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6年前,一艘南宋古船打撈出水…

2023-12-24歷史

宋代海船與南海一號

說起中國造船史不得不提起宋代,是宋代讓中國造船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鼎盛,同樣中國造船也讓宋朝進入了盛世。

宋代海外貿易興盛,遠遠超過前代。宋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對海外貿易 十分重視。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在廣州設市舶司,後在杭州也設市舶司,廣州、杭州二市舶司掌管嶺南及兩浙路各港對外航海貿易收稅等事務。後又在明州設司,廣州、杭州、明州合稱「三司」,以後又在泉州和密州板橋鎮 (山東膠縣境)設二市舶司。到南宋時,除密州歸入金版圖,其他市舶機構仍存在。廣州、泉州二市舶司較為穩定,成為發展航海貿易的重要機構。

由於海外貿易的推動和航海技術的進步,進入宋代,中國的造船業又進入一個高峰階段,有了新的發展。 宋代很多地方設立了造船場、造船坊,特別是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明州、溫州以及杭州等地都形成了制造海船的重要基地, 不但有官方的造船場,也有很多民間的造船場。大海船中也有很多民船。戰船中 也有很多是征發民船而來的。宋代的造船、修船已經開始使用船塢,並創造運用了滑道下水的方法。

在宋朝已能生產多種類別的船只,以適應不同水域和發揮不同用途。在各類船只之中,遠洋海船最能反映宋朝卓越的造船技術,宋朝海船無論在設計上和技術上,都有很大的改進,並以龐大、堅固文明於世。此外,宋朝海船率先套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是中國的航海技術,處於當時世界的領先地位。

規模龐大的造船業。

宋朝對船只的需求很大。北宋政府為了把大量糧食,從江南經運河運往開封,於是大量建造漕船(糧船);南宋政府則不斷建造戰船,守衛長江。凡在水路便利和盛產木材的地方,政府都會設定管方造船工場。官方造船數目十分可觀。如在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管方造船便達三千多艘;即使在動蕩的南宋早期(1128),江淮四路仍然造船二千多艘。部份管方造船業場,規模龐大,如南宋洪洲(治今江西南昌)、吉州(治今江西吉安)和贛州(治今江西贛州)三個造船場,各有兵卒二百人,每天能造船一艘。

宋朝的私人造船業也很發達,抗金名臣李綱就認為官方造船"決不如民間私家打造之精致"。由此可見,私人造船工場也應有相當規模。

專業而多樣化的船舶。

宋朝船舶已相當專業化,不同的船只,能適應不同的航道和發揮不同的功能。以載運量來看,宋朝有各種噸級的船。宋朝曾有一種運糧船,載重量達1萬石(即500噸以上),在古代是難能可貴的。一般的遠洋海船,載重量約2000石(約100噸)左右,並可容納船員數百人,而大型的遠洋海船,栽重量更達5000石以上。

在水淺灘多的中國東面沿海,湖船、刀魚船及魛魚船等細長體小、吃水淺的尖底海船,便可大派用場。內河航運方面,則有落腳頭船、大灘船、舫船、飛蓬船等。雖然已不太清楚這些船的形態,但從名稱看來,可知宋朝船舶種類繁多,而且有不同的功用和特性。

航海技術的進步。

宋朝造船業最突出的是遠洋船的發展。雖然唐朝的海外貿易繁盛,但當時的遠洋航行卻幾乎被阿拉伯商船壟斷。後來宋人克服了種種技術障礙,才使中國商船活躍於東亞和東南亞海域。

宋朝海船以堅固和載重量大而馳名。它們能夠遠赴重洋,抵擋深海巨浪,全賴船只設計和制造技術的改良。船底尖削如刃是宋朝海船的特點之一,尖底船的優點在於吃水深,能增強船只抵抗風浪的能力。另外,宋朝海船采用了隔艙設計,減低船艙入水所產生的危險。宋人對海船的選材也很講究,宋朝海船以"福船"最佳,正是選用了福建盛產優質的造船木材。

宋朝海船的器材,亦有不少改良,最重要的是指南針的套用。指南針可以幫助航海者在天氣陰暗時辨別方向,中國航海事業因而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船舵技術亦有所創新,例如在舵葉上開許多孔,減少水的阻力,西方要到20世紀才采用這種"開孔舵"。

