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介石身為民國總統,他的月薪是多少,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2024-02-03歷史

在國民革命時期,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的政治領袖可謂是賺得盆滿鍋滿,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裏,能夠像蔣介石一樣,在家賴恩置電影播放間,或者是給宋美齡栽下一院梧桐樹的蔣介石像,想必每個月的薪資也是相當優渥。但是在那個物價相對超級低廉,並且老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當中,蔣介石究竟擁有怎樣的巨額薪資,才能夠讓他在國民黨當中?躋身貴族圈子,並且每天都能光鮮亮麗?

1933年時值國共兩黨對峙時期,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頒布了一個檔,檔主旨展示了國民黨內各級官員的俸祿以及薪資標準。在這個表當中明確的規定了當時蔣介石所能拿到的每月薪資是與行政院院長,立法院院長以及各部總長的薪酬待遇一致,每月發放800大洋;次於蔣介石的副委員長李宗仁以及各省主席則每月發放680大洋。

這一時期的國民黨官員薪資構成還是相對單一的,不會有另外的費用補貼。除了差旅費的補助之外,基本上都是正常發放薪資,而如今的書報費,餐費,交通費以及供暖費用等等,都是沒有的。如果官員需要出差,那麽他們也需要按照制定的標準進行補貼的發放和報銷。

一般情況下,特任官員需要出差完成任務時,每天會給他們報銷18塊大洋,並且不限制他們所住的酒店,只要在報銷範疇之內都可以接受。如果是普通的官員出差,那麽每天是發放12塊大洋左右。根據官職的不同,出差經費也會有相應調整,如果是最普通的員工,那麽每月的差旅費用是2~4塊大洋左右。

作為國民黨最高領袖的蔣介石,他的差旅費用一般也會進行相應的調整,而且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任職期間,也不僅僅擔任了國民黨主席這一職位,聽說蔣介石身兼數職,為的是能夠多領取一份薪金,並且他出差的時候,也會借各種理由將報銷的費用加滿。

在那個物質匱乏人民饑不果腹,戰亂紛飛的時代下,當時的生產經濟環境又是怎樣呢?人們所擁有的薪金水準是否能足以應對日常開銷呢?每個月800塊大洋的蔣介石,是否可以在那個物價相對低下的年代裏大肆鋪張,為所欲為呢?

以1933年的南京為例,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當時南京人民的生活水準。首先購買大米方面,人們所需要支出的是每斤大米四分,購買牛肉則每斤三角,購買油、菜籽油等等每斤六分。看似價格都不算特別的高,但是相比起幾十年前的購買力來說,換算到我們如今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的60元人民幣,甚至更多。因此,當時蔣介石的薪金放到今天來說,也確實是天價薪金,相當於每月48000元,也是可以讓他過得相當滋潤。

前面也提及了蔣介石在國民黨任職期間是身兼數職的狀態,因此他每月的薪金遠遠高於這800塊大洋,並且在國民黨政府內部還有嚴重的官僚氣息,以及貪汙腐敗現象,因此明面上來說,雖然將每個關節的薪資規定清楚,但是真正執行此項條款的官員或許並不多。

與當今不同的是,我們現在的公務人員多半是透過考試選拔的,而在國民黨時期,他們的公務員則更多的是依托關系,或者是進行收受賄賂去購買到的官職,畢竟在當時國民黨政府對公務員的管理還是相對寬松的,並且真正能夠遵從本心,不貪汙腐敗的國民黨公務員是非常少的。

蔣介石每月的800大洋對於他來說,其實還遠遠不夠,因為從蔣介石和宋美齡平時的驕奢生活當中,我們就可以感受到蔣介石基本每天都在斥巨資討宋美齡的歡心。在蔣介石的家中,有一塊專門用於投放電影的空地,每天晚上,蔣介石都會陪著妻子宋美齡在家中看電影。電影這一項小資的活動,在當時的社會來講,還是非常罕見的,加之宋美齡有抽煙的習慣。為了能讓宋美齡抽上更好的煙草,蔣介石又怎會吝嗇自己的錢包呢?因此賺得盆滿鍋滿的蔣介石自然不會考慮到窮苦百姓的薪資問題,那麽蔣介石對於自己的手下又是如何的呢?

