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感嘆:老蔣手下這三大悍將,哪怕重用一個都不會輸得那麽慘

2024-07-25歷史

蔣介石三大悍將

眾所周知,毛澤東主席和蔣介石可謂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同時他們都是近代中國傑出的戰略家、軍事家 他們也是兩個不同黨派的代表人物和領導者,毛澤東主席帶領的是共產黨,而蔣介石代表的是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都用自己出色的能力立下了不錯的戰績。

但是當抗日戰爭結束後,由於階級利益的不同,於是國共兩黨的關系便開始急劇下降,最終在1946年,國共內戰開始全面爆發,而在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的軍事能力與中國解放軍相比是非常強的,可是後來在毛澤東主席等人的帶領下, 中國人民解放軍卻取得最終的勝利,其實很大一部份的原因,還是國民黨軍自己打敗了自己。

同時解放軍勝利的原因更加離不開也是中國共產黨擁有非常多優秀的指揮將領,和戰士們的不畏生死、英勇作戰, 而事實上在國民黨中,有著出色指揮能力的人也是非常多的。

當初在解放戰爭時期,從雙方的陣容來看,國民黨的將領大多數都是受過正規教育和訓練的,其作戰經驗也是非常豐富,而且再加上當時國民黨的軍事裝備與中國共產黨相比更是非常先進,因此在此次戰役中,蔣介石是非常有信心自己的軍隊會取得最終勝利。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終在蔣介石錯誤的帶領下, 國民黨損失慘重以失敗結尾,而在這期間有很多優秀的國民黨將領因為蔣介石的猜疑而被罷免職務 一些有著非常出色軍事能力的人才,也錯失很多在戰場上發揮才能的機會,由於沒有被蔣介石重用。

就連毛澤東主席都感嘆地說道: 「老蔣手下這三大悍將,哪怕重用一個都不會輸得那麽慘。」 那麽蔣介石手下的三位悍將是誰呢?連毛澤東主席都對他們非常稱贊。

第一位悍將薛嶽將軍

薛仰嶽原本是薛嶽將軍的原名,後來因為比較感動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便改名為薛嶽 在1907年,成功地以自己優秀的成績,考入保定陸軍軍校,後來在抗日戰爭中,以自己英勇的作戰能力,被當時的士兵們認為是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 還有著抗戰「戰神」的稱號,可是就是這樣一位人物,後來卻不被蔣介石重用。

在薛嶽去世的時候,曾無奈地對蔣介石說出: 只要聽話的奴才,而不用人才」這樣一句話, 充分體現了薛嶽當時對蔣介石用人不當的看法,而薛嶽說這一句也不是沒有理由的,當時蔣介石用人的標準是非常苛刻的, 如果是非常聽話的嫡系或者親信,即使能力不是特別優秀,蔣介石也會非常看重他們,例如陳誠、湯恩伯等人。

而對於薛嶽這樣不是嫡系之人,蔣介石一直對他采用保守用人的態度,可是即使是這樣,依舊阻礙不了當時他出色的光芒,在抗日戰爭中, 薛嶽更是以自己優秀的指揮能力,把日軍打的損失慘重,當時在日軍軍營中一度流傳這樣一句話為:「撼山容易,但是要想撼動薛嶽將軍是非常困難的。」

而在當時的國民黨將領當中,絕大部份都有在戰場上發揮失誤的時候,但是反觀薛嶽, 在戰場上始終保持著時刻的清醒,幾乎沒有出過差錯的情況,因此在打仗時基本上也沒有輸過, 並且在與日軍打仗的過程,一直都能消滅很多的日軍。

在1938年9月,日軍把徐州占領過後,又想去進攻武漢, 於是為了把日軍在武漢外圍的萬家嶺給死死地阻止住,便派遣了薛嶽去作戰此次日軍拖延時間,為國民黨主力軍隊去爭取優勢, 當薛嶽了解此次情況後,便迅速調整作戰方案,做出了一系列計劃。