技術先進的宋船。

宋朝的造船技術,遠比當時的西方先進。圖中的貨船,在桅桿下使用了轉軸,能調整帆的角度,以迎合風向,當時外國的海船,船桅多不能動。

船尾使用了平衡舵,將部份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以縮短舵壓力中心與舵軸的距離,操作起來更加輕便靈活。這種技術在寧初已經發明,西方要到19世紀才使用平衡舵。

船身有成排的釘帽顯露在外面,說明造船時使用了"釘接榫合"的技術,當時歐洲的船只只是用皮條、繩索捆綁而已。

隔艙設計:用隔板將船艙分為若幹個互不相通的空間,一旦船艙漏水,也只是局部受影響,不會令全船沈沒。

有了龐大的造船業,專業船舶,先進的造船、駕駛船技術,人們不再滿足於近海貿易從而走上了遠洋的道路。

「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的鑒證

1987年,沈睡南海海底840多年的南宋沈船被意外發現。2007年4月,交通部廣州打撈局、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開赴南海;同年7月,「南海I號」將浮出水面。海不揚波自有瀾,「南海I號」所載的前世繁華與今生榮耀在出水的一剎那揭曉。

宋代以後,隨著中國南方的進一步開發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從廣州、泉州、杭州等地出發的海上航路日益發達,越走越遠,從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遠達非洲東海岸。人們把這些海上貿易往來的各條航線,通稱之為「海上絲綢之路」。自古以來,海上絲綢之路有多條航線。海上絲綢之路因運送其他貨物而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藥之路之稱。

「南海一號」古船是尖頭船,整艘商船長30.4南海一號古沈船模型米、寬9.8米,船身(不算桅桿)高約4米,排水量估計可達600噸,載重可能近800噸。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專家從船頭位置推測,當時這艘古船是從中國駛出,赴新加坡、印度等東南亞地區或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國。也就是說,它走的是海上絲綢之路。

史料記載,從兩漢時期甚至更早時期開始,中國中原及沿海地區商販就把陶瓷、布匹、絲綢等商品裝船,從福建、廣東等地的港口出發,遠航到印度,再轉運埃及、羅馬等地,這就是著名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另外「南海一號」船頭朝向西南240度,專家由此判斷,當時這艘古船可能正赴西亞或者中東地區進行海外貿易。這也應該是在由泉州、廣州港經廣東西部沿海駛向東南亞乃至印度、西亞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上。

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一直以來大多是依據文獻資料,海洋航路上發現的實物資料相當稀少。「南海一號」在前期探摸中出水的文物,大多是中國與外國間的貿易貨品,其中以瓷器為主,還有金飾、漆器、金屬制品等。

魏峻介紹說,「南海一號」上發現有大量印著東南亞及中東地區特色的花紋以及鍍鉛仿銀的瓷片,還有成疊擺放的鐵鍋等,可以推測船主用中國的原材料為國外客戶客製生活用品,證明當時已存在「來樣加工」的貿易形式。

絲綢之路是舉世公認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古代文明遺跡。古代絲綢之路主要運輸中國的兩種特產:絲綢和瓷器。陸上絲綢之路主要靠駱駝運輸,但由於用駱駝行走顛簸,只能運輸絲綢、茶葉等不易碎的物品;而像瓷器這些易碎品則必須由海上運輸。「南海一號」上的初步發現可以證明,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陶瓷之路。

專家認為,對「南海一號」進行發掘和研究,可以復原和填補與古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的一段歷史空白。與近代中國文化史上的兩次重大發現——「甲骨」「敦煌」帶來甲骨學、敦煌學的產生一樣,「南海一號」出水後也可能帶來「海上絲綢之路學」的興起。所以「南海一號」 的價值與意義考古專家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文物價值不能直接簡單用金錢來衡量.其文物考古價值遠遠高於經濟價值。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中國封建王朝的頂峰是唐朝,其實不然。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之一,「南海一號」的發現說明了南宋國家財富積累大部份都是依靠海外貿易,所以南宋甚至可以稱為古代中國的海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