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遊孔府,好奇問孔子玉:你和孔子是一家嗎?

2024-01-07歷史

毛主席遊孔府,好奇問孔子玉:你和孔子是一家嗎?

孔子,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聲望不僅在山東廣受推崇,也為世界所知,名列十大名人之一。在毛主席心目中,孔子占據著重要的地位。1920年4月11日,少年毛澤東在從北京前往上海的旅途中,特地前往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進行參觀,懷著崇敬的心情參觀了「三孔」(孔府、孔廟、孔林),充分展現了他的職業抱負和畢生事業的追求。

然而,時隔32年的1952年10月27日,毛主席已經領導新中國站起來,閑暇之余來到了山東濟南。在完成對當地的考察工作後,毛主席對隨行負責保衛工作的羅瑞卿說:「長子啊,下一站,我們就去曲阜看看孔夫子去吧!」

在火車專列上,毛主席暢談了山東的歷史。按照行程安排,毛主席的專列下一站需要停靠兗州火車站,然後從那裏轉乘汽車前往曲阜。在火車專列從濟南出發的途中,毛主席點起一支香煙,悠閑地坐在火車專列的會客室裏,周圍陪著他的是楊尚昆、許世友、羅瑞卿等中央和地方領導同誌。在途中,毛主席看到附近的山上仍然光禿禿的沒有一棵樹木,不禁對羅瑞卿感嘆:「我說長子啊,上次我和王芳(原浙江公安廳廳長)開玩笑,說什麽時候他的家鄉山東綠化搞好了,他名字上的草字頭就能去掉了,結果你看現在山上還是光禿禿的,這樣看來,想讓他改名可就難嘍!」

當火車抵達山東泰安車站時,毛主席在大家的陪同下在火車附近散步。突然間,毛主席停下腳步,仰頭看著巍峨聳立的泰山。附近的山峰一座座拔地而起,沖入雲霄,泰山以通天之威屹立於祖國東方,被譽為「五嶽之首」,著名唐代詩人杜甫曾在這裏發出「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

指著泰山,毛主席向大家介紹說:「你們知道嗎?中國古代帝王登基或進行重大活動時常到泰山祭祀;而一些皇帝在太平盛世也會舉行‘封禪大典’,歷史上的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宋真宗都曾如此。然而,我們共產黨人遊覽泰山的目的不同,我們是來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嘛!」

就在這時,駕駛專列的火車司機從列車上下來,向毛主席跑來問好。

毛主席微笑著與火車司機握手,關切地詢問:「老師傅,你開了幾年火車了呀?」

「我很早就學會開火車了,不過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安排我從事行政工作。這次為了保證毛主席的安全,我又回到了我的老本行!」

此時,負責分管山東工業的高克亭向毛主席介紹:「這位同誌曾在抗日戰爭時期擔任火車司機,現任濟南機務段的段長。」

毛主席聽後滿懷喜悅地握住段長的手說:「感謝你在過去為我駕駛火車的辛勞,老同誌!」

過了一會兒,毛主席重新登上專列,繼續前行往兗州。途中,毛主席以提問的方式引發話題:「大家知道曲阜這個地名的由來嗎?」

山東曲阜

毛主席的問題讓在場的人頗感意外。雖然關於「三孔」的來歷大家還能背出一二三,但是對於曲阜的由來,卻沒有人能回答上來。

面對大家茫然的表情,毛主席微笑著點燃一支煙,然後詳細講述曲阜地名的歷史:「據東漢著名歷史學家應邵的解釋,‘魯城之中有阜,委曲長七八裏,故名曲阜。’曲阜城東有一座土山叫防山,高出城內很多,就像高原一樣。這應該與東漢劉熙【釋名】中‘土山曰阜’的說法相符,從而解釋了曲阜地名的來源。」

曲阜防山遠景

停頓片刻後,毛主席又回憶起曲阜的另一段歷史:「你們了解嗎?曲阜曾經是六個國家的首都所在地。據說最早到曲阜的是神農氏,也就是炎帝,他是黃帝的兄長,我們所說的‘炎黃’指的就是這兩位。黃帝去世後,少昊繼位,將國都遷至曲阜。他繼承了黃帝的遺誌,使得曲阜地區迅速發展,成為當時的文化中心。」

「後來發生了什麽呢?」坐在一旁的許世友迫不及待地問道。許世友對毛主席講的歷史故事一直充滿熱情,視之為學習進步的寶貴機會。

毛主席興致勃勃地繼續講述:「隨著商代時期的發展,這裏逐漸嶄露頭角,被賦予了‘奄國古都’的美譽。在商代時期,奄長期擔任王都的職責,然而隨著盤庚將首都遷至殷地(今天的安陽地區),奄國逐漸式微。到了西周初期,由於奄國支持武庚的叛亂,遭到了周成王的剿滅,歷史記載為‘滅徐踐奄’。奄國覆滅後,西周為了征服東夷族,於曲阜修建了魯城,周公旦被封到曲阜,其子伯禽接替父親封地(因為周公旦留在京城協助周王),這一事件帶來了大量西周的禮樂文獻,成為魯國的首位國君。曲阜作為魯國王都,孕育了中國古代豐富的文化,尤其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毛主席與大家談笑風生之際,專列緩緩停靠在兗州火車站。毛主席隨後轉乘汽車,引領大家駛向山東曲阜。

