陳賡將軍是386旅的旅長,而陳再道將軍則是286旅的副旅長。這兩位將軍都是鄧公看中的優秀人才,都具備著「急智」。

陳再道將軍小時候性格頑皮,自幼生活在叔父家,家境貧寒。他曾在山上砍柴謀生,有一次感到口渴難耐,但附近沒有水源。

於是,他找了一塊富人家的地,拔出不少蘿蔔吃。吃後又將蘿蔔秧埋回土地,假裝什麽也沒發生。幾天後,被吃掉的蘿蔔自然就死了,蘿蔔秧變黃,主人以為是地裏生了蟲子,未發現被偷吃。

這兩位將軍的故事告訴我們,聰明才智並不僅僅體現在高深的學識和復雜的思維上,更多的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智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陳再道將軍是個膽大心細的人物,他的行事風格和陳賡將軍頗為相似。在紅軍時期,他背負著500塊銀圓進行撤退,然而敵軍緊追不舍,重物在身使得行動十分困難。

於是,他靈機一動,找準時機假裝摔倒,趁勢將錢袋扔進了附近的水潭。擺脫負重後的撤退行動明顯加快,他也因此成功地逃離了危險。

夜晚,他悄悄返回錢袋落水處,將500塊銀圓全部找回。陳再道將軍非常勇敢,作戰能力出眾,敢於沖鋒陷陣。新中國成立後,他被授予了開國上將的頭銜。

然而,他的晚年生活並不順遂。

在1977年9月,陳錫聯上將經歷了一段閑居時期。然而,正是在這個時期,他的老領導鄧公對他重新啟用,擔任了鐵道兵司令的重要職務。

鄧公對陳錫聯來說是一位老領導,他的回歸讓陳再道將軍十分高興。然而,鄧公曾領導了百萬大裁軍,鐵道兵也在此列。

陳再道將軍作戰一生,從不求人也不謀私利,但這次他為手下的將軍們而猶豫不決,最終還是找到了老領導鄧公請求「網開一面」。

陳再道將軍深知鐵道兵的艱難,他們的貢獻不比戰爭時期的士兵少。

陳再道將軍曾多次向鄧公請求保留鐵道兵,鄧公深知這將引發一系列難以預測的問題,為了新中國的發展,他只能狠心拒絕陳再道將軍。

盡管如此,陳再道將軍仍以國家利益為重,沒有過多考慮個人得失。1984年,鐵道兵最終還是解散了,陳再道將軍在看到軍旗落下的一刻泣不成聲。

他的這一傷疤,也是鄧公心中的一道痛。陳再道將軍理解鄧公的困境,沒有過多埋怨。然而,鄧公也因此深感愧疚。

1993年4月6日,陳再道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而鄧公也已89歲。在得知老戰友去世的那一刻,鄧公的眼神中充滿了哀傷,那份愧疚之情也一直深深地藏在他的心中。

陳錫聯將軍是「三陳」中最年輕的一位,他與鄧公有著頻繁的接觸。相比於陳賡將軍和陳再道將軍,鄧公對於這位年輕的將軍並沒有太多的遺憾之情。

陳錫聯將軍於1915年1月4日出生,15歲時便加入了紅軍。鄧公擔任129師政委時,陳錫聯將軍是385旅769團的團長,當時他只有22歲。

這個職位並不低,對於他來說,可以說是年少有為。鄧公非常看重這位年輕將領,並對他進行了多次教導。他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建立了許多功勛。

在年輕時,陳錫聯將軍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導師是徐向前元帥。

在戰鬥中,陳錫聯將軍以其聰明好學的精神迅速掌握了軍事知識,他在鄧公和劉伯承元帥的栽培下迅速成長,最終成為軍中的主力,立下了許多戰功。

陳錫聯將軍沒有辜負鄧公的期望,1938年間便成為了旅長,隨後幾年裏,他更是一路晉升,成為了軍分區司令員、縱隊司令員,最終成為了第二野戰軍的兵團司令員。

新中國成立後,陳錫聯將軍繼續獲得提拔,先後擔任了軍委炮兵、沈陽軍區、北京軍區的司令員,還曾擔任過重慶的第一書記和中央軍委的常務委員。

鄧公對陳錫聯將軍的栽培和器重,使其在晚年間與鄧公保持密切聯系,從未辜負鄧公的期望。鄧公對陳再道將軍和陳賡將軍的懷念,源於他們在129師結識的深厚革命友誼。

然而,陳賡將軍英年早逝,陳再道將軍也在大裁軍中不幸去世。鄧公在送走兩位戰友後,也於1997年離開了人世。

陳錫聯將軍在鄧公病重時多次探望,鄧公對他沒有太多的遺憾,但對陳再道將軍和陳賡將軍卻始終掛念。陳錫聯將軍於1999年6月10日因病去世,享年85歲。

盡管他們已逝,但他們的故事和精神永存世間,被人們傳頌歌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