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60年,山西王閻錫山客死台灣,32年後其小兒子買票回忻州老宅

2024-02-27歷史

1992年,在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河邊鎮熙熙攘攘的博物館門口,出現了一位特殊的人物。只見這位老者衣著簡樸,眼中布滿滄桑,甚至兩眼還留下了兩行清淚,旁邊還有一位攙扶著他的公職人員。

這樣特殊的情景在人來人往的遊客中顯得格外紮眼,因此很快就引起了眾多的遊客參觀。在這些遊客的疑惑中,這位老者身邊攙扶的公職人員也主動開始解釋。

原來這位年老的老人就是當年閻系軍閥閻錫山的第五個也是最小的兒子——閻誌惠。

提起閻誌惠可能許多人都會感到很陌生,或許在我們的記憶中並沒有這樣的一位人物存在。

但是提起他的父親閻錫山,你一定多多少少都有點耳聞,畢竟在上世紀軍閥混戰時,閻錫山也是個不多得的「風采人物」。

而閻誌惠之所以遠離家鄉多年不得歸,故居還被充公改造成博物館,其實也離不開他的父親閻錫山的「功勞」。

一.閻系軍閥閻錫山

1948年,國共兩黨內戰趨近尾聲,在當時共產黨已得民心的情況下,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猶如風中殘燭,幾乎被剿滅殆盡。

1949年12月,國民黨蔣介石不堪共產黨的兇猛進攻,乘坐飛機帶著剩下的國民黨殘部以及閻錫山狼狽的逃往台灣,從此拉開了台灣大陸的遙遙相對的「分隔」時代。

閻誌惠就是閻錫山的第五個兒子,閻錫山一生中共娶過兩位妻子,閻誌惠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所生的第五個兒子。

作為閻誌惠的父親,閻錫山在上世紀30年代也是屬於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並不是因為他多麽偉大,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徹頭徹底的「兩面派」。

所謂兩面派,就是說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閻錫山的一生其實從來沒有堅定的信奉哪個黨派。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徹頭徹底的現實主義者,哪裏對他有利他就倒向哪裏。

上世紀30年代,當時已是一方山西王的閻錫山發表講話 ,他說到「我從不說我跟誰,因為誰厲害我就跟誰」。

當時的閻錫山的部下聽到此話都是一頭霧水,這話乍一聽仿佛特別沒有道理,這不就是墻頭草,風吹兩頭倒嗎?

但是放在閻錫山身上,還真確確實實讓他在相當一部份時間內混的風生水起,不過閻錫山最後也沒落得好下場,或許也和他墻頭草,失去蔣介石支持有關。

要說閻錫山的一生中精彩的部份,就一定要數他既支持過蔣介石又反過蔣介石的時候。

1930年,閻錫山聯合張學良、馮玉祥等人反對蔣介石勢力,在1930年4月份的時候,閻錫山與蔣介石在河南等地爆發著名的中原大戰,範圍十分廣泛涉及到圍繞著河南的諸多省份。

這一場戰役也讓蔣介石在心裏悄悄地記恨閻錫山一筆,為他日後的慘下場埋下了伏筆。 但在抗日戰爭結束之時,閻錫山又追隨了蔣介石,只因為他想在國民黨內集結勢力好去對付當時八路軍勢力。

提到閻錫山還得提到一個有名的人物,那就是袁世凱。清王朝推翻後,袁世凱憑借手中的軍閥竊取了革命的果實。

幾年後,也就是1916年袁世凱因尿毒癥去世,他部下的勢力隨即分散成皖、奉、直三系軍閥,與這三系軍閥密切相關的,其中還有以閻錫山為主的閻系軍閥。

二.國民黨戰敗,狼狽逃往台灣

袁世凱去世後,他手下的軍閥勢力迅速分裂。為了爭奪地盤和勢力,幾支軍閥隊伍拼命的進行兼並,導致在中國絕大部份地區軍閥之間戰亂多年,國共也一直在其中明裏暗裏的較勁。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1949年新中國成。袁世凱死後,幾支軍閥隊伍十分猖狂,國共不甘忍受軍閥勢力作亂,一度合作北上剿滅這幾支軍閥隊伍。

在北伐勝利後,軍閥勢力部份並入國民黨繼續存活,而國民黨撕毀合作協約再度與共產黨為敵,又開始延續了幾年的戰亂。

直到1949年國民黨戰敗,蔣介石帶領殘部狼狽逃往台灣,大陸只剩下共產黨這一支黨派,國內的情況才算是真正穩定下來。

由於當時閻錫山跟隨國民黨,所以當時閻錫山也逃往了台灣,這也就是為什麽閻錫山的第五個小兒子閻誌惠時隔多年回到在中國的故居,還需要買票的緣由。

閻氏一族逃往台灣後,大陸與台灣的關系就極度惡化,再加上國民黨沒有求和的意思,導致大陸和台灣一度關系十分緊張,閻誌惠也自然沒有機會回到大陸。

其實說到閻誌惠和閻錫山他們父子倆,也是十分有意思。雖然閻誌惠和閻錫山是父子,但他們的關系卻並不像平常父子一樣親密,反而十分冷淡。

閻錫山名下其實共有五個兒子,最後長大成人的只有僅僅三個,閻誌惠就是其中一個。但是閻錫山是一個控制欲非常強的人,再加上閻誌惠不認同當時他的許多做法,因此導致閻誌惠和閻錫山的關系並不好。

