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苦孩子」馮玉祥,是如何從一名大頭兵成長為國民軍總司令的?

2024-02-05歷史

馮玉祥(1882-1948),原籍安徽巢湖,出生於直隸青縣。馮十歲喪母,其父馮有茂是淮軍中的一名下級軍官,嗜好吸食鴉片,所得軍餉全部用於購買鴉片,家裏又沒有其他收入,因此馮玉祥小時候經常餓肚子。1894年,年僅12歲的馮因父親的關系也加入了軍隊,擁有了一份軍餉。15歲時被編入袁世凱的新軍五營。此後十多年,馮一直是個大頭兵,直到娶了新軍協統陸建章的侄女後,才於1910年時被提升為陸軍第貳十鎮八十標第三營管帶(營長)。

1911年冬,武昌起義爆發,馮玉祥參與吳祿貞在灤州發動的起義,失敗後被革職遞解保定。在陸建章的保釋下輾轉來到北京,開始接觸基督教,經常到北京的亞斯立教堂參加禮拜,與牧師劉芳交往密切。

清朝滅亡後,袁世凱大力擴軍,陸建章的部隊擴編為陸軍第七師,馮玉祥得以重新起用,被任命為第七師第十四旅旅長,隨陸建章進入陜西鎮壓白朗起義。後改編為第十六混成旅,約4000人槍,駐紮於川北。這是馮玉祥發跡的基本隊伍。

袁世凱稱帝時,馮部加入反袁護國軍。袁世凱死後,皖系段祺瑞執掌北京政權,因馮玉祥屬於直系而受到排擠,被借故於1917年4月免職。三個月後,張勛復辟,馮玉祥趁機聯絡舊部加入討伐張勛的護國聯軍,再次掌握了第十六混成旅。馮玉祥得以重撐軍隊,認為這是他虔誠信奉上di的結果。於是,1917年11月25日,在劉芳牧師的主持下,馮接受洗禮成為一名正式的基督徒。因他身材高大壯實,被人稱為「馮大基督」。

馮玉祥用基督教義給官兵洗腦,聘請隨軍牧師在軍中傳播福音,教導官兵要以基督的教義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對官兵舉行施洗。他修建了一個可以移動的教堂,軍隊開到哪裏,教堂也隨之遷往哪裏。第十六混成旅的官兵人手一冊【聖經】。每天出操結束時,牧師舉起雙手高聲宣讀:「願耶穌基督的恩惠、天父的慈愛、神靈的感動與交通,與我們兄弟姐妹同在,從今世到永遠,阿們!」操場上的數千官兵也隨之大喊:「阿們!」

段褀瑞因擔心馮玉祥作亂,將其調往福建對付孫中山的護國軍,想讓雙方在福建同歸於盡。馮玉祥到達福建後,卻主動聯絡孫中山,公開通電主張南北議和,硬是不與護國軍開戰。一年後,馮玉祥被轉調湖南常德。

1918年6月14日,皖系頭目徐樹錚勢力為了控制陜西,將馮玉祥的恩人陸建章被皖系誘殺於天津。馮遠在湖南且實力不足,未敢起兵復仇,只能含恨於心。

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皖系軍閥段祺瑞戰敗下野,直系曹錕、吳佩孚為了奪回陜西的控制權,任命直系第貳十師師長閻相文為陜西督軍,率軍攻入陜西,驅除皖系督軍陳樹藩。閻相文將馮玉祥從湖南調往陜西出任前鋒。在將陳樹藩打敗後,第十六混成旅擴編為陸軍第十一師,馮玉祥任師長,有約1萬人槍。後來閻相文因受吳佩孚訓斥而上吊自殺,馮玉祥出任陜西督軍。

1922年4月第壹次直奉戰爭爆發,河南督軍趙倜投靠奉系張作霖。直系首領曹錕急電馮玉祥出兵河南平叛。在將趙倜打敗後,馮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河南督軍。當時的河南可比陜西富裕多了。但沒想到的是,趙倜的部將寶德全投靠吳佩孚後,被任命為河南督軍。為了收復河南,馮部付出了很大的傷亡,現在什麽也沒撈到。馮玉祥一怒之下槍殺了寶德全。

