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85年,四川農民曾應龍不滿計劃生育,帶領百十號人起義

2024-01-07歷史

在歷史的長河中,封建皇權制度已逐漸結束歷史舞台,成為書中的片段。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某些角落,仍存在一些對舊制度的堅持。

1985年,四川省的一位農民曾應龍,因反對計劃生育,竟集結百余人起義,自封為皇帝,試圖重建封建帝國。然而,在新社會的浪潮下,這種守舊的觀念註定會被淘汰,曾應龍也因此被判無期徒刑。

1953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人口增長迅猛,崗位供需矛盾加劇。為保持發展平衡,政府呼籲節制生育。

1982年,人口問題仍為重要問題,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指示,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特殊情況可適度放寬(如首個孩子為女孩),但嚴禁生育三胎。

國家的這項舉措充分考慮到了農村的實際情況,承認在農村地區普遍存在著「重男輕女」的觀念。盡管在現實情況下,不應開放二胎、三胎,但是為了農村的穩定和平衡,還是進行了一些讓步。

然而,這樣的解決方式卻無法滿足一些人的私心,超生、偷生現象屢見不鮮。曾應龍,一個四川的農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他並不理解國家這項舉措的意義,他只是希望能夠有個兒子來延續家族血脈。

曾應龍和妻子的努力並沒有帶來他們想要的兒子,這讓他有些失落:「我就沒個兒子?」盡管村裏正在嚴格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他還是想試試運氣,也許他的妻子這次可以生個男孩,曾家也能有個繼承人。

然而,不久後,他的妻子竟然懷孕了。然而,這個時機並不是生孩子的好時候,夫妻倆愁眉苦臉地思考著該怎麽辦。

「怎麽辦啊,鄉幹部天天帶著醫生上門檢查,如果他們知道我懷孕了,肯定會被強制流產的。」

曾應龍望著妻子,腦海中浮現起村裏男女被強制結紮、安環的場景,還有那些懷孕被強制打掉的痛苦哀嚎。他低頭看著妻子隆起的腹部,內心祈禱著,如果這個孩子是男孩,我們一定要生下來。

他擡頭,眼神堅定:「我們先離開這裏吧,等孩子生下來再作打算。」曾應龍的妻子聽到這話,立即同意:「好的,我們現在就收拾東西。

」像大多數農村夫婦一樣,他們選擇以打工為由,暗中進行生育。很快,他們收拾好行李,離開了生活多年的家鄉,前往新疆開始了新的生活。

在異鄉漂泊的日子,比在老家的日子要艱辛許多。每當看到懷孕的妻子,曾應龍就會憧憬著即將出生的兒子。無論建築工作多麽勞累,他都樂在其中。

經過漫長的十個月,他的兒子終於誕生了。看著懷中的嬰兒,曾應龍高興得大喊:「我是爸爸!」這對夫妻相視而笑,他們終於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有了回報。

這一刻,曾應龍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他終於擁有了心心念念的兒子。雖然順利生產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切就結束了,曾應龍雖然得到了他想要的兒子,但他不能因此就滿足於現狀,他還有更多的責任和目標需要去追求。

曾應龍的家庭陷入了計劃生育的困境,如果他們選擇回到老家,等待他們的將是巨額罰款。曾應龍深思熟慮後,決定帶著妻子和兒子離開新疆,尋找新的生活。

他們經過慎重考慮,選擇了河南新鄉作為新的落腳點。在那裏,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活。

曾應龍在異鄉的生活充滿艱辛,盡管他如願以償得到了一個可以傳承香火的兒子,但貧困的生活始終讓他感到不滿。

同樣生活艱難的還有他的老鄉馬興。馬興並不是像曾應龍那樣目不識丁,相反的他酷愛歷史故事,並沈浸其中。越讀,馬興就越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如意,「我這樣有大學問的人,應該當個宰相,而不是現在這樣。

」這種想法逐漸加深,甚至讓馬興覺得自己沒有成為宰相完全是因為運氣不好。

當馬興聽到關於曾應龍的故事時,他深感佩服。雖然曾應龍帶著妻子躲避計劃生育的事情在村子裏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但他卻仍然勇往直前。

馬興私下裏也聽說過一些關於曾應龍的流言,他斷定曾應龍的行為贏得了村裏人的尊重和敬佩。當他想起自己想要當宰相的心願時,不禁笑出聲來:「這不就是天上掉餡餅嗎?

