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建國初期,總參謀長一職有多難幹?為何多任總長在職期間被撤?

2024-04-03歷史

新中國成立伊始,解放軍按照現代化軍事組織的構架,陸續成立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幹部部,即「四大部」管理體制。

後來隨著正規化建設不斷推進,1954年11月後,中國參照蘇聯模式,又陸續新增了總軍械部、總財務部、訓練總監部、武裝力量監察部,形成「八總部」體制。

在這八個總部當中,人員配置最豪華的當屬總參謀部,每一位總長、副總長都赫赫有名。然而,人員更換最頻繁的也是總參謀部。

從粟裕開始,到改革開放這段時間內,大部份總長都是在任期內被撤職,為何會如此呢?

新中國的首任總參謀長是徐向前,不過他身體有比較嚴重的健康問題。

解放戰爭後期打太原時就已掛著吊瓶指揮,如此狀態無法承受太大的工作壓力,所以實際並未到職,總參的事務主要是由代總參謀長聶榮臻處理。

聶帥工作能力肯定是沒問題的,從1950年1月到1954年10月,他為解放軍現代化建設做出很多貢獻。

但他曾經減少了總參對中央的工作匯報,這讓毛主席很不滿。 雖然說聶帥的本意是減輕主席的工作壓力,但在主席看來,這是總參在對自己搞「封鎖」。

並且聶帥身上的擔子太重了,他建國後歷任華北軍區司令員、北平市市長、航空工管委主任、軍銜實施委員會主任等職,基本上北京一帶的大小事他都要管,一度累到吐血住院。

幾個原因加起來,1954年原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委會總參謀部,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後。

聶帥就不再負責總參謀,改由原第一副總長粟裕來領導工作,徐向前也不再掛職。

徐、聶都是正常的任期調動,可自粟裕之後就不一樣了,情況分別為:

粟裕: 1954年接任總參謀長,1958年因軍委掀起的反「教條主義」運動被批,之後被撤去職務、退居二線;

黃克誠: 1958年接粟裕的班,然而僅僅一年後就在廬山跟彭老總一同被批,軍職都被解除;

羅瑞卿: 1959年接黃克誠的班,曾主持過軍委工作、身兼十三要職,權力一度大過好幾位元帥。只是由於得罪的人太多,1965年被批被撤職;

楊成武: 1965年接任為代總參謀長,1968年因「楊余傅」事件被批被撤職;

黃永勝: 1968年接任為總參謀長,1971年那架飛機失事後被隔離審查;

鄧小平: 1975年接葉帥的班,但次年就因「反擊右傾翻案風」被撤職。

縱觀上述,除了1971年至1975年間葉劍英兼任時沒什麽大問題外,其他的都遭遇了風波。這些人身份地位都很高,到底為什麽無法安然渡過一個任期呢?

說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初期探索階段,總參謀部的職責不是特別明確 。中國共產黨在1931年11月就正式成立了總參謀部,戰爭年代主要負責協助軍委首長指揮全域軍事。

不過新中國成立後,中央於1954年9月又成立了國防部,國防部與總參謀部之間的工作內容高度重合,經常出現兩個部門為同一件事去向毛主席匯報的情況。

久而久之,兩部的領導難免會出現矛盾,第一個非正常下台的總參謀長粟裕,就對這種分工不明的現象極為苦惱。

1957年存取蘇聯期間,粟裕專門向蘇軍總參謀長索科洛夫斯基元帥請教過此事,希望能得到得到蘇聯國防部及總參謀部份工的材料,以此來借鑒參考。

然而,粟裕這個做法在外交場合是大忌,連向來維護他的葉劍英事後都忍不住進行了批評,此事在1958年也是粟裕重點被批判的導火索之一。

話說回來,粟裕都忍不住在外人面前略帶抱怨了,可見工作中的確因為部門分工問題而造成了很大麻煩。

包括他後面幾任總長任職時間也不長,其實也有這方面因素影響。

這種麻煩過了幾十年才得以明顯調整,如今的國防部主要負責軍事外交和宣傳動員工作;總參謀部主要負責作戰訓練和戰備工作,基本上不再重疊。

二是總參謀部作為實權部門,屬於各方拉攏的目標,在局勢風起雲湧之際,總參謀長就容易站在風口浪尖上。對於一些重要問題,也需要有明確的立場。

比如黃克誠,在廬山上柯慶施就用言語擠兌他表態,說 「彭不是也批過你嗎?怎麽不站出來說幾句。」

黃克誠如果隨大流一起汙蔑,自身說不定能躲過去,但他很堅定地表示「我沒有石頭」,簡介表明自己的選擇,最終就遭到撤職。

還比如楊成武,在那個位置上、又是大運動時期,多方都對他伸出了橄欖枝,然而他猶猶豫豫,最終己方都沒討好,也就被弄下去了。

三是總參謀長雖然主管軍事,但也需要很強的政治手段 。許世友將軍就用一句話概括過:總參謀長,說著是武將,其實是文官。

作為一個連線上下的部門,怎麽樣做到讓上下都相處愉快,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長袖善舞的能力不是人人都具備,搞不好就容易得罪人。

還是用粟裕來舉例,論軍事指揮,全軍沒幾個人敢說自己能超過他,但在總參謀部任職後,粟裕跟幾位元帥都產生了矛盾。

除了上面說的訪蘇忽視外交紀律外,粟裕還因為策劃攻打媽祖列島、誌願軍撤軍回國紕漏等事件被彭老總嚴厲批評。

另外,粟裕還因為匯報順序的問題,被聶榮臻元帥認為是在背後搞小動作。誤會加深後,最終在1958年引爆。

從粟裕的這些遭遇能看得出來,總參謀長這個職務真的很不容易,做事需小心翼翼,且一定要有全力支持自己的領導。除非自己就是徐、聶、葉這種元帥級的人物。

打了一輩子仗,到總參謀部後環境就變了,不能再用以前軍人的方式處理問題,這樣轉一個彎,真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

碰巧,建國初期階段運動很多,一時沒看清方向,就容易被波及。

綜合這幾個方面,總參謀長的人事調動就成了我們所知的頻繁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