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孟良崮怪現象:仗打了四天不下雨,剛結束就大雨傾盆,咋回事?

2024-07-27歷史

1947 年 5 月中旬,孟良崮戰役開打了,這可是解放戰爭山東戰場上極其重要的一場戰役。在陳毅、粟裕的英明帶領下,咱華東野戰軍一下子就把國軍「五大王牌主力」裏的整編 74 師給全部消滅了,創造出了「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軍事奇跡。

孟良崮戰役獲勝,不光讓國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受挫,還扭轉了山東的戰局。更要緊的是,素有「蔣家禦林軍」名號的整編 74 師被滅了,這表明就算是全美械裝備的國軍精銳,也照樣鬥不過咱解放軍。

然而,在這場世界聞名的戰役裏,出現了一件讓人覺得特別「奇怪」的事兒。

啥「怪異」的事呢?從 5 月 13 日整編 74 師退守孟良崮起,到 5 月 16 日這支部隊被全殲為止,孟良崮一直都是晴天,氣溫還高,一滴雨都沒下。就這種天氣,讓本來就缺水的整編 74 師,難受得不行。

後來啊,因為缺水太嚴重了,靠水冷的馬克沁重機槍都沒法用了,火力也就不知不覺地減弱了好多。

可怪得很,就在戰鬥剛打完沒多久,5 月 16 日下午 5 點的時候,華野這邊剛收拾完戰場,孟良崮那一帶就嘩嘩下起了大雨,甚至都趕上暴雨了。

碰到暴雨還有勝利,陳毅陳老總來了興致,當下就作了一首詩:

孟良崮上亂了套,七十四師沒法跑。訊號閃閃眼繚亂,照明處處火似潮。

刀叢之中沖向山頂,血雨飄灑打濕戰袍。高興看到敵師精銳沒了,咱軍人人都是英雄豪傑

可同樣遭遇暴雨,那些被俘的整編 74 師官兵卻是別樣的心境,不少人琢磨著,要是這雨能早來半天,說不定整編 74 師不會這麽快就被滅了。

所以啊,當時 74 師的軍官就仰天悲嘆:「這是老天要滅了 74 師呀!」

確實,這場大雨來得正是時候,要是早來的話,還真可能給華野帶來些麻煩。那這問題就來了,這場雨,難道真就是老天安排的?

其實孟良崮戰場上先是晴天後來下雨,這可不是啥天意,而是能有科學解釋的。為啥這麽說呢,得從孟良崮的地形說起。

孟良崮在山東蒙陰縣跟沂南縣交界的地方,它屬於蒙山山系,也是沂蒙山區「七十二崮」當中的一個。

為啥叫孟良崮呢?據說北宋名將孟良曾在這兒操練兵馬,所以就叫了這個名。這裏面的「崮」,說的是四周陡峭頂兒較平的山。像孟良崮在內的「沂蒙七十二崮」,都是這種地形。

就具體地形來說,孟良崮最大的特點在於,這山體基本是花崗巖組成的,幾乎沒泥土,植物啥的更沒有,從遠處瞧,就是一座由一堆大大小小石頭堆起來的山。

單從這外貌特征來瞧,這種地形地貌,最大的毛病在於沒水源,而且因為缺泥土和植被,自身蓄水的本事也不強。

這麽一弄,像孟良崮這類地方,從兵家角度講那就是必死之所在,只要圍攻的隊伍把敵軍的水源給斷了,那守在這兒的敵軍肯定會因為沒水而走向滅亡。

但問題就在這兒,對於張靈甫來說,他帶兵好些年了,又不是啥都不明白的新手,既然這樣,為啥還把部隊帶到這種絕路上呢?

其實一開始,張靈甫壓根兒就沒打算撤到孟良崮去。

發現自己被華野戰略圍堵後,張靈甫起初打算搶占孟良崮邊上的天馬山高地,拿這地方當作跟黃百韜整 25 師的聯系通道。可葉飛的 1 縱及時到了天馬山,經過一番激烈戰鬥,成功拿下了天馬山 285 高地,讓張靈甫的想法落了空。

這之後,張靈甫還想著往垛莊那邊收縮呢,可當時垛莊早就被王必成的 6 縱給占了。而且啊,6 縱之前在漣水之戰中讓 74 師打敗了,全縱上下都攢著一股氣,哪能再讓 74 師得逞!