這時直系內部因分贓不均已有了裂痕,以直錕為首的「保派」與吳佩孚為首的「洛派」暗中較勁。馮玉祥再次透過行賄直錕而出任河南督軍,但從此與吳佩孚結下了仇。

馮玉祥深知吳佩孚肯定會對付自己,因此積極與同樣遭到吳佩孚排擠的胡景翼、孫嶽聯絡,同樣在河南招兵買馬,將軍隊擴充了3個旅,全軍共計3萬人。這更引起了吳佩孚的警覺。由於兵工廠和財政大權都控制在吳佩孚手中,他拒不向馮玉祥的部隊派發軍械、軍餉,導致馮玉祥有人無槍,有槍無彈,有兵無餉。曹錕調任馮玉祥為陸軍檢閱使,令其率部北上駐防通州、南苑。1923年10月5日,曹錕透過賄選登上大總統寶座。馮玉祥電賀曹錕當選,頌稱「群情鼓舞,各界歡騰,天日增耀,風雲絢彩,從此四海澄清。」為了在直系內部制衡吳佩孚的勢力,曹錕承認了馮玉祥新增的三個旅,將崇文門和京綏鐵路管理局的稅收交給馮掌管,勉強有了一點軍餉。其編制如下:

第十一師師長:

馮玉祥

第貳十一旅

旅長劉郁芬

十三個步兵團團長(簡稱「十三太保」):孫良誠、韓復渠、石友三、張維璽、佟麟閣、劉汝明,韓多峰、趙席聘、過之綱、陳硫耀,劉玉山、葛金章、門致中

第貳十二旅

旅長鹿鐘麟

第七混成旅

旅長張之江

第八混成旅

旅長宋哲元

第九混成旅

旅長李鳴鐘

炮兵團

團長孫連仲

騎兵團

團長張樹聲

南方孫中山先生派徐謙到北京聯絡馮玉祥,動員他一起推翻曹、吳的直系軍閥統治。徐謙帶來了孫中山的密信,和一本孫中山手書的【建國大綱】。這個手寫本孫中山一共只有兩套。其中一套已交給了兒子孫科,作為傳家之寶。另一套原本是想留給妻子宋慶齡的,這次為表達對馮的期許之深,特將此手寫本委托徐謙送給了馮玉祥,使其深為感動,由於吳 佩孚的排擠,馮部已有近一年沒領到軍餉,崇文門和京綏鐵路管理局的稅收僅夠全軍吃飯,軍服軍鞋等等連想都別想,日子過得非常艱苦。馮玉祥一直想尋找外源共同倒吳,孫中山這時伸過來的橄欖枝,使馮玉祥喜出望外。他決定聯合孫中山、奉系一起反直。

1923年12月-1924年9月期間, 馮、張、孫、段和代表私下往來頻繁。由於嚴格保密, 沒有引起吳 佩孚的關註。 馮玉祥、張作霖約定:雙方共同反直,但奉軍不得入關,直系倒台後,京津一帶由馮軍駐防。同時雙方與早已下野的段祺瑞聯系,約定將來孫中山主政,段祺瑞主軍。同時,馮玉祥考慮到自己力量單薄,聯合了陜西陸軍第壹師師長胡景翼、第十五混成旅旅長孫嶽共同起事。

1924年9月16日,第貳次直奉戰爭爆發。奉軍分三路南下。直軍則分三路迎敵。曹錕任命吳佩孚為討逆軍總司令兼第壹路總司令,出擊遼沈;王懷慶為第貳路總司令,從喜口出擊熱朝;馮玉祥為第三軍總司令,從古北口出擊開魯(內蒙古通遼)。

馮部行動緩慢,從9月21日開撥到10月初還有部隊滯留在北京城內。正當吳佩孚的第壹路與奉軍在山海關前線鏖戰之時,馮玉祥與 胡景翼、孫嶽聯合, 突然於1924年10月23日率軍殺回北京,軟禁了大總統曹錕。同 日,馮、 胡、孫 通電呼籲「和平」,邀請孫中山北上主持國家大計。同時籲請段祺瑞出山主持軍事,黃郛組織攝政內閣。

第貳天(10月24日),北京政府下令停戰,解除吳佩孚的職務。為了響應孫中山的國民革命,馮玉祥等將其所屬軍隊改稱為「國民軍」,馮為總司令兼第壹軍軍長,胡、孫為副司令兼第貳、三軍軍長。

馮玉祥等人政變倒戈,使直軍前線戰場形勢急轉直下。吳佩孚仍想固守京津,但山東督軍鄭士琦在段祺瑞的勸說宣布獨立,閻錫山出兵石家莊切斷了京漢鐵路運輸線,吳佩孚見敗局已定,便於1924年11月2日率殘部八千余人剩軍艦從海路逃往湖北。

