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大英帝國是如何衰落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怎麽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碎

2023-12-31歷史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清源

編輯|t

丘吉爾似乎是一名為人所稱頌的政客,但是幾分真假,難以明言。

相較於政客,丘吉爾更適合去當一名演講家。

在他的手中,英國的實力加速滑落,最終在戰後完全喪失強國地位。

那麽,丘吉爾究竟是怎麽拖垮英國的呢?

(丘吉爾)

真正的投降主義者

丘吉爾骨子深處就是一個投降主義者。

英國,尚未褪去帝國的榮光,首相張柏林就忙不叠地把「綏靖」這本書遞給了她。

難道這就做錯了嗎?

盡管「綏靖」二字出自張伯倫之口,但是他對於英國的真實實力有著明確的預估。

(張伯倫)

而丘吉爾沽名釣譽,口口聲聲「反綏靖」,卻是徹底地毀掉了自己前輩們所打造的「離岸平衡政策」。

也正因此,當二戰中法國投降之後,丘吉爾就已經徹底慌了神。

以至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丘吉爾推翻了自己的「反綏靖」政策。

他同樣也對某些處於敵友邊緣的國家實行了「綏靖」,例如佛朗哥的西班牙、土耳其,甚至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對日本,皆是如此。

當納粹德國的炮火不斷迫近時,丘吉爾的腦海中只剩下了兩種可能——他早已規劃好了英國的命運:

要麽是在納粹德國的炮火之下覆滅,要麽是淪為美國的附庸國,茍延殘喘。

(二戰法國投降)

在這樣的想法下,定力不足的丘吉爾將英國的海外基地打包送給了美國——英國上下數百年基業,一朝盡失。

在丘吉爾看來,英國根本沒有和納粹德國一較高下的實力,但此時,英國本土幾乎沒有遭受任何損失。

不妨回過頭去看丘吉爾「賣國求全」的1941年。

彼時的境況,遠遠還不到「中道崩殂」的境地,英國依舊值得被叫一聲「大英帝國」。

誇張點說,當時的局勢最危急的話,也就是和19世紀拿破侖揮兵二至差不多。

(蘇聯頑強守衛國土)

此外,法國雖然已經亡國,但是蘇聯仍然堅挺,二戰的局勢遠不如丘吉爾想象得那般惡劣。

而德國前進的步伐也逐漸放緩,因為歐洲各國反抗德國統治的戰士大有人在。

更應該註意到的是,被屠戮的澳洲、加拿大這些有著盎格魯-撒克遜血統的國家,都緊緊地抱在了一起。

無論如何,丘吉爾只要靜觀其變,拖下去就好了。

但是被嚇破膽的丘吉爾直接把祖宗的基業都賣掉了。

放眼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艱辛歷史,哪一次遭遇重創時,不是循序漸進,甚至以十年為一小步的走下去?

(丘吉爾)

英國靠著海軍起家,無論是法國還是德國,都一次次地被英國擊敗。

但是投降主義者——丘吉爾,直接放棄了英國,轉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美國身上。

丘吉爾一直不明白,在二戰陷入焦灼的情況下,英國真正的敵人絕不是德國,而是美國。

隱藏身份:不靠譜的經濟學家

1945年敗選之後,丘吉爾本可以放過英國,但是在1951年,他再度「禍害」英國。

東山再起之後,丘吉爾發現世界已經大變樣了。

丘吉爾在經濟政策上的糟糕表現踩滅了英國復興的火種。如果說英國選取一位不懂政治的經濟學家來當首相的話,英國或許都能恢復元氣。

當時,韓戰推高了世界整體物價,促使英國集中精力重整國內軍備,這是導致1951年國際收支經常出現赤字的主要原因,丘吉爾上台後面臨著這個問題。

(丘吉爾的財政政策堪稱悲劇)

丘吉爾的反應是加強控制,不斷減少進口,嚴格限制銀行的利率。

但是,待到物價恢復平穩,丘吉爾又毫不猶豫地開始了解除管制的政策。

大部份鋼鐵工業和部份公路運輸業都恢復了私有制。

工業結構上的變化,在電力和鐵路方面基本上是去中心化;

民航領域也允許更多的市場競爭。

但是,為了提高效率而進行競爭的必要性值得懷疑。

例如,寡頭壟斷只會導致資源的重復和競爭浪費。

但是,許多人認為國有企業缺乏效率,要想找到一種除市場競爭之外替代的刺激方案是不那麽容易的。

要在管制經濟中恢復市場自由,就需要使用貨幣政策。

(丘吉爾)