而閻錫山自跟隨蔣介石逃到台灣後,下場也十分淒慘。隨著新中國成立後日益興盛,在台灣的蔣介石派勢力也日漸衰弱,他們忌憚大陸的勢力,因此即便十分想念家鄉也不敢回到大陸。

就這樣,在這漫長的多年中,閻錫山一直生活在陌生的台灣。尤其是隨著年齡的上升,閻錫山對家鄉的思念越發濃烈,最終在對家鄉的思念中郁郁寡歡,客死他鄉。

而閻錫山的第五個小兒子閻誌惠則比他幸運,在老年之時還有幸回到了家鄉一次,閻誌惠這次回到大陸也引起了許多人的關註。

三.多年歸來,淚撒現場

1992年,當時遠在台灣已經年邁的閻誌惠意外地收到大陸的邀請,當時的大陸政府對遠在台灣的同胞格外關註,在得知閻誌惠想要歸回大陸時,即刻就熱情的邀請閻誌惠前往大陸「懷舊」。

當時國共內戰已經過去多年,受國際格局的影響,台灣統一迫在眉睫。現實情況是,不僅是政府渴望台灣統一,遠在台灣的許多人民群眾也對大陸的思念越加濃厚。

時間流逝,當時遠離大陸的許多人已經年老,在那個年代落葉歸根是深深的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台灣同胞也不例外,因此他們開始舉行激烈的遊行活動以抗議對台灣台獨份子的不滿。

閻誌惠就是這其中想要迫切歸家的一部份,據知情人描述,閻誌惠在聽到大陸邀請他前來故居參觀時,高興的一度像個小孩。

在來到現在的晉北河邊民俗博物館也就是閻誌惠的故居時,閻誌惠更是直接激動的淚灑當場。

看到這裏,當時的許多遊客紛紛為其唏噓。遠離家鄉多年回到自己的房子居然還需要購買門票,任誰看了都是一陣心酸。

不過這也怨不了別人,國民黨戰敗撤出大陸後,這些原本在蔣介石和國民黨下的財產和房屋早已通通充公做成了展覽,這些展覽館和故居成為了歷史中必不可少的的一頁故事。

如果閻誌惠非要怨恨,大概也只能怨恨他的父親閻錫山了吧。當年抗日戰爭結束,作為中國兩大主要黨派之首的中國共產黨一直有意和平解決爭端,避免爆發內戰以免讓中國再次陷入戰火。

其實作在想來,共產黨此舉十分符合當時中國的實際情況。畢竟當時中國已經經歷了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長達幾十年的戰爭,這其中僅僅是抗日戰爭就持續了足足14年之久。

這樣長期的戰爭它不僅使中國的人口大量流失,而且還導致了中國的經濟出現嚴重的滯後情況。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慘不忍睹,許多都需要依賴國外進口來維持。

不僅如此,中國的國防也嚴重空虛,這就意味著中國隨時都可能面臨著下一波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

在這樣多種原因作用下,中國共產黨一直采取避免戰爭的方式來和蔣介石等國民黨溝通,但是可惜的是,國民黨似乎並沒有「和好」的打算。

在國共內戰一觸即發的敏感時期,蔣介石兩面三刀的準備內戰,毫無和好之心。 他一邊與共產黨進行談和,一邊又偷偷的聯系軍閥勢力準備內戰。

但是不久後,蔣介石的戰略就被識破,國共內戰也因此徹底爆發,國共矛盾激化到無法收尾的地步。從1945年開始,國民黨和共產黨的對峙足足持續到1949年,在這4年戰亂裏,中國的經濟情況更加糟糕。

但好在在這幾年的戰爭中,共產黨越加成熟,最後不負眾望的打贏了這場戰役,結束了國共混亂的3年。

所以閻誌惠之所以失去家園,追根溯源還得怪他的父親閻錫山當時走錯了路,作為閻錫山第五子,閻誌惠也難免難以逃離父親的錯誤。

不過現在大陸和台灣一家親,大陸不僅邀請閻誌惠前往大陸探親還主動替他免去了門票,未嘗不也是一種新生的和諧。

參考資料:

1、1992年,閻錫山次子重返忻州故居,售票員喊話:請尊敬的客人購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885096104218015&wfr=spider&for=pc&searchword=1992年,阎锡山小儿子回到忻州老宅,售票员喊:同志请买票/

2、閻錫山77歲客死台灣,32年後兒子回到山西老宅,售票員喊:請買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3454279713353959&wfr=spider&for=pc&searchword=1992年,阎锡山小儿子回到忻州老宅,售票员喊:同志请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