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南昌起義始末

2024-02-02歷史
#優質作者榜#1927年8月1日淩晨,南昌城裏突然響起了槍聲。

「槍桿子裏出政權」!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只有自己的武裝才能領導革命勝利。

於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暴動開始了。

而南昌起義成為打響中國革命的第一槍,「八一」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被載入史冊。

因為汪精衛的武漢國民政府實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共產黨與國民黨正式決裂,被迫轉入地下。

中國的出入在哪裏?共產黨人的政治抱負如何實作?成為當時共產黨最大的問題。

只有武裝暴動,建立自己的武裝,才有希望實作中國革命。

武裝從何而來呢?

大家寄希望於國民黨第4軍。

4軍是北伐主力,軍長張發奎是北伐名將。

北伐開始時,他任4軍12師師長,第一次北伐結束後升任4軍軍長,第二次北伐後又升任國民黨第2軍總指揮。

張發奎為人正直,不太有軍閥作風,他與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人都有很好的關系,曾明確表示保護中共黨員。

因此,葉挺等一大批共產黨員在4軍都得到了保護。

當時,汪精衛和蔣介石鬧分裂,汪精衛準備組織東征討伐蔣介石。

唐生智和張發奎的部隊作為主力,由武漢向江西九江集結。

周恩來看到了這個機會,在政治局會議上指出:現在大批同誌都隨4軍行動,萬一張發奎轉而反共,我們的同誌會被一網打盡。

與其受人宰割,不如先發制人。

而此時,李立三等人也從九江來信,主張在南昌九江地區由葉挺部發起暴動。

周恩來要求中央迅速確定南昌暴動的方針,獲得國民黨左派的合作與支持,並得到共產國際的援助。

7月17日,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已經命令帝2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第三軍軍長朱培德、第4軍軍長黃琪翔、第6軍軍長程潛、第9軍軍長金漢鼎、第11軍軍長朱暉日、第207軍軍長賀龍等組成東征軍,向安慶、皖北、浙江等地進軍,討伐蔣介石。

當時葉挺的24師和賀龍的20軍都駐紮在九江地區。

朱培德深恐虎視眈眈的唐生智趁東征之際兼並自己的地盤,因此把重兵布置在江西與湖北的交界處,南昌城裏兵力空虛,李立三等人看到了這個機會,前往九江策動葉挺部暴動。

中央政治局決定周恩來迅即趕往九江、南昌,組織一個前敵委員會,由周恩來任書記,譚平山、李立三、惲代英、葉挺等為委員,相機處理一切。

為此,周恩來於7月20日啟程到南昌,這是中共中央沒有征求莫斯科同意做出的一個重要決定。

也是在20日,由譚平山召開了一個「談話會」,參加會議的有鄧中夏、李立三、聶榮臻、葉挺等。

大家分析了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認為武漢政府已完全反動,唐生智屠殺共產黨,汪精衛已完全投降於唐。

張發奎的態度雖然表示反唐,卻擁護汪精衛,並對共產黨不滿。

他表示要第2方面軍的中共黨員如葉挺等,須結束軍隊或脫離共產黨。

原來寄希望於張發奎,想借助他的力量打回廣東,現在看來已不可能了。

因此,中共「應該拋棄依張的政策,而決定一獨立的軍事行動」,「決定在軍事上趕快集中南昌,運動20軍與我們一致,實行在南昌暴動」。

譚平山主張令葉挺即刻聯系賀龍的軍隊,向武漢政府示威,促使武漢政府保持國民黨的三大政策,脅迫張發奎贊成這個主張。

並有主張不待中央命令,即刻發動的。

經過商議,最後決定準備待中央命令一到即發動。

但譚平山未得中央決定,已經將暴動的計劃告訴了賀龍。

國民黨第20軍軍長賀龍,出生在湖南桑植縣洪家關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1916年,他以兩把菜刀起家,組織起農民武裝,在討袁護國和護法戰爭中逐漸發展壯大。

