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歷史上的匈奴是現在什麽地方的人?過得如何?你可能永遠猜不到

2024-01-22歷史
匈奴在唐朝之前一直生活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對中國歷代中原王朝的發展影響深遠。可是自從唐朝之後,史書上就再也沒有記載過有關於匈奴的歷史,匈奴也像是從人間蒸發了一般,沒有了任何的訊息。
有關於匈奴後來的故事,一共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為法是曹操時期北匈奴都被趕到了歐洲,而南匈奴逐漸的被漢人吸收。北匈奴到歐洲地區之後有了自己的國家,也就是當年的奧匈帝國,捷克斯洛伐克這些國家。
另外一種說法指的是,匈奴在漢武帝時期向中亞地區逃亡,並且在中亞地區繁衍生息建立國家,而現在的土耳其就是當年匈奴人所建立的國家。
但無論是哪種說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又都不算準確。
那麽當年中國歷史上的那批匈奴人到底去了哪個地方呢?他們現在過得怎麽樣呢?今天就來詳細解讀下匈奴人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上匈奴人這個群體。
根據【史記】記載:「其先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
根據這樣的一個定義,我們看出來當年的匈奴和現在的蒙古人的習性非常的相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遊牧民族。
與中原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沒有一個固定的居所,哪裏有草他們就趕著牲口去哪裏放牧。
——
因此,其生存資料主要是來源於牛羊,所以存在著很大的不穩定性,而且生存物資也不容易累積,非常容易受到天氣影響,生活條件相對惡劣一點。
但有壞處也有好處,這種環境也造就了匈奴人的身體,他們往往都比較強壯,野外生存能力比較強。而且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一個最為強大的兵種,所以匈奴人當年的騎兵的作戰能力還是比較高的。
而且匈奴也並非是一家,而是有好幾個部落組成,所以匈奴並非是指的一個民族,而是指的一個群體,比如說咱們現在說歐洲人一樣。
——而與之相對比,中原人則是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居所,已經進入了農耕文明社會,所以容易積累一些生產資料,雖然受到了一定的天災影響,不過應對自然災害的打擊能力要高於匈奴這樣的遊牧民族。
而中原王朝雖說沒有像匈奴那般戰鬥力極強的騎兵部隊,但是工藝相對先進,可以制造一些相對先進的武器從而占據優勢。同樣是也會對匈奴的優點進行吸收,比如說當年趙王就提出了「胡服騎射」,從而強大了趙國的軍隊的作戰能力。
歷史上的匈奴與中原王朝之間的瓜葛
匈奴應該是歷代能夠與中原王朝相匹敵的外部力量之一,從戰國時期中原王朝和匈奴的戰爭都沒有斷過。匈奴的生存方式是相對原始一點,所以作戰能力也非常的弱——當時像燕國這樣的小諸侯國都能夠吊打匈奴,讓匈奴好好的俯首稱稱臣。而趙國更是屢次北卻匈奴千裏之外。
不過由於遊牧民族有著較高的機動性,所以不可能徹底的讓他們打敗他們,無非也就是一打而散。當時各國為了防著匈奴,也就修建起了長城。
等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將河南套地區的匈奴趕出去,並且命令蒙恬將之前燕趙長城修繕一下,連成了後來的萬裏長城防禦匈奴。匈奴也算是正式的和中原王朝進行了一定的分離。
劉邦在打贏項羽之後,也曾嘗試過想要北卻匈奴效仿秦始皇,但劉邦卻吃了敗仗,被匈奴困在包圍圈之中,後來劉邦不得不透過賄賂匈奴老婆逃得一命。從那之後,漢朝也就在沒有主動攻占匈奴,反而實行了一套防禦政策。
根據史料記載:「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
而在此期間匈奴經過不斷的吸收中原文化開始慢慢變得的發展壯大。在此期間北方的匈奴各部逐漸統一,並且形成了一個較為強大的統治集團。同時北方匈奴也開始嘗試著農耕,在一些適合種植農作物的地方讓漢人俘虜屯田收糧。
「以滅夷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諸引弓之民並為一家,北州以定。」「匈奴稍強,蠶食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國,引弓之民,並為一家」。
