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蘇聯空軍朝戰真相:毛主席的最後決定感動了史太林

2024-07-25歷史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比心]

1950年5月13日,年輕的北韓領導人到北京親口告訴毛主席:史太林支持他發動統一戰爭。

毛主席開始還將信將疑,但在得到蘇聯駐華大使的確認後,他知道自己已經成為這件事的局外人了。

9月25日,在美機的轟炸下,一直勢如破竹的朝軍損失了幾乎所有重裝備,棄守漢城,潰不成軍。

10月8日,美軍「誤炸」了蘇聯遠東符拉迪沃斯托克海軍基地。

隨後,史太林告訴身在莫斯科的周總理蘇聯空軍雖然準備參戰,但需要2個多月的準備時間。誰都知道這只是一種托詞。

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沒有任何空中掩護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跨過鴨綠江。

11月初,美國飛行員愕然發現與他們激戰的誌願軍戰機突然變得老辣無比。很顯然,蘇聯空軍正式參戰。

那麽,是什麽原因促使一直搖擺不定的史太林最終下定決心派出空軍到北韓參戰呢?

北韓!北韓!

二戰結束後,雖然美、蘇都在根據「雅爾達協定」擴大各自的勢力範圍,但雙方又保持著「默契」,以免發生直接沖突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與杜魯門比起來,史太林顯得更為謹慎,這是為何呢?

因為美國本土遠隔重洋,但美軍卻在歐亞有大量的盟友和基地。經過二戰,史太林很清楚地知道美國的戰爭潛力和戰爭能力。

一旦開戰,美國海軍將沒有懸念地力壓聊勝於無的蘇聯海軍,把蘇聯變成一個實實在在的「內陸國家」。而雙方以及各自盟友的陸、空軍實力又在伯仲之間。

實際上,美國最大的威懾在於其擁有核武器。 在沒有洲際導彈的年代,美國轟炸機可以利用歐亞的基地直接突襲蘇聯本土,而蘇聯轟炸機根本沒實力飛越太平洋。

戰略的天平在彼時很明顯已經偏到了美國一側。所以,史太林不會冒著與美國那些歐亞炮灰同歸於盡的風險,與美國爆發直接沖突。

按毛主席的計劃,我軍將在1950年內解放台灣,實作華夏一統。因此,在1949年底存取蘇聯的時候,毛主席向史太林提出幫助中國建立海軍和秘密派遣空軍支援台灣戰役的設想。

史太林的建議是:一定要避免刺激美國。我海軍人員可以到蘇聯接受培訓,然後駕駛艦艇回國。武器、專家的支援也可以。 空軍參戰也可以考慮

當時,史太林正在反復掂量著手中的2張牌。

二戰後,美國已經拋開蘇聯,單獨和日本眉來眼去,大有將昔日死敵納入自己麾下的趨勢。如果兩國沆瀣一氣,再加上半島南邊那個傀儡李承晚,美國在東北亞將可以隨時劍指蘇聯遠東。

在台灣,美國一直在給不爭氣的蔣介石撐著場子。一旦美國控制台灣,整個東南亞將都是其囊中之物。

這一南一北,如果全部被美國拿下,那麽蘇聯在東亞的形勢將急轉直下,東出太平洋無異於癡人說夢。同時,北約已在西邊陳兵歐洲,那麽,蘇聯將陷入兩面受敵的戰略窘局。

所以, 為了破局,史太林一直在考慮是幫北韓同誌統一半島,還是幫中國拿下台灣。

1951年1月,美國公開聲明北韓半島和台灣不在其防衛範圍之內。

由此,史太林心裏的石頭落地,他已經決定該出哪張牌了。

1月底,中國向蘇聯提出收回長春鐵路及旅順、大連兩座港口的協定草案。這意味著蘇聯陸軍將失去在東北亞快速調兵的能力,蘇聯海軍將失去兩座不凍良港,太平將艦隊在冬天只能趴窩睡覺,而能動的時候又要穿過日、韓之間的對馬海峽,風險極大。

而北韓方面,早在1949年3月,年輕的領導人就向史太林提出過要統一半島。一旦這位同誌成功,那麽北韓半島的良港將能取代旅順、大連的地位。

同時,我軍解放台灣需要海陸空三軍聯動,跨海登陸,而國民黨的海空軍實力又不弱,此戰的風險和難度明顯要高於北韓半島的純陸戰。當時,史太林和北韓領導人都認為半島之戰將一帆風順,南韓偽軍將望風披靡。

所以,史太林的決定是打出北韓這張牌!

