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張居正奪情之謎,到底是萬歷不讓他丁憂,還是他自己不想丁憂?

2024-05-07歷史

張居正的父親死後,他沒有回家守孝三年,而是奪情繼續工作。這件事一度引發了同僚們的攻擊。那麽問題來了,張居正奪情,究竟是像他說的,皇帝不許他走呢,還是他自己不想走呢?

張居正奪情,其實是一個雙向選擇的結果,他自己確實不願意走,萬歷皇帝也不樂意他走。不過,萬歷皇帝不願意他走的想法,主要是受別人影響的。

萬歷五年,一則訊息傳到了張居正的耳朵裏,給張居正帶來了沈重的打擊。這個訊息就是,張居正他爹死了。

在悲傷之余,另一個更實際的難題擺在了張居正的眼前:要不要回家守孝呢?

丁憂,在古代有很長的歷史,意思就是官員的親屬死了,這個官員要停薪留職,回家守孝。守孝的日子過了,再回來工作。

當時不同關系的親屬死了,按照規定要守不同日期的孝,當然,守孝期間的限制也不同。但是不管什麽規定,親爹這種直系親屬死了,都肯定是要守孝的。而且是期限最長的那一檔。

當然,我們翻閱史書也經常會看到「奪情」的字樣。這一般是身份比較高,或者工作比較重要的大臣。皇帝會特意給你下一道旨意,允許你不回去守孝。這個叫奪情,意思是由於工作需要,皇帝強硬的奪走你的親情。你是被逼無奈。

所以你不能拿這個當恩典,高高興興的接旨。你要推辭幾次,然後在皇帝的堅持下接受「奪情」,而且你在孝期內最好按照守孝的規則約束自己,不然就等著社會性死亡吧。

不過這個奪情也有特例,比如在亂世的時候,由於環境緊張,許多官員可以直接奪情。這種情況下,奪情是常規,允許守孝才是特殊照顧。甚至誰要是私自回家守孝,還算是違法。

比如三國時期的吳國,孫權就要求大家直接奪情。誰要是私自曠工回家守孝,反而要治罪。孫權手下就有一個大臣,沒遵守孫權的規定,父母死後直接回家守孝,孫權還差點治他的罪,還是陸遜求情才幸免於難。

再比如諸葛亮去世的時候,阿鬥為了避免大家都去奔喪,給朝廷整癱瘓了,也緊急下令禁止給諸葛亮奔喪。在三國時代,門生故吏有給舊主奔喪的義務。當時朝廷的許多官員都是先在丞相府做吏,然後再提拔進入朝廷的。所以阿鬥的這道旨意,其實也算是一種奪情。

但是三國時期比較特殊,一個崗位突然缺人了,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正常的朝代,奪情都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

尤其是在太平年景,誰能想展示自己優秀的道德。大家都卷瘋了,更不可能隨便奪情了。把這件事做到典範的,是明武宗的首輔,楊廷和。

楊廷和是明武宗朱厚照的老師,所以非常受朱厚照的信任。即使在明武宗寵信劉瑾是那段時間,他的位置也沒有動搖。所以在楊廷和需要丁憂的時候,明武宗當然會下旨,要求他丁憂了。

按照楊廷和的地位,以及他在朝廷上的人望,他要是奪情,誰也說不了什麽。但是楊廷和沒要這份特權,堅決要回家,丁憂守孝。

明武宗下了好幾道聖旨,楊廷和都沒改變主意,依然回家丁憂,丁憂期滿,才回到了朝廷。

所以大家都誇楊廷和,這人道德水平真高啊,這才是孝子呢。

莊子曾經說過:沒有山峰,就沒有低谷。沒有君子,也就沒有小人。這話驗證在張居正身上了。

其實以張居正的地位和重要性,是有資格奪情的。而且當時他和萬歷皇帝的君臣關系非常好,和掌印太監馮保又是盟友。即使他需要推辭幾遍,皇帝也可以配合他。

但是楊廷和的高風亮節,把他的路走死了。以前奪情,大家還勉強接受。經過楊廷和的事跡,誰再奪情,誰就是貪戀權位的小人。

所以,張居正面臨著一個難題,是被天下讀書人看做異類,然後保住權位繼續改革呢?還是幹脆丁憂,急流勇退,也少惹點小人怨恨,給自己一個安穩的晚年呢?