時任國民黨第二把交椅的副總統李宗仁,明面上開給他的薪金是680大洋,實際上他的薪金構成遠不止於此。李宗仁的薪水通常會分成三部份進行發放,首先是他每月的實質薪金,每月他都會收到680~800元不等的薪資,主要看浮動比率,然後在實際發放時會透過折合成金圓券的形式進行發放。接下來是他的年終獎,每年會給他發放810塊大洋左右。最後是公費報銷,這一個公費報銷和我們日常理解的還有所出入,主要是用來補貼這些國家高級官員的私人開銷,就連李宗仁自己也曾經說過,如果想要進行一些私人消費,只需要向公家報備就可以,不用親自從自己的口袋裏花錢。或者是當有外交活動以及各種社會名流的展示活動時,這些高官們都可以透過申請公費的方式進行外交和各種應酬,一通操作下來,其實李宗仁每個月實際能夠到手的薪資大約是6000金圓券左右。

金圓券是當時國民政府推出的一種債券形式的物品,百姓可以拿著金圓券進行金元寶的兌換。最開始的時候,百姓們手中的金元券還是能夠兌換到等額黃金的,因此每個人都十分喜歡這樣的模式。但是隨著物價的瘋漲,金圓券的貶值程度越來越厲害,到了1948年時,金圓券只能用於一些小型消費場所。原本一元可以兌換一兩黃金的金圓券,在那時已經變成了一元只能拿來做個公交車。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國民黨所發行的金圓券更是如同廢紙,物價飛漲了60倍不止,金圓券的貶值就更加嚴重。到了1949年,金圓券已經幾乎不被人們接納了,因為當時的金圓券體系幾乎崩潰,因此能夠發到這些高官手中的金圓券,用來購買的物資就變得越來越少。如果單純只是計算李宗仁的本俸和年奉,其實算下來,每個月也就800出頭,放在金圓券貶值之後,這樣的薪資明面上比蔣介石高,實際上購買力大不如前。

我們最熟悉的文人胡適在當時的薪金收入也是不菲,由於胡適曾經在抗戰期間做過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因此他的薪金可以說是比蔣介石和李宗仁還要高一些,當時在轉譯這方面的人才還是相對匱乏的,國民黨也是相對註重人才選拔的,因此,他們對胡適也是非常優待。按照1940年時的外交部領事官的薪資發放規定,胡適每月基本薪金已經達到了1000大洋,並且在實際發放的時候是折合外國貨幣,而不是本國貨幣。此外,還會對他的崗位進行補貼,每月會補貼1400塊大洋,相當於他每月薪金是2400塊大洋。

光聽這個數碼,就覺得胡適的薪金構成不一般,而且在當時來講,一塊大洋能夠等同於如今的50元人民幣購買力。如果是在較為發達的城市,則是相當於30元左右的購買力,按照北京的物價估算,胡適每月薪金大概是如今的12萬元人民幣,這樣的高額薪金也是讓不少人眼紅不已。

究竟是什麽原因讓胡適每月的薪資都如此優厚,讓人艷羨呢?其實我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胡適薪金的構成。

首先我們應該看到胡適是作為駐外人員,每天是在國外生活,因此他的消費成本以及生活成本對比國內來說還是較高的,在國內的國民黨領導人,完全可以由政府包辦他們的吃穿用度,並且還能夠每月進行公費的補貼報銷。而胡適作為駐外人員,他的一些日常開銷用度都是從自己薪金當中扣,沒有政府包辦,加上物價水準又高,因此給胡適多發一點薪金也情有可原。

其次,對比起國內來說,美國的高消費是眾所周知的,如果胡適的薪資標準和國內國民黨人的薪資標準一致,別提吃飽飯了,或許有口熱飯吃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因此國民黨為了保證胡適的面子,也讓他維持一個大使的正面形象,給他多發點薪金也是正常操作。

並且當時中國還在處於水深火熱,抗日戰爭以及國民對質的情況依舊存在,當時的美國選擇支持蔣介石,會給他提供武器裝備,但是如果沒有胡適從中進行轉譯,那麽美國這邊也很難明白蔣介石的意圖以及野心,因此為了更好的與美國建交友好的關系,討好胡適也變得必不可少,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外交工作的展開。

也算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胡適的薪金才會看起來這麽高,其實國民黨內的薪金構成還是相對透明的,雖然不排除當中貪汙腐敗現象頻發,並且有的人也不願意按照這一套規定去執行,但是國民黨的薪資待遇確實會比共產黨內高出許多,國民黨作為老牌資本家,本就掌握了大量的資產,而且他們經常搜刮民脂民膏,相比起連線樸素的共產黨員來說,國民黨的高收入其實還是來自於百姓的血汗錢。

其實國民黨時期的薪金構成也和物價水平相適配,畢竟高物價低收入,誰都會叫苦連天,雖然國民黨一開始選擇推出金圓券來平穩物價,但後來隨著戰爭的不斷推進,物價飛漲,導致金圓券體系的徹底崩盤,而他們發放的薪金水準也越來越低,但是這樣的薪金水平對於換算成當今的條件來說,也算是綽綽有余了。

而國民政府時期的薪資,倘若不是他們濫發金圓券,必導致物價的飛漲,或許之後也不會因為通貨膨脹導致整個金圓券體系的崩盤。這些領導人在實作了自己的貪圖享樂之後,完全不顧慮百姓還深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民國時期的領導只知道滿足自己一時私欲,讓自己賺得盆滿鍋滿,卻從未考慮過百姓還在水深火熱之中煎熬,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蔣介石永遠失去了民心,才讓他的國民政府徹底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