1950年初,毛主席還在莫斯科時,史太林就已經秘密發電,邀請北韓領導人到莫斯科一敘。

3月,北韓領導人在北京告訴毛主席:史太林已經同意支持他統一半島。毛主席開始的時候還將信將疑,因為在蘇期間,史太林始終沒提這事。

但等蘇聯駐華大使拿著史太林的電報給毛主席看的時候,毛主席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這件事的局外人。

木已成舟,毛主席也沒再多說,只是提醒北韓領導人註意美國的介入。而北韓領導人則自信地答道:「那不可能!史太林同誌已經告訴我了,美國不會插手。」

但毛主席再次提醒他:「咱們可做不了帝國主義的主,咱們也不是美軍的參謀長!凡事,還是要早做打算。」

此時,毛主席的心中已經清楚:「半島只要開戰,那統一台灣就只能延後了。」

6月25日,「三八線」響起了隆隆的炮聲。

7月7日,聯合國順利透過了建立後的第一個重要決議:組成「聯合國軍」。那可以動用一票否決權的蘇聯代表去哪了?

最艱難的抉擇

當時,蘇聯代表根本沒在現場,這是為什麽呢?

1950年1月,為抗議台灣還在安理會內,蘇聯代表奉命拒絕參加安理會。

北韓開打後,北韓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形勢喜人。史太林樂觀地認為在美國開始幹預前,北韓統一已經「生米煮成熟飯」,所以沒必要和美國撕破臉去幹涉其在安理會的折騰。於是,他指示蘇聯代表繼續缺席即可,不必去投那張否決票。

美國對蘇聯的反應也是莫名其妙,反而也開始擔心,於是專門研究了如何應對蘇聯的突然介入。

兩個大國真是「麻桿打狼,兩頭兒害怕」。

7月1日,史太林繼續鼓勵北韓同誌:「不要怕美國,要繼續奮勇前進!後面有我呢!你們打得越快,美國的幹涉機會就越小。」

與此同時,毛主席卻一直在提醒北韓註意美國突然登陸,而且點出了包括仁川在內的幾個登陸點。很遺憾,老人家的提醒很明顯沒起到什麽作用。但毛主席已經未雨綢繆,通知史太林我軍將調動9個師到中朝邊境,一旦美軍突破「三八線」,我軍將協助朝軍反擊。

7月7日,「聯合國軍」成立的決議透過。史太林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和平解決建議,並催毛主席抓緊部署軍隊,而且說蘇軍將派出124架噴射戰鬥機提供掩護。

8月底,朝軍在釜山受阻,史太林發去溫暖的鼓勵。北韓領導人「被深深地打動,並感謝導師的忠告」。隨即,朝軍對釜山發動如潮攻勢,誓死要把美帝趕下海。

結果,美帝不但沒下海,反而真在仁川登了陸。朝軍的坦克、大炮在美軍空襲下全部損失,兵敗如山倒。

於是,一道難題擺在了毛主席的面前。

9月28日,北韓同誌給蘇聯和中國同時發出求援信。

10月1日淩晨3點,史太林在接到北韓求援的10分鐘後就給駐華大使發電,要求他盡快轉告毛主席,並希望中國立刻出兵。

中午,毛主席同時看到了史太林的電報和北韓同誌的求援信,於是立刻草擬兩份電報,一是要東北邊防軍即刻做好出征準備,二是通知史太林中國即將出兵,並希望他盡快提供武器、裝備支援。

但在2日舉行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主席卻大吃一驚。在場的領導沒有一個人同意出兵。

往遠處說,中國從甲午戰爭以後,戰火已經綿延了50多年,實打實的百廢待興,人民渴望和平的休養生息。一旦參戰,中國的建設將大受影響。而且,國內當時並不太平,西藏還未解放,各地的剿匪戰鬥還在持續,蔣介石和各路反動勢力都在蠢蠢欲動。