結果到了末了,張靈甫只得決定,讓部隊撤往孟良崮。

而撤到孟良崮,就當時的局勢來說,起碼不完全是「自尋死路」,張靈甫當時心裏還是挺有把握能守住那兒的。

張靈甫的信心是從哪兒來的呢?頭一個,從地形上講,孟良崮差不多有 600 米高,地形是北邊陡南邊緩,可華野進攻的方向,正好是陡的北邊。

這樣一來,74 師能在高處反擊,可華野是往上攻,那難度肯定大呀。

其次,瞧瞧周邊的地形,孟良崮是最高的,是個特別好的制高點。只要占了這兒,四周的情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就算華野改變攻擊方向,在這個制高點上的 74 師,也都能馬上發現。

到了那會兒,74 師要是憑借制高點的優勢來一輪火力覆蓋,華野在進攻時就得付出巨大代價。

退一步說,這麽個制高點,要是 74 師不占住,那肯定會被華野占了。要是這樣,74 師可就糟糕了,去不了垛莊,也占不了天馬山高地,到時候只能被擠在天馬山和孟良崮之間的那窄長地帶裏。

要是這樣的話,那華野可就輕松多啦,只要把 74 師圍住,接下來憑借高地優勢發動進攻就行,就算 74 師再厲害,落到這種境地,也只能幹等著挨打。

所以啊,那時候張靈甫能做的選擇沒幾個,他就只能去孟良崮。

當然啦,張靈甫不是不清楚孟良崮缺水這回事,不過在他心裏,附近有友軍,只要自己能守住,友軍再使使勁兒,那暫時缺水不算啥大事,只要華野被打退,缺水的難題也就解決了。

這就是為啥張靈甫明曉得孟良崮是「死地」,還非得上去,他不是沒琢磨過,而是琢磨之後覺得沒啥大問題,就下了這個決定。

但後來,張靈甫一直盼著的友軍,像黃百韜的 25 師、李天霞的 83 師,還有胡璉的 11 師,都有一陣離張靈甫特別近。可華野防守得太嚴實了,不管這三支國軍隊伍怎麽拼命地沖來沖去,就是沒法沖破華野的防線。

到了這時候,張靈甫才算是真的處在前進後退都為難的狀況裏了。

首先是攻擊有毛病,孟良崮雖然高,可炮彈從高處往低處打時,有個射擊的死角,在這死角裏,炮火覆蓋不到。

華野恰恰巧妙地借助了這個死角,雖說上面的 74 師瘋狂地發射炮彈,可真正發揮作用的少得可憐,還白白浪費了好多炮彈。

其次是缺少合適的掩體。要是普通的地形,兩軍對陣時,能挖出像戰壕、防炮洞,還有交通壕之類的,就能減少傷亡。可孟良崮到處都是硬邦邦的巖石,在短時間裏,這種地形根本沒法挖出啥工事和戰壕。

這麽搞,74 師簡直沒地方藏,不管是進攻還是幹啥,全都在華野眼皮子底下弄,白天能靠著巖石躲躲,可到了晚上,74 師總得生火做飯或者點燈吧,那一點點火光,正好成了華野的目標,一打一個準兒。

但這不算最嚴重的,真正最嚴重的,還是缺水。

前面說過,孟良崮上沒什麽植被,連大樹這種能遮陰的都沒有。正好打仗那幾天,碰上大晴天,氣溫還一直往上升。就這樣,74 師的官兵們在烈日下啥遮擋都沒有,還得打仗、修防禦工事,簡直快被曬成人幹了。

就這種情形而言,對水的需求特別大,所以,74 師帶上去的那些水沒過多會兒就全用完了。

水要是沒了咋整?就兩個辦法,一是靠空投來補充,二是去找新的水源。

空投補給行倒是行,可問題是它不穩定,沒法啥時候都有。而且開戰後,華野的炮兵部隊只要一瞅見敵軍飛機要往孟良崮空投補給,立刻就炮彈招呼,這就讓敵軍飛機後來根本不敢飛得太低,就怕被打下來。

當時就出現了這麽個情況,敵軍的空投飛機根本不看準位置,大概瞄一眼就匆忙把物資往下扔,然後趕緊跑了。結果呢,好多沒扔準的物資都落到了華野的陣地上,74 師的官兵在孟良崮上看到這,氣得大罵自家飛行員。

既然空投靠不住,那找找新的水源能行不?從理論上說肯定能行,而且 74 師還真就找到了。

據華野的戰史講,在孟良崮跟雕窩之間有個叫野貓圩的地兒,有個不大的泉眼。這泉眼被華野九縱的 73 團先發現了,74 師為搶這個泉眼,那真是差點拼了命。

從雙方開開啟始算,74 師總共朝 73 團發起了超過 20 回的沖鋒,那真是相當兇猛。可不管 74 師咋拼命,73 團憑著驚人的膽量,堅決把這個泉眼守住了,敵人到最後也沒成功。

