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鄧小平關系最好的三個人,其中一個是周總理,另外兩個是誰?

2024-01-07歷史

如果您喜歡這篇作品,歡迎點選右上方「關註」。感謝您的鼓勵與支持,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1980年,鄧小平帶著家人去參加蔡暢的八十歲大壽。在期間,他的女兒曾問了他一個問題:「這輩子,您和哪些人關系最好呢?」

而鄧小平則笑著說:「一個是你周伯伯,另外還有李伯伯和聶伯伯。」他所說的這三人分別是周總理、李富春,還有聶榮臻。

鄧小平一生充滿波折,身邊也有很多並肩作戰的好友。那麽,這三人和鄧小平之間,有怎樣深厚的情誼呢?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鄧小平糊他的三位摯友的故事。

周總理

早在意氣風發的少年時期,鄧小平糊周總理便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1920年,十六歲的鄧小平懷著學成本領、報效國家的宏大誌向,帶著憧憬和期待,坐上了前往法國求學的遊輪。

而差不多同一時間,二十二歲的周總理也懷著同樣的誌向赴法勤工儉學。

他在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道路上不斷摸索,最終受共產主義影響,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徒。

周總理和趙世炎等誌同道合的同誌一起創辦了中共旅歐支部,隨著大家的努力,這個組織的名氣越來越大,最終,鄧小平也被吸引而來。

兩位意氣風發的少年,懷著共同的追求和夢想,在此相遇相攜,成為誌同道合的朋友,開啟波瀾壯闊的一生。

而兩人也從此展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深厚的革命情誼。

當時,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創辦了機關刊物——【赤光】,而周總理和鄧小平便是這本刊物的主要編輯和撰稿人。

兩人懷著一腔熱血,廢寢忘食地工作著,不僅要撰寫文章,編輯修改,還要負責蠟板和油印,一天甚至要工作十幾個小時。

為了做更多的工作,兩人索性在辦公場所住了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昏暗的燈光中,只能看見他們忙碌的身影。

在當時,鄧小平負責做刊物的油印工作,他雖然年紀最小,但工作十分認真,仔仔細細地刻好每一個字。

他的字跡非常地工整秀麗,做出的油印效果,居然和鉛印沒有什麽太大的差別。是以,鄧小平有了一個「油印博士」的稱號。

周總理在那時雖然尚且年輕,但才思敏捷、溫文爾雅,並且談吐不凡,加上年少英俊,舉手投足間充滿了個人魅力。

在那時,周總理便已經成為旅法組織的主心骨,他撰寫的【共產主義與中國】等宣傳馬克思的文章,一經發表便受到廣泛的歡迎。

而在和鄧小平朝夕相處之中,他也靠著自己的才思和學問,以及堅定的思想信念深深地影響著對方。

周總理年長鄧小平六歲,在鄧小平心中,周總理總是懂得那麽多,他不僅像是自己的兄長,更是自己的老師、朋友。

遠在異國他鄉的那段歲月是很艱難的,鄧小平本意學成一身本領報效國家,卻因為手頭拮據不得不離開課堂打工,在資本家殘酷的壓迫下受盡了苦頭。

即使是找到了誌同道合的組織,他們的日子也並不是太好過,為了更好地維持運轉,他們還要抽出時間出去打工。

平時吃的也只是又冷又硬的麪包,渴了就隨便喝點白水,飯桌上不要說吃點葷腥,連蔬菜都很少出現。

但是與之前不一樣的是,他們有了朋友、同誌,有了自己想要奮鬥一生的事業和目標,就算再苦再難也都是充滿意義的。

年輕的鄧小平幹勁十足,而他與周總理在此時結下的友誼,也是無比真摯、澄澈和濃厚的。在之後的歲月裏,無論經歷了怎樣的波折,兩人始終相互信任。

除了共同創辦刊物,周總理和鄧小平還一起在法國開了一個「中華豆腐店」。

當時赴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很多都家境貧困,在異鄉謀生又十分艱難,還要備受歧視和欺壓。

於是,周總理和鄧小平一起開了一家豆腐店,學生們得以在這家店裏打工,賺取生活費用。

他們做出的豆腐物美價廉,不僅華僑喜歡,在當地人裏也很受歡迎,再加上管理得當,生意蒸蒸日上,更為廣大窮苦留學生提供了工作的機會。

而周總理和鄧小平的這段往事,也流傳為一段佳話。

在法國的這段時光雖然艱苦,但始終是有意義、快樂的。在他們回國後,有更大的生死考驗在等待著他們。

在與侵略者和反動派鬥爭生涯中,兩人曾並肩作戰,也曾在不同的戰場上各自拼搏,經歷了重重考驗,最終和誌同道合的革命同伴們一起建立了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鄧小平擔任了國務院副總理,始終盡心盡力地協助著周總理。

