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皖南事變爆發,陳毅的軍事計劃,因項英不看好取消,最終導致慘敗

2024-03-01歷史

黃橋決戰前夕,陳毅向皖南軍部匯報了粟裕制定的作戰方案。項英看了方案,認為陳毅和粟裕在把蘇北新四軍投入危險之地,可能會賠光老本。

但實際上,粟裕實行的是兵行險著,排程得當,成功大破韓頑,為蘇北新四軍贏得了立足之地,並在華中抗戰中開啟了新的局面。

反觀項英,他身處險地卻不自知,因為皖南並非日軍占領區,但在蔣介石內心深處,對新四軍始終抱有「亡我之心不死」的想法。

雖然國民黨軍隊無法直接幹預,但他們一直在做準備,一旦有機會就會大打出手。因此,毛主席提醒項英要遠離蔣介石,轉向茅山山脈作為戰略發展方向,但項英並未聽從。

他堅持要在皖南建立根據地,並從陳毅、粟裕那裏調兵回皖南,準備向浙江、福建挺進。然而,浙江是蔣介石的老巢,這可能會激怒他。

為此,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準備率軍在皖南打出去,等蔣介石命令。盡管毛主席多次發電報提醒項英要離開危險的皖南,向陳毅靠攏,但項英堅持自己的意見,始終留在皖南。

1940年4月,粟裕作為「三戰區第二遊擊區副總指揮部名義下屬」,成功地偵察到副總指揮冷欣對新四軍的攻擊意向、方案及駐地周圍兵力部署。

然後,粟裕結合項英的軍部駐地皖南涇縣雲嶺、江南指揮部所屬的水陽、貍頭橋以及指揮部駐地的地理情況,為項英制定了一條最佳的東移路線。

然而,項英直到1941年1月才同意行動,而且選擇了直接北渡長江的最危險的路線,導致在「皖南事變」中,皖南新四軍9000多人遭到國民黨頑軍的圍攻,大部壯烈犧牲或被俘。

陳毅對此感到悲憤,他和劉少奇多次商討救援皖南軍部之策,並制定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他們請求朱、陳、羅準備包圍沈鴻烈,他們準備包圍韓德勤,以與國民黨交換。

「10天內準備完畢,待命進攻……徹底解決華中問題。」然而,就在我軍準備發起進攻的時候,日、偽、頑三方勾結,日偽軍對蘇皖豫魯邊區發動了大規模的「掃蕩」,數十萬國民黨軍隊四散奔逃,我們的主要任務變成了反投降、反「掃蕩」。

原本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就這樣被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