心裏的想法還沒理清,身外的千絲萬縷,已經成亂麻了。

有依附張居正的大臣主張奪情,但是更多的大臣認為張居正應該回家丁憂,這其中還包括一些平時和張居正關系不錯的大臣。

沒辦法,當時的道德觀就是這樣,父母死了不丁憂,那就是貪戀權位、禽獸不如。

張居正貪戀權位嗎?他確實貪戀,因為朝廷上瞬息萬變,他真離開朝廷兩年,內閣就沒他位置了。但是張居正對於權力的留戀,不僅是出於功名心,更多是對於天下的責任,對於變法的擔憂。

變法是個得罪人的事,阻力非常大。皇帝年幼,張四維雖然順從,但誰知道他心裏咋想的?申時行性格柔和,也不能接下他的擔子。他是真的走不開。

在內心深處,張居正或許也有過丁憂的念頭。丁憂,然後徹底和權力告別。趁現在得罪的人還有限,可以保自己晚年平安,子孫無恙。

宮外,大家紛紛指責那些主動奪情的人。開始大家還很克制,沒罵到張居正身上,只說這些主張奪情的是阿諛小人。但是這只是暫時的客套,明眼人都知道,一旦張居正真的選擇奪情,那這些指責,遲早會落到他的身上。

宮裏,李太後和馮保也開始思考張居正的去留。

李太後是沒什麽猶豫,堅決想讓張居正奪情。不過,李太後的挽留可不是出於對張居正的好感。她純粹是覺得優良工具人難得,懶得換。

馮保也不願意張居正丁憂。他這個司禮監掌印,和張居正這個內閣首輔合作,才有現在的權勢。換一個人做首輔,他未必能保住現在的權勢。當初陳洪能排在他前面,不就是因為陳洪和高拱交好,所以高拱影響了隆慶皇帝的意思嗎?

再說,張居正畢竟是士大夫群體中的一員。他現在退步抽身,得罪的人還有限。張居正要是半途而廢,時間一長,其他官僚還會認為張居正是自己人。可馮保不一樣,他的宦官同事,可沒這麽委婉。自己一旦失勢,還不得被人生吞活剝了?

所以,馮保也堅定了念頭,不能讓張居正丁憂。所以他特別賣力的給李太後吹風:可不能讓張居正丁憂啊,他走了,皇帝可怎麽辦啊?

為什麽要說李太後和馮保的想法呢,因為萬歷皇帝當時還是個未成年,還沒什麽主意,容易受身邊人影響。

那誰能影響萬歷皇帝的想法呢?主要就是這三個人:馮保、李太後、張居正。所以萬歷皇帝的想法,也是傾向於讓張居正奪情。

所以萬歷下旨,讓張居正奪情。張居正當然要推辭幾番,連上了幾道奏折,「臣以二十七月報臣父,以終身報皇帝。」萬歷皇帝再下旨慰問挽留他。

朝裏的大臣看這架勢,張居正還是要奪情,許多都很憤慨,覺得他這是拿禮法道德不當回事啊,於是更激烈的上奏折反對張居正奪情。

由於張居正明面上一直在請求丁憂,所以有的大臣也不好意思直接指責張居正,而是一副幫著張居正求情的口吻,在奏折中極力說張居正父子之間感情多麽好,張居正對自己老爹多依戀,張居正知道爹死了多悲傷,陛下你強留下張居正,這簡直違反了人道主義巴拉巴拉。

張居正他爹張文明,其實不是什麽品質多優良的人,在家鄉也沒少借著張居正的名頭搞特殊化。張居正勸又勸不動,父子感情其實也沒有多親密。估計張居正看了奏折自己都得懷疑,原來我這麽愛我爹嗎?