大革命時期,賀龍擁護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率部投奔國民革命軍,歸屬唐生智。

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第9軍第1師師長,參加北伐。

1927年6月,由於戰功卓著,升任第20軍軍長。

但因為賀龍出身貧寒,在國民革命軍中並非嫡系,常常受到歧視和排擠。

賀龍在早期的軍教生涯中,幾次遭到軍閥的陷害、吞並。

因唐生智視賀龍部隊為「雜牌」,使該師官兵數月未能發餉。

師參謀長陳圖南煽動下級軍官鬧事,1927年4月,賀龍趕到駐漢口湛家1團,向士兵說明緣由,一個士兵竟向賀龍開槍。

場上頓時大亂,賀龍越墻逃走。

陳圖南率眾潛逃,被武漢國民政府緝捕處決。

此後,汪精衛、譚延闿等人出面,為賀龍部發了數月所欠餉銀,才使軍心安定下來。

賀龍認識到國民黨不是他久留之地。蔣介石、汪精衛都圖謀解決賀龍的部隊。

1927年6月,賀龍部隊結束北伐,從河南返回漢口途中,蔣介石密令將賀龍部隊繳械。

預感不妙的賀龍改變了行軍路線,躲過一劫。

回到漢口,唐生智又邀請賀龍到他的司令部「談話」。

賀龍覺得這是「鴻門宴」,當天率部移師鄂城,又一次擺脫了被兼並的危險。

經過這些風險,賀龍認清了國民黨排除異己的行為,決心自尋出路。

他的部隊中有共產黨員周逸群,周逸群是黃埔二期學員,1924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時任20軍政治部主任。

他深知賀龍的處境,經常給賀龍講革命的道理,使賀龍對共產黨有了初步的認識。

賀龍聽從周逸群的建議,將武漢和湖南、湖北各地被解散的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軍及在「清黨」中被各處「禮送」的共產黨員收容到20軍中。這其中就包括段德昌、陳庚、陳章甫等人。

7月23日賀龍到九江,江西省主席朱培德大擺宴席,招待各路將領。

4軍軍長黃琪翔、9軍軍長金漢鼎以及葉挺、賀龍等參加了宴會。

宴會上,朱培德對賀龍轉達了汪精衛、張發奎的邀請,請他和葉挺一起赴廬山開會,共商軍機大事。其實是要把賀龍、葉挺騙上廬山,奪取兩人的軍權。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汪精衛和張發奎的陰謀,被4軍參謀長葉劍英知道了。

葉劍英是秘密黨員,共產黨身份沒有公開。

他參加了汪精衛、張發奎的廬山會議,知道汪精衛的密謀,此刻,他十分著急,散會後立即下了廬山。

7月24日,在九江甘棠湖的小舟上,葉劍英把汪精衛、張發奎的底細告訴了葉挺、賀龍、廖乾五、高語罕。

蒙自鼓裏的兩人這才明白事情真相,他們決定不去廬山開會,並迅速把隊伍開往南昌。

當譚平山把共產黨準備組織暴動的打算告訴賀龍後,賀龍激動地表示:「早該動手了!譚先生放心吧,共產黨怎麽說,我就怎麽幹。」

7月27日賀龍率20軍進駐南昌,使暴動擁有了最大的一支軍事力量。

南昌暴動的內應是朱德。

朱德於1922年在德國加入共產黨,後赴蘇聯學習軍事技術,1926年回國。

他在雲南講武堂時與朱培德、範石生是要好的兄弟,到南昌受到朱培德的重用,創辦第3軍軍官教育團,並任團長。後來又兼任南昌市公安局長。

1927年6月,朱培德在江西「清黨」,朱德被其禮送出境,赴武漢。

7月21日朱德又返回南昌,因為與朱培德交情未斷,所以能夠自由活動,與原教育團的人員來往。當他獲悉即將舉行暴動的訊息後,朱德隨即開始進行準備。

7月27日,周恩來到達南昌,當晚住在花園角二號朱德寓所。

朱德向他匯報了南昌城內國民黨軍隊駐紮情況,並畫了一張詳細的駐軍布防圖,標明火力點及進攻路線。還提供了朱培德等將領去廬山開會,南昌城裏兵力空虛等情況。

隨後,朱德又聯絡軍官教育團成員,組織近千人的隊伍,進行兩次軍事演習,以熟悉南昌主要街道,檢視周圍的地形,還進行了幾次夜間緊急集合,傳口令、辨識記號等訓練,為最後的起義做好準備。

