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人妻女」一直被視為是觸犯男人底線的惡行,「朋友妻不可欺」也是自古以來的道德規範。但在清朝卻有這麽一號人物,盡管其位高權重,身為開國元勛,還以極為罕見的「四朝元老」名揚史冊,然而卻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老婆被搶卻無能為力,而施害者最終不僅不了了之還繼續「上位」。
這位悲催人物就是被後人稱為清廷開國「文臣第一」的範文程。
上圖_ 範文程(1597年—1666年),字憲鬥,號輝嶽,遼東沈陽(今遼寧省沈陽市)人
重臣被王爺搶了老婆
範文程是北宋名相範仲淹的十七世孫,其曾祖父範銳曾在明嘉靖朝做過兵部尚書,祖父範沈也做過沈陽衛指揮同知,可謂正宗的名門之後。
不過到了範文程時期命運就比較悲慘了,年紀輕輕還沒有混出名堂就被女真人俘虜,被編入八旗中的鑲紅旗下為奴多年(當然後來為了「避尊者諱」的考量,在【清史稿】中將其美化成範文程主動求見歸順努爾哈赤)。
不過「是金子就會發光」,由於其出身顯赫加之才華橫溢,逐漸得到了統治者的信任和重用,並步步高升進入了「核心圈」。清太祖努爾哈赤贊其「此名臣後也,善遇之」;清太宗皇太極更是視其為心腹稱「朕方資為心膂」;順治帝贊其「忠誠練達,不避艱辛,朕所倚賴」,並更是加升其「太傅兼太子太師」,康熙更是贊美其「文程之策,可抵百萬雄兵」。而在順治朝一度把持朝政的攝政王多爾袞等也對其尊崇信任,在清廷統一天下的歷程中也多聽取範文程的建議和對策。
上圖_ 努爾哈赤半身朝服像
然而在崇德九年的1644年皇太極去世不久,這位朝中大佬卻遭遇了飛來橫禍,在其上朝之時一夥強人竟然闖入其府中,將其愛妻公開搶奪,而這夥人的頭子,竟然是當朝王爺,和碩豫親王多鐸。
多鐸將範妻擄至王府數月之久,期間範文程竟然束手無策只能幹著急,最後還是攝政王多爾袞出面解決斥責並懲罰了多鐸,並讓其送還範妻,這才了解這場風波。那麽,身為朝廷重臣的範文程,為何會遭受如此奇恥大辱呢?
上圖_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八旗獨特的文化和風俗使得多鐸此舉從「理論上來說」並無不妥
當朝王爺憑借特殊身份和權力,荒淫無道,強搶民女的惡劣事件,在史上並不少見,但向朝廷重臣的老婆下手,在大多數朝代似乎極為罕見。但在清朝八旗框架內,卻有著獨特的風俗和政策規矩。
範文程在皇太極時期就擔任內秘書院大學士的要職,參與軍機政要,從職務來說確實位高權重。然而,盡管職務高,但從身份來說,範文程不過是八旗中一個賤奴(開始旗籍鑲紅旗,後移至鑲黃旗),地位極其低下,職務和身份的極端反差一直困擾了範文程多年,後來還是順治帝實在是過意不去為範文程「捐金一萬」這才「始脫籍」,擺脫了農奴身份。
上圖_ 愛新覺羅·多鐸(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
而多鐸是清太祖最寵愛的幼子,不僅是親王,還是鑲白旗的旗主。在八旗制度中,旗主的權力極大,在清朝前期,連皇帝在很多問題上也不得不照顧旗主的權益。對於旗主來說,旗民所有一切都歸旗主所有,當然也包括財產土地和家屬,當然賤奴就更不在話下了。旗主看上並占有旗民乃至奴隸的老婆,在八旗風俗制度中也並非違規。
當然範文程並非多鐸鑲白旗人,其本人長期在鑲紅旗,後來鑲紅旗旗主因謀逆罪被處死,移籍鑲黃旗。而按照滿清傳統,兩黃旗一般是由皇帝自領,而當時順治帝福臨才是個六歲的娃娃,而朝中大權又由多鐸同父同母的兄長多爾袞把持,因此多鐸才可以隨心所欲「跨旗」去搶奪範文程的老婆。
上圖_ 鑲白旗
清朝統治者一直對漢族官員秉承「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態度
