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為何漢武帝開始喜歡衛子夫,後來卻對她厭惡至極?其實原因很簡單

2023-12-30歷史

漢武帝主導的「巫蠱之禍」發生在公元前91年,迅速蔓延以長安為中心,波及了整個京畿要地,包括三輔地區。

這場災難是武帝朝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遠的。在短短幾個月內,不僅有皇親國戚,還有百姓商賈,都被波及,被屠者達數萬之巨。最終以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含冤自盡告一段落。

漢武帝劉徹事後深感痛心和悲痛,他修築了「思子宮」以表達對太子的哀思,但對皇後的態度卻完全不同,甚至表現出了極端的厭惡。

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後,也是武帝朝中榮寵時間最長的後宮之主。她忠心侍君長達四十余年,統領後宮長達三十八年,被譽為「千古賢後」,她的賢良淑德和秀外慧中的美德讓世人稱頌。

這對夫妻,作為漢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故?是什麽原因導致了如此巨大的轉變?

機會突然降臨,歌女逆轉了命運。

平陽公主府中的衛子夫原本是一名歌女,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她最理想的歸宿就是在容顏消逝之前回到鄉野,過上普通人的生活。然而,一次難得的機遇悄然來臨,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漢帝國的實際掌權人竇太後在公元前135年病逝,這使得以館陶公主劉嫖為核心的陳氏集團失去了支持。二十二歲的漢武帝劉徹終於得以擺脫束縛,開始了自己的時代。

七年幼時,即被冊立為太子,而十六歲登基為皇帝的劉徹,一切榮耀都是陳氏集團所賜。然而,在他即位後的前六年裏,他卻仿佛成了一個名存實亡的無奈之人,朝堂上由竇太後獨攬大權,私下則有姑母劉嫖左右其政令。然而,最難以忍受的還是那個任性刁蠻的皇後陳阿嬌。

陳阿嬌結婚多年來未能生育子女,依賴母親劉嫖的支持成為後宮的獨霸者,不允許任何人分享丈夫的關愛。可以想象,這對於性情活潑、欲望強烈、「寧可三日不吃飯,不願一日無女人」的劉徹來說,是何等煎熬的事情。

劉徹如今已經擺脫了束縛,他毫不拘謹地釋放自己的天性,一邊暗中謀劃,逐漸控制著政局;一邊四處尋歡作樂,宣泄多年來的壓抑。

就在這一年,劉徹的同母長姐平陽公主大膽地在民間搜羅了十多位年輕美貌的少女,希望透過獻女之事來謀求富貴。然而,劉徹似乎對長姐挑選的少女並不感興趣,在宴會上只和衛子夫單獨交談,隨後又在樓車裏與衛子夫發生了關系。

劉徹因衛子夫的出現而重新煥發活力,同時也體驗到了為人父的快樂。

衛子夫入宮後,以柔情似水、忠心侍君的態度與刁蠻任性、恃功驕橫的陳阿嬌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僅讓劉徹找到了雄霸天下、傲視萬物的皇權威儀,而且隨著三個女兒的相繼誕生,劉徹對衛子夫的愛意更是無法割舍,尊寵日益加深。

衛子夫在公元前128年再次努力,終於生下了皇子劉據。劉徹喜得皇子時已經29歲,欣喜萬分,他頒布大赦天下,並冊立衛子夫為未央宮女主。

衛子夫,一個出身寒微的人,逆天改命,如同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般完成了蛻變,並開始了被譽為「千古賢後」的傳奇之旅。

君王一念,便有福有禍。

封建社會強調「母以子貴」,衛子夫因為生育皇子被冊立為皇後並非無理可辯。但是,對武帝時期的統治策略進行深入分析後,其中的原因就沒有那麽單純了。

在武帝時期,最顯著的執政特色是扶持新的外戚來對抗舊的外戚,並依賴外戚來鞏固和增強皇權,同時抵抗以丞相為核心的外朝集團。

劉徹登基後,急需建立一個新的外戚勢力,以徹底擺脫陳氏集團的限制和影響。衛子夫背後既有平陽公主領導的功勛勢力支持,又有獨立於功勛集團的寒門勢力,成為武帝迫切需要的最佳人選。

因此,當衛子夫受寵於後宮之時,他的親朋摯友也都得到了優待,衛氏家族的子弟紛紛入朝任官。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傳頌至今的天縱巫師,衛青和霍去病。

衛青和霍去病同為衛子夫的親屬,二人在軍事天賦上都非常出眾,可謂才華橫溢。他們合力征戰陰山,馳騁大漠,為漢帝國的疆土拓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創造了永載史冊的傳奇業績。

在統兵征戰的過程中,衛霍身邊聚集了一批軍功顯赫的功勛宿將。他們不僅是忠心侍君、捍衛皇權的絕對力量,更是支撐起衛氏集團核心的拱衛者,鞏固了衛子夫「海內小君」的地位。