而張發奎作為北伐「鐵軍」的軍長,對作戰勇敢的共產黨員部屬都愛護尊重。在4軍中,他只知道葉挺是共產黨,其余黨員都處於保密狀態。

25師參謀長張雲逸、73團團長周士第的共產黨員身份,他都不知道。

4軍參謀長葉劍英也是秘密黨員。張發奎與4軍軍長黃琪翔關系密切,葉劍英和黃琪翔是梅州老鄉,所以張發奎對葉劍英也是毫無戒備,使葉劍英得以參與機密。

張發奎與汪精衛、孫科、朱培德等聚集廬山,商討東征部署,根本沒想到共產黨會暴動。

張發奎知道葉挺四處活動,心裏想頂多讓葉挺離開,認為自己的部隊是不會出問題的,抱著「看熱鬧」的心態登上廬山。

朱培德覺察到朱德在南昌活動,為避免牽連,他讓師長王均離開南昌到遂川掌握部隊,自己則上廬山去陪汪精衛。

就這樣,南昌群龍無首,給八一南昌起義帶來了天時之利。

作為南昌起義的「總指揮」,周恩來往返於武漢、九江和南昌之間,籌劃暴動的各項準備。

7月25日周恩來到九江召集中央委員會開會,傳達中央意見,「認為形勢既已如是,對在潯同誌的意見完全同意」。決定「積極進行軍事之準備,並由鄧中夏同誌將詳細計劃回漢報告黨中央」。

會後,周恩來、李立三等於27日齊赴南昌,成立前敵委員會。南昌起義由醞釀轉入實施階段。

然而此時卻出了問題,問題出在共產國際身上,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滋說:共產國際沒有經費提供南昌暴動使用,莫斯科電令禁止俄顧問參加暴動。

羅明納滋傳達了共產國際關於這次暴動的回電:倘若這次暴動無成功希望,最好不要發動;張發奎部的共產黨人可全部結束,並派他們到農民中工作。羅明納滋派張國燾去九江和南昌,向前敵委員會轉達並商議暴動的事。

張國燾於28日來到九江後,集合少共中央委員賀昌、武漢軍校政治教官高語罕、前敵委員會委員惲代英、4軍政治部主任廖乾五、少共中央委員關向應開會,告訴他們中央常委會議的經過和決定。

大家聽後群情激憤,都表示南昌暴動勢在必行,已無討論余地。

惲代英更是怒斥共產國際:「……共產國際阻止我們行動,我是誓死反對的。」他指著張國燾說:「如果你再動搖人心,我們就打倒你!」

由於鐵路交通混亂,張國燾不能及時趕往南昌。29日他兩次密電南昌,稱暴動宜慎重,無論如何等他到南昌時再解決。

當時前敵委員會決定:暴動決不能停止,仍繼續進行一切。

30日張國燾來到南昌與前敵委員會商議,他說:「中央意見宜慎重。」他還根據共產國際的來電「如有成功把握,可舉行暴動,否則不可動」,提出「目前形勢,應極力拉攏張發奎,得到張的同意,否則不可動」。

