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格物致知,陽明心學的鳳凰涅槃之路

2024-05-10歷史

在中國古代眾多的哲學流派中,王陽明心學可謂是其中最為光輝璀璨的一支。陽明心學不僅幫助王陽明本人成就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賢地位,而且還影響了中國近代眾多的名人,如曾國藩、梁啟超、譚嗣同、孫中山等,他們以王陽明心學為自己的思想指南,在中國近代史上各自留下了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千古聖賢王陽明

王陽明少年時期就立下了成為聖賢的雄心壯誌,但是他的成聖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歷經坎坷,甚至是生死的考驗。為了實作自己成聖的宏偉誌向,王陽明青少年時代就對當時的官方顯學即程朱理學以及道家和佛家學說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特別是對程朱理學傾註了非常大的心血和精力,試圖從中找到成為聖賢的方法和道路。

程朱理學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它各自的道理,如果要成為聖人,就必須要窮究萬事萬物,從中得到它們各自的道理,這就是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當掌握了萬事萬物的道理之後,就能夠豁然開朗而找到成聖之路。

為了嘗試程朱是如何透過格物而致知的,王陽明曾經在自家的一片竹林中,廢寢忘食地盯著一棵竹子看,試圖從中發現關於竹子的道理。但七天過去了,已經出現了幻覺的王陽明不僅沒有格出竹子的道理,反而大病一場。

王陽明格竹子

格竹失敗的王陽明從此對程朱透過「格物致知」成為聖賢的說法產生了懷疑。但王陽明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的夢想,而是堅持不懈地繼續在儒釋道等各個學說中窮追成為聖賢的法門和道路。

直到後來王陽明由於受宦官王瑾的迫害而被發配貴州,在貴州的龍場驛繼續勤學苦思,終於有一天突然開悟,得出了「心即理」的結論。所謂心即理,是指萬事萬物的道理就在我們的心中,一切事物的道理皆可從我們的內心得到,而不必假於外物。

龍場悟道

後來王陽明在擔任廬陵縣令和在贛南剿匪時,透過實踐,又悟到了知行合一的道理。王陽明認為「知」和「行」並不是割裂開來的,它們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知」是「行」的開始,而「行」是「知」的結果,它們是同時發生的,不存在先後的問題。

而王陽明就是充分利用和發揮了他的「心即理」的理念並按照「知行合一」的要求,使他順利解決了廬陵百姓的「愛告狀」問題和贛南的匪患,以及接下來的寧王叛亂問題。

知行合一

在平定寧王叛亂的過程中,王陽明進一步將他的心學理論的核心概括為「致良知」,即不管做什麽事情,都要從自己的良知出發,遵從自己的內心。這個時候,王陽明對當初曾經讓他在尋找聖賢的道路上大跌跟頭的「格物致知」也有了新的理解,並重新進行了詮釋。

王陽明認為,「格」為修正,「物」即為事物的道理,而這裏的知為「良知」,所以「格物致知」應該為透過修正對萬事萬物的正念來實作我們的良知。

王陽明的「格物致知」還隱含著陽明心學的一個修習法門,那就是良知要從事上練。

王陽明認為,人人都有良知,但是由於發自內心的情與欲的侵襲以及來自外部環境的影響,人的良知往往會被灰塵蒙蔽,因此我們就需要透過在事上磨練,來拂拭我們的良知,使良知保持光明,這樣才能在成為聖賢的道路上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

格物致知

至此,王陽明完成了他的從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到自己心學的「格物致知」的蛻變,也就是完成了從程朱理學到心學的蛻變。從朱熹的「格物致知」到王陽明的「格物致知」,這一過程,也可被看作是陽明心學的鳳凰涅槃或浴火重生之路。

直至今日,王陽明心學和他的知行合一理念在我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它透過告訴我們「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而暗示我們人人都是平等的,人活著要有自信,要做自己的上帝;它透過對七情六欲的解讀,告訴我們凡事要有度,只有這樣,才能夠去心中之賊;它透過告訴我們不要和外物對立,即不要用我們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外物,從而獲得幸福的法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