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印戰爭中方勝利,劉伯承提建少撤點,毛主席:撤到麥克馬洪線後

2024-01-29歷史

中印戰爭中方勝利,劉伯承提建少撤點,毛主席:撤到麥克馬洪線後

1962年10月,面對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線上不斷囂張的態勢,中國政府終於在無法再忍受、無路可退的情況下采取了行動。這場戰鬥中,劉伯承采納了出人意料的戰術,使敵人措手不及,最終贏得了勝利。

在中方獲勝後,劉伯承建議是否能稍作停頓,但毛主席卻明確表示:撤到麥克馬洪線之後。那麽,毛主席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毛主席親自委派劉伯承 二戰後,中印兩國相繼獨立,均屬於第三世界國家。由於兩國在民族和國家利益上有相似之處,因此在建國初期它們曾多次展開友好合作。

1949年12月30日,印度承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隨後於1950年4月1日與中印建交。1950年6月,印度主張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1954年,周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期間與尼赫魯總理進行了6次會談。1955年,中印兩國還共同參加了萬隆會議。

然而,兩國的合作最終未能延續。在與中國合作期間,印度卻著眼於如何維護英國留給他們在西藏的利益。隨後,印度竟然采取措施擾亂西藏局勢。

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時,印度就譴責中國對西藏的侵略。而在中國卷入韓戰後,印度趁著中國分神之機,派兵占領了西藏的達旺地區。

甚至在1954年,印度在麥克馬洪線以南,傳統的習慣線以北9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上,建立了所謂的東北邊境區。

中國一直忍讓,因為印度之前曾經支持過我們,希望有一天他們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然而,印度卻進一步逾越底線,1959年尼赫魯竟向中國提出領土要求,要求將西部阿克塞欽地區3.3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劃歸印度所有。

對此,中國堅決予以拒絕。到了當年6月,印度軍隊越過麥克馬洪線,侵占中國領土,更挑起了兩次流血沖突。

最終,在印度軍隊的肆無忌憚下,中國政府再也無法忍受,不得已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決定展開自衛反擊戰。

在戰爭爆發前,一些知名的軍事專家猜測,中印兩軍勢必爭奪制高點。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印度軍隊計劃占領麥克馬洪線上的雪山營地,設立指揮部,這一區域離中國西藏的達旺地區不遠,具備明顯的優勢。

中國軍隊面臨的挑戰是需要從山下向山上推進,極其艱難。在戰鬥開始前,喜馬拉雅山就給我軍提出了一個艱巨的問題,這裏的積雪常年不化,而中國的作戰區域海拔超過五千米。為了迅速抵達戰場,他們只能輕裝前行。

為了防範印度軍隊的突襲,他們必須拉成幾裏長蛇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使用鐵鍬砸開冰雪,挖掘腳窩,然後挪動一只腳,再挖第二只腳。

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不能太急躁,因為太過用力可能導致冰層崩裂,發生雪崩,我軍人員可能會面臨生命危險。即使他們成功登上制高點,凍傷和雪盲也可能嚴重影響他們的戰鬥力。

因此,在中央軍委作戰會議上,面對接下來的局勢,大家無從下手。周恩來點名劉伯承,表示:「我覺得還是請劉老總發表意見吧,您是經驗豐富的將軍嘛!」

劉伯承提出,根據他的經驗,有水必有路,他建議沿著水流方向前行。毛主席認可這一方案,於是當即做出決定。

在前線,我軍依然派出小股部隊進行佯攻,繼續混淆敵人。同時,另派一支部隊進行探路,若順利則主力部隊隨後跟進。

實踐證明,劉伯承的作戰方法非常明智且有效。

毛主席:撤到麥克馬洪線後 1962年10月20日,印度軍隊在中印邊境東西兩段同時向中國邊防部隊展開了大規模進攻。

我軍進行了有力的反擊,東段右翼迅速奪取了主要領地,左翼主力部隊緊密協作,陸續攻陷了敵據點。在我軍的有力打擊下,印軍於當天下午潰逃。

接下來,我軍邊防部隊分為五路,乘勝追擊,直逼達旺。西段的新疆一邊防部隊在與敵激戰一個小時後,繼續全殲,隨後擴大戰果,清除了班公湖兩岸及其北地區的印軍侵略據點。

第一階段作戰取得勝利,劉伯承獲悉後欣喜不已,他認為印軍不會因為這次小規模打擊而罷手,隨即與總參通電話,了解參戰部隊的休整情況,分析印軍的動向,並對地形和道路問題提出重要指示,以保障運輸暢通和後勤補給的及時性。他強調印軍的運輸補給可能更有利,可能會利用空軍封鎖我方,要預先做好相應的防護準備。

正如劉伯承所料,印軍集結大量兵力向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為了遏制中國軍隊的正面反擊,印軍形成了外線強、側後弱的陣型。在這種情況下,采取迂回包圍的戰術成為最為合適的選擇,也證實了劉伯承早前提出的戰略的可行性。

