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5月23日,新華社釋出了一則新聞,內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於報道當天開始在台灣海峽北部、南部、東部及周邊幾個島嶼,開展聯合演訓。看著媒體釋出的演訓示意圖,人們才意識到原來中國的實力已經到了勢不可擋的地步。
明眼人都知道,這次演訓是中國給予不法分子的一份嚴厲警告,同時也向全國傳遞了「台灣是中國的台灣」這一訊息。
此前,很多人一直不理解為什麽中國人要把「復興中華」掛在嘴邊,如今就是最好的說明,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1941年的抗戰時期中國人的無助,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中華民族的浩劫——日本侵華戰爭
一切還得從日本侵華戰爭說起。根據歷史記載,日本侵華戰爭是1937年7月7日發起的,當時駐守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事先沒有知會中國的情況下,擅自在中國軍隊駐地的附近舉行了所謂的軍事演習,隨後,他們主動挑釁,聲稱有一名日本士兵從當地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進行搜查。
要知道,宛平城緊鄰盧溝橋,自清代以來,這裏就是南來北往的商旅的必經之地,最重要的是,它還是連線北京和周邊地區的重要通道,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所以,不用想都知道,日本的這一挑釁目的並不純粹。
日本的心思昭然若揭,中國駐軍也不傻,自然是嚴詞拒絕日本的這一要求。遭到拒絕後的日本不甘心,當即便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了進攻,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中國駐守當地的守備軍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不過,當時的中國國庫空虛,社會內部混亂,各派人士爭端不斷,所以,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雖然中國軍隊也奮力抵禦外敵,但終究是寡不敵眾,為日軍所敗。此後,日軍迅速侵占了中國東北的大部份地區,導致東北全境在1932年2月淪陷。
此後,他們又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對東北人民進行了長達14年的奴役和殖民統治。在此期間,超過3000萬的東北同胞飽受亡國奴的痛苦滋味。
除了人員傷亡外,此次事件還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財力損失,對中國百姓的生活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只是,生活的水深火熱並非只有窮困潦倒,對於百姓來說,顛沛流離、家國俱破才是最痛苦的。如果日本人在此戰之後只是侵占國土,不傷黎民百姓,中國人也不至於從壓迫中崛起。
可偏偏日寇殘忍,殘害中國民無數,甚至視中國人為牲畜,隨意宰割,其行為實在是太過沒有人性,於是,為求生存,中國國民意識崛起,開始全民抗日。
民族意識的崛起——中國全民抗日
俗話說「落後就要挨打」,那時的中國之所以被日本侵略,除了國力不夠之外,本質上還是因為家國意識欠缺。日寇入侵之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民不聊生,人們自然是要尋求出路的,既然忍讓沒有效果,何不反抗拼死一戰呢?
當時的很多國人都這樣想,於是,在各派人士的領導下,不少人紛紛揭竿而起,加入了反抗的隊伍。中國共產黨也從民族大義出發,率先提出武裝抗日的主張,並行出宣言明確提出聯合全國工農兵士勞苦民眾,「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東三省!」。
隨後,中國共產黨組織東北抗日聯軍,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與日軍進行了殊死戰鬥。同時,為了盡快驅除日本侵略者,國共兩黨也暫時決定休戰,一致對外,先平國危。
國共兩黨的合作很大程度上的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大家抗日的情緒達到了高潮。
全民族眾誌成城奮勇抗戰,他們懷著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決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都形成了共同的意誌和行動,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了他們的共同目標。
八年抗戰,大大小小的戰役不計其數,勝利的同時,中國國民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比如光是打了3個月的淞滬之戰中,中日雙方投入的兵士合計約有100萬人,其中,中國軍隊投入的73個師中就約有70余萬人,而傷亡的人數就高達25萬余人,可想而知8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有多大。
