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資治通鑒】唐紀~十: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2024-02-28歷史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唐太宗貞觀二年)

【原文】

上問沈徵日:「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昔堯清問下民,故有苗之惡得以上聞。舜明四目,達四聰,故共、鰍、歡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趙高,以成望夷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以取台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閣之變。是故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上謂黃門侍郎王圭日:「開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許賑給,而令百姓就食山東。比至末年,天下儲積可供五十年。煬帝恃其富饒,侈心無厭,卒亡天下。但使倉稟之積足以備兇年,其余何用哉!」

二月,上謂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無所畏憚,朕則不然。上畏皇天之監臨,下憚群臣之瞻仰。兢兢業業,猶恐不合天意,末副人望。」魏徵曰:「此誠致治之要,願陛下慎終如始,則善矣。」

上謂房玄齡等曰:「為政莫若至公。昔諸葛亮竄廖立、李嚴於南夷。亮卒而立、嚴皆悲泣,有死者,非至公能如是乎?又高穎為隋相,公平識治體。隋之興亡,系穎之存沒。朕既幕前世之明君,卿等不可不法前世之賢相也!」

【註釋】

①有苗:即「三苗」,中國古代民族。【史記·五帝本紀】載其他在江、淮、荊州一帶,也就是今天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陽湖一帶。②明四目,達四聰:【書·舜典】:「詢於四嶽,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四,四網八方。目,眼力。聰,聽力。這兩句話的大意是,舜廣聽於四方,被天下沒有壅塞。③共:共工。共工、鯀、歡兜都是舜時的讒臣。④望夷之禍:指趙高弒秦二世於望夷宮之事。⑤台城之辱:指侯景叛梁武帝,圍合城。梁武帝餓死於台城之事。⑥彭城閣之變:揩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所弒事。⑦擁蔽:壅蔽,遮蔽,阻塞。⑧比至:到了。⑨恃:依仗。⑩侈心:奢侈之心。11:畏憚:畏懼。12:副:符合。13:竄:流放。南夷:南方夷人所居之地。14:識:懂得,明白。治體:治國的根本。15:系:關系到,與…相聯。存沒:存亡。16:法:效法。

【譯文】

太宗皇帝詢問魏徵說:「君主怎樣才能算明,怎樣才能算暗?」魏徵回答說:「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就叫做明,只相信個別人的意見就叫做暗。從前堯帝詢問下面百姓的意見,因此三苗的罪惡能夠向上傳到君主的耳中。舜帝眼觀四面八方的情況,耳聽四面八方的聲音,因此共工、鯀、歡兜就不能蒙蔽主上的視聽。秦二世偏信趙高,使自己遭受在望夷宮中被害的禍事。梁武帝偏信朱異,自取被困死在台城中的羞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釀成了在彭城閣中被弒的變故。因此君主如能全面聽取各種意見,廣泛采納各種建議,身邊的權臣就不能蒙蔽君主的耳目,下情就能夠上達了。」太宗說:「完全正確。」

太宗對黃門侍郎王圭說:「隋朝開皇十四年時,天下大旱,隋文帝不答應賑濟百姓,而叫他們到關東去度荒。到了隋文帝後期,天下的糧食儲備可以供五十年食用。隋煬帝依仗國家富饒,奢侈之心沒有止境,終於失去天下。只要倉庫中的糧食貯積能夠對付荒年,其他財富有什麽用呢?」

二月,太宗對身邊的臣下說:「人人都說天子至高無上,沒有可畏俱的事情。朕卻不這樣看。朕對上畏懼上天的監視,對下畏懼群臣的仰視。一天到晚,兢兢業業,生怕上不合天意,下不得人心。」魏徵說:「這的確是實作天下太平的關鍵,希望陛下有始有終,那就很好了。」

太宗對房玄齡等人說:「處理政事最重要的莫過於公正無私。從前諸葛亮把廖立、李嚴流放到南夷之地,諸葛亮去世時,廖立、李嚴都痛哭流涕,李嚴甚至還憂傷至死,如果不是大公無私,能使別人這樣嗎?另外,高穎擔任隋朝的丞相,非常公平,懂得治國的根本。隋朝的興亡,與高穎的存亡緊密相聯。朕既然仰幕前代的明君,你們也不可不效法前世的賢相!」

【讀解】

清代大學者戴震曾經說過:「天下古今之人,其大患,私與蔽二端而已。私生於欲之失,蔽生於知之失。」又說:「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

一個人的一生中,總會有許多判斷失誤的事情。判斷失誤當然會帶來不良後果,甚至可以說是災難。如果是一個普通百姓,他的判斷失誤又會影響到他本人,他的家人,充其量影響到他的親屬或周圍的人而已。而作為一個君主,在用人或者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上的判斷失誤,其影響則不可與普通百姓同日而語,輕則千百萬人流離失所,重則天下大亂,國家覆亡。由此可見,君主在處理重大問題的時候,能夠不慎之又慎嗎?

造成判斷失誤的原因在哪裏呢?在於「蔽」。所謂「蔽」,就是壅蔽,就是阻塞。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阻塞和切斷了全面正確的資訊的輸入,從而妨礙了人們的正確判斷。為了防止「蔽」,那就得像魏徵所說的那樣,必須做到「兼聽」,而千萬不可「偏信」。這對於管理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來說,顯得特別重要。

「蔽」往往產生於「私」,一旦有了「私」,那就必然會有「蔽」。唐太宗說:「為政莫若王公」正是針對破除「私」而言的。只有破「私」,才能立「公」。「公」一旦立了起來,天下國家哪裏有治不好的道理?

要想破「私」,會想除「蔽」,首先就必須有一顆畏懼之心。古人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說的正是這個道理。畏懼什麽?上畏懼天,下畏懼人。所謂「天」,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自然規律。我們必須尊重客觀的自然規律,在自然規律面前必須小心翼翼,如果違背了自然規律,那它的懲罰將是無情的。至於「人」,唐太宗在這裏說的是「群臣」,其實,更廣泛地說,應該是人民群眾。唐太宗曾說:「君依於國,國依於民。」又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得罪了廣大人民群眾,皇帝還坐得穩嗎?因此,作為一個統治者,隨時保持其畏懼心,是關系到自己能否繼續統治的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