參加會議的周恩來、惲代英、李立三、彭湃、譚平山等人一致反對。

周恩來憤怒地說:「這個意思與中央派我來時的想法不相吻合,如果我們此時不行動,我只有辭職,也不再出席今天的特別委員會會議。」

此時,汪精衛和張發奎得知賀龍、葉挺兩部未經命令擅自開到南昌,感覺不正常。於是張發奎電告兩人,8月1日他們要來南昌。

情況緊急,大家決心暴動。遂決定於8月1日淩晨4時行動。

為消滅駐南昌的朱培德第3軍23、24團創造條件,朱德利用滇軍的關系,在嘉賓樓宴請這兩個團的團長和副團長,以便拖住他們。

席間,突然有賀龍部下的一個營長前來告密,說賀部將要暴動。

兩個團長大驚,急忙離席而去。朱德急忙趕到中華聖公會教堂20軍軍部,通知賀龍提前行動。

8月1日2時,在江西大旅社,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指揮各部開始行動。

起義部隊2萬余人對南昌幾處駐軍發起進攻,行動很順利,天明就肅清全部守敵3000余人,繳獲各種槍5000余支。

同日下午,駐馬回嶺的第25師73團全部、75團三個營和74團機槍連在前敵委員會聶榮臻、73團團長周士第帶領下,乘火車前往南昌會合。

張發奎獲悉葉挺、賀龍在南昌暴動的訊息,非常氣憤,他決定去南昌追回部隊。

當他的火車開到回馬嶺,發現前面的軍隊在做防禦工事。

他問:「你們奉誰的命令?」

「奉黨的命令。」

「哪個黨的命令?」

「共產黨的命令。我們服從張總指揮,總指揮的車可以過去。」

聶榮臻在橋對面看得清楚,怕部隊發生變故,於是下令士兵朝天鳴槍。

張發奎和李漢魂慌忙跳車而逃,連衛隊都丟下了。

聶榮臻放回張發奎的列車,帶部隊直奔南昌而去。

南昌起義後部隊何去何從,竟然沒有打算!

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革命的第一槍,但是,南昌起義勝利之後應該怎麽辦?領導層卻拿不出旗幟鮮明的政治綱領來。

8月1日上午,譚平山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身份,在南昌原省政府西花廳召集了有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人士參加的聯席會議。

會議首先由葉挺報告起義經過,選舉產生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鄧演達、張發奎、譚平山、陳友仁、吳玉章、賀龍、郭沫若、惲代英、周恩來、張國燾、葉挺、李立三、徐特立、彭湃、宋慶齡、何香凝、於右任……25人為委員,宋慶齡、譚平山、惲代英、賀龍、郭沫若、鄧演達、張發奎七人組成主席團。

譚平山作為革命委員會的代主席,主持工作。

明明是共產黨獨立組織的起義,為什麽要打國民黨的旗號?

宋慶齡、鄧演達等人已和汪精衛分離,前往上海,根本沒有參與其事。

而把張發奎、黃琪翔、朱暉日等親汪精衛的將領拉進來,更不著邊際。

許多人對此表示不滿。劉伯承後來在給共產國際的報告中說:此次英勇的暴動,誰都知道是我們黨領導的,應該明白地將我們黨的真面目及政治主張宣布出來,但仍掛上屠殺工農的國民黨頭銜及畏縮右傾的土地口號,真是一件恨事。

南昌起義成功後僅僅四天,張發奎第2方面軍的一部份,由九江向南昌逼近,聲言討伐叛逆。

朱培德也在吉安、樟樹調集他的部隊,作反攻南昌的部署。

武漢唐生智方面也可迅速集結部隊入贛。

根據這些情況,起義領導人認為南昌四面受敵不易立足。部隊何去何從,當時有兩種意見:一是南下廣東,以潮汕為根據地,進而占領廣州,再次北伐;一是西進湖南,在湖南農民軍配合下,占領一部份地區,再圖大舉。

賀龍贊成第二個意見。因為湘西一帶是他的家鄉,地理人情都熟悉。

但討論中譚平山、周恩來、彭湃等多數人主張南下。理由是東江一帶李濟深、陳濟棠的部隊房務空虛,易於占領;東江的農民運動在彭湃的經營下很有基礎,又有汕頭海口,可以得到蘇聯接濟。於是決定南下。

由於部隊沒有一個堅強團結的領導來集體,沒有健全完善黨的組織,沒有明確的行動方向,也沒有及時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部隊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於4日開始南下。