在此之前,劉伯承曾提出走水路的建議,毛主席隨即批準派遣一支師到尋水探路。

於是,該師選擇了中國、印度、西進三國交界的東線亞東,該地區未發生交火,較不容易引起註意。

在出發初期,官兵們面臨著高原反應的嚴重問題,一些體弱的戰士甚至只能牽著馬尾巴前進。

隨著持續前行,他們逐漸適應了高原環境,天氣也逐漸好轉,雪霧逐漸消散,腳步變得輕盈,呼吸也變得暢順。途中,他們甚至感到身上越來越熱,紛紛脫下皮大衣和棉衣。

到了這個時候,周圍的景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指戰員們身邊竟然出現了熱帶森林,甚至看到了稻田。原來,他們已經從寒帶走入了熱帶!

偵察員的偵查顯示,他們已成功繞到了印軍的後方。

在麥克馬洪線前沿陣地的印軍沒有料到中國軍隊竟然出現在他們身後,一時間陣腳大亂,潰散逃離。

我軍勢如破竹,毫不費力地生擒敵人。由於戰事迅猛發展,雙方都未能預見戰局會如此迅速演變。

戰場瞬間陷入混亂,印軍被我軍打得暈頭轉向,猶如螞蟻在熱鍋上。他們只顧著逃生,顧不上其他。

即便最高指揮官也失去了與前線的聯系。他與美國軍事顧問同乘一架直升機,頭暈目眩地來到亞東一線,險些被我軍俘虜,幸好逃得及時。這架直升機最終成為我軍的戰利品。

為了抓住戰機,擴大戰果,我軍先頭部隊對印軍進行了分割包圍。這導致了戰鬥序列的混亂,但卻是一種混亂中的有序。

東線的突襲成功激勵了中線和西線的我軍隊伍,於是我軍決定在中線立即展開全線反擊。按照劉伯承「打頭、擊背、剖腹、切尾」的戰略指示,西藏邊防部隊采取了正面牽制、夾擊兩翼和迂回腹背的戰術,形成對入侵印軍的合力夾擊。

我軍的西線部隊迅速收復了西藏阿裏地區,一路推進至傳統習慣線。在短短幾天內,我軍三路部隊沖破了喜馬拉雅山,踏入印度大平原,將戰線推至距離新德裏僅有三百多公裏的位置。

正值印度陷入全面恐慌之際,毛主席明察時勢,決定撤兵。1962年11月21日,中國政府釋出聲明,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停火,並自12月1日開始主動撤回至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

同時,中國邊防部隊歸還了在戰鬥中繳獲的大量武器、車輛和其他軍用物資,並釋放了被俘人員。

我軍回撤至麥克馬洪線,主動後退20公裏,展現了中國政府奉行人道主義和和平共處原則的楷模。這場戰爭不僅對侵略者進行了有力的教訓,也確保了中國西南邊疆在接下來的近半個世紀內的安全。

然而,值得疑問的是,毛主席為何選擇撤退至麥克馬洪線後方?實際上,這是毛主席在審時度勢後,與鄰國相處的智慧之舉。

毛主席與鄰國相處的智慧之舉 在印度獨立前後,英印兩國透過三路行動侵占並蠶食了「麥克馬洪線」以南的中國領土,並宣稱該線為中印東段的邊界線。

英印兩國的行動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標,英國試圖在中印之間制造領土爭端,而印度則力圖建立環印度洋的戰略圈,以形成有利的戰略態勢。

在印度獨立前夕,國民政府曾對英國的侵略行為進行分析,並進行協商和交涉。然而,這些嘗試都遭到了拒絕,英國以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為借口予以拒絕。

印度獨立後,由於國民政府未能及時處理此事,失去了利用印度獨立時機的機會,這一責任轉嫁給了新中國政府。

盡管英國始創了麥克馬洪線,也許因知理虧,卻未公開這一非法的邊界線。

在中國深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之際,印度試圖入侵並占領,延續英國的侵略傳統,將其東北邊境逐漸推向前方。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時,印度趁勢侵占了傳統習慣線以北和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大片中國領土,還占領了中印邊界中段和西段的若幹地區。

對於中印邊界問題,中國政府一直主張透過和平談判解決,並為避免沖突,提議雙方在邊境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裏。

這一提議遭到了印度的拒絕。因此,周總理親自前往新德裏與尼赫魯進行會談,然而印度堅持其無理的領土要求,毫不讓步。

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際總體局勢逐漸趨向緩和,為中印關系改善創造了有利的環境。1976年,兩國重新派遣大使,雙邊關系開始緩和。80年代,中印展開了邊界談判,隨後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存取中國,為兩國關系註入新的發展動力。

中印兩國自古以來就是鄰國,有著共患難與共的深厚友誼,正如聖雄甘地所說:「中國和印度是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同路人。」

當前,國際格局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調整,亞洲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作為世界多極化行程中的重要力量,中印肩負時代重任,將成為緊密的發展合作夥伴,共同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