」馬興沒有過多的猶豫,立即動用所有手段聯系上了遠在新鄉的曾應龍。「是曾應龍嗎?」「馬興?」馬興點了點頭:「是我。

馬興和曾應龍進行了一段簡短的寒暄後,直接切入主題詢問曾應龍是否想當皇帝。馬興承諾會替曾應龍擺平很多事情,並且指出他現在的聲望很高,具備一定的基礎。

然而,曾應龍的心思早已飄向遠方,他並沒有興趣當皇帝。當馬興問他是否可以因此回到老家時,他得到了馬興的肯定答復。

曾應龍心中暗想:「或許當皇帝就是一條出路,這下回家鄉就可以避免罰款了。」回鄉又能免稅,這兩點對曾應龍來說極具吸重力,因此馬興幾乎沒怎麽費口舌,曾應龍便同意了馬興這個異想天開的提議。

馬興離成為「宰相」又近了一步。馬興看著背後熟悉的村子,卻在思考如何讓曾應龍的皇帝寶座名正言順,還能得到大眾的歡迎。

雖然曾應龍在計劃生育上獲得了民眾的好感,但這還不夠,馬興陷入了深思。

在屋內,馬興拿起一本歷史書,突然想到:「為什麽不制作一條順應天命的龍呢?」他拿出紙筆,寫下:「假冒龍沈沒,真龍升起;河南降下太平。

」馬興的推動下,村子裏開始流傳起一個故事,說是十年前觀音巖上出現了一條娃娃魚,每月圓之夜,它都會模仿人聲說:「假冒龍沈沒,真龍升起;河南降下太平。

」經過馬興的渲染,這個故事栩栩如生,村民們深信不疑,甚至把這句話編成了童謠:「假冒龍沈沒,真龍升起;河南降下太平。

馬興靜靜地觀察著人群的情緒,等到沒有人再對這個故事的來源表示懷疑,所有人都深信不疑時,他就要出場了。馬興站在人群中,挑撥著說道:「你們就不想知道這個故事的來源嗎?

是不是真實存在的?」不是所有人都對這個故事有興趣,但有一部份人輕易地被馬興煽動,自發地跟著他尋找所謂的「真相」。

馬興暗自竊喜,面上卻不露聲色,他帶領著這些尋求真相的村民,一起向觀音巖進發。 「真的有娃娃魚!」隨著一聲驚呼,大家看去,只見那「觀音」嘴中確實有童謠中描述的娃娃魚,近在眼前的真實景象讓所有人都忘記了來時的疲憊。

那只娃娃魚似乎感應到了大家的到來,尾巴興奮地掃動著,人聲的嘈雜並未驚動它。馬興偷偷觀察了一下眾人的表情,看到每個人都露出驚奇的表情,心裏略感寬慰。

「看來,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他果斷地將娃娃魚撿起,從它的嘴裏取出三尺黃綾,展開後正是眾人熟悉的童謠。

「這也太神奇了。」人群中響起連綿不斷的贊嘆聲,馬興的動作也變得更快。他展平娃娃魚,眾人都看到了它的肚皮上刻著的「大有」。

月色如水,馬興遵照古人的禮儀對天地三拜九叩,公開揭示所謂的「天地啟示」。在馬興的引導下,人們將曾應龍尊為這位天子。

受馬興影響的一群人跟隨他前去拜見所謂的「天子」,看到曾應龍後,馬興首先跪下,其他人也跟著跪下,齊聲呼喊「萬歲」。

曾應龍順口回應:「朕卻之不恭。」馬興和曾應龍對視一眼,心中充滿了狡猾的喜悅。

曾應龍和馬興帶領眾人起義,但遭到打擊。1985年,曾應龍以「名正言順」的方式成為土皇帝,將「大有」作為國號,而馬興雖然未能如願成為宰相,但他至少得到了一個頭銜。

如果事情沒有產生重大影響,曾應龍等人的所作所為可能只是一場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可能會受到懲罰,但不會被判無期徒刑。

然而,這群人的行為真的太異想天開了。 為了穩固「大有國」的基礎,馬興首先想到的是收攏那些對計劃生育政策感到不滿的鄉民。

他認為,生育孩子的權利是天地祖宗賜予的,越多越好。他認為生育孩子雖然辛苦,但對於那些已經習慣了貧窮的人來說,養七八個孩子和養一個孩子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孩子是我們生活的希望,如果沒有了希望,生活還有什麽意義呢?如果有人想要剝奪我們的希望,我們應該與他抗爭。

」謠言在民間流傳,那些持「計劃生育」政策的鄉村幹部被誤認為敵人。然而,在馬興有意識地散播言論後,「大有國」的隊伍日益壯大,成員人數已達百十人。

如今,「大有國」已經建立,需要做些事情來鞏固地位。曾應龍最初是因為實行計劃生育而受到他人尊重的,他決定把這次「揚名立萬」的機會歸還給計劃生育。

曾應龍帶領著一群人為了解決對計劃生育的不滿,占領了縣醫院,把無力抵抗的院長趕走。然後當著所有人的面,在院子裏把搜刮到的避孕藥一把火全燒了。

在一片稱贊聲中,曾應龍首次體驗到了「皇帝」般的聲望,不禁有些得意忘形,言行舉止更加誇張,完全把自己當成了皇帝。

然而,這種高調行為卻引來了潛在的危險。

曾應龍自以為義舉,不料被政府視為挑釁,新中國經歷了戰亂才得以發展,不容任何惡勢力破壞。曾應龍的行為很快得到了報應,沒有遠見和學識的農民,如何能逃脫政府和法律的制裁?

曾應龍最終被判無期徒刑,他曾努力想要和妻子生個兒子,如今二人已分道揚鑣。

【底層中國】揭示了中國底層人民的生活現狀和困境,是一本深度紀實作品。作者透過訪談的方式,讓讀者深入了解了中國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展現了他們的堅韌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