一個泉眼雖小,可這意味著,外頭沒救兵,裏頭沒糧草跟水源的 74 師,肯定得在這兒覆滅啦。

其實那時候要是能下一場大雨,說不定 74 師還有翻身的機會,起碼不會那麽快就完了,可誰能想到一直到打完仗的那幾天,天上一滴雨都沒掉。

但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戰役剛結束沒多久,一場大雨嘩嘩地下了起來。

仗打了四天,一滴雨都沒有,這剛打完就狂風暴雨了,這種看起來怪得很的現象,自然就讓人覺著「天意就是這樣」。

但實際上,這不是啥天意,而是一種能用科學說明白的正常情況。

孟良崮沒啥泥土和植被,本來就是個幹旱的地兒,在這兒但凡有點動靜,就容易揚起塵土。

在孟良崮戰役那幾天,差不多十多萬人來回折騰,弄得到處都是塵土,而且交戰雙方不停地開炮,讓這種情況變得更嚴重了。

那這跟下雨能有啥關系?關系大著呢!

雨的形成原因不少,說到底,大地的水被太陽一照變成水蒸氣,蒸發到空中,然後就變成雨落下來啦。

咱們都清楚,水蒸氣的體積跟重量特別小,好多時候,水蒸氣就在空中飄著到處跑,要是想讓水蒸氣變成雨滴,就得靠點外力幫忙。

啥力量呀?通俗講,就是要使水蒸氣聚一塊,體積跟重量都增大,一直大到上升的氣流托不住了,然後落下來,這就變成雨啦。

水蒸氣要是想變得更大,最起碼得有個東西能讓它聚到一塊兒,那被揚到空中的粉塵,正好就是這麽個合適的玩意兒。

這些粉塵還有其他的一些微小顆粒,能當水蒸氣凝結時的內核,也被稱作附著物。因為有了它們,水汽才有了核心,並且不斷往這個核心聚攏,最後從小小的水蒸氣變成了一滴液滴。

當然啦,一開始形成液滴的時候,它還沒法滴落下來,因為上升的氣流力量可不小呢。所以,這些液滴就繼續在空中飄著,而且液滴跟液滴之間還會因為飄著碰到一塊兒,這樣一來,液滴互相吸收融合,體積就越來越大了。

等大到一定地步,這些液滴就會往下掉,掉的過程裏,會有「大魚吃小魚」的情況,就是大液滴把小液滴給吞了,讓自己變得更大。

要是液滴不停地變大,大到氣流都托不住了,它們就會掉到地上,這就形成了下雨。

在孟良崮,持續幾天的激烈戰鬥,把大量粉塵吹到空中。這些粉塵跟雲層裏的水汽聚一塊了,而且粉塵太多,讓水汽具備了形成液滴的充足條件,也就有了下雨的基礎。

而且呀,就是因為粉塵太多,讓液滴跟液滴相互融合的速度變快了。那些「先」融合的一部份大液滴,由於太重一直往下掉,這過程中還不停地吞並小液滴,好多特大號的液滴最後就變成了嘩嘩下的暴雨。

所以啊,激戰之後戰場上突然下暴雨,這是挺容易出現的情況,古代都有好多這樣的例子呢,那在孟良崮戰役的時候發生,也就沒啥好奇怪的啦。

不過呢,張靈甫確實沒等到這場豪雨來。

同時呢,這場雨下得真是巧。華野戰史有記載,戰鬥剛結束打掃戰場的時候,粟裕發覺各縱隊上報的殲敵和俘虜的人數,跟 74 師的編制對不上,整整少了 7000 人。

於是,粟裕趕忙下令搜山,最後在一個隱蔽的山窩裏,瞧見了這 7000 敵人,他們一聲不吭地擠在一起。要不是華野又搜了一次山,壓根發現不了他們。從這也能看出,74 師是支訓練有素的精銳隊伍。

像這樣的精銳,要是讓他們跑掉了,很可能會讓沒防備的華野遭受損失。

不光這樣,如果那場大雨來得再早一些,那華野搜山的難度就加大了,這樣的話,這 7000 人很可能就趁著大雨跑掉,或者對華野進行反擊,要是真變成那樣,孟良崮犧牲的烈士的血就白流啦。

好在差不多所有收尾工作,都在大雨到來前做完了,這結果就表明 74 師逃生的機會徹底沒了。雖說之後 74 師重建了好幾次,可再也沒有王牌主力的本事了,最後還是在歷史長河裏沒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