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盤點中國各個省最為出名的珍貴文物

2024-07-25歷史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以下是中國各個省最出名的文物(僅列舉部份省份):

新疆——伏羲女媧圖

【伏羲女媧圖】是唐代一位佚名作者所畫(公元618~907年)用絹本設色而成的,縱長225.5厘米,上橫107厘米,下橫75厘米,又名「人首蛇身圖」。

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藏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描繪的是伏羲女媧相擁交媾[gòu]的景象,表現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類始祖的形象以及未知的宗教含義。圖中的伏羲女媧下半身均為蛇尾型,與現代科學家在細胞裏發現的DNA雙螺旋結構完全一樣。

伏羲,亦稱犧皇,是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相傳人類即是由他與女媧相婚而產生。在傳說中,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物,並創制八卦理論。

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三皇」之一。

伏羲女媧圖表現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類始祖的形象。

西藏——雙體陶罐

雙體陶罐是西藏博物館的重要文物之一。它出土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村的卡若遺址,屬於卡若文化(距今約4000-5000年)。

這件雙體陶罐的體量為高18.7厘米,長31厘米,寬15厘米;其材質為夾細砂黃陶,腹部呈袋形雙體,中襠相連。陶罐的表面飾有雙勾三角折線紋和雙勾菱形紋,造型獨特且工藝精湛。

在整個卡若遺址中,類似造型的陶器僅此一件。從其造型、工藝及出土數量來看,它並非普通的生活用具。在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的史前時代,這件陶罐被認為是供奉於神壇之上,作為祭祀和慶典之用的禮器。它是蠻荒時代人與「神」溝通的媒介,有著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對原始先民有著特殊的宗教意義。

青海——舞蹈紋彩陶盆

舞蹈紋彩陶盆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一件代表性陶器,於 1973 年出土於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墓地。

這件彩陶盆高 14.1 厘米,口徑 28 厘米,底徑 10 厘米。盆的內壁上繪有三組舞蹈人物圖案,每組五人,手拉手,面向一致,排列整齊,似在歡快地舞蹈。人物的頭上和身下都有飾物,動作協調,姿態優美。

舞蹈紋彩陶盆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是該館的珍貴藏品之一。

海南——越王亓北古劍

越王亓北古劍,又稱「盲姑」劍、「不壽」劍,為越王勾踐之孫王不壽的自用劍,是戰國時期所鑄劍的珍品,距今約有2400年的歷史。

此劍通長65.2厘米,格寬5厘米,為「復合劍」。其劍體散發冷光,雙刃呈弧形,刃口鋒利,刃的一側微殘,圓莖上有兩道平行箍,上面裝飾有錯金紋飾。

越王亓北古劍目前發現存世僅三柄,其中一柄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該劍品相極佳,是所有存世的越王劍中最長的一把,也是器形最完整的一把。另外兩柄分別藏於上海博物館和安徽安慶市博物館。

內蒙古——匈奴王冠

匈奴王冠又稱鷹頂金冠飾。1972年1月11日,當地農民王美子在阿魯柴登大隊以南的大沙窩子裏挖土龍骨時發現了古代的金銀器物,隨後他叫上兒子和鄰居等5人一同挖掘,共發金塊器文物重2500克以上。之後這批文物被部份售賣至銀行,後經銀行職員反映,相關部門及時進行了追回工作,並做了調查發掘。現收藏於內蒙古博物院。

它通高7.3厘米、帶長30厘米、重1394克,由鷹形冠飾和黃金冠帶兩部份組成。其主體造型為一只展翅的雄鷹,站立在一個狼羊咬鬥紋的半球狀體上,俯瞰著大地。鷹的頭部、頸部鑲嵌兩塊綠松石,頭頸之間裝一帶花邊的金片,好似項鏈。額圈由三條半圓形金條榫鉚插合而成,上有浮雕臥虎、臥式盤角羊和臥馬造型,中間部份為繩索紋。

這套金冠飾代表了戰國時期中國北方民族貴金屬工藝的最高水平。

廣西——翔鷺紋銅鼓

1976 年出土於廣西貴縣(今貴港市)羅泊灣一號漢墓的翔鷺紋銅鼓,是西漢時期的青銅器,屬於石寨山型銅鼓,現收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這面銅鼓材質為銅,高36.8厘米,面徑56.4厘米,足徑67.5厘米,重30.75千克。

鼓面中心是太陽紋的十二芒,芒外七暈圈,主暈為銜魚翔鷺紋,其余飾櫛紋、勾連雷紋和鋸齒紋。

鼓身有九暈圈,飾鋸齒紋、圓圈紋、羽人劃船紋和羽人舞蹈紋。鼓胸飾有六組羽人劃船紋,每船六人,其中三船的劃船者皆戴羽冠,另三船各有一裸體人,船頭下方刻繪有銜魚而立的鷺鷥或花身水鳥,水中還有遊魚,呈現出龍舟競渡的景象。鼓腰飾有八組羽人舞蹈紋,每組二到三人,頭戴羽飾,下身系展開的羽裙,兩臂外展,雙腿叉開作舞蹈狀,舞人上空有銜魚的翔鷺。

翔鷺紋銅鼓素有「銅鼓之王」的美譽,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是考古出土銅鼓中最為精美、最為完整的一面,也是同類銅鼓斷定年代的標準器。