抗戰打到後期的時候,中國社會已經非常貧困,與此同時,國內外的憂患也顯露的更加明顯。
戰爭的後遺癥——內憂外患齊齊上陣
1941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了尾聲,就在這緊要的關頭,中國在國內外的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首先是國際上的形勢帶來的外部憂患。抗戰最早發生的時候,中國曾於蘇聯交好,所以,戰爭期間,蘇聯方給了中國很多幫助。
其中包簽訂3筆共2.5億美元的援華貸款;為中國提供飛機、大炮等戰備物資;向中國派出誌願航空隊;給中國提供技術支持等。
據統計,從1937年10月至1939年9月,中國從蘇聯得到985架飛機,1300多門大炮,14000多挺機關槍和2050輛卡車及其他物資裝備。還有6個來自蘇聯飛行中隊的誌願航空隊,來協助蔣介石為首的軍隊建設空軍和參加對日空戰。
此外,為加強中國的空軍實力,除出售戰機外,蘇聯還以誌願隊的名義向中國派遣飛行員參與對日作戰,短短幾年的時間,蘇聯技術人員為中國培養了將近1萬多名航空專業人才。正是因為有這份幫助,中國在與日軍作戰時才能屢次取得勝利。
不過,這種支持在1940年的時候戛然而止,原因是這一年,蘇聯與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說到這裏,大家可能會疑惑,蘇聯不是一直和日本在邊防上有摩擦嗎?怎麽突然又願意保持中立了呢?
這其實和德國有關,1940年夏,德國閃擊西歐大陸成功,日本也因此決定乘機南進奪取西方國家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勢力範圍。蘇聯一面要面對德國的威脅,另一面又要防範日本的進攻,所以,為了擺脫東西受敵的危境,他們便和日本簽訂了條約,保障東部邊境的安全。
從蘇聯的角度來看,這一條約對他們確實很有利,但對於中國來說,卻是非常被動的。【蘇日中立條約】的有效期截止到了1946年4月,這就意味著在這期間,蘇聯必須在中日對戰中一直保持中立,失去了蘇聯的援助,中國抗戰也轉入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
沒有了蘇聯的威脅,日軍對華北中共根據地開始進行瘋狂的掃蕩蠶食,意圖摧毀敵後抗日軍民的生存條件,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他們實施「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使用毒氣和細菌武器,對中國人民進行了殘酷的折磨和攻擊。
與此同時,作為連線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重要交通線的滇緬公路也多次遭到日本的轟炸和封鎖,這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的抗戰物資運輸,一定程度上拉長了中國驅逐日寇的時間行程。
其次是內部憂患,抗戰後期,國共兩黨矛盾加劇,那些頑固派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新四軍遭受重大損失,國共矛盾進一步升級。
他們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都對共產黨進行了打壓和限制,試圖削弱共產黨的抗日力量。
同時,各地軍閥割據,各自為政,形成了多個半獨立的地方系統,使得上面的法令難以貫徹到全國各個地區。
而當時的政府采取的經濟政策也未能有效緩解經濟困境,反而使得國民經濟越來越畸形,富有活力的民營資本力量更是被完全放棄。一時間中國國內通貨膨脹空前惡化,民不聊生,國民經濟呈現為「最壞的狀況」。
一方面失去了國際上的援助,另一方面國內時局分裂動蕩、經濟發展滯後,在這兩重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的抗日民族之戰變得更加艱難了。
正是因為經歷了這種腹背受敵、無所依靠的處境,所以,抗戰勝利、新中國成立後,相關領導人第一時間提出的就是要大力發展中國經濟、復興中華,本質上也是一種居安思危的表現,畢竟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社會中,自強才是硬道理。
結語
抗戰時期中國經歷的苦難和艱辛,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在1941年那段最無助的歲月裏,中國人民在內憂外患的困境中,依然頑強拼搏,最終迎來了抗戰的勝利。這段歷史不僅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動力,更是我們珍視和平、努力建設強大祖國的深刻教訓。
參考資料:
新京報—2024-05-23—東部戰區位台島周邊開展演習;誰是下個「萬億之城」?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2020-11-12—怎樣看待「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