部隊沒有進行充分的動員和行軍前的準備,行軍途中發生了極大困難。

加上反動派的宣傳,沿途農民聞風而逃,軍隊缺糧少藥,宣傳工作沒做好,士兵不明白此次暴動的意義,軍心動搖,逃走的極多,行軍僅三天,實力損失已在三分之一以上。

得知南昌部隊南下,廣東的國民黨軍嚴陣以待。

8月8日,李濟深調錢大鈞部9000人從贛州進到會昌、瑞金,並以一部兵力前出壬田。

南昌起義部隊進至瑞金後,即與國民黨軍展開激戰。

25日,賀龍指揮第20軍與錢大鈞部兩個團在瑞金壬田遭遇,經過幾個小時激戰,擊潰了錢部,並乘勝進占瑞金。

得知國民黨軍主力駐會昌,前委決定30日發起會昌戰役。

會昌戰役是由劉伯承謀劃指揮的。他的作戰計劃是由賀龍的20軍在正面,葉挺的11軍由右翼施行包抄,但時間上沒有計算準確,導致了部隊遭受很大傷亡才取得了勝利,占領了會昌城。

會昌之戰雖然勝利,但部隊元氣大傷。一個多月的行軍,逃跑、生病等非戰鬥減員1萬多人。

得知梅州等地國民黨軍主力集結,前敵委員會決定轉入福建長汀、上杭地區休整,籌集軍資。

這時,周恩來還將希望寄托在共產國際的援助上,因此他派陳居璽去上海聯系。但因為沒有聯系到曾經的地下黨接頭人,陳居璽只好逃走,任務沒有完成。

在長汀期間,前委研究下一步行動,決定以主力進軍潮州、汕頭地區。9月19日,部隊到達廣東大埔縣,在三河壩進行了分兵。

周士第、朱德率9軍一部和25師2500余人駐守三河壩,警戒梅州方面的國民黨軍。

譚平山、周恩來、張國燾等率機關進駐汕頭,賀龍、葉挺主力前往潮州。

9月24日占領汕頭後,又進行了第二次分兵,目的是占領潮汕地區。

因為彭湃曾在潮汕地區大搞農民運動,周恩來東征時也在汕頭工作過,所以當時準備把這裏當成革命的臨時首都。

但汕頭與大家想的不一樣。

不僅群眾不支持革命,英國人也出面幹涉。汕頭港口為英國資本控制,為此英國軍艦向城中開炮,英海軍陸戰隊登陸示威。

周恩來派政治部主任郭沫若去談判,對方態度十分強硬。廣州方面也有兩艘炮艦前來進攻,無奈之下,30日革命委員會被迫結束汕頭,向賀龍、葉挺部隊靠攏。

在汕頭期間,中央政治局委員張太雷受上海中共中央派遣,由香港潛來汕頭。他傳達了上級指示,將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改為蘇維埃,丟棄國民黨這塊招牌;放棄潮汕,將軍隊調駐海陸豐,會合那裏的農民,改組為工農紅軍。

中央的指示原則上是對的,打自己的旗幟,建立自己的軍隊,但對目前這種狀態卻極不適宜,在南昌起義部隊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這樣做不是團結大家共渡難關,而是擾亂了軍心。