孔子玉晚年留影

在曲阜縣委傳達的訊息中,提到了領導同誌即將前往曲阜視察,對保衛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孔子玉最初並未太過在意,直到山東省公安廳派遣人員負責警衛工作,他才意識到此次領導存取的重要性。按照要求,孔子玉精心布置了保衛工作,曲阜縣公安局負責孔廟和孔府的安全,縣政府的黨員幹部則負責兗州至曲阜的公路安全。

10月28日早飯後,孔子玉接到通知,稱領導準備直接存取孔府,要他立刻前往孔府東門待命。不久後,一輛黑色轎車停在孔府東門,從車上走下一位身材高大、面帶紅光,身著黃呢子大衣的人,原來是毛主席!孔子玉激動地伸出手握住毛主席的手:「主席您好,歡迎您來孔府參觀!」

毛主席高興地回應:「好,好!」毛主席一行人在孔子玉的引導下,信步走入孔廟大門。

首先,毛主席參觀了東華門,欣賞了金碧輝煌的十三座禦碑亭。隨後,他步入著名的「杏壇」,孔子玉向毛主席介紹:「這是傳說中孔子講學的地方,根據史料記載,孔子在周遊列國後回到曲阜,在這棵樹下設立講壇進行講學,因此後來在孔廟修建了杏壇。」

毛主席面帶汗珠,輕輕摘下黃呢子帽子,整理了一下被汗水浸濕的短發。他背手欣賞著孔廟宏偉的建築群,仿佛在沈思著什麽。或許他回想起1902年第一次進入南岸私塾上學時,老師教導他叩拜孔子的牌位,這一情景在他的【夜學日記】中有過記錄:「整隊向國旗、孔聖三鞠躬,職教、學生互相一鞠躬……」

隨後,毛主席仿佛突然從回憶中清醒過來。他略顯思索地來到大成殿前,環顧四周。大成殿巍然聳立,雙層石欄桿上金黃色的大殿淩空而起。在大殿的正中央,懸掛著一座海藍色的匾牌,上書三個金色大字:「大成殿」。這座大殿是孔廟的核心建築之一,與故宮太和殿、岱廟天貺殿一起被譽為「東方三大殿」。

毛主席仔細審視這座雄偉的大成殿,然後對參觀的眾人說:「‘大成’一詞出自孟子對孔子的評價。孟子曾言:‘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在這裏,孟子將孔子與古代幾位賢者進行比較,找出了真正的聖賢所在。由於孔子的思想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歷代封建帝王都給予他很高的榮譽,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導致儒家思想長期占據統治地位。唐太宗李世民在唐朝時封孔子為‘先聖’,高宗時期更封為‘文宣王’;宋代時,孔子再次被加封為‘先聖文宣王’,名號愈發冗長,一直到清代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毛主席幽默地感慨:「看來孔夫子是個年年升官、代代加封的人啊!」毛主席的風趣引得大家一陣歡笑,孔廟周圍彌漫著輕松宜人的氛圍。

孔廟大成殿

毛主席在遊覽孔廟後,繼續前往孔府,向孔子玉詢問:「你和孔子是同宗嗎?」孔府,又名「衍聖公府」,是孔子的後代長孫所居之地,承載著幾千年的歷史。這個私人宗室獨特地融合了個人住宅和官衙的建築形式,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相當罕見。

一進入孔府,毛主席就被大門上高懸的金字「聖府」所吸引。門前雄偉的明代石獅子昂首挺立,顯得十分氣派。孔子玉解釋說:「在宋仁宗時期,孔府的牌匾曾改為‘衍聖公’,這是封建社會中最特權的貴族之一。元代時,衍聖公的地位從五品官員提升至三品官員,明初更是達到和一品官員相等的地位。清朝時,‘衍聖公’更是被視為淩駕於眾臣之上的虛位,封建帝王甚至允許孔府後人在紫禁城騎馬、穿越皇宮禦道。」

聽聞此言,隨行的許世友感慨地笑道:「看來孔家堪稱全國第一大地主,真是千年的貴族啊!」

穿過大門後,毛主席沿著道路穿越一條狹長的庭院,來到孔府的二門附近。在二門背後,矗立著一座風格獨特的屏風,古稱「垂花門」,因其周圍有八個倒垂的木雕花蕾而得名;明朝末年,明思宗賜牌匾「恩賜重光」,使其改稱「崇光門」。毛主席穿過崇光門,在二堂欣賞了慈禧太後留下的松鶴圖和九桃圖後,又穿過三門觀賞三堂的陳設,隨後前往前上房休息。

