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30萬國軍圍困大別山,就在老蔣沾沾自喜時,卻被我軍臥底巧妙化解

2024-04-21歷史

在解放戰爭中,一向以團結同僚和本分聞名的杜聿明,卻始終將一位國軍中將視為仇敵,甚至在特赦之後依然意難平,而這個人就是我軍潛伏在國軍內部地下黨員—— 郭汝瑰。

在作為國防部第三廳廳長期間,正是靠著他多次戰役中遞出的情報還有國防部中的「亂」部署,間接支援了我軍打贏了淮海戰役,這也難怪杜聿明這麽生氣。

當然,在郭汝瑰臥底生涯中,最大貢獻並非淮海戰役,而是大別山之戰。

在1947年底,老蔣圍剿大別山劉鄧大軍的時候,正是靠著他攪起老蔣和白崇禧之間的矛盾,才讓在大別山的劉鄧10萬大軍,轉危為安。

這又是怎麽回事?

紅色臥底郭汝瑰

老蔣圍剿劉鄧

1947年11月3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集大別山作戰檢討會議。

當時參加會議的大佬包含了國防部長白崇禧,參謀本部這邊的次長林蔚、劉斐,以及歸顧祝同管轄的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郭汝瑰等。

在會議開始後,老蔣先是來了老三樣,不斷為部下鼓氣和PUA,在打完雞血之後,才進入正題,那就是:

圍剿千裏躍進大別山後,已經在那裏站住腳的劉鄧。

指揮大別山的作戰的老蔣

那個時候,剛結束魯西等作戰的劉鄧雖然躍進了大別山,但損失也很大,而且是在無群眾基礎的國統區作戰,老蔣自然想把劉鄧吃掉。

同時大別山往南就是富饒的華中和江南地區,他老蔣的臥榻豈容劉鄧在此酣睡。

對於劉鄧這一根紮在國軍內部的針,老蔣是下了決心要除掉。

不出意外,圍剿劉鄧在大別山的計劃就落在了原國防部作戰第三廳廳長,現任陸軍司令部參謀長—— 郭汝瑰身上。

其實在來南京之前,郭汝瑰就從老長官顧祝同那裏知道此行的目的。

而且當時顧祝同也告訴郭汝瑰

「老頭子在大別山圍剿劉鄧,可能要你去開會做個參謀,我想先問問你的意思。

但郭汝瑰哪裏不知顧祝同心裏打的什麽小九九。

徐州陸總顧祝同

原來,當時顧祝同率領的陸軍司令部主要就是對華東地區的我陳粟部隊和山東解放區作戰。

在1947年下半年,我軍7月分兵後,顧祝同就分兵在膠東和魯西南兩地和華野內線和外線兵團打對攻,雙方一直僵持不下,占據優勢兵力,卻打成平局,顧祝同在華東的戰績也引來老蔣的不滿。而這個時候又要分兵去對付劉鄧,他顧祝同還拿什麽跟粟裕打。

所以顧祝同的潛台詞——華東我都顧不上,更不要說抽兵去攻打大別山劉鄧

面對顧祝同的問策,郭汝瑰自然是借坡下驢,順勢而為,說道

「本部集中主力先於大別山擊劉帥部,同時在魯中、魯西、膠東、黃泛區各方以一兵力追則,不讓陳老總部,妨礙我大別山方面的作戰。」

在大別山的劉鄧

而看到手下這麽會來事的顧祝同,也是小聲附和道

「話是如此,此行你的作戰計劃無論如何不能放松陸軍本部在膠東與魯西兩個戰區的兵力,所以此行你務必要將整編第5和第18軍兩個軍保留住其中的一個。」

看到顧祝同在打他的小算盤,郭汝瑰心裏也是暗樂,主力不去作戰 ,劉鄧那邊的壓力自然也會小,而且這邊分兵出去,華東這邊外線的粟裕兵團也能得到及時的休整和補充。

於是在會上,郭汝瑰將與顧祝同商量的作戰意圖在會上送出,具體是:

以第7、第48、第28、第54師(由膠東海運),由夏威指揮分二路進入大別山,到達黃山附近後,再以4縱隊(由第10、第85師組成)由麻城東進,協力攻擊。同時陸軍司令部以整編第5、18軍為主力在黃泛區、魯西南和膠東進行牽制性作戰,切斷將華東野戰軍西西援劉鄧集團的意圖。

徐州陸總精銳部隊

而老蔣在得到郭汝瑰的提議後,進行了調整補充,大方向不變,但將此次對劉鄧作戰的部隊增加到33個旅。

這也讓老蔣在大別山地區作戰的部隊達到了——30萬人之多。

郭汝瑰的這個計策,雖然一定程度上讓華東的壓力減弱,但劉鄧面臨壓力會很大。

在國軍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大別山的劉鄧壓力會加劇。

總不能犧牲劉鄧,而保華東?

