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92年,俄羅斯將北韓戰役的檔案出售給美國!掀開抗美援朝的內幕

2024-02-01歷史

1992年,俄羅斯將北韓戰役的檔案出售給美國!掀開抗美援朝的內幕

1950年6月,北韓半島爆發了一場內戰,隨後演變成了二戰後的首次大規模局部戰爭。經過艱苦奮戰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歷經兩年九個月的努力,最終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1992年,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出售了一批檔案給美國,揭示了韓戰背後一些鮮為人知的內情。

這批俄羅斯出售的檔案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些重要問題。

北韓半島本為一個國家,卻因「三八線」而分裂 談到「三八線」,如今的北韓人和南韓人心中充滿了痛苦。在公元1392年高麗王朝大將李成桂發動政變建立北韓王朝後,北韓半島原本是一個國家,南北人民共享著相同的身份。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戰敗,但日本未能吞並北韓半島,沙俄的勢力則快速滲透到北韓各個領域。為避免兩國直接對抗,日本首次提出以「三八線」作為日俄兩國在北韓半島的利益分界線。

沙俄未同意將北韓半島平分給日本,結果在1905年日俄戰爭後完全結束北韓半島。

沙俄及其後繼者蘇聯對日俄戰爭一直心懷不滿,在1945年雅爾達會議上,史太林提出要恢復沙俄在中國東北戰前獲得的特權[1],並將北韓半島劃為其勢力範圍。

美國不願意看到蘇聯完全控制北韓,因此回想起日本當年的提議。最終,史太林和羅斯福都同意以「三八線」為分界線,將北韓半島分為蘇聯占領區和美國占領區。

北韓半島剛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卻在美蘇的強力幹預下被迫分裂。

隨後,無論是得到蘇聯支持的金日成,還是得到美國支持的李承晚,都難以接受僅掌握半個國家的現實。雙方都堅持自己是北韓的合法統治者,視對方為敵對的偽政權。

從1949年1月開始,雙方一直在「三八線」附近發生小規模沖突。由於當時北韓半島雙方都渴望實作統一,因此韓戰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

史太林支持金日成南下,導致美國全面介入 然而,金日成和李承晚都無力展開大規模戰爭,因此北韓半島的命運取決於美蘇的態度。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對北韓半島產生深遠影響。由於新中國采取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與蔣介石政府形成鮮明對比。

因此,在1949年11月毛澤東存取蘇聯期間,除了尋求與蘇聯建立同盟關系外,還要求收回根據【雅爾達協定】被蘇聯奪走的中長鐵路和旅大地區的控制權。

對史太林來說,中國是蘇聯最重要的鄰國,中共天生與美帝國主義存在根本利益沖突。雖然中共成為中國的統治者符合蘇聯的根本利益,但史太林沒有預料到毛澤東如此堅定地捍衛中國主權,甚至連蘇聯都無法幹涉。

因此,在莫斯科的廝殺中,毛澤東和史太林艱難鬥爭,最終使蘇聯不得不放棄在【雅爾達協定】中對中國的領土割讓。然而,毛澤東的收回旅大的決定卻改變了史太林對金日成的立場。

自1950年起,蘇聯開始支持金日成武力統一北韓半島。然而,美國和李承晚政府未察覺到這一巨大變化,仍舊疏於防範。

1950年6月25日,北韓人民軍南下,導致李承晚的軍隊潰敗,超出了美國的意料。

美國認為一旦北韓統一整個北韓半島,日本將首當其沖,從而使其在東亞建立的反共封鎖線有崩潰的危險。

因此,韓戰爆發的第二天,美國公然介入,麥克阿瑟將軍在未向國會請示的情況下下令在日本的美國空軍支援南韓軍隊。

在第三天,杜魯門總統正式釋出命令,大規模介入北韓半島,並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公然侵犯中國主權。

中國的警告被忽視,史太林故意誤導金日成 1950年7月7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就北韓半島問題召開的會議上,由於當時台灣霸占了中國的席位,似乎只有蘇聯有能力阻止美國進一步軍事冒險。

然而,由於蘇聯代表自1950年1月以來一直缺席聯合國會議,因此聯合國安理會透過了美國制定的決議,允許「聯合國軍」進入北韓半島。

值得指出,盡管二戰後聯合國安理會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機構,但在戰後的十多年裏,由於美國的主導地位,安理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美國推行霸權的工具。

84號決議在沒有新中國和蘇聯兩個常任理事國的代表投票的情況下透過,本身就是一個非法的決定。然而,美國透過這一決議給16個國家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對於美軍介入北韓半島的行動,中國和蘇聯都感到警覺。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金日成似乎對危險毫無察覺。

在韓戰初期,北方連續取得勝利,將韓軍和美軍的有限增援壓縮到釜山附近。金日成等人認為只要消滅韓軍,美軍就失去了進入北韓半島的理由。

然而,北韓軍隊未料到,在得到美國大力支持後,韓軍在最後的釜山防禦圈戰鬥中實力大增,朝軍屢戰不勝,傷亡慘重。

「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在9月15日指揮美海軍陸戰隊發動了仁川登陸,使朝軍主力面臨被包圍在南方的危險,最終徹底潰敗。

隨著麥克阿瑟發動仁川登陸,中國政府公開發表警告,表示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將出兵。盡管當時美國有能力將朝軍趕回「三八線」,並在道義上不會遇到問題。

然而,美軍高層並未就是否繼續向北進攻消滅北韓政權達成明確共識。在北韓半島戰局逆轉後,所有人都感到困惑。金日成的最大支持者蘇聯為何沒有提供支援,甚至沒有公開表態,這成為謎團。