此次戰役中,薛嶽采用了口袋陣法, 在日軍剛踏入萬家嶺的時候,就把他們死死地給包圍了起來,采取猛烈的進攻,不斷的把陣型給縮小, 不給敵人留有任何能夠突圍的機會,成功的把日軍給攔截在這裏,這場戰役結束後,在薛嶽的帶領下,軍隊成功把日軍2000多人給消滅俘虜,而這場戰役同時也把薛嶽的名聲給打了出來。

後來在四次長沙會戰中,更是把自己強大的作戰本領給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時在面對日軍數十萬多的兵力和多種高科技裝備時,更是沒有一點畏懼,反而用自己自創的「天爐戰法」,把日軍打的節節敗退, 消滅日軍多達十幾萬人,當時一度在戰場上,日軍只要聽到薛嶽這兩個字都忍不住害怕。

但是為什麽這樣一名有勇有謀的優秀將領最終沒有得到蔣介石重用呢? 其實在解放戰爭時期之前,由於薛嶽出色的軍事能力,蔣介石對他也是一直重用的,但是後來在對抗粟裕將軍時,薛嶽便漸漸的失去了以前兇猛的戰績。

在與粟裕的魯南戰役中,薛嶽的作戰方法仿佛暴露在粟裕眼中一樣,不管走哪一步路,都被粟裕算得明明白白,整個戰役過程,薛嶽完全被粟裕給壓制住,實在看不下去陳誠便主動去給薛嶽要來指揮權,在萊蕪戰役中去親自指揮,但是結果可想而知 面對強大的粟裕將軍,他仍然是以失敗結尾,最終還把國民黨6萬士兵給白白損失。

可是這場戰役失敗的後果全被薛嶽承擔,再加上後來薛嶽又有通共的嫌疑,於是讓本就多疑的蔣介石對薛嶽有了戒備, 便把薛嶽的職位給撤銷掉,給了一個沒有權利和兵權的閑職,一直到去世前,也沒有得到一次被重用的機會。

第二位悍將孫立人將軍

孫立人於1900年出生在安徽廬江,家裏世代也都是讀書人,因此由於家庭原因,孫立人從小就非常有文化,也以自己優秀的成績成功考入清華大學, 後來又去美國留過學,在那裏他非常勤奮的學習軍事技巧。

成功在美國維珍尼亞軍事學院畢業, 在回國的時候,由於碰上全面抗戰的開始,孫立人認為自己學成歸來後,也應該運用自己的軍事能力出一份力, 於是便先後參加了凇瀘會戰和武漢會戰兩大戰役。

在這兩次戰役之中,憑借著自己出色的軍事能力,立下了赫赫戰功,同時也在軍界中打響了自己的名聲, 後來由於宋子文也在西方高校受過教育,孫立人認為其與自己應該有相同的見解能力,於是便加入了宋子文的稅警總團。

在兩年之後,由於需要進入緬甸作戰,便把稅警總團中的三個團改編為新38軍, 而此次緬甸之戰也讓人看到了孫立人強大的作戰能力,同時這次戰役也是孫立人與蔣介石矛盾暴發的開始。

第一次孫立人與蔣介石的矛盾是在仁安羌大捷的時候,那時孫立人帶領的新38師是唯一的戰略預備隊, 在遠征軍進入緬甸時,因此在仁安羌英軍被圍之前,孫立人被任命為曼德勒衛戍司令,還是蔣介石曾親自去往曼德勒給命任的 同時還對孫立人反復告誡,千萬不要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就離開曼德勒。

但是當孫立人看到戰場的情形後,最終還是奔赴去了救助仁安羌的道路,後來也驗證了孫立人此次決策的正確性,雖然在此次戰役取得了勝利,但是孫立人此時卻有了一個蔣介石的大忌, 那就是沒有聽從蔣介石當時的安排,因為蔣介石用人原則就是即使不會打仗,只要聽話就是好的將領。

後來在野人山撤退時,孫立人又與蔣介石發生了第二次矛盾,而此次矛盾也使孫立人在當時的國民黨將領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當時由於蔣介石畏懼中國遠征軍會被英國給控制,因此在史迪威提出讓遠征軍撤退到印度時的決定時,便毫不猶豫的給拒絕了, 隨後又下令讓杜聿明率領軍隊和新38師的遠征軍回國。

