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對糧草軍械的需求,除了受軍隊數量的影響,還受作戰地域、作戰距離的影響,而且後者的影響呈現指數級增長。
春秋戰國時期,大的戰爭也是動輒幾十萬人,但那時候各諸侯國之間的距離比較近,後勤補給線短,基本上屬於本土作戰。
比如,規模比較大的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對於趙國而言,動員全國力量也就是現今的河北山西一帶的力量,把河北山西的兵力集中到山西;秦國主要是從陜西到山西,也屬於「臨省」作戰,後勤補給線相對比較近,方便補給。
即使如此,後勤補給也非常的吃力,秦國舉全國力量支援前線,天府之國的糧食也透過棧道輸送前線;趙國雖是本土作戰,但本身面積小,糧食產量小,向齊國借糧食也沒有結果,正是如此趙王才臨陣換將,想用主攻的趙括速戰速決,結果趙軍貿然出擊中了秦軍圈套,長平趙軍全軍覆沒。
清朝時期年羹堯在西北青海地區的作戰就更加困難了,由於青海地區並不生產大量的糧食,年羹堯十幾萬大軍的人吃馬嚼,幾乎都是從內地運過去的。
不管是從蘇浙一帶還是中原的山河四省,向西北青海運送糧食補給,中間要跨越千難險阻的山路、高原地帶,跨越數省,距離長達幾千裏。
這並不是簡單增加幾千裏距離這麽簡單,因為距離越長,途中消耗越大,運輸的人力、騾馬都需要吃東西,從江南運到大西北,運輸消耗就占到了大半,運完糧食回來的路上,同樣需要消耗糧食,一來一回路途消耗很大。距離增加對糧食的消耗不是加法,而是指數級增長,是非常驚人的數目。
在技術出現質的變革之前,隨著國土面積的增加,對邊疆的維護成本也會越來越大,軍隊從帝國中心地帶開到邊疆,就得走上幾個月,大戰還沒有開始,錢糧就開始消耗,打仗除了軍力,也考驗著帝國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