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戰國時期魏國人才濟濟,連看門大爺都堪稱國士,卻為何全部棄用?

2024-06-09歷史

前言

在戰國時期,魏國被譽為人才輩出之地,連看門的大爺都被認為是國士。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人才為何會全部被棄用?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抉擇,是否蘊含著深刻的歷史智慧?

本文將引領讀者回到戰國時期,探尋魏國人才濟濟的歷史畫卷,揭示這一驚人的抉擇背後的種種因由。在人才輩出的時代,為何連看門大爺也未能幸免,被全部棄用?這個問題或許是一個歷史的奇跡,也是一個隱藏著政治策略的復雜謎團。

變法興國,一統中原

公元前403年,魏文侯繼位。此時的魏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四戰之地,邊疆處處危機四伏。明君魏文侯立誌要改變這一局面,於是開始實施一系列變法。在其麾下有兩位大將助力極大——李悝和吳起。

李悝原本只是一介平民,一個並不起眼的小百姓,靠著過人的勇武得到魏文侯的賞識。他主政軍權後,嚴明軍法,不因為是自己的親信就特權放縱,而是一視同仁,誰違法誰受罰。

他訓練出一支兇悍無比、裝備精良的禁衛軍,戰鬥力極強。這支部隊聽從統帥調遣,嚴守軍法,既可以像狼一樣殘忍地撕咬敵人,又內部像一群牛羊般馴服守紀。

同時他還推行了一系列農業改革,實行占田制,平定三晉地區,大大增強了國家財政收入。這給魏軍的輜重供給和武器改良提供了充足資金。於是魏軍所向披靡,將士們也得到了足夠的糧草支援,士氣高昂。

在李悝的雙管齊下,魏國國力空前強大。此時的魏文侯心血來潮,站在魏國都城城頭眺望四周,只見物阜民豐,田園遍布,想必此時民不知戰國之亂,只知君王之治,太平盛世真好。

吳起本是楚國人,後不滿楚懷王的窮兵黷武,投奔魏國。他提倡重視農業發展,減輕農民負擔。同時也主張修築水利工程,發展手工業,使國家經濟多元化。吳起在數場與楚國作戰的戰役中,都以少勝多,戰功顯赫。他運籌帷幄之中,洞察先機,精準判斷敵軍虛實。一場場勝利下來,士兵們對吳起愛戴備至、臣服忠誠。

在李悝和吳起的率領下,魏軍所向披靡,兵不血刃地殲滅了中山國,還大破秦、齊兩國,稱霸中原。此時魏國的國威達到歷史頂點,諸侯國使者雲集魏都,朝賀祝賀。魏文侯心中湧起統一中原的野心,我何不現在趁機向西滅秦,向南平楚,將天下拱手讓人呢?

狂想中淚水落下,終究,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天不遂人願,眼看中原一統在望時,李悝、吳起相繼去世,魏文侯也離開人世。這一系列變法為何沒有延續下去呢?

萬裏山河卻無進取之心

魏武侯繼位後,面對四面楚歌的局面,他反而滿足現狀,沒有絲毫危機感。也不思進取,只想享樂今朝。一次巡視邊疆時,魏武侯感嘆魏國的山河天險,四面環山又靠黃河天塹,防守易固,不必擔心外敵入侵。

左右官員都意識到大王此言失策,擔憂魏國未來,輔佐之臣苦勸他應有危機意識並進取之心,若不及時圖強只會坐以待斃。魏武侯卻不以為然,依舊固執己見,表面笑容滿面內心卻早已煩躁。

此時魏國朝堂上紅粉騷亂,武侯沈迷酒色,他派心腹小黃門前去引薄姬進宮侍酒。小黃門慌忙跪下哀告陛下要遵循先王遺訓,不要被外物所迷惑。武侯這才恍然大悟,但轉念一想先王在位時英年早逝就是太過操勞的結果,與其日夜操心國家大事不如及時行樂。於是攬美人歸途,望著窗外艷陽天再無憂慮。

與此同時,位處魏國西部的秦國在景駒三年頒布了求賢令。各路英雄匯集而來,為秦國政治體制的完善提供了智慧。在秦國朝堂之上君臣之位未定,來者不拒。其中最引人註目的,就是兩個來自魏國的人——商鞅與範雎。商鞅聰慧過人,為人極富條理性。

他力倡修建鄭國""和鄭州運河的重要性,開拓疆土,利於輸送糧草。範雎學貫中西,兼通六藝,善於謀略,有遠見卓識。秦王看重他們的才幹,授予重任,商鞅便興建蒲阪壩為例,以治水利,後成就霸業。

商鞅曾在魏國為公子痤所轄,深得器重。公子痤曾向魏王力薦他說到痛處:「若不重用,不如殺了!免得流失他國。」他形容商鞅猶如一匹千裏馬,若不能駕馭只會在別處奔騰。然而魏王竟以「痤兒老糊塗了」一語揭過,置若罔聞。段公子痤氣得七竅生煙。最終眼睜睜地看著人才流向西鄰,而自己主子還在愜意睡夢中。

範雎本來也想效力魏國,無奈遭奸臣誣陷,險些被治罪。幸好及時逃往秦國,後來也成為秦國遠交近攻,最終吞並六國的重要謀臣。當初他也心存報效故國之心,奈何魏相殘忍,險些置他於死地。幸而秦王重他如珍寶,讓他盡展抱負。最終魏國沒能醒悟,錯過了與秦國爭霸的良機。