直到1992年解密的檔案才揭示了史太林在韓戰中的真實態度。

事實上,美軍登陸北韓半島後也擔心激怒蘇聯,引發美蘇在北韓半島的全面戰爭。令美國人感到奇怪的是,蘇聯沒有作出任何強硬表態,反而透過挪威駐聯合國代表進行調解,希望透過談判解決北韓半島的戰爭。

史太林的主動示弱進一步振奮了美國國內的鷹派。蘇聯對與美國爆發戰爭的擔憂,使得新中國實力相對較弱,也無法越過蘇聯直接出兵北韓。

在國內鷹派的支持下,麥克阿瑟於10月3日越過「三八線」。美軍戰鬥機故意擊落蘇聯飛機,但蘇聯只是口頭抗議。

美國空軍還越境轟炸中國遼寧境內目標,而當時的中國無力防空,只能透過外交途徑提出抗議。這誤導了「聯合國軍」司令部,使其決定吞並整個北韓,甚至考慮越過鴨綠江。

在中國發出對美國出兵的警告後,透過大量偵察發現中國只在中朝邊境部署了軍隊,並未進入北韓。

然而,直到10月8日,北韓政府仍未公開向北京求援。盡管中國強烈譴責美國對北韓的入侵,但由於北韓政府未公開請求解放軍出兵,解放軍只能在邊境進行布防。

在關鍵的十幾天裏,金日成為何未直接向北京求援呢?

1992年解密的檔案顯示,金日成非常希望中國和蘇聯能共同出兵支援,但他將期望寄托在莫斯科。他頻繁致電史太林請求援助,然而史太林一再敷衍。

在絕望中,金日成問及史太林是否能請中國出兵。然而,史太林的回信讓他感到沮喪。史太林告訴金日成,中國剛結束國內戰爭,經濟非常困難,毛澤東告訴他只能提供五個師的支援。

顯然,在面對絕對優勢的美軍時,五個師的中國軍隊顯然力不從心。因此,金日成未直接向北京請求援助,而中國也未得到金日成的邀請,無法立即出兵。

毛主席的戰略遠見和果斷出兵改變了整個戰局。結合各種資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史太林支持金日成南下統一北韓,意圖制造危機給新中國帶來困擾。按照史太林的設想,如果金日成成功南下一舉統一北韓半島,對蘇聯、中國和北韓都將帶來利益。

一旦美國介入導致北韓失敗,蘇聯就可以坐視美軍逼近鴨綠江。而新中國剛剛結束國內戰亂、百廢待興,不可能派遣裝備相對落後的軍隊直接與美軍對抗。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只能面對美韓聯軍逼近鴨綠江,大炮瞄準了丹東等地。被擊潰的金日成部隊進入中國東北,形成了北韓流亡政府。面對美國的軍事壓力和北韓流亡政府的問題,中國只能請求蘇聯介入中國東北。

如果中國主動請求蘇聯介入,史太林就有機會恢復在雅爾達協定上在中國東北獲得的特權;甚至可能進一步削弱中國的主權。

理解這一點,我們能夠明白當時中共高層對於是否出兵北韓的爭論的復雜性。

在當時的中央軍委會議上,大多數人反對出兵北韓。他們的理由很簡單,中國當時國力薄弱,難以直接抗衡美國。

林彪等解放軍高層對參與韓戰缺乏信心。從軍事角度看,他們認為即使不得已與美軍交戰,我軍也不應該進入北韓。

因為一旦介入,將面臨後勤上的巨大困難。北韓半島狹窄,無法充分發揮我軍的機動作戰能力。

同時,介入北韓會使蘇聯支援變得極為困難。有人甚至提出應該故意讓美軍進入中國東北,避免進入北韓,使其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實事求是地說,誘敵深入再將其包圍曾是我軍在紅軍時代、抗戰和解放戰爭初期的制勝法寶。

然而,到了1950年,中國的形勢已不同於1947年。毛主席對這種僅考慮軍事因素的看法進行了耐心的批駁。他指出中國東北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工業區,也是重要的糧食產區。引入戰火將導致中國的直接經濟損失極為巨大。

即使美軍在鴨綠江停步,東北也將在美軍的巨大威脅下難以進行正常建設。如果讓美軍打到鴨綠江,國內潛伏的特務將得到極大鼓舞,台灣的蔣介石集團也會發動大規模反攻。

因此,面對咄咄逼人的美軍,中國必須出兵控制北韓半島的戰火。即使蘇聯不支持,中國也必須獨自出兵,以證明其有能力維護國家安全。否則,中國將陷入「弱國無外交」的困境。

毛澤東的高瞻遠矚在韓戰後得到了實際驗證,絕非尋常之輩所能企及。

戰爭爆發後,台灣的蔣介石激動異常,甚至提出向美國派遣國軍協助作戰。

在撫順和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前偽軍和國軍戰犯都認為美軍的介入是他們的救星。當時國內土匪和特務活動猖狂,仿佛一夜之間江山即將變色。

中國人民誌願軍透過三次戰役將「聯合國軍」逼回「三八線」,不僅徹底震懾了國內的敵人,甚至讓一直看不起中國軍人的日本人表現出對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崇高敬意。

三次戰役後,史太林認識到之前對中共的誤判,開始大規模支援中國軍隊在北韓的作戰,中國軍隊也開始蘇械化。

對1992年俄羅斯出售的這批檔案進行解讀,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了史太林在韓戰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然而,作為蘇聯領導人,史太林在韓戰中的所作所為也必須以蘇聯的利益為考量,不能僅僅進行道德批判。

我們應當感激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人,他們在那個危急時刻挽救了危局,最終解決了史太林制造的困境。

因此,抗美援朝被視為真正的立國之戰。這場戰爭不僅向當時的美蔣等敵對政權宣告「西方侵略者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3],同時也向亞非拉國家和社會主義陣營證明了新中國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