賀龍、葉挺、劉伯承率20軍1、2師和11軍24師向揭陽、豐順進發,準備攻取惠州。

9月27日,總指揮部在揭陽接到情報:國民黨軍王俊部千余人集中湯坑準備迎擊我軍。

結果王俊部被打的丟盔卸甲逃跑到湯坑以北十裏的汾水村。此時,國民黨援軍薛嶽新編第2師、陳濟棠的11師先後到達湯坑,準備與起義軍決戰。

湯坑之戰打了兩晝夜,起義軍傷亡2000余人,20軍1師和11軍24師基本喪失戰鬥力。

賀龍見我方兵力損失過多,全軍彈藥將罄,已無法再支持,於30日淩晨下令向揭陽城撤退。

待退卻令下,各師點查人數,已減損一半。遂由1師擔任掩護,全部心揭陽退卻。

國民黨軍打得精疲力竭,不敢追擊,也撤了。

湯坑之戰嚴重消耗了南昌部隊的實力,加上連續作戰未得到休息,士氣低落到極點。

與此同時,9月30日國民黨黃紹竑部兩個團猛攻潮州。擔任防衛的20軍3師師長周逸群還在開會,部隊已經敗退下來。

無奈之下,周逸群只好率部撤離潮州。

周恩來見汕頭不可守,也決定帶領革命委員會成員轉移,去會合賀龍、葉挺部隊。

10月3日,前敵委員會和革命委員會等領導機關和主要軍事指揮員在普寧縣的流沙鎮會合,在流沙鎮的基督教堂舉行了一個緊急的「散夥會」。

會後,譚平山、郭沫若、章伯鈞等人就各奔東西了。

周恩來、彭湃、聶榮臻等隨賀龍、葉挺部隊行動,向海陸豐方向前進,打算到彭湃的老家堅持。

然而,世事難料。當天下午4時許,前頭部隊20軍1是、2師已經過了流沙鎮,後衛部隊行至距流沙鎮七裏的鐘潭村,遭到了果隴地方民團莊大泉部帶引的陳濟棠部隊的突襲,雙方在蓮花山一帶激戰到黃昏。

賀龍的指揮部與1、2師被國民黨切斷,賀龍、劉伯承等只好化裝逃往香港。

這兩位後來共和國的元帥此刻走了麥城。

賀龍部的1、2師在賀錦齋、秦光遠兩位師長的指揮下,當時還保持著建制,並於4日下午占領了陸豐縣城。

他們到處尋找賀龍,但謠言不斷傳來,說賀龍已經被俘虜。

6日,陳濟棠派代表來談判,說只要賀部放下武器,保證大家人身安全,並負責遣返。

無奈之下,賀錦齋於10日接受條件。自己率衛隊離開部隊,從香港轉回湖南老家,部隊被國民黨繳械。隨後國民黨給20軍剩余人員每人發個一張船票,10元路費。讓他們集中上船去上海。

周恩來則分析了形勢,他知道這個時候外圍是最危險的,國民黨軍一定在交通要道和碼頭車站抓人。而戰區中心倒是最安全的,因為沒人會停留在這裏。於是他和葉挺、聶榮臻、彭湃幾個戰友,依靠當地黨組織潛伏下來。

等安穩下來以後又去了香港。

就這樣,南昌起義的主力部隊因為事前沒有進一步的打算,而導致敗北。

南昌起義失敗了嗎?