因為奪情這件事,所以有一大堆大臣都開始彈劾張居正。但是其中最讓人傷心的,是這其中有兩個人,是他的門生吳中行、趙用賢,還有一個,是他的同鄉艾穆。

這可令張居正破防了,當初有一個彈劾他的劉台,他都受不了。現在更好了,倆學生彈劾他,雙倍打擊!而且,艾穆可是他同鄉啊。

一般在官場上,師生、同鄉這種關系,都能互相援引,報團取暖,結果自己居然被自己的學生和同鄉一起彈劾了。這可是當年嚴嵩都沒有的待遇啊。自己幹啥了,比嚴嵩還招人恨?

這件事給張居正帶來了很嚴重的打擊,在朝堂上,張居正似乎是勝利者。但是在無數人言中,張居正已經成了惡人。

這些人都是惡意給張居正找麻煩嗎?其實也不是,許多人都是真心覺得張居正應該遵守孝道。許多人都是抱著「我為了你好」的心態,才多次勸張居正,勸皇帝。甚至張居正還有一個學生,寫了奏折彈劾張居正以後,又拿著副本去給張居正看。

張居正本來對自己的學生沒啥防備,接過來一看,才傻眼,問他:「你這個奏折交上去了嗎?」對方理直氣壯的回答:「沒交上去,怎麽敢拿給師相看?」

主觀上,對方確實沒有惡意,所以才這樣坦蕩。但是相比於借助輿論逼迫張居正的人,這種愚蠢的君子,更讓人頭疼。他沒有私心,所以闖禍的時候也英勇無畏。

對此,張居正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該生氣還是該笑。但是年輕的萬歷可不寬容,他正是長脾氣的年紀,看問題非黑即白。既然現在張居正是好人,那彈劾他的自己是偽君子。對於偽君子客氣什麽,所以這些人都受到了嚴苛的處置,紛紛被除以廷杖,然後發配貶謫。

其中吳中行、趙用賢二人各廷杖六十,艾穆、沈思孝二人各廷杖八十。他們都是彈劾張居正奪情的人,之所以待遇有區別,大概是因為吳中行、趙用賢都是隆慶五年中的進士,是張居正的門生。

此刻,在群臣心中,這四個人都是不畏權貴,不顧忌私情的君子,所以紛紛去給這四個人求情。或許是吸取了這幾個人的教訓,所以他們不敢和皇帝鬧的太過,就紛紛去找張居正。

張居正早有準備:我見你們,然後讓你們罵我一頓,還得找借口退掉你們求情的話術。門都沒有啊!所以張居正讓門人說他休息,誰都不見。

其中,王錫爵比較機靈,居然悄悄進去了。這下,張居正總不能說自己休息了,只好強打精神,和王錫爵打太極。

王錫爵說奪情,張居正就說是皇帝的意思;王錫爵求張居正給這四個人說說情,張居正就說是皇帝在發火,他沒招。王錫爵開始打直球:「皇上生氣,那還不是為了老先生您嗎?所以問題還是在您身上啊,您要是向皇帝求情……」

王錫爵話還沒說完,張居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奪過侍衛手裏的刀,橫在自己的脖子上,大喊道:「你殺了我吧,你殺了我吧,皇帝要我留下,你們要我走,我到底該怎麽辦啊?」

王錫爵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張居正,嚇得也不敢再質問下去,趕緊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正如王錫爵所說,奪情這件事,其實最大的決定權在張居正自己身上,是他不想丁憂,所以皇帝才會堅定的下旨奪情。但是在變法進行到關鍵的時候,張居正奪情,才能保護變法的繼續推進。張居正的奪情,是他平生「勇於任事」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