但奉系張作霖違背了事先的約定,命令奉系李景林、張宗昌大舉入關。李部駐紮於京津一帶。與原就駐紮於此的國民二軍、三軍處於緊張的戒備狀態。張宗昌進占了山東。

11月24日,段祺瑞進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總執政,他與張作霖相互勾結,共同排擠馮玉祥。而此時北上的孫中山已經重病不起,馮玉祥深感孤立。在舉事前,馮玉祥曾許諾一旦政變成功,就把直隸交給孫嶽,河南交給胡景翼。但現在奉軍入關,孫嶽無法獨占直隸,因此對張作霖非常仇視。

北京政府於1925年1月任命馮玉祥為西北邊防督辦,將其排擠出權力圈子,國民軍被改稱為西北軍。北京政權完全落入了張作霖和段祺瑞手中。

馮玉祥率國民一軍駐守張家口,暗中組織反奉勢力。與南方革命陣營聯絡,搭上了第三國際(蘇俄)這條線。蘇俄給西北軍提供了大量資金援助,並派來了軍事顧問。馮玉祥還策動了奉系內部的郭松齡、李景林秘密反奉。

1925年11月23日,郭松齡發動反奉戰爭,兵鋒直逼沈陽。但馮玉祥見郭松齡進展順利,便沒有派兵出關援助,卻對李景林部發起了突襲,李部潰敗後逃往山東歸附張宗昌,使郭松齡陷入孤軍作戰的境地,加上日軍的介入,郭松齡很快兵敗被殺。

這次兵變雖然沒有完全整垮張作霖,但也讓奉系付出了慘重代價,其實力已大不如前。為了報復馮玉祥,張作霖主動與退守湖北的吳佩孚,占據山東的張宗昌,占據山西的閻錫山組成了「反馮大聯盟」,發誓要消滅馮玉祥這個「活妖怪」。

吳佩孚敗退湖北後,在英帝國主義者的支持下,從香港政府借得了二千萬元貸款,並獲得了英國海關撥給的煙草稅數百萬元,使他得以東山再起。吳於1925年10月21日被推戴為十四省「討賊總司令」,率軍攻入河南,再次成為掌握豫、鄂數省的大軍閥,名義上擁有20萬軍隊。吳佩孚占據河南後,繼續向北推進,與奉軍聯合剿殺馮玉祥的國民軍。

國民軍的處境很不妙,東北有張作霖、南有吳佩孚、東南有張宗昌、西有閻錫山,可以說是四面楚歌,僅在張家口方向有一個出口,通往內蒙及西北諸省。

而恰在此時,國民一、二、三軍為爭奪直隸的地盤卻發生了內哄。在攻打李景林的戰役中,國民一軍張之江部功勞zui大。所以,張認為直隸督辦一職非他莫屬。但國民二、三軍也想占有直隸。馮玉祥在當初發動北京政變前,曾將直隸許給孫嶽。所以馮玉祥於1925年12月24日向段祺瑞保舉孫嶽出任了直隸督辦兼省長,同時保舉國民二軍的鄧寶珊出任直隸幫辦。整個直隸被國民二、三軍瓜分了,國民一軍什麽也沒撈動。國民一軍將領張之江、李鳴釧、鹿鐘麟、宋哲元聯名致電馮玉祥表示不滿。

在外敵環伺之下,內部又出了問題。馮玉祥被迫於1926年1月1月宣布下野,將西北邊防督辦一職交張之江代理。然後在國民黨人 徐謙的陪同下, 取道庫倫到莫斯科存取去了。馮之所以存取蘇俄,一是為了轉移外敵的註意力。二是為了擺脫內部的紛爭,讓急於攬權的張之江代理自己的職務。馮深知江的能力資望不能服眾,zui後必然會請馮回來主持大局。他這是以退為進。三則是為了爭取蘇俄的武器和資金援助。

但馮玉祥一走,國民軍立即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張之江威信不足,李鳴釧、鹿鐘麟、宋哲元等將領根本不聽他的號令。國民二、三軍更是不把張之江放在眼裏。見此情景,反馮聯盟提速了對國民軍的進攻步伐。張之江任命鹿鐘麟為總指揮,主持軍事。此時國民軍的總兵力有16萬人,其中有3個師駐守南口。而反馮聯盟兵力有50萬人。1926年4月,張宗昌率直魯聯軍向南口的國民軍發起猛攻,但沒有成功。6月,吳佩孚、張學良、張宗昌三路大軍會攻南口,國民軍苦守陣地,形勢十分危急。若南口失守,國民軍在京津一帶失去立足之地。

情急之下,國民軍將領集體呼籲在蘇俄的馮玉祥立即回國,後來有「五原誓師」,馮玉祥重掌國民軍,配合南方國民革命軍北伐,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