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6年,提到張學良,周恩來褒獎:無論如何,他是千古不朽的人物

2024-01-30歷史

前言

1975年12月20日,周總理已經處於彌留之際,當他又一次的從昏迷當中醒來,便第一時間將羅青長叫到身邊囑咐道: 「不要忘記台灣的老朋友」 ,雖然周總理並沒有完全點名這裏的「老朋友」,但是,羅青長卻深深的明白, 這裏面肯定是包含了張學良將軍。

有些人,即便沒有日日在一起,卻也能成就一段深厚的友誼,周總理和張學良便是這樣。

張學良秘密會見周恩來,送上大洋整三萬

1936年1月,紅軍主力渡河東征,但是,在這之前,他們還必須得鞏固後方,於是,毛主席率軍東征之前,便對周恩來予以安排: 坐鎮陜北,負責後方工作, 當然,周總理還肩負了一項重任,—— 做張學良的工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當時,張學良手中握有20萬大軍,且擔任著西北「剿共」副總司令代行總司令職務,所以,做好他的工作無比的重要。

周恩來先將在作戰當中被我軍俘虜的東北軍107師的團長高福源送回去,讓他向張學良處轉達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誠意,同時,高福源也被放回,感受到共產黨這邊的誠意後,張學良很快就提出同共產黨正式代表會晤商談的想法。

周總理心裏十分高興,便將李克農派去和張學良進行張氏談判,李克農完美完成任務,達成了幾項協定,只是,協定裏面有一項是 請毛澤東或者是周恩來和張學良進行直接會晤,雙方進一步地商談抗日救國大計。

周總理聽完李克農的匯報後,就立刻給在東征前線奮戰的毛澤東發去電報,毛澤東很快回電,讓周恩來找一個適當的時機去面見張學良。

一番寒暄過後,周恩來和張學良兩人坐在一塊,雖然兩人之前從來沒有見過面,但是,初次相見,卻產生了一見如故之感。

為了活躍氣氛,周總理率先說自己是在東北長大的。

張學良聽後笑著說他知道,這件事他的老師張伯苓已經講過了。

周恩來這邊滿腹疑問,之前從來沒有聽過張學良在南開讀過書啊,想到這裏,他便問出來, 「何以說張伯苓是你的老師?」

張學良也沒準備隱瞞,便全部和盤托出, 他原來抽過大煙,也打過嗎啡,後來還是在張伯苓的規勸之下,將這些完全戒掉,水到渠成的,他拜了張伯苓為師。

說到這裏,張學良也爽朗一笑, 所以他們二人是同師。

兩人在直率的氣氛當中長談了將近5個小時,全程氣氛都很融洽。

對於中共提出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張學良完全同意,他說: 「紅軍是真抗日,抗日和剿共不能共存。」

後來 ,為了幫助邊區解決經濟困難,張學良還贈送給紅軍三萬塊銀元,以後又補送了20萬法幣。

事後,周恩來還對李克農等人說: 「談的真好。想不到張學良是這樣爽快的人,是這樣有決心有誌氣的人。出乎意料,真是出乎意料!」

對於他們談到的基本問題,周恩來第二天就給毛主席他們拍去了電報。而張學良和周恩來的首次見面,在後來改變了當時抗日的格局。

周公來了,一切就有辦法了

1936年,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突然之間爆發了。

在事變發生之前,中國共產黨並沒有聽到這件事,事變發生之後,對於中共已經非常信任的張學良立刻就給當時在保安的中共中央發去了電報,希望能夠吸取中國共產黨的意見,中共中央接到電報以後,立刻就進行了緊急磋商,當天深夜,毛澤東和周恩來就給張學良復電:

恩來擬來兄處,協商大計。

12月13日中午,他們再次發去電報:

恩來擬來西安與兄協商爾後大計,擬請派飛機赴延安來接。

張學良復電:

現此間諸事順利,一切恩來兄到後詳談。

西安事變後,12月17日,周恩來趕赴西安。

等待周總理的就是張學良的專機,張學良還派了劉鼎去接周恩來,飛機在西安機場徐徐降落,已經是17日的晚上,張學良早已焦急地等待周恩來得到來。

12日那天他們雖然已經將蔣介石扣押了起來,但是,對於下一步,他們卻遲遲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和統一的認識,有很多事情都得等候周恩來到了之後才能共同商議。

對於中共和周恩來,張學良予以極大的信任,張學良說: 「周公來了,一切就有辦法了。」

經過和周恩來的商談,張學良徹底安定下來。

24日晚上,在宋氏兄妹陪同下,周恩來去面見了蔣介石。蔣介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 「蔣先生,我們有十年沒有見面了,你顯得比從前蒼老些。」 回頭一看,竟然是熟人周恩來,他當即放松下來,點著頭嘆了一口氣說 :「恩來,你是我的部下,你應該聽我的話。」

