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靖難之役真是以少勝多?朱棣和李世民誰是中國歷史第一統軍帝王

2024-07-19歷史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曲墨封

字數:3060,閱讀時間:約8分鐘

編者按:關於明成祖朱棣的軍事才能,在網絡上存在兩種極端的評價,一方認為朱棣打靖難之役靠朱允炆心軟,對蒙古戰績一塌糊塗,對於這種觀點,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朱棣棺材板蓋不住了,打垮3萬瓦剌具裝騎兵,卻被【大明風華】黑】已經有所駁斥。但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朱棣能夠以區區燕地對抗整個大明,軍事實力還要在唐太宗李世民之上,這種過度誇大朱棣軍事能力的觀點,也是值得糾偏的。

▲朱棣畫像

朱允炆時期的大明中央,通常被認為擁兵百萬,李景隆在白溝河的兵力,也常常被認為多達50-60萬戰兵,而且都是「朱元璋時代留下的精銳之師」。這種觀點其實是相當站不住腳的。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天下都司共有17個,行都司3個,留守司21個,內外一共有329個衛,按照一衛5600人估算,約有軍隊184.24萬人。這是理想情況。

▲朱允炆劇照

【明太祖實錄】: 計內外武官兵馬總數在京武官二千七百四十七,員軍二十萬六千二百八十人,馬四千七百五十一匹,在外武官萬三千七百四十二,員軍九十九萬二千一百五十四人,馬四萬三百二十九匹。

事實上,由於逃亡、缺額,洪武二十五年全國軍隊總數為120萬人(不計可以征發的土司兵)。則建文初年全國兵數在120——180萬之間。

【大明會典】: 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例。皆以田土肥瘠、地方衝緩為差。又令少壯者守城。老弱者屯種。餘丁多者亦許、其徵收則例、或增減殊數、本折互收。皆因時因地而異雲

【明史·食貨誌】: 邊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每軍 受田 五十畝為一份,給耕牛、農具,教種植,復租賦。

由於朱元璋是一個愛惜民力的君主,因此希望透過軍屯制來養兵,以減輕百姓負擔,自豪地聲稱「 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如此一來,實際上大部份的軍隊都必須從事屯田工作,國家擁有的野戰軍數量並不像許多人認為的龐大。

▲朱元璋劇照

洪武五年的嶺北之戰,徐達所部損失了戰兵萬余人,加上李文忠、馮勝部損失,可能達兩萬以上,就導致很長一段時間「 明軍自是希出塞矣 ,直到王保保去世之後,明朝才大規模重新開機北伐行動,遂有捕魚兒海之捷。

▲嶺北之戰

即使考慮到軍馬的嚴重損失也是洪武朝暫停大規模北伐的重要原因,但精銳野戰軍對於洪武時代的大明而言,顯然也是稀缺的資源。

我們用0.2-0.3的比例,乘以120-180萬的兵額,可以得出建文朝的戰兵數量在24-54萬,由於24萬看起來實在過少,我們且取50萬為額。

那麽,朱棣的叛亂以及控制寧王的北平行都司,則使得建文朝廷失去了10萬軍事經驗豐富的戰兵。

▲寧王朱權畫像

【寧獻王事實】稱「 王所統封疆數十城,廣千余裏,帶甲八萬,革車六千,視諸王最雄 。朱權的寧藩位於草原之上,不利屯種,大部份都是戰兵。因此朱棣利用朱權的猶疑,不戰而控制寧藩,對於靖難成功有極大的意義。

在控制寧藩之後,朱棣統率的燕寧聯軍野戰兵力不比遠道而來的中央軍弱太多,而素質遠在其上。畢竟,即使朱允炆為了征討朱棣而擴軍,倉促補充的野戰軍,質素也很難保證。

因此,燕軍數次會戰中浮誇的殲敵數量,以及李景隆號稱多達50萬、60萬的戰兵數量,都是相當存疑的。

很多人又以為僅僅遼東地區的楊文,即擁兵十萬以上,對朱棣後方造成極大的威脅。然而洪武時代接手的是元朝殘破的遼東,經過朱元璋移民屯墾,人口仍只有50萬左右,采取軍事化管理,絕大部份人口是屯墾兵及其家屬。遼東實際戰兵數量,應當相當有限。

在明初,遼東是「 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與內地比例相同。當時遼東的野戰需求也不高,當時女真尚未反叛,左翼蒙古也未東遷,邊防壓力很小,情況與明末大不相同。北平都司和行都司兩個強藩苫蔽了來自蒙古的壓力,因此遼東在明初受到的蒙古威脅極小,主要需要防備的物件是倭寇和有可能背叛大明的李氏北韓。因此,明初的遼東必然是不存在大量戰兵的。