當時的匈奴從面積上來說甚至超越漢朝的實際控制區域,而軍事力量上完全也有和漢朝對抗的能力,甚至超越漢朝,而此時匈奴也算是進入到了一個巔峰時期。
匈奴轉盛為衰,開始分化、遷徙(重點)
等到漢武帝時期百姓生活富足,糧草也積攢的具有了一定的數量,綜合國力大大的提高。
在漢武帝之前,漢朝可以說是受盡了匈奴各種淩辱,但無奈匈奴當時比較強大,漢朝只能夠和匈奴保持著一種隨時願意和談的態度。
漢武帝時期一共向匈奴發起了三次戰爭。
——首先派衛青收復了原本的河套地區。
——公元前121年又派霍去病奪取了河西走廊。此地當年也是匈奴掌握的唯一可以耕種的地方,失去了這些可耕種之地,匈奴的生產資料也就變得相對不穩固,其實力開始迅速衰退。
——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又派衛青、霍去病,被卻匈奴千余裏一直打到封狼山,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境內。
這幾次戰爭,基本將匈奴軍隊主力給打散了,不過當時的匈奴還是堅挺,並沒有消失。
匈奴本身就是一個遊牧的民族,本來就居無定所,所以漢朝軍隊也不可能說將匈奴給趕盡殺絕。
但當時由於匈奴勢力衰弱,內部自然就會開始出現分散現象——當時有不少匈奴部落直接向漢朝臣服,成為了漢朝的子民。
漢朝則對於匈奴曾生活的河南套地區加強了管理,而在那之後,中原王朝不斷的壓縮匈奴人的生存空間,讓匈奴喪失成氣候的基礎,並且不斷讓他被其他部落給吞並或是融合。
而三國時期,曹操對於比較乖巧聽話的南匈奴不斷的進行中文化,對於堅持抵抗的北匈奴則進行了驅趕。
1、先說被驅趕的。
——而這批被驅趕的北匈奴人中的一小部份人也就來到了歐洲地區,雖說無法與中原王朝匹敵,但在當時分裂的歐洲卻是相當強勢的,他們給當時的歐洲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歐洲歷史上記載,匈奴人來到歐洲後被稱為「上帝之鞭」。
不過由於匈奴的文化相對落後,而且人口少一些,在歐洲定居後,開始不斷的融入到歐洲原生的一些居民中,慢慢的被當地的民族所同化,畢竟少數被多數給融合是必然。
但至今也不確定當年的這一小批匈奴人到底融入了哪些歐洲國家,均有涉及也不是沒可能。
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遷移到歐洲那麽遠的,則是遷徙到了離的最近的中亞、俄羅斯、蒙古等國,也就是說中亞的斯坦人、俄羅斯人、蒙古人都可能有匈奴血統。
2、再說當時被中文化的。
南匈奴不斷的被中文化,晉朝時期則是發動了八王之亂,而在之前這些匈奴人已經被中文化的差不多了,在五代十國時期匈奴人不斷的相互融合相互吸收,界限也就逐漸變得不太明顯。
不過仍然有一些匈奴部落或群體也開始開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比如說後來建立西夏的黨項族,北方的蒙古族,女真族、契丹族等,還有一些在歷史中根本沒有提起名字的民族,姑且不論。
後來在漢人政權再次崛起之後,有一些小民族開始不斷的被漢人所吞並,並且進行了非常徹底的融合,這群人也就徹底成為了漢族人的一員。
那些不願意投降漢族的則是又被趕到了北方地區,成為了後來的西夏國,金國遼國等這些國家的主體民族之一。
像金國、遼國這些學徒人所建立的國家對於國家內的一些匈奴小民族進行了統一的大融。後來在金國和遼國這兩個國家滅亡之後,其主體民族則是又逐漸的被漢族以及蒙古族所同化。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基因庫分析,當時融入中國最多的匈奴人,主要分布在現在的遼東半島一帶,蒙古地帶,還有新疆等地區。
總的來說,嚴格來講匈奴並非消失在歷史當中了,他們依舊存在,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成為了其他國家或者是民族的一員。
這裏再來簡單回答下,他們過的怎麽樣
——曾經的他們是一個強大的遊牧帝國,即便分裂了也依舊能在一些地區稱王稱霸,所以他們可以說還是過的很不錯的。
有人或許會認為衰落後,他們一直被中原王朝打著跑,應該很可憐才對。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別忘了,他們是遊牧民族,居無定所才是天性,整天跑對於他們是在平常不過的事,所以這也不是啥大問題。
而至於現在的他們,大多已經融入到了民族、國家的,自然是有好有壞了,大家都看在眼裏,這裏我們就不用進行過多贅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