劉據七歲時,即公元前122年,被封為太子,這標誌著衛氏集團迎來了全盛時期。傳頌著「衛子夫霸天下」的歌謠在民間廣泛流傳,這正是「衛氏貴震天下」時期的真實寫照。

然而,劉徹的內心漸漸生起波瀾,隨著衛氏集團的迅速崛起,他隱隱感到不安。

呂後在漢初獨攬大權的影響並不僅限於當時,陳氏家族操控朝政的情景剛剛結束,劉徹無法忽視新的外戚集團正迅速壯大。盡管這個集團表現出柔弱和溫順,宣稱心中只懷有對君王和國家的忠誠,但這並不能消除他內心的猜疑和焦慮。

心理學家大衛·梅西克指出,權力擁有者容易過度警覺,誇大威脅,產生迫害妄想。此外,這種被迫害妄想非常頑固和堅韌,即使在缺乏有力證據的情況下持續增強,甚至在大量反證存在的情況下也會如此。因此,他解釋了這種心理現象的出現原因。

劉徹的這種陰暗心理,預示著衛子夫及衛氏集團的覆滅,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已。這正是。

衛氏集團的倒台,是因為他們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整肅和清洗。

居功不傲、恃寵不驕,退讓有仁善之風,堅守自我,這是漢武帝朝出現的四大外戚集團中,衛氏集團表現最為突出,堪稱典範。然而在漢武帝看來,並無所謂完美與否,只註重外戚是否可能成為專權隱患以及能否加以掌控利用。

歷史學家評價說,這種做法可謂「在受寵時,享受尊榮和寵愛無人能及;一旦受到懷疑,便冷酷無情地將其拋棄如同舊鞋一般」。

衛青在公元前106年離世,這一重要時刻成為衛氏集團的核心支柱瞬間坍塌。

劉徹抓住這個機會,不僅扶持李氏家族的權力,還對曾經效力於衛霍麾下的功勛宿將展開了清洗整肅,包括李廣、張騫、公孫賀、蘇建、趙破奴等數十位軍功卓著的將領,全都被免去了軍職。

李氏集團與衛氏集團的興起歷程如出一轍,都始於李夫人受寵生下皇子劉髆,隨後帶領著整個李氏家族躋身權貴之列。

李夫人的不同之處僅在於她出身市井柳巷,閱歷豐富,精於算計,簡而言之,她知道如何迷住「渣男」的心。在她去世之前,不僅留下了劉徹難以忘懷的回憶,還為她的兄長李廣利開啟了進軍功集團的道路。

可惜的是,李廣利雖然沒有軍事才能,但衛氏集團的另一位核心人物劉屈氂卻只是個飯桶,這樣一來就白白辜負了劉徹的好意,對於打壓衛氏集團根本毫無幫助。

直到公元前91年,已經六十六歲的劉徹自覺時日無多,不得不親自下手,借助這一年春天興起的「巫蠱之獄」,對衛視集團亮起了屠刀。然而,他始料未及的是,這場整肅清洗從一開始就脫離了軌域,演變成了一場慘烈的「嗣君之爭」。

表面上看,參與這場整肅清洗的勢力包括劉徹支持的佞臣江充等人以及李氏集團的劉屈氂。然而,在幕後還存在一股極為重要且不可忽視的勢力,即以宦官和方士為核心支柱的趙氏外戚集團。

劉徹晚年時期的寵妃趙氏,心思深沈,難以捉摸。她因為懷孕十四個月後生下皇子劉弗陵而得到「堯母門」女主鉤弋夫人的美稱,因此也被人稱為趙鉤弋。

各方勢力內心都存有異誌,且他們所針對的目標也不盡相同。劉徹的目標是衛子夫和衛氏集團,而李、趙兩股勢力則企圖牽制太子,以便為自家的皇子排除障礙。

在三方勢力共同打擊的情況下,衛氏一家被屠殺殆盡,衛子夫和劉據相繼含冤自殺,唯有太子劉病己尚幸逃過一劫,在繈褓中艱難存活。

長安當時血流成河、日月無光,被指認為衛氏集團及太子一黨的文臣武將、兵卒吏民不問青紅皂白一律處決,數萬人在這場禍事中喪生,到處都是哀鴻悲鳴的淒涼景象,讓人難以忍受。

總結一下

武帝朝經歷了激烈的戰鬥後,竟然出現了一個無人可用的恐怖局面。劉徹似乎在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的愧疚,但這種感覺只存在於對太子的內疚之中,而衛子夫則死得很冤枉。由於她是太子的母親、漢帝國的皇後,並且可能構成專權和腐敗的隱患,所以她必須受死。

十七年後,劉病已登上帝位,得以為含冤而死的曾祖母衛子夫找回昔日的尊榮,這是上蒼的眷顧。

千古流傳,令人感慨萬分。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真心希望衛子夫仍然是那位出身低微的歌女,而劉徹依然是那位才華橫溢的君王。只願他們兩人能夠隔著遙遠的碧水平靜相處,不再有冤魂悲嘆,也不再有人間悲劇的悲傷哀怨。

他要是沒有她,是否還能成為那位千古傳頌的漢武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