面對四面楚歌,魏國君主竟然不思進取,視天下形勢為兒戲。又有如此人才在眼前流失,實在令人嘆息。區區秦國都能折服人心,魏國的土地人才卻在持續流失。這是國運早衰的前奏,後患無窮啊。

空有萬千人才,何以不聚其力

在那個百家爭鳴,大儒雲集的年代,魏國怎會沒有人才?只是這些人才之間互相矛盾,無法形成合力,以至最終四面楚歌,難保半邊疆土。

龐涓原本是魏國一員大將,深受魏王信任。他很有心計謀略,善於設疑陣取勝。可他心胸狹隘,自負無能,總把一切功勞攬到自己身上。龐涓常常詆毀其他大將,極其嫉妒心強。他無法容忍自己的地位和聲望受到某人的威脅或超越。

他的師弟孫臏年少有為,深得龐涓賞識。孫臏深諳兵法,善於用兵。本想同心協力,一起在戰場上殺敵。兩人本可一拍即合,聯手定會成就一番大業。奈何龐涓嫉妒心極強,心中小人得誌,總擔憂有朝一日會被孫臏搶了風頭,敗壞他在魏王心目中的威信。

於是處處刁難孫臏,剝奪他手下精兵,拒不提供軍需。孫臏的母親還在魏國境內,無奈之下只能忍氣吞聲。然則日復一日,憤懣難當,終於忍無可忍出奔齊國。

後來孫臏率領齊軍策反龐涓麾下之將,運用四面楚歌之計圍困魏軍。龐涓將士寡不敵眾,潰敗而亡。孫臏趁勢直抵魏都,魏王倉皇出逃。龐涓臨終前方知悔已莫及,當初嫉妒孫臏的才能,導致自己毀於一旦。家國俱亡,實屬自取滅亡。後世傳為美談,嫉妒之心害人害已,害人害己害家害國。當初若他收起驕矜,兩人聯手又何愁滅國之事發生?

又比如魏相國魏齊,性格多疑陰暗,好作威福,橫行霸道,深深猜忌有能之士。當初範雎從魏國邊境逃難投奔時,魏齊就安上了漢奸的罪名,想將他斬於市場。也不查證真偽,只因他落魄又風華絕代,生怕得到魏王重用威脅到自己相位。

幸而範雎逃脫魏兵追捕,及時逃往秦國。後來協助秦國鑄就霸業,魏國郁郁不得誌。魏齊早已隱隱看出範雎的才華,若當初他手下留情,以範雎之心報效魏國,或許結局會完全不同。最終也不是範雎一人所能救的。可見空有萬千人才又如何?若不能團結起來,合力同心,建功立業,結局也難逃覆滅的命運。

猜忌良將,削去臂膀

若說魏國有一武將最具傳奇色彩,非信陵君莫屬。他是太子同母異父的弟弟,實力強大,門客眾多。本應助魏國滅秦穩楚,奈何君王刀下之鬼,拳頭之肉,屢建奇功後被猜忌終難善終。

公元前257年,秦國大舉伐趙,策馬直指邯鄲,意圖一舉殲滅趙國。形勢危急之時,趙奢作為趙相國向四周發出哀急之情,希冀能有援手相助。信陵君在魏都得知救援趙國的使命,自告奮勇帶兵萬人直插秦軍腹地。兩軍血戰三日三夜,秦軍不支潰敗。

信陵君乘勝追擊,一舉收復魏國失地。大功告成之時,魏國宮廷內熱鬧非凡,舉國慶賀告捷將士。然而魏王安釐王卻在慶功宴上升起猜忌之心——眼前這位猛將深得民心,萬夫不當,若自己有個三長兩短,只怕他就要奪了王位篡了國家。

就在安釐王疑神疑鬼之時,秦國急忙派出間諜混入信陵君帳下,伺機離間信陵君與魏王兄弟情誼。這些奸細幾番進讒,說信陵君必然謀反不軌,終於讓魏王信以為真。一紙削職令下,信陵君軍權被奪,囚於金鐘罩之中。

至此魏國大將一一失去,國勢日衰。僅僅十八年後,魏國就在秦國鐵騎下灰飛煙滅。信陵君被迫轉告天下人,千萬不要信守諾言忠於君王!不然終成他人刀下鬼,死無葬身之地。

這就是「引刀自宮」的典型寫照。明明有萬夫不當之勇的猛將,非但不去使用,反而削減臂膀。到頭來只能任人宰割,嘆息不已。此後魏國士氣低落,人心渙散,難以再掀起什麽波瀾。眼睜睜看著國土被敵人蠶食殆盡,卻無力回天。

結語

興衰成敗,人命帝運;千裏馬常被壞掉,猛將屢遭猜忌。魏國的覆滅證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沒有人才的繼承和傳承,再繁華的國運也難以為繼。正所謂拔苗助長,暫時的成功可能毀於長遠;重視人才。

今人讀魏國歷史,不得不深思:人才的選拔任用,需長遠為懷,避免因短期得失傷其根本。先王武侯能容忍李悝的出身;魏文侯能重用異邦吳起;信陵君救援趙國也脫胎於民族大義,並無二心。

奈何後主昏庸,猜忌成性,才使魏國由盛轉衰,禍國殃民。當今天下太平,誰又能判斷國運之久長?魏國覆滅之痛,歷歷在目;人才荒廢之慘,猶為後人竭力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