但是當孫立人聽到蔣介石的決策時,便認為是非常不恰當的,因此便拒絕了杜聿明的命令, 決定聽從史迪威的命令率領部隊撤到印度,雖然後來證明此次孫立人的決定是正確的。

但是由於史迪威與蔣介石有矛盾,而且還因此把杜聿明給得罪了,更何況當時杜聿明又非常得蔣介石重用, 所以後來即使部隊在孫立人的帶領下,成功的保全了下來,依然沒有的得到蔣介快誇贊,反而是打了敗仗的杜聿明卻步步高升。

而從這兩次孫立人與蔣介石的矛盾我們也可以看出,孫立人的作戰方式更多地考慮的是科學性,與西方軍隊的作戰理念是非常相似的 與蔣介石率領的黃埔系的將領們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當時的國民黨將領中,孫立人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後來在東北戰場上,因為孫立人與杜聿明作戰理念的不同,因此又發生了矛盾, 於是一直看重黃埔嫡系的蔣介石便把孫立人調離了戰場,授予他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虛職, 在國民黨退守到台灣後,由於一些原因,孫立人又被蔣介石認為有叛變的行動,於是便有長達33年的軟禁生活,一代英勇的將領就這樣被從此埋沒。

第三位悍將白崇禧將軍

白崇禧的出身是新桂系軍閥,在當時的北伐戰爭中,用自己優秀的指揮能力,贏得了小諸葛的稱號,戰略能力是非常強大的,是國民黨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與李宗喜在抗日戰爭中共同指揮的台兒莊大捷,更是非常出名。

在此次戰役中,白崇禧用自己獨特的作戰策略取得很大的作用 同時也讓世人看到了中國軍人英勇的作戰能力,大大的鼓舞了人民對抗戰的積極性, 後來在武漢會戰和昆侖關大捷中,更是使日本軍隊損失慘重,在他的優秀的指揮帶領下,一點都不給敵人留有任何余力去反攻。

但是白崇禧畢竟是在保定軍官學校出身而不是黃埔軍校,因此從這都可以看出,白崇禧是多麽的驍勇善戰,但不是蔣介石看重的黃埔嫡系之人,始終得不到蔣介石的青睞, 而且蔣介石看人又非常註重那種只聽從自己的命令又非常忠誠的人。

而白崇禧自己手裏又有兵又有實力,因此心氣傲大的白崇禧和蔣介石自然也共事不到一起,而且蔣介石對白崇禧更是防備有加。 在解放戰爭爆發的時候,白崇禧更是非常的盡職,他認真地分析了戰爭形勢,並且之後還對蔣介石提供作戰計策。

但是此時的蔣介石對於白崇禧並不信任,最終這個計策也沒有被采納,後來在1946年的時候, 白崇禧被派遣到了東北地區去作戰,在他英勇的指揮帶領下,在戰場上,國民黨軍便迅速的取得了作戰優勢。

在這士氣正好的時候,白崇禧向蔣介石建議應該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東北控制權,可令人意外的是, 蔣介石卻沒有實施白崇禧的這個建議,直接下達命令讓士兵離開這裏, 於是白崇禧無奈也只能率兵撤離,而蔣介石的這個決定也為後來我軍在遼沈戰役中的勝利,奠下了基礎。

白崇禧的作戰能力是非常多變的, 在當時的國民黨將領中,幾乎沒有人可以超越他的作戰本領 就連日本人當時都稱白崇禧為戰神,其優秀的軍事才能被國共兩黨都非常認可,而白崇禧雖然和蔣介石面和心不和,也不是蔣介石的嫡系,但是從始到終白崇禧對國民黨都是非常忠心的。

即使後來國民黨退守到台灣 他依然選擇繼續跟隨蔣介石,可是蔣介石對他一直抱著不信任的態度,還是最終沒有重用他 在晚年時郁郁不得誌,最後還落得個疑似被毒死的下場,這樣一位軍事天才沒落還是挺讓人遺憾的。

蔣介石有三大悍將不重用,最終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狹隘的心胸,導致慘敗, 而這也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有寬闊的心胸,這樣一切才能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