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漢 | 李陵,戰聲煙塵裏,獨木難支投降匈奴!(3)

2024-04-09歷史

前文說到李陵率領的這支人馬基本上都是步兵,以及裝載著物資的大車。一路按計劃進發靠兩條腿走路,大約300公裏的路程李陵走了一個月到達浚稽山,此處距離長安大概有1500公裏。李陵一邊安營紮寨,一邊把沿途的山川狀況繪制成地圖,並派部下陳步樂騎馬送回長安。

坦然迎敵

陳步樂十天半個月才抵達長安,漢武帝立即喊他問話:李陵帶兵如何?陳步樂答道:李將軍帶兵有方愛惜士卒,大家都願意為他效死力。說完便獻上地圖。漢武帝非常開心,拿著地圖對左右炫耀:瞧瞧,朕沒看錯李陵吧?他畢竟是李廣的孫子!

然而長安眾人不知道的是,那一刻千裏之外五千漢軍正掙紮在存亡邊緣。原來就在陳步樂返回長安報告軍情的十來天時間,李陵遇上了大麻煩。因為一直沒找到匈奴人,李陵正準備撤退。可就在此時遠遠的地平線上出現了匈奴人的身影影,那龐大陣勢龐大,隊伍整齊,正是是匈奴主力。

問題突然就如李陵所願了:出征前他喊著要直取單於,結果被改成了偵查任務;現在正在偵查的他突然遭遇了期盼的單於主力。當初鼓吹只要五千步兵就能同單於大戰一場,居然成真,這可真是造化弄人!李陵很激動,甚至是興奮,雖然強敵在前,但正是他建功封侯的好機會。

以少勝多

李陵立刻下令在兩座山之間擺下陣勢,隨後親自率軍出營列陣,最前排的士兵立下盾牌,後面的士兵長戟向前,排出密密麻麻的長槍陣。再靠後的則是弓弩手,作為主要的火力輸出。這是當時步兵方陣對抗騎兵的標準陣型,有兩座山作為屏障,又能防止匈奴騎兵兩翼包抄。

匈奴這邊大單於也很興奮。手下有三萬多人,兵力優勢巨大。而且對面的漢軍不僅人少基本上又都是步兵,他差點沒笑出聲來,簡直就是送死,當即下令發起沖鋒。

面對六倍於己的敵人,李陵絲毫不亂,任由匈奴騎兵沖上前來,直到沖進漢軍弓弩的射程之內,方才大手一揮。頓時漢軍弓弩齊發,箭如飛蝗,遮天蔽日。在如此恐怖的箭雨面前,匈奴騎兵害怕了,瞬間亂作一團。開始向兩側的山上撤退。

在山上馬匹無法奔馳,騎兵的特長盡失。李陵找準時機立刻下令反擊,漢軍步兵手持長戟短劍,向匈奴騎兵發起了進攻。這一戰完全成了漢軍步兵的表演,他們輕松地砍殺了數千敵人,殺得匈奴是潰不成軍,自己的損失則微乎其微。

戰鬥結束後李陵甚至有了些得意,我兵之精銳,以少敵多並非空話!接下來的幾天裏李陵在做些什麽已經不得而知,因為史書沒有記載,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趁匈奴援軍未到主動發起反擊,還是見好就收及時撤退,他都沒做。

大概是封侯的渴望刺激著他,之前的勝利鼓舞著他,讓他決定呆在原地,繼續與匈奴耗下去,任憑惱羞成怒的匈奴人再度撲過來,然後被漢軍一再擊敗徹底崩盤。

寡不敵眾

發現對面的漢軍是個硬茬,匈奴單於果斷調兵遣將。一時間匈奴的步兵、騎兵紛紛匯聚而來,總兵力達八萬之多,對漢軍形成了16:1的絕對優勢。可等到李陵發現匈奴人又要沖鋒時,眼前的場景讓他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敵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五千對八萬,任李陵封侯的渴望再強烈也知道沒有任何勝算必須後撤。只是這一撤他的失敗和悲壯也就雙雙上演了。李陵邊打邊退,經過幾天時間退入了浚稽山的山谷之中。因為持續交戰很多士兵都中箭受傷。李陵下令受傷三處的躺在車上,受傷二處的駕車,一處受傷的則拿刀槍作戰。

接下來雙方戰況極為激烈,一天交戰幾十次,如同車輪戰。匈奴人打了退,退了又來,就像牛皮糖一樣黏在手上,甩也甩不掉。漢軍又殺死匈奴兩千多人,但他們疲於作戰,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就算人人都是精銳,也已經透支到了極限。

至於單於他也到了極限:漢軍伏兵的陰影始終折磨著他,讓他不敢再向前。再看看部下,已經出現畏戰情緒,士氣低落。他不能讓部眾付出徒勞的傷亡。

可就在單於準備撤退的時候,一個小人物改變了事態的走向。漢軍副將韓延年手下有位軍官叫管敢,因違反軍紀遭到韓延年的責罵。管敢自認為受辱,一怒之下投降了匈奴,並全盤供出了漢軍的情況。

李陵孤軍深入並無後援,單於擔心的伏兵根本就不存在。而且漢軍的箭也快射完了,李陵與韓延年各帶領八百人馬作為核心,苦苦支撐。單於大喜過望對手下喊話:誰能抓到李陵,我封他做大官!

投降匈奴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匈奴騎兵又提起精神發起進攻。一邊斷了漢軍後路,一邊爬到山上放箭、丟石頭。而漢軍也在一天之中消耗掉了最後的五十萬支箭,失去了對抗匈奴騎兵最趁手的武器。

這一戰是決定之戰,漢軍無法還擊被動挨打,傷亡慘重,活著的人也一個個都帶著傷,步履艱難,失敗已經沒有懸念。

到了這一步李陵的精神也崩潰了,盼望的封侯不僅化為泡影,甚至能否活著都很成問題。此時有個軍官安慰他: 將軍不必如此,您已威震匈奴,就算當了俘虜,他們也會優待您的。暫時在匈奴屈就一陣子,以後找到機會再回去。就像趙破奴將軍,被俘之後又逃回來,皇帝依然對他禮遇有加,何況將軍您呢?

李陵答道:我怎麽能投降呢?隨後便跟韓延年騎上馬,帶著幾十名壯士率先突圍。韓延年轉身力戰不幸陣亡。看到此景李陵長嘆道:我是沒臉向陛下報告了!隨後他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跳下馬來投降了。

可嘆的是李陵最終戰敗之處距離居延要塞(漢匈邊境)僅一百多裏,但這成了他還有絕大多數漢軍士兵永遠走不完的一段路。這次突圍大部份將士只是靠著雙腿跑步,又缺乏武器,無力抵擋,很快就被匈奴騎兵追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最後逃到居延塞的僅有四百多人,五千精銳荊楚勇士,九成以上埋骨異國的戈壁荒山。

為什麽距離如此之近漢朝這邊沒有派出援兵?為什麽李陵多日被追擊,卻始終沒有請求支援?這都是永遠無法解答的問題。投降的李陵成了匈奴人的俘虜,他掀起的漩渦,即將把跟他有關的人都裹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