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大決戰謎團:三大戰役前,校長三次戰略預判,何以全都錯到離譜?

2024-07-22歷史

八路軍115師主力團長出身的楊立青,趕到東北的第一個任務,是協助「102」首長狠抓軍工生產,不上戰場搞後勤,這讓黃埔三期生非常郁悶,不過還是認真執行了命令。時間到了1948年秋,正在督造炮彈的楊部長,突然接到野司的調令,而且一來就是個大活: 化身「101」首長調動千軍萬馬!

【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是歷史大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的一個橋段:遼沈戰役前夕,我軍在哈爾濱成功破獲諜案,不僅繳獲一部敵特電台,連發報員也一並俘虜了,為了迷惑敵人,隱蔽東北野戰軍大舉南下錦州的戰役企圖,東野首長決定利用現有條件,唱一出好戲。

具體辦法是,楊立青以東野「101」首長的身份,在臨時搭建的「假司令部」裏面,透過電台不停釋出作戰命令,當然都是我軍攻擊長春、或者南下熱河的假訊息,讓監聽我方動向的沈陽敵台,陷入徹底的懵圈狀態,無從判斷命令的真偽。

同時利用繳獲之敵台,源源不斷給沈陽發送情報,這些經過精心編造的內容,與楊立青的假命令互相印證,終於使敵人相信,東野暫時並沒有奔襲北寧線的意圖,沈陽衛總司令、錦州範副總司令都可以放心睡大覺。

及至東野大軍突然兵臨錦州城下,立青的哥哥立仁,那位東北剿總負責情報的中將副參謀長,才如夢初醒發覺上了當,當場氣得死去活來,可是已經太晚了,當然了,這其中肯定有演繹的成分,並非真實的歷史。

那麽大決戰期間,也算有點戰略眼光,還可以飛來飛去的微操大師,三次戰前預判為啥全錯呢?

遼沈戰役:堅信東野不敢長途奔襲錦州

東北戰場的局勢,到1948年春天已經非常清晰了,經過東野長達90天的去歲冬季攻勢, 解放區的面積擴大到全東北的97%,解放區人口占全東北的86%,蔣軍被完全壓縮到長春、沈陽周邊和錦州。

黃埔校長好歹也是帶兵出身,對東北的整體局勢看得比較清楚,驚呼衛立煌所部已經是 「甕中之鱉」 ,早就存了將東北部隊撤到關內的打算,在2月22日的日記中,曾猛然反省:「要以九死一生之誌沖出一條血路」。

此間,美軍顧問團也提出,既然東北戰局已陷絕境,蔣軍應放棄沈陽,打通北寧鐵路線,將東北主力首先撤往錦州,依托明代的「關寧防線」背靠華北,實施正面防禦,就算後面實在打不過,也可直接撤入關內。

校長思來想去,決心采納美軍顧問團的意見,擬留下第53軍和青年軍207師繼續守備沈陽,衛立煌須率精銳,出遼西撤往錦州,並於2月23日,電召東北剿總副總司令鄭洞國,前往南京當面陳情。

不料鄭洞國支持衛立煌的意見,提出還是要固守沈陽一段時間, 「待部隊整補完成後,再相機打通沈錦線」 ,大概意思是說,情況還沒到萬不得已的程度,現在放棄沈陽為時過早,一番忽悠後,校長勉強同意維持現狀。

到5月間,校長第三次下決心撤退沈陽主力(3月末還有一次),並電令衛立煌再飛南京,試圖說服他立即撤往錦州。衛總司令還是老一套,堅稱大軍出遼西太危險,不如守住沈陽靜觀其變,同時說明若棄沈陽,則長春10萬兵徹底涼涼。

校長沒能搞定衛總司令,反而被人家說服了,答應再等等看,只要衛立煌能解決補給問題即可。在此期間,東北野戰軍司令部和西柏坡之間,往來電文多達數十封,爭論的焦點,也是先打錦州還是長春的問題。

可見校長決定放棄長春和沈陽,將東北主力撤往錦州的設想,要遠遠早於東野南下的時間,從2月算起至少有半年之久,那為什麽直到遼沈戰役打響,鄭洞國、衛立煌和範漢傑仍然困守三城,沒有任何實質性動作呢?

除去衛立煌等人抗命的因素外,校長還是存有戰略誤判,而且誤判的原因有三,每一條都讓他的戰略決心變得猶猶豫豫:

1、 「參謀本部」判斷,東北野戰軍下一期的作戰,極有可能指向冀熱遼交界地區,攻取錦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8月間的軍事檢討會議上,因此做出結論: 「原則上不放棄沈陽,至少堅持到10月底」。

解釋一下,在缺乏野戰殲敵機會的情況下,東野當時確實有兵進冀熱遼交界的戰略計劃,甚至主張以有力一部,直接入關作戰,這一計劃最終被西柏坡否決,偉人在戰略上的英明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2、 「參謀本部」認定,東北野戰軍只有十個縱隊,且每縱兵力只相當於「一個加強師」,炮火也不夠強大,缺乏對重兵設防城市的攻堅能力,所以對長春、沈陽和錦州,均不敢采取強攻手段。

3、 東北剿總副總司令兼錦州指揮所主任範漢傑,親口對校長表示:「絕不相信共軍從長春越沈陽而全力南下作戰,如大兵團從北滿遠來遼西,交通補給很不容易,屯兵於堅城之下,必陷困境」!

反正這三條校長都信了,於是從5月到9月,飛機來去燒了不少油,作戰會議開了一大堆,東北蔣軍除了加固城防外,沒有任何機動調整,坐等東野大軍開到錦州城下時,才通通慌了手腳!