可就在這時,心思活絡的郭汝瑰想到了一個人——白崇禧。

國防部長的白崇禧

挑起蔣白矛盾,盤活全域

自從擔任國防部長之後,白崇禧就在國防部被老蔣和陳誠聯手做空。

而此次圍剿劉鄧又是在桂系的老根據地—— 大別山地區。

一旦處理不好老蔣來個驅狼吞虎,那桂系就真的成為中央系的附庸了。

因此桂系對於此次大別山作戰極為關註,其在山東兩個王牌部隊——整編第7、28、48師悉數調回。

精銳桂軍部隊

深知此次大別山地區作戰,對老蔣和白崇禧都很重要的郭汝瑰,故意在指揮人選上留著不說。

當時指揮大別山作戰無非是三選一:

駐徐州的陸軍總司令部、由程潛任主任的國民政府武漢行轅指揮、或者老蔣的大本營直接指揮,

而無論哪一個都沒他國防部白崇禧什麽事,自然讓他頗為不爽。

白崇禧跟老蔣匯報

而郭汝瑰自然對這些都看在眼裏,於是在南京的時間裏,郭汝瑰找到了當時作戰三廳的廳長羅澤闿,在閑聊間故意說明大別山桂系的重要性:

如果白崇禧能出來指揮就好了。

而兩人的談話,很快傳到當時桂系出身的劉斐耳朵裏。

而這也更堅定了白崇禧要指揮大別山作戰的決心。

於是在12月3日,老蔣召開的作戰會議中,羅澤闿在公布完作戰計劃後,卻將此次指揮大別山作戰任務交給了國防部統一指揮。

霸道次長劉斐

而這也讓老蔣頗為尷尬,問白崇禧道:

「健生兄,你看如何?」

白崇禧也把皮球踢了回去:

「看主席怎麽決定吧。我服從命令!」

於是在13日,而老蔣也在權衡利弊後,釋出了國民政府代電:

「為徹底肅清大別山匪軍,應即成立國防部九江指揮部,由白部長坐鎮九江擔任指揮,並將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湖南等5省政府歸其指導,以便軍政之密切配合。」

而這個命令也讓很多國軍高級幕僚們瞪大了雙眼。

老蔣和白崇禧

當天出席會議的,參謀次長方天(陳誠土木系)私下裏找到郭汝瑰說:

「壞了!壞了!澤愷受劉為章(劉斐字)慫恿,把白(崇禧)擡出來,從此多事了。你為何不設法阻止呢?進攻大別山,正該集中兵力嘛!你們為何平分兵力呢?」

而對此心知肚明的郭汝瑰則是打起了哈哈,

進攻大別山確須統一指揮。按道理,進攻就應該集中兵力,像打籃球一樣,球到自己方面來了,五個人一齊回來搶球,奪得球又五人一齊進攻,齊心協力,才能勝利。但是主席既不放心白部長,為何又不讓顧總司令統一指揮呢?既讓白部長指揮,為何又不把顧調開呢?這不明明讓顧分白的兵權嗎?對他悶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未弄清楚以前,我們小嘍羅還是少說為佳!弄得不好碰一鼻子灰不合算。」

老蔣召集將領開會

那麽看到這裏,很多人就問,白崇禧指揮為何就能讓劉鄧轉危為安呢?

難道由白崇禧的國防部,取代顧祝同的陸軍總司令部,真的會對戰局產生影響麽?

答案是肯定的(要不然郭汝瑰為何千方百計誘導白崇禧爭指揮權)

正如前面所說的,大別山是桂系的老根據地,為了防止老蔣驅狼吞虎是他勢必要這個指揮權,要不然十幾萬中央軍鳩占鵲巢,桂系就徹底被架空,而且退一萬步說,當時回大別山圍剿劉鄧的還有桂系僅存的老本夏威的第3兵團——整編第7、28和48師,一旦老蔣讓其打頭陣,可能會重蹈1946年桂系另一個整編46師在華東被殲的慘劇。

在大別山地區作戰的國軍

而白崇禧如果拿到了指揮權,他的目標可不僅如此,而是將這幾個圍剿大別山的部隊收為己用,至於劉鄧只要把他們趕出大別山,愛去哪就去哪。

而拿到指揮權的白崇禧,也正如郭汝瑰料想的那樣。

當時老蔣讓白崇禧擔任總指揮,也就讓他在九江擔任名義上的指揮,但白崇禧哪會不知道老蔣的小九九,於是11月下旬他直接帶領的指揮部到武漢,直接架空了武漢行營主任程潛,直接統一指揮大別山地區的33個整編旅國軍。

在1947年12月對劉鄧的圍剿中,白崇禧采取的是第三兵團(包含桂系王牌第7軍)圍攻大別山腹地,其他中央軍部隊在外圍伺機而動或組成外線兵團,牽制豫西的陳謝兵團和東線的華野部隊。

桂系王牌鋼七軍

剛開始面對桂系在大別山的進攻,我軍也是一度打的很艱難,白崇禧以並村築寨」的方式讓我軍在大別山地區很難進行微店打援,根據地也是一步步被蠶食。

到了1948年1月,最艱難的時候,大別山大部份縣城都落入白崇禧手中,可白崇禧在指揮了兩個月後,也開始擁兵自重了起來,顯示讓桂系第3兵團在大別山不動了起來,轉而打國軍其他外線,如整編11、20師等主意,企圖透過換帥或拉攏將其收入囊中。

而這也給了劉鄧的機會,1948年的1月初,中野決定組成內外線兵團,由劉帥帶領轉移到黃泛區和皖北等地作戰。而這些地區的部隊,原先就是顧祝同指揮的陸總部隊,白崇禧雖然有指揮權,但人家壓根就不聽他的命令,而兩個部隊的不協調統一作戰,也給了我軍運動的空間。

跳出別山作戰的劉鄧中野部隊

所以,如果當時郭汝瑰真的讓陸總指揮,而不是白崇禧,恐怕劉鄧大軍大別山的日子更為艱難。

因此說郭汝瑰拯救劉鄧10萬大軍也是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