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開國中將萬毅回憶講武堂畢業後任張學良衛隊第1營少校營長

2024-04-22歷史

入講武堂。畢業考試,在近2000名畢業生中成績名列第一。張學良親獎懷表和指揮刀

到北大營後,我改任軍械官。不久,黃顯聲對我說:「要想在部隊幹出點名堂來,就必須去帶兵。帶兵僅有教導隊的學歷可不行,還得去elit武堂。」我遂參加講武堂第9期人學考試,但因眼睛近視落考。黃顯聲讓我去找王以哲師長,王師長問了我的落考原因後,給我寫了說情的信,免測視力,我得以重考錄取。

1929年1月,講武堂第9期開學,這是錄取學生最多的一期。

早在1906年,東三省總督趙爾翼在奉天老將軍府創辦了東三省講武堂普通科。張作霖自己雖沒有多少文化,但對軍事教育卻非常重視。他就任東三省巡閱使後,為整傷軍隊,培養初、中級軍官,在原基礎上續辦,定名為東三省陸軍講武堂。講武堂第9期教育長為保雲摧,後由周鐮繼任,校副韓世儒,教育處主任徐傳楹,下轄第1,2總隊。第1總隊學員為編余軍官,總隊長吳玉林,下轄三個步兵大隊,騎、炮、工、輻四個中隊。我被編在第1總隊第3大隊第10隊。於1930年6月畢業,稱講武堂第9期。第2總隊為學生兵,總隊長王靜軒。在第1總隊畢業後又延長學習半年畢業,改稱講武堂第10期。

我自知機會難得,惜時如金,不僅上課時專心致誌地聽講.而且整個夏季都沒有睡過一次午覺。課堂學習、野外操作、實兵指揮等科目我都一絲不茍,當時所學的戰術、地形、兵器、築城等八大教程重要的章節,我基本上背誦下來了。我辛勤的學習終於換來優異的成績。平時考試成績加畢業考試成績為畢業生總成績,在近2000名畢業生中我的總成績為第一。 1930年6月舉行畢業典禮時,張學良偕夫人於鳳至出席頒獎儀式,並親自為前30名學員頒發獎品。我所得的獎品是一塊懷表和一把指揮刀。

東北易幟。軍閥混戰結束。張學良就任陸海空軍副司節。隨張去南京

我在講武堂畢業後,被分配到東北陸軍第20旅(駐開通縣)。旅長黃顯聲任命我為第20團少校團附。就在這時,少校以上軍官集體加入國民黨,我自然也隨之加人了。第20團團長叢兆麟軍閥習氣嚴重,中校團附傅良弼抽大煙玩女人,不務正業。

他們知道我是旅長派來的,對我倒十分客氣,但我從心底看不起他們。我對部隊的軍閥作風、腐敗風氣十分反感,但也無能為力,只能做到潔身自好而己。1930年10月,黃顯聲讓我隨他去沈陽。

張學良要去南京參加11月12口召開的國民代表會議.黃顯聲為隨行副官長,黃又帶上我,這樣我也成了張學良的臨時副官。

張學良這次是作為有功之臣去南京的。張學良與其父有很大不同。青少年時代既受過中國儒家封建思想的教育,又受過歐美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熏陶。北伐戰爭期間,在帝國主義的武裝幹涉面前,張學良的反帝愛國思想發展成「熄內爭,禦外侮」的完整思想。

大帥張作霖被炸死後,張學良主政東北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順應時代要求,毅然決定「易幟」,懸掛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表示服從國民政府領導,促成了國家的統一。東北易幟也標誌著北洋軍閥統治的最後覆滅。他所做的第二件大事是裁減軍隊,實行精兵主義。將東北軍原有的步兵40余旅縮編成15個旅,騎兵6個旅縮成2個旅,炮兵3個旅22個團縮成8個團,工兵縮成6個營,撤銷了軍團部、軍部和師部。裁軍有利於減輕東北父老鄉親的負擔。第三件大事是對蔣、馮、閻中原大戰實行武裝調停。1930年間爆發的中原大戰,雙方參戰兵力多達百余萬人,死傷將士約30萬人。張學良開始是勸解雙方不要發動戰爭,戰爭爆發後他嚴守中立。蔣介石的代表和馮玉祥、閻錫山的代表都到東北拉攏張學良。最後張學良決定站到蔣介石一邊,遂於9月18 日發表通電,決定實行武裝調停。

奉軍一進關,馮、閻的部隊很快敗下陣來。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得以在形式上暫時統一了中國。

張學良助蔣有功,蔣介石遂邀張南下。11月12日,張學良在夫人及我們隨行人員陪同下,由100名衛兵護送抵達南京。南京方面對張學良的歡迎極為隆重。蔣介石也以對等的身份而不是以對待下屬的方式接待他。張學良就任了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參加了國民代表會議。透過與蔣介石和其他國民政府官員會談,張學良與南京政府達成了一些協定。蔣介石把北方善後事宜全權委托張學良,自己則專力「圍剿」工農紅軍。在南京期間,蔣方還發給張的隨行人員每人一套【中山全書】、蔣介石的【哭母文】,另外還有一套衣料和幾十塊錢。張學良在南京呆了大約一個月。我隨衛隊統帶劉多荃等先行從南京返回天津,安排張學良返回時的住處。隨後我就北上沈陽。這時成立了衛隊步兵總隊,原衛隊團擴大為衛隊統帶部,轄衛隊步兵、騎兵、通訊兵等。我被編在衛隊步兵總隊第3隊,任第1營少校營長。衛隊統帶部統帶劉多荃、參謀長王秉城,步兵總隊長戴印軒(戴聯璽)。從此我在沈陽北市場原裕民油坊場址訓練軍士。當時我營有兩個連,我和營附禮文華配合默契。這段時間生活與工作都比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