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新四軍中走出來的將帥(434)——顏伏少將

2024-04-25歷史

顏伏將軍

顏伏將軍,原名顏宗羲。1911年1月出生於四川省梁山縣(今重慶市梁平縣)城南鄉顏家溝村一戶封建地主家庭。幼年時讀私塾,1930年考入成都民立大學政治系。在校期間,顏伏了參加因四川大學工學院院長楊茂槍殺學生引起的學潮和罷課,被軍警逮捕,後由學校保釋。

1931年,顏伏到北京大學讀書,同年參加反帝大同盟青年部(簡稱「青反」)。1932年夏,任「青反」北平市西南區委組織委員,8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調「青反」河北省委組織部幹部組長。1933年5月,顏伏轉入中國,開始從事地下工作,任中共北方局組織科股長。期間,三次被逮捕,因均未暴露身份而獲釋。在外地活動時,曾與組織失去聯系,1935年夏在北平與黨組織重新接上關系,於1936年初到北平讀書會做領導工作。後經上級黨組織安排,顏伏帶領70余名愛國青年,從北平趕到太原,參加了中共山西黨組織利用閻錫山名義開辦的民訓班和政訓班(訓練班由薄一波主持)。因認為訓練班無法滿足自己學習要求,顏伏提出了前往延安學習請求,經中共北方局批準後,於1937年5月到達延安,參加抗大第二期第十四隊學習。

1932年,顏伏(右)在北平念書時期留影。

1937年12月結業後,顏伏被分配去參加組建新四軍工作,由於文化基礎好,被新四軍副軍長項英留在軍部參謀處任作戰參謀、黨支部書記。1940年5月,顏伏主動要求下基層工作,任新四軍第三支隊司令部作戰參謀。皖南繁昌反「掃蕩」戰鬥中,在部隊被敵人沖散的危急關頭,顏伏挺身而出將失散的100多人和電台集中起來,成功組織突圍。隨後,被任命為軍部通訊科科長。12月,因患上傷寒和嚴重肺結核,體重瘦至不到百斤,由周子昆參謀長命其到鹽城治病。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顏伏任重建的新四軍軍部參謀處三科科長。他多次主動要求到基層部隊工作,都沒得到批準。5月,顏伏再次要求下部隊,譚震林師長點名他到第六師任作戰科科長。1942年11月,任第十八旅五十四團參謀長、第五十二團參謀長。參加了開辟蘇中淮寶地區抗日根據地的鬥爭,配合地方黨組織建立寶應縣人民政權,參加大官莊戰鬥、車橋戰鬥。1944年4月,顏伏入華中黨校學習。1945年4月學習結束後,任蘇浙軍區司令部作戰科科長。參加了天目山、孝豐、草明山等戰鬥。

1952年,顏伏(中)在北韓上甘嶺前線。

抗日戰爭勝利後,顏伏任華中野戰軍第六縱隊四十八團參謀長、副團長。1946年7月,任華中野戰軍第六師十六旅四十八團團長。顏伏率部參加了蘇中七戰七捷戰役。在首戰宣家堡、泰興戰鬥中,他派人抓到俘虜掌握敵情,率領一個營首先登上泰興城,為整個部隊開啟突破口,與兄弟部隊一起為七戰七捷打了漂亮的第一仗,後在分界攻擊戰中率第四十八團首先攻入敵陣,都受到了第六師的表彰。1947年春萊蕪戰役中,顏伏奉命率第四十八團負責主攻吐絲口鎮,腿部負傷仍堅持指揮戰鬥,突入吐絲口鎮,為萊蕪戰役首立戰功。接著率部參加了孟良崮戰役,奉命搶占黃崖山阻斷敵援,浴血奮戰兩晝夜固守黃崖山,使敵近在咫尺不可得援。戰役結束後,顏伏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十六師參謀長。1948年底,任第十八師參謀長。在患有嚴重肺病情況下,顏伏仍然躺在擔架上參加了淮海戰役。1949年1月,顏伏任第六縱隊十八師副師長。2月,任第三野戰軍八兵團二十四軍七十二師副師長。

1965年,顏伏(左一)下部隊與高炮部隊戰士在一起。

1950年1月,根據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特科學校校長陳銳霆建議,顏伏出任特科學校副校長,主持日常教育訓練工作。12月任新組建的炮兵第七師師長。1951年4月,顏伏參加抗美援朝,任誌願軍炮兵第七師師長兼上甘嶺炮兵指揮所主任、上甘嶺前線指揮部炮兵司令員,統一指揮所有參戰炮兵作戰。在持續43天的上甘嶺戰役中,炮兵部隊共擊落擊傷敵機300余架,擊毀擊傷敵輕重火炮110門,其中大口徑火炮61門,坦克14輛,繳獲各種槍支2750支;整個戰役共斃傷俘虜25400余人,其中13000余人是炮火擊斃,占殲敵總數的58%。另外,80%被敵軍攻占的坑道也是依靠強大炮火奪回來。此役創造了我軍炮兵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典範。1952年12月16日,毛主席在【關於北韓戰局的分析和作戰方針的指示】中指出:「今秋作戰,我取得如此勝利,除由於官兵勇敢、工事堅固、指揮得當、供應不缺外,炮兵的猛烈和射擊的準確,實為制勝要素」,並稱贊「這是奇跡」。1953年回國後,顏伏任山東軍區炮兵司令員,濟南軍區炮兵司令員。

顏伏將軍全家福(顏伏將軍夫人陳真,浙江軒寧鹽官鎮人,新四軍老戰士。)

1961年,顏伏晉升少將軍銜。榮獲八一獎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和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勛章。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5年8月16日,顏伏在濟南逝世,享年84歲。安葬於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功德園。(文章來自趙連軍、童來喜等編著【金星璀璨——從新四軍中走出來的共和國將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