當然不會!在當初三河壩分兵時,朱德、周士第、李碩勛等率11軍25師和9軍官教育團約4000人留守三河壩,以防國民黨軍從梅縣抄襲主力部隊進軍潮汕的後路。

25師是以葉挺獨立團擴編而成的,無論部隊的戰鬥力還是黨的力量,在起義軍中都是最強的。

三河壩位於今廣東省大埔縣,是一個位於三江口上的大鎮子。

北面的汀江和西南來的梅江在這裏匯合,向南匯入韓江。

10月1日,朱德、周士第等觀察了三河壩的地形,決定把部隊轉移到三河壩東岸的東文部、筆枝尾山、下村一帶布防。

次日,錢大鈞就指揮著國民黨經過補充的3個師10個團約兩萬人撲了過來。

他們利用夜幕,用20多條小船開始偷渡。

早已守候在灘頭陣地上的戰士遵照朱德「半渡而擊」的指示,一齊開火,錢部船只多被擊沈。

10月3日拂曉,韓江上濃霧彌漫,錢大鈞利用濃霧的掩護,調集大批船只,在密集炮火掩護下多路強渡韓江。

一部份國民黨軍隊強渡成功後,搶占了75團的灘頭陣地。

雙方反復爭奪,下午3時,錢大鈞部又加強了攻擊。而另一股敵軍強渡過江後,搶占了梅子陳一帶,對起義軍形成兩面夾擊,形勢極為不利。

夜幕降臨,朱德認為經過三天三夜的頑強阻擊,掩護主力進軍潮汕的任務已經完成。為保存實力,必須撤出戰鬥,去追趕主力。

朱德、周士第率領25師余部2000人,於10月6日清晨撤出三河壩,打算經百侯圩、饒平到潮汕與主力會合。

當晚他們抵達饒平以北的茂芝,第二天早上遇見20軍教導團參謀長周邦采帶領從潮安退下來的起義軍官兵200多人,才知道11軍24師和20軍已在潮汕失敗。

這個訊息令大家十分沮喪,指揮員也不知道下一步怎麽走。

此時起義軍陷入低谷,甚至「師長、團長均皆逃走,各營、連長亦多離開」。

這支僅存的孤軍該到哪裏去?

危急關頭,朱德在天心圩召集軍人大會進行整頓,他說:「大家知道,大革命失敗了,我們的起義軍也失敗了,但是我們還要繼續革命的,同誌們!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強。」

「但是,大家要把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國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國革命。俄國在1905年革命失敗後,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暫時的。到了1917年革命終於成功了。中國革命現在失敗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暫時的。中國也會有個‘1917年’的。只要保存實力,革命就有辦法。」

朱德堅定的革命信念,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話語,展示了革命必然要繼續向前發展的光明前景,令人信服,感人至深。

正是因為朱德在關鍵時刻保留了八一南昌起義的革命火種,才使得八一南昌起義變得極有意義,這也是八一南昌起義歷史使命的使然。

於是開始對這支起義軍唯一留下的血脈開始整編。

七十三團作為基礎編為第一營,共四個連;七十四團編為第二營,朱德的教育團編為第三營,號稱工農革命軍第一師。

直到這時,朱德才成為這支部隊的領袖。

於是,朱德帶著隊伍擺脫廣東國民黨軍的追趕,在流動中尋找合適的棲息地。

11月初,隊伍到了三省交界的江西崇義縣上堡,又進行了一次整頓。

隆冬季節即將來臨,但戰士們穿的還是八一起義時的單衣短褲 糧食、薪餉更是沒有著落,更為嚴重的是槍支彈藥和被服無法得到補充。

朱德、陳毅等同誌多次商議這些問題,但都沒找到辦法。

一天,朱德從報上看到國民革命軍第16軍從廣東韶關移防到臨近的湖南郴州、汝城一帶。

軍長範石生是朱德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同班同學。他們曾結拜為兄弟,一起參加同盟會,一起參加護國討袁戰爭。

範石生的資歷比蔣介石還要高,現在卻受到蔣介石的排斥,矛盾很深。

朱德與陳毅商量,認為可能從範石生那裏尋求合作和幫助。

於是朱德寫信給範石生,範也很講義氣,他派代表在汝城跟朱德談判,朱德鄭重地和範石生約法三章:第一,我們是共產黨的軍隊,我們黨有命令要我們怎麽樣是,我們還是怎樣;第二接濟我們的子彈和錢,完全由我們支配;第三,我們的隊伍保持建之,不得拆散,內部事務不得進行幹涉。

經過談判雙方達成協定:同意朱德提出的部隊編制、組織不變,要走隨時可走的原則;朱部改用16軍47時140團的番號,朱德化名王楷,任47師副師長兼140團團長;按一個團的編制,先發一個月的薪餉,並立即發放彈藥和被服。

憑著朱德和範石生的私交,解決了部隊的生存、生活問題。

1928年初,蔣介石發覺南昌起義余部隱蔽在範石生部隊裏,下令要範石生解除起義軍的武裝,逮捕朱德。

範石生考慮讓朱德暫時離開,躲過眼前的災難。

他給朱德寫了封信,派秘書送去。

至此,才有了1928年4月中旬著名的「井岡山會師」。

由此也開啟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新共和國模式。

南昌起義看上去雖然失敗了,但卻保留了革命的種子,並創立了共和國的第一支軍隊!

資料出自劉統所著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