平津戰役:堅信東野1949年春才能入關

遼沈戰役結束後,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清楚,東野下一步的行動,必然是揮師入關解放華北,校長自然也有這個常識,並且知道東野和華北軍區部隊合兵一處,百萬大軍的龐大力量,絕不是傅作義60萬兵可以承受的。

但是戴狗皮帽子的部隊什麽時候真的進關,校長心裏沒數,於是11月3日老辦法命傅作義飛赴南京,打算勸說華北剿總的總司令,趁東野大軍尚未入關,火速率部撤出平津,逃往華中甚至長江以南,還封官許願為「東南軍政長官」。

傅作義不願南來,做個寄人籬下的雜牌寓公,即便平津不守,也企圖退回察綏軍的老巢綏遠去,況且傅作義認定,形勢還沒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並且當面給出判斷,而且是發自內心的結論: 最早明年春天解凍時,東北野戰軍才能大舉入關!

傅作義的判斷是有依據的,一方面,東野在遼沈戰役中傷亡較大,至少需要半年時間進行整補;另一方面,時間馬上進入北方的嚴冬,根本不利於大軍遠征,百萬大軍集體換冬裝,沒個一二個月都難以完成。

東野確實存在巨大困難,遼沈戰役中部隊傷亡近7萬人,接近總兵力的10%,而且傷亡的多為戰鬥兵,如按戰鬥兵60%的通常比例計算,這一數碼超過了16%,造成許多基層部隊建制不全,雖然俘虜不少,可是「解放戰士」的思想改造亦需時間。

校長召見傅作義兩周以後,西柏坡於11月16日電告東野首長,請他們考慮東野提前入關事宜,至少要 「主力早日入關,包圍津沽唐山,在包圍姿態下進行休整,則敵無從從海上逃跑」 ,這已經是讓了一步了。

「林羅劉」次日回電說 「東北主力提前入關很困難」 ,主要困難在三個方面:其一是遼沈戰後部隊思想波動較大,東北籍戰士不願離開家鄉,部份幹部已開始生長享受情緒,因此「入關思想動員」尚未進行。

其二是新兵補充還未就緒,解放戰士的爭取工作也需時間;其三是部隊的冬衣、棉帽、棉鞋均未發下,後勤準備工作尚未開展。應該說,這與傅作義和校長的戰情判斷,情況大致符合,大家都是多年帶兵的,常識肯定有。

校長相信了傅作義的表態,暫時不考慮放棄平津,在來年春天東野入關之前,批準並支持傅作義再擴軍20萬到50萬,從而有能力在華北戰場上,跟我軍的百萬之眾一決雌雄,也就是說,校長第二次出現戰略誤判。

然而他們低估了偉人的魄力和決心,也低估了人民軍隊克服困難的能力,為抑留傅部就地加以殲滅,1948年11月18日,西柏坡斷然下達了不容置疑的命令電,要求東野主力立即進關,「林羅劉」的回電簡單明確:「我們決遵來電於22日出發」!

淮海戰役:堅信華野休整三個月才能再戰

1948年9月24日,華東野戰軍以26000人的傷亡代價,總計殲滅蔣軍104000余人,完全解放濟南,華北華東解放區連成一片,而華野40萬大軍下一步兵鋒所指,當然是校長和他的部下們,最為關心的事情。

剛剛上任的徐州剿總副總司令杜聿明很清楚,粟裕不久必會率軍南下淮海,尋殲蔣軍有生力量,關鍵在這個 「不久」 到底是多久?換句話說,華野主力大戰之後,需要休整多長時間才能再戰?

校長對此也關心得不行,督令情報部門抓緊查明,史料記載「二廳」和「保密局」的特工人員,以及前線部隊派出的偵察隊,攜帶電台企圖混入山東解放區者,多達100余股,結果卻是很搞笑,居然沒有一股真正滲透進去!

拿不到第一手的情報怎麽辦?蔣軍有兩種習慣性操作,一種是透過軍事常識去判斷,說難聽點就是閉著眼睛 「瞎猜」 ;另一種是憑借較為先進的電偵器材,來搜集和破譯華野各部的往來電文,試圖分析出我軍的動向。

關於瞎猜,校長之前得到的訊息,是華野在攻打濟南時 「損失極慘重,需要休整多月才可恢復戰力」 ,這完全符合蔣軍情報部門的習慣性預判;關於電偵,校長要求務必查清,華野主力集結的準確位置。

事實上,粟裕親率的打援集團18萬大軍,幾乎毫發無傷,而華野 「即俘即補」 的辦法,也使攻城集團迅速得到補充,整個華野不到一個月就恢復了建制和戰力,集結在臨沂以南地區厲兵秣馬,10月下旬即已具備了南下作戰的條件!

為了對付敵人的電訊偵察,粟裕在淮海戰役發起之前,下令所有主力縱隊關閉電台,作戰命令和檔的下達,一律使用騎兵通訊員和摩托車進行聯絡,同時安排位於魯西南地區的第3縱隊和兩廣縱隊,放開了用大功率電台發報。

蔣軍情報部門據此判定,華野主力集結在魯西南地區,配合中野攻擊鄭州和開封的 「公算」 最大,徐州方向暫時無虞。兩種方式的情報匯總,讓校長終於第三次出現戰略誤判:華野在三個月內不可能攻擊淮海!

於是徐州剿總的戰役集結不慌不忙,黃百韜第七兵團11月初才得到西撤的命令,校長更是放心地叫上杜聿明,飛往東北救火,之前制定的「集結徐州主力首先擊破中野」的作戰計劃,也被扔在一邊,及至杜聿明返回徐州時,已經是11月10日: 只聽得碾莊炮聲正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