領導們的擔心是基於事實,合情合理。

面對大家的反對,毛主席的出兵決定只能暫時擱置。

10月5日,趕到北京的彭德懷老總堅定支持了毛主席的出兵決定,中央政治局會議也終於達成一致。會議結束後,毛主席將出兵時間定在了10月15日。

10月11日,周總理到蘇聯黑海的休養地,與史太林面談。史太林提出可以提供裝備、武器的支援,蘇聯空軍可以出動,但要等2個多月的時間!同時,他說如果中國不出兵,那就讓北韓同誌退到中國東北建立流亡政府。

毛主席得知後,立刻取消了出兵命令,部隊轉入待命狀態。

10月13日中午,中央再次開會,彭老總得知蘇聯空軍不能立刻參戰後,氣得要辭去誌願軍司令的職務。毛主席再次苦口婆心地告訴大家:「如果美國打到家門口,那麽這對重工業基地東北非常不利,大量部隊將被吸住,極為重要的南滿電力也將受制於人。」

最終,毛主席拍板: 「即使前期沒有蘇聯空軍的掩護,中國一樣出兵,但主要打擊物件為南韓偽軍,誌願軍先頭部隊的出動時間定在10月17日。」 隨後,這個決定由周總理轉告史太林。

就在誌願軍已經秣兵厲馬,準備拔營起寨之時,史太林又變卦了。

史太林的眼淚

10月14日,周總理向史太林通報了毛主席出兵的最終決定。

幾年之後,當時也在蘇聯的陳毅老總回憶說:史太林被感動得掉下來了眼淚。

雖然感動,但史太林眼見中國出兵在即,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便告訴周總理蘇聯空軍只能在鴨綠江附近作戰,而不會深入半島,提供掩護。

史太林和毛主席都深知這對誌願軍將意味著什麽。

得到史太林變卦的訊息後,毛主席在17日、也就是誌願軍計劃開拔的當天,急電彭德懷老總,通知將開拔時間改為19日。

10月18日,毛主席再次主持召開會議,了解誌願軍的準備情況和韓戰的最新動態。

最後,毛主席說道:「美軍已圍攻平壤,很快就要兵臨鴨綠江。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不能再等了!時間不再推遲,19日,出發!」

當天夜,誌願軍將士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血與火的壯烈征程。

聶榮臻元帥後來回憶說:「毛主席對於打與不打的問題,想了很久,煞費苦心,最後才下了決心。」

在1950年10月的半個月時間內,毛主席先後做出了4次出兵決定,足以看出老人家原本也不想打這一仗。表面上看,是沖動的北韓同誌,熱衷冷戰的杜魯門和老謀深算的史太林最終把毛主席「逼上梁山」。

但實際上,真正讓毛主席做出這個一生中最艱難決定的原因是他心中的國家利益。

1950年11月1日,蘇聯空軍先遣團在鴨綠江附近擊落美軍一架偵察機,隨後,美國飛行員發現與他們纏鬥的中國戰機極為老辣,他們意識到蘇聯空軍參戰了。

誌願軍取得第一、二次戰役的輝煌勝利後,麥克阿瑟也驚聞蘇聯空軍參戰的密報,於是急調2個飛行聯隊到北韓增援。

彼時,我軍年輕的飛行員們還在進行緊急培訓,所以蘇軍飛行員必須承擔起保護中朝邊境補給線的重任。

1951年3月,一架蘇軍戰機被擊落,搜救人員在趕到現場時發現,犧牲飛行員的遺體被摔出到離座機100多米的地方,而且支離破碎,慘不忍睹。據說,這是一位將軍的兒子。

當時,美機的數量是中蘇參戰戰機的2倍,蘇軍飛行員有時一天內要升空3次作戰。有一次,一架戰機降落後,機身上發現了4、50個彈孔(美機裝備的都是12.7毫米機槍,雖然火力密集,但威力不足)。因為高度緊張,爬出駕駛艙的蘇軍飛行員已是疲憊不堪。

在兩年多的時間中,為了保護中朝邊境的米格走廊,蘇軍飛行員共擊落美機1300多架,自己損失200多架,有120多位蘇軍飛行員英勇犧牲。其中不乏獲得過金星勛章的蘇聯英雄,甚至還有一位獲得過2次蘇聯英雄稱號。

我軍的空戰英雄,後來的空軍司令員王海上將在自傳中也客觀、公正地對蘇軍飛行員的巨大貢獻給予了高度贊揚。

所以,不管史太林如何算計,但從尊重歷史的角度出發,我們不應忘記那些曾與我們並肩作戰的蘇軍英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