雲南——牛虎銅案

牛虎銅案是戰國中晚期的青銅器,1972 年出土於雲南省江川縣李家山滇族古墓群的第 24 號墓,現收藏於雲南省博物館,為雲南青銅文化的標誌性器物,也是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牛虎銅案高43厘米,長76厘米,寬36厘米。器物主體為一頭大牛,站立狀,牛角飛翹,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飾一只縮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做攀爬狀,張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橫向套飾一只站立狀小牛。大牛與虎是一次性模鑄造的,而小牛則是獨立鑄造後焊接到大牛腹部。

在滇國,青銅器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牛虎銅案出土於李家山滇族古墓群中規模最大的墓葬,它不僅是一件重要的禮器,也代表了當時社會中權力和財富。

貴州——東漢銅車馬

東漢銅車馬是1975年至1976年出土於貴州興義萬屯8號墓的一件青銅器,現收藏於貴州省博物館。

這套銅車馬總長112厘米,通高88厘米。它由近300個零部件組成,工藝精湛,造型逼真。駕車的銅馬昂首挺胸,張嘴翹尾,奮蹄欲奔。車為雙曲轅車,車廂呈長方形,車篷蓋為圓形。

東漢銅車馬不僅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也是研究古代交通工具和鑄造工藝的重要實物資料。

四川——石犀

石犀於 2012 年出土於成都天府廣場東北側。

這尊石犀長 3.3 米,寬 1.2 米,高 1.7 米,重約 8.5 噸,由整塊紅砂巖雕刻而成。石犀的雕刻風格古樸粗獷,具有明顯的秦漢時期的藝術特征。

關於這尊石犀的用途和象征意義,有多種推測。一些觀點認為它可能與鎮水有關,反映了古代蜀地人民對水災治理的期望和祈求。

廣東——千金猴王硯

千金猴王硯是一方收藏於廣東省博物館的珍貴清代文物。

這方硯長25.5厘米,寬17.6厘米,呈長方形。它由名貴的端溪老坑大西洞石雕成,石色紫藍稍帶青蒼,石質致密、堅實、細膩,嫩如小兒肌膚,有魚腦凍、火捺、青花與金線等石品。硯堂內有大片天然魚腦凍,形似獼猴,並有胭脂火捺環繞四周,在火捺的烘托下,獼猴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故而得名「千金猴王硯」。

關於這方硯台的由來,與清朝張之洞有關。清朝光緒年間,張之洞出任兩廣總督,命幕僚何蓬洲負責組織在廣東肇慶開發硯台。何蓬洲在肇慶主持開發大西洞時,得到三塊上等石料,遂聘請當時肇慶黃崗著名的制硯世家郭家的傳人郭蘭祥大師,依據石料特點專門制作了三方硯台。其中一方似猴,即為千金猴王硯;一方如鶴;還有一方像臥牛(青牛硯)。何蓬洲出於對這三方硯台的鐘愛,將它們偷偷私藏了起來。

後來,千金猴王硯原為何氏及後代珍藏。因名聲太大,在抗日戰爭中,何氏後代將其賣給一位古董商,後又輾轉到了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之手,日本投降後再被接收大員掠奪,後再度流落民間。上世紀50年代,商承祚教授買下此硯,後轉讓給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最終落戶廣東省博物館。

湖南——皿方罍

皿方罍,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銅重器。

它器型碩大,造型雄渾莊重。罍蓋呈廡殿頂形,罍身則為長方口,直頸,圓肩,腹部下收,方圈足。肩部兩側裝飾有雙獸首銜環耳,四面邊角及各面中心均裝飾有突起的長條鉤戟形扉棱。

器身裝飾有雲雷紋為地,上飾獸面紋、夔龍紋、鳳鳥紋等。整器紋飾精美,工藝精湛,展現了極高的鑄造水平。

皿方罍出土於湖南,卻歷經了顛沛流離的命運。其器蓋和器身曾長期分離,經過多方努力,最終器蓋和器身得以合體,入藏湖南省博物館,成為該館的重要藏品之一。

湖北——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一套大型禮樂重器。

1978 年出土於湖北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這套編鐘數量眾多,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鐘架上。

鐘體上刻有銘文,內容為各諸侯國之間的樂律理論,並標有音名、階名和變化音名等。

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跨越五個半八度,只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個半音齊全,可以旋宮轉調。

它的出土覆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是「國之重器」。

江西——海昏侯金餅

海昏侯金餅是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重要文物之一。

這些金餅平面呈圓形,形狀類似柿餅,正面較為光滑,中部內凹並有鑄造冷卻時形成的龜裂紋,背面則凹凸不平,邊緣處呈現水波紋。其含金量在99.2%左右,還含有少量的銀、銅及鐵等成分。

金餅的大小和重量較為統一,直徑一般在5-6厘米左右,厚2厘米左右,重量約250.4克,相當於漢制的一斤。

在海昏侯墓中還出土了墨書金餅,上面有「南藩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酎金一斤」等字,表明這些金餅就是文獻中所記載的「酎金」。酎金是指每年皇帝舉行例行宗廟祭典時,各諸侯國的國君按照封地的大小上交的足額黃金。

浙江——玉琮王

這件玉琮通高 8.9 厘米、上射徑 17.1—17.6 厘米、下射徑 16.5—17.5 厘米、孔外徑 5 厘米、孔內徑 3.8 厘米。其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精美。

玉琮王以淺浮雕和線刻的技法,雕琢出神人獸面紋,線條纖細,形象生動神秘。其制作工藝精湛,反映了當時高超的玉器制作水平。

玉琮王是良渚文化玉器的傑出代表,它展現了古代先民豐富的精神世界和獨特的審美觀念,是中國古代玉器中的瑰寶。如今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以上這些文物都是中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份,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