周恩來並沒有被他的話影響到,而是堅決表明態度 :「只要蔣先生能夠改變’ 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我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就連我們紅軍也可以聽蔣先生的指揮。」

在周總理機智而又誠懇的話語之下,宋美齡說 :「以後不剿共了,這次多虧周先生千裏迢迢來斡旋,實在感激得很。」

蔣介石這邊也做出了口頭承諾 :「只要我存在一日,中國決不再發生反共內戰! 」

25日下午,張學良在得到蔣介石的口頭承諾之後,為了確保蔣的安全,便不計個人安危,親自將其護送乘飛機離開西安。周恩來聽到訊息以後,趕到機場,想要勸一勸張學良不要親自送蔣介石去南京,然而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飛機已經騰空而起,望著蒼天,周總理眼含熱淚,反復地呢喃一句話 :「張副司令,張副司令……」

蔣介石一離開西安,態度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飛機剛到他嫡系部隊的地盤,蔣介石就立刻變得有恃無恐,後來,張學良失去了自由,開始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囚徒生活。

無論如何,他是千古不朽的人物

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之後,周總理一直掛念著這件事,每次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談判的時候,周總理都會提出讓他們釋放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的要求,但是,這件事遲遲沒有結果。

1949年,國民黨政權崩潰在即,周總理又一次地提出了自己的請求,當時李宗仁表面上進行了允諾,但是,蔣介石卻在私底下搞了一些小動作,背地裏將楊虎城將軍殺害,而張學良這邊的人則是收到了將張學良押到台灣的密令。

國共談判破裂之後,以張治中為首的國民黨代表團做出了回南京述職的決定,得知此事後,周總理進行了一番用心良苦的勸說, 他已經對不起一個姓張的朋友,所以不能再對不起另外一個姓張的朋友了。 周總理的話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張治中將軍這才沒有步了張學良的後塵。

1956年,周恩來提起張學良還說: 「漢卿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是個遺憾,但無論如何,他是個千古不朽的人物。 」對於張學良為國家犧牲一切的舉動,周總理十分敬佩。

1961年,為了紀念西安事變25周年,周總理還特地在中南海西花廳設宴招待了張學良、楊虎城兩家的親屬。席間,張學思談到哥哥被軟禁,楊虎城將軍被殘忍殺害時,早已痛哭不已,淚流滿面,而一向都是沈穩的周總理也十分動容,給予了二位高度評價,將他們稱之為 「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自從張學良被蔣介石他們押解到台灣之後,周總理就一直在想方設法地向他傳遞自己的思念之情,但是,兩岸之間相隔咫尺天涯,想要聯系上談何容易。

後來,在得知張學思和夫人要去香港探親,於是專門宴請了他們,還托他們將自己手書的幾句話帶給張學良。

1975年12月20日,周總理已經處於彌留之際,當他又一次的從昏迷當中醒來,便第一時間將羅青長叫到身邊囑咐道: 「不要忘記台灣的老朋友」, 雖然周總理並沒有完全點名這裏的「老朋友」,但是,羅青長卻深深的明白,這裏面肯定是包含了張學良將軍。

1990年6月4日,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還專門致電張學良,向他祝壽:

去台之後,雖遭長期不公正之待遇,然淡於榮利,為國籌思,贏得人們景仰。恩來在時,每念及先生則必雲:「先生乃千古功臣。」......先生當年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的祖國統一振興中華大業。為其必當不遠。想先生思之亦欣然而自慰也......我和同輩朋友們遙祝先生善息珍重,長壽健康,並盼再度聚首,以慰故人之思耳!

在這裏,鄧穎超不但表達了自己的衷心祝願,也包含了周總理生前沒有實作的心願。

周總理去世之後,羅青長就一直惦記著周總理的囑托,想方設法地將周總理對他的思念傳遞過去。

1992年,張學良之子張閭琳前往沈陽參加閻寶航烈士的紀念活動。羅青長得知這個訊息以後,將周總理的四句話又手書托他轉告給張學良。四年後,閻寶航的女兒閻明光準備前往美國去看望張學良了,臨走之前,還專門詢問羅青長有沒有什麽話需要她捎,羅青長再次手書周總理的四句話請她代為轉交。

這一次,張學良真的看到了,在欣喜之外,他還親自詢問閻明光, 「這是不是周先生說的?」 雖然張學良和周總理相處時間不長,但是,他們的友誼經受住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