孔府的前上房是過去孔府主人招待客人的地方。在這裏,孔子玉已經為毛主席一行人準備好了茶水和桌椅,邀請大家稍事休息。毛主席坐在桌子中央,孔子玉就在他旁邊。毛主席喝了口清爽的茶水,習慣性地點了一支香煙,然後仔細研究了孔府專用的扣碗,接著問孔子玉:「這麽久了,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孔子玉急忙回答:「我是孔子玉。」

毛主席好奇地問道:「那麽你和曲阜孔姓是不是一家人呢?」

「是的。」孔子玉肯定地回答。

毛主席繼續問:「不知道你們起名字是怎麽算輩分的?」對中國古代姓名文化也有了解的毛主席似乎想了解一下孔府起名的特殊之處。

孔子玉回答說:「據說,在清代乾隆時期,乾隆皇帝賜予孔府三十個字作為輩分,大約有‘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這幾個字,剩下的我記不太清楚了。」

毛主席饒有興趣地從自己的口袋中取出一個白色的煙盒,將其中的白紙抽出來遞給孔子玉,讓他將這些字一一寫下來。孔子玉認真寫完後,恭敬地將煙盒上的字遞給毛主席。

毛主席認真地看了一遍孔子玉寫的字後微笑著將紙遞給了自己的秘書,然後詢問:「你怎麽叫孔子玉?我看孔家輩分之中好像沒有這個字啊?」

孔子玉坦誠地回答:「不瞞您說,毛主席,子玉只是我的字,不是輩分,我的原名叫孔憲彬,參加革命後才改成現在的名字。」

毛主席點點頭,似乎對這個答案很滿意。「那麽你是哪裏人呢?」

「我家祖籍是沛縣人,祖上四代以上還是在曲阜的,當時是逃荒逃到沛縣的。」孔子玉對自己的家世詳細地講述著。

得知孔子玉的家世後,毛主席輕輕嗯了一聲表示回應,然後又問:「那以後你們的孩子還會按輩分起名字嗎?」

「按輩分也行,不按輩分也行,隨便起個名字就好啦!」孔子玉憨厚地笑著回答。

在孔府休息了約20分鐘後,毛主席起身準備乘車前往孔林參觀。由於毛主席走得很快,孔子玉提前準備好的發言提綱也沒派上用場,只好緊跟著毛主席的步伐。

在參觀孔林時,毛主席忽然聽到「槍聲」,孔子玉心中一驚:發生了什麽意外?

最後參觀的「孔林」是孔子和孔氏家族的專用墓地,孔林內有十萬多棵樹木,其中約有兩萬棵古樹,它們盤根錯節,交錯生長,形成了一座天然的森林公園。汽車駛入孔林的神道,兩邊的松柏蒼翠參天,讓毛主席不禁問孔子玉:「為什麽兩邊的柏樹都鋸了頭呢?」

孔子玉思索片刻,解釋說:「大約在清朝初年,曲阜十二府的人出於對孔府特殊地位的嫉妒,就把孔林神道兩邊的柏樹頭都砍掉了,意思是砍掉正枝長偏枝的意思。」

帶著對孔林的獨特理解,毛主席和一行人結束了在曲阜的參觀。

車輛駛入孔林,停在古老的洙水橋前。毛主席走下車,漫步至橋頭。眼前是一條小橋悠悠流水,清幽寧靜,令人感到宜人。然而,當毛主席踏上洙水橋,走到橋中央時,突然傳來一聲疑似槍響的「砰」聲,這聲音著實讓孔子玉心神不寧。

毛主席卻顯得非常平靜,他鎮定地問孔子玉:「這裏經常有槍聲嗎?」

孔子玉急忙回答:「不經常,偶爾會有。」 當孔子玉思考那聲音是什麽時,負責開車的同誌們走過來報告:「剛才的聲音是後面吉普車的輪胎爆胎了。」 大家這才松了口氣,孔子玉長舒了一口氣後繼續向毛主席介紹:「孔子過世後,弟子們將他葬在魯城北泗水邊,當時只是一個普通的墳墓,規模並不大。直到漢代,隨著孔子地位的提升,孔林逐漸變得宏偉。」

毛主席聽後稱贊道:「孔林是中國墓葬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這裏既有春秋時期的葬地,還有秦漢時期的葬墓。研究中國古代墓葬歷史,無需他處,只需來到孔林就足夠了!」

在抵達孔子墓前,毛主席停下腳步,依次參觀了孔子、孔鯉、孔伋的墓地,然後準備離開孔林,時已上午11點半。在返回的路上,毛主席對羅瑞卿、許世友等人感嘆道:「曲阜是孔夫子的故鄉,他在這裏辦學多年,培養了很多傑出的學子,這是眾所周知的。我年少時還未接觸馬克思列寧的教育,學的是孔子‘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等理念。盡管這些內容已經過時,但對我來說仍有益處,因為我的識字能力可以說是孔子傳授的。如果不是孔夫子,我可能連字都不認識!」 毛主席充分肯定了孔子對中國教育的深遠影響,他客觀公正的評價也得到了同車人的一致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