因此,重新引入銀行利率,作為一種浮動的控制工具,銀行利率在1957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時達到了7%的最高水平。

英國央行下達指令對信貸進一步控制,要求銀行遵守30%的傳統流動性比率。

1960年4月,丘吉爾引入了「特殊存款」制度。

這實際上意味著凍結銀行一定比例的流動資產,從而限制信貸。

地方政府被迫在1955年公共工程貸款委員會提供融資,地方政府在市場上不能隨意提高它的投資資金。

但是一直到自己死去,丘吉爾都沒有認識到英國經濟過於依賴貨幣政策。

毀掉皇家海軍的「空軍派」

英國歷史學家埃哲頓認為:

戰後英國的歷史,就是丘吉爾為了保持英國軍事工業的領先地位而采取的代價高昂的戰略的歷史。

(昔日強大的英國海軍)

但是,丘吉爾統治時期,英國昔日引以為傲的皇家海軍覆沒在重洋之下。

其實,從20世紀的頭幾年開始,英國與外國造船商使用的生產方法已經有了顯著的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市場條件賦予了靈活性強的船舶有利競爭,使英國能夠從其集中在造船地區的大量熟練勞動力供應中受益。

國外的生產商面臨熟練勞動力短缺,不得不更新自己的生產方式。

工業經濟學家J·R·帕金森早在1956年就觀察到了勞動力供應和生產方式之間的這種聯系。

(英國軍艦)

20世紀30年代,丘吉爾統帥下的英國造船業,一直沒能對未來10年或20年全球造船業發生的變化做出準確預測。

歐洲大陸的造船商走在了前面,因為他們沒有處理好足夠的熟練勞動力供應。

英國造船廠的傳統模式,使得造船能夠在熟練工人的幫助下完成;

歐洲大陸缺乏熟練的工人,使他們不能夠套用英國造船廠一樣的模式,於是他們放棄了傳統的生產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流水線式的造船工廠,這些工廠可以使半熟練工人快速完成加工制造。

1930年以後,市場條件和技術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利用更加系統化的管理方法逐步將有利競爭轉移到船廠。

隨著世界能源使用從煤炭轉向石油,對油輪的需求也隨之增長。

油輪是相對簡單的船只,表面又長又平,可以很容易地用標準元件建造。

20世紀30年代和二戰時期,焊接技術的發展和完善增加了使用預制技術的可能性。

這導致了船舶建造的「龍骨」系統的廢棄,在這種系統中,部份船體是在作業基礎上建造的,然後在泊位上一件一件地安裝。

(英國造船業時至今日仍然一蹶不振)

透過預制,大量的標準元件在室內建造了船舶的大塊部份,然後透過鐵路或起重機運輸到泊位。

這就產生了直線生產組織的模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焊接和批次生產技術的大規模推廣,使得造船技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這意味著在戰後時期,英國的固定資本投資和勞動力結構都是落後的——但是丘吉爾一直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說不想去改變這一點。

在1950年至1970年期間,船舶的規模大幅增長,這進一步加劇了英國小型造船廠的淘汰。

同時,造船業被日本政府選為重振日本戰後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全新的高效新造船廠采用全新的工作模式,利潤巨大。

此外,隨著丘吉爾賣掉了海外基地,英國海外市場迅速萎縮,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戰後的英國造船業都沒有真正的機會獲得發展。

(丘吉爾)

無論是在政治層面上,還是經濟層面上,丘吉爾都沒有展現出應有的領袖素質。

以至於有人調侃道:

丘吉爾之所以為人所稱頌,大抵是那幾篇出自助理之手的演講吧?!

參考資料:

British documents on foreign affairs--reports and papers from the Foreign Office confidential print, Bethesda, Md.: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1983-2003. 藏於國家圖書館。

Diplomatic Correspondence Great Britain in Franklin D. Roosevelt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

3.Hansard: Commons and Lords’ Debate Records of the Parliament of United Kingdom.

Series 5, Vol. 432 , 435, 437, 450, 452, 459, 460, 464, 478, 480, 484, 498, 505 , 508 , 522 , 523 , 536.

Cabinet Office Files, CAB 66,128, 129,195.

Blewett, Timothy, Hyde-Price, Adrian and Rees, Wyn, British Foreign Policy and the Anglican Church,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