加上耿炳文迎戰朱棣之時,還從遼東帶走了一部份軍隊(按照鄧士龍【國朝典故】,帶走的兵力多達浮誇的20萬人,「 自遼東率眾二十萬援真定 ,事實上絕不可能),楊文擁有的戰兵必然是捉襟見肘的。

明太宗實錄記載「 遼東楊文等引軍圍永平出遊兵萬余掠薊州遵化諸郡縣所得人民無老少皆烹食之有年百十歲者亦被殺軍士競貫嬰兒於槊末為戲縱恣淫刑百姓苦之 ,如果這段記載不是汙蔑,則證明由於遼東的貧瘠,楊文所部補給極為短缺,不但需要以遊兵劫掠補給,甚至到了吃人當糧食的地步。

由此看來,朱允炆的大明中央,面對士卒精銳、騎兵驍勇的燕寧聯軍,根本不存在什麽碾壓性的優勢。

朱棣最大的問題在於地盤太小,無法供養強大的軍隊,但是在李景隆的「英明指揮」之下,於鄭村壩、白溝河兩戰送給了朱棣軍足以使用三四年的糧草、軍備等物資,更是損失了巨量的戰馬,大量優秀騎將,如瞿能等人,在白溝河之役戰死也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失。

隨後在山東地區的拉鋸戰中,平安、盛庸、吳傑等部又配合上出現了偏差,更因為缺乏騎兵往往被朱棣打時間差,各自為戰,朱棣很多時候實際上是在以強打弱,但即便如此,朱棣仍然有過幾次敗績和不利,但最終在夾河、槁城兩戰中予以盛庸、平安所部重創,使得建文朝廷的野戰力量進一步削弱。

在朱棣的角度,則應當用機動力和精兵持續獲取補給,朱棣是兵強但地盤不足以供應,所以應機動劫掠。建文一開始急於取勝估計也有怕朱棣四處遊蕩的原因,想快點打完然後再恢復經濟,但結果李景隆送給了朱棣海量的物資。

實際上,朱棣的藩王身份,是其反叛能夠取勝的重要因素。白溝河會戰之後,山西、甘肅、陜西恐怕都有觀望情緒了,除了大同有點動作,西北未發一兵一卒勤王,足見朱棣的皇室血統和軍功派領袖身份優勢太大了,作為軍功分子對北邊諸將很有吸重力,而建文帝息兵養民會導致北邊諸將缺乏建功機會。

建文三年年末,朱棣能夠長驅南下,本身亦建立在建文朝廷的野戰力量已經遭受重創,京畿空虛的基礎上。當然,可能也有朱棣自李景隆處繳獲的物資已經消耗將盡的緣故。從朱棣南下後,於建文四年五月被盛庸阻擋於浦子口竟然一度起北歸之心來看,朱棣南下並非兇險的敵後穿插,反而是倚仗強兵的閑庭信步。

由於此前的靈璧之戰,朱棣又摧毀了何福、平安軍團,並生擒了二將,因此即便浦子口之戰盛庸成功阻擋朱棣迫其北返,已經在淮北劫掠了大量物資的朱棣,恐怕也要在下一年的卷土重來中,徹底摧毀建文朝廷,而建文朝廷在長期的敗戰中,恐怕也已經讓各邊區徹底對其失去信心了。

面對朱棣的南下,建文朝廷令平安、徐輝祖北上迎戰,已經是不智之舉,面對朱棣的絕對騎兵優勢,打贏了也未必能頂著騎兵追擊回來。

事實上,雖然平安一度憑借精銳的步兵挫敗朱棣,但在何福接過指揮權之後,沒能及時轉移到淮河邊上依水防禦和獲取糧運,被燕軍騎兵切斷補給線,遂招致這支野戰軍在靈璧會戰中被朱棣所摧毀。

當時的情況,如果選擇守穩江淮,利用江南物資豐饒的優勢,爭取時間訓練新軍,強化其戰鬥力,同時命令鐵鉉等人利用山地地形守好山東,則反攻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當朱棣擊敗盛庸,長驅南京之時,建文朝廷已經失去了幾乎所有的可戰之兵,當時是否有人開城門,實際上對大局影響都不大了。

綜上所述,朱棣的靖難之役,並非從頭到尾都在以弱勝強,實際上在後半部份,在許多單個戰場上,朱棣的軍隊戰力反而是占優的,朱棣確實是優秀的統帥,但也不必過度拔高。

參考資料:

【明史】

【明太祖實錄】

【明太宗實錄】

【奉天靖難記】

【明史紀事本末】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曲墨封,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份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