對於清廷來說,從始至終漢族文武官員都一直起到至關重要乃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對於漢族官員,清廷統治者也一直給予重用提拔,甚至給予特殊待遇和寵信,但實際上,清朝統治者對待漢族官員一直秉承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根本態度和立場,在重用的同時則是充滿著提防警惕,在重要崗位上也都是滿族官員「拿權」壓制漢官,比如清朝的內閣六部就同時設定滿漢兩套領導班子,而且滿族這邊是真正拿權,漢族這邊只是具體辦事。
而從內心深處,清廷統治者對漢官更是排斥乃至鄙夷輕視。比如乾隆時期還組織大批「寫手」,將為清朝打天下的明朝降臣們的事跡編纂為【貳臣傳】,書名就透著一股濃濃的鄙視味,乾隆更是抨擊這些人「遭際時限,不能為其主臨危受命」「大節有虧」,其態度可略見一斑。
上圖_ 【貳臣傳】分甲乙兩編,附錄於【清史列傳】卷78、79兩卷中,共收錄了明末清初在明清兩朝為官的人物120余人
即使到了清朝末年這種現象也無改觀。對清廷有再造之功的曾國藩,依然無法擺脫朝廷對其的打壓乃至迫害,最終不得不用主動裁撤湘軍這樣的極端方式,才躲過一劫。而就在清廷行將就木之際搞出的「內閣」,其中滿族宗室勛貴依然占大多數,被人戲稱「皇族內閣」。
諸如此類不一一而據,由此可見,即使清廷統治者「中文化」程度已經很高,其骨子裏面對漢族官員的心態依然如故,更不用說中文化程度還不高的清前期,即使是像範文程這樣的高官,在多鐸這樣的皇室眼中,內心裏也並未將其當回事。
上圖_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643年)
此舉也是多鐸對皇太極的一種變相報復
當初皇太極為了上位,打壓多爾袞和多鐸兄弟,曾逼迫他們的生母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可謂是「殺母之仇」。皇太極上台後,出於打擊政敵所需加上用人之際,對多爾袞和多鐸又改變態度一再提拔重用,不過比起多爾袞的隱忍不發,多鐸則是性格暴烈,多次在公開場合與皇太極發生矛盾沖突,甚至在其生日之時故意送上一匹劣馬以示羞辱,因此皇太極也多次懲罰多鐸,這也進一步加劇了矛盾。
而範文程作為皇太極的「頭號心腹」,自然也被多鐸「恨屋及烏」,皇太極死後多鐸如此操作,也是以此種方式發泄對皇太極的不滿。
上圖_ 皇太極騎馬圖
最終不了了之
「搶妻事件」發生了數月之後,朝廷似乎才有所察覺,最終攝政王多爾袞做出裁決,對於多鐸,給予其「罰銀一千兩,並奪十五牛錄」的「嚴懲」,當然對於多鐸來說,都是些「身外之物」,事實上沒過多久,多鐸就被提升為「輔佐叔王」,成為僅次於多爾袞的清廷實際上的二號人物,所以這個懲罰其實只是個寂寞,等於是不了了之。
值得一提的是,肅親王豪格在此事件中也是「無辜躺槍」,竟然被多爾袞定了個「坐知不發」的罪名被「罰銀三千兩」(這麽大的事情怎麽可能只有豪格一個人「坐知不發」,這也無非是多爾袞借機敲打政敵豪格)。而範文程盡管日後也是步步高升,此事也成為其職業生涯上不堪回首的一幕。
上圖_ 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
百年後難逃被重新定論
範文程最終於康熙五年病逝,享年70歲,康熙帝謚其「文肅」,並為其禦筆題寫「元輔高風」作為對其的最高評價。只是其萬萬沒想到的是,多年以後乾隆皇帝卻重新對其進行了翻案,雖然範文程本人並未出仕於明朝從而避免被寫進【貳臣傳】,但乾隆對這位幫助祖宗打下江山的老臣子卻並沒有任何感恩戴德,反而認為其「雖非如洪承疇身事二朝可比,然與純儒品節不無遺議」,鄙夷之意躍然於紙上。
不知道這位為了清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甚至連老婆也搭進去的四朝元老,如果泉下有知,該作何感想?
作者:楊上柳下 編輯:莉莉絲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