動蕩年代,鄧小平被迫離開了幾年,而周總理也始終信任他,盡自己的力量保護鄧小平,並為他的復出而努力。

而鄧小平從周總理手中結下國家的接力棒後,也不負期望,為中國帶來了全新的改變。

李富春

在法國留學的這段歲月裏,周總理是鄧小平最親密的好友,而他所提到的聶榮臻和李富春,也是在旅法期間相遇的。

相較於周總理和鄧小平,李富春來到法國的時間更早一些。

1919年,李富春不過十九歲,他和很多胸懷大誌的學生一樣,坐上了千萬法國的遊輪。

李富春和一些同伴創辦了「勤工儉學勵學會」,他一邊打工,一邊努力學習著歐洲先進思想和文化,想從中探索救國之道。

很快,李富春便意識到,即使是號稱民主自由的歐洲國家,普通勞動群眾仍然是最受壓迫的那群人,所謂的自由也並不是真的自由。

而李富春也開始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他經過大量的了解,研讀了眾多相關的書籍,最終認定,馬克思主義才是拯救中國的唯一道路。

而一次契機,讓李富春與晚他一年抵達法國的周恩來結識,並建立了聯系。

1921年,北洋政府為了向法國借款,居然想要出賣國家利益。而他們無恥的行徑暴露之後,在法華人紛紛陷入了憤怒的情緒之中。

留法學生們為了阻止北洋政府,他們展開了一系列鬥爭,走上街頭吶喊抗議,掀起了輿論的風波,最終政府扛不住壓力,這項借款協定也不了了之。

在這場鬥爭中,李富春始終戰鬥在前列,而他與周總理在此時相識,在抗爭運動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得知李富春開始信仰馬克思主義的時候,周總理便向他投擲來橄欖枝,幾人一起組建了旅歐共產主義組織,開始為共同的事業而努力。

而在這樣一個充滿熱血和希望的組織裏,李富春和鄧小平相遇了。懷有共同理想的年輕人們很快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

1923年,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創辦了刊物【少年】,也就是【赤光】。李富春也是創辦人之一。

他和周總理、鄧小平一起,身兼數職,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之中。

李富春既要擔任編輯的工作,又要撰寫稿子,還要負責發行,同時白天還要出去打工。

而李富春和鄧小平的戰友情誼,也在此刻建立了深厚的基礎。

他們的環境是相當惡劣的,整個工作室就設在周總理的住所,一處狹小的公寓,平時吃的也很惡劣,就是麪包和白水。

這段激揚而艱苦的歲月裏,少年們以文章為刀劍,鬥誌昂揚地宣傳馬克思主義和愛國學說,點醒了無數愛國人士前進的方向。

作為組織裏年齡最小的鄧小平,對李富春總是充滿尊敬和親近的,他還親切地喊李富春「大哥」,李富春也將他當作自己的弟弟。

在這個時期,李富春和組織裏的女同誌蔡暢走到了一起。他們經常一起工作,李富春和蔡暢就這樣擦出了火花。

可以說,鄧小平見證了李富春和蔡暢的愛情。有很長一段時間,三人生活在一起,蔡暢也將鄧小平當作弟弟照顧。

鄧小平喊蔡暢為「大姐」,平時他最喜歡吃的便是蔡暢煮的面條,因為鄧小平年紀小,一張娃娃臉充滿稚氣,蔡暢還會開玩笑地叫他「小胖子」。

在那段歲月裏,幾人相攜相伴,成為彼此堅強的支柱,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回國後,兩人仍堅持走在革命的道路上。鄧小平一生十分波折,1933年時,曾遭受錯誤批判,處境十分艱難。

但李富春不顧自己的處境,盡可能地幫助鄧小平脫離困境,蔡暢也十分關心他的生活,見鄧小平生活困頓,還給他送吃的。

鄧小平結婚的時候,一些同誌們玩心大起,想要灌醉他,鄧小平一杯接一杯地喝,卻始終沒有喝醉。

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李富春幫鄧小平「做了弊」,提前把鄧小平的酒換成了水,這才幫鄧小平「逃過一劫」。

建國後,兩人同時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繼續為國家和人民而奮鬥。而巧合的是,兩人還是鄰居,在生活中相互拜訪,子女們也經常一起玩耍。

在這樣的相處中,兩人的感情愈發深厚。

即使是在鄧小平再次遭難,李富春也岌岌可危的時候,他還不忘悄悄給鄧小平送兩包煙。雖然只是兩包煙,卻充滿了殷切的關懷和安慰。

而鄧小平與聶榮臻之間的友誼,也是十分深厚而真摯的。

聶榮臻

與周總理和李富春不同,鄧小平糊聶榮臻相識地更早一些。

1920年10月,鄧小平抵達法國後,當地之前幾批勤工儉學的學生便前來迎接他們,而聶榮臻就在其中。

聶榮臻和鄧小平算是同鄉,兩人都是四川人,在異國他鄉相識,兩人都有一種親切地、惺惺相惜的感情。

聶榮臻比鄧小平提前一年來到法國,對此處也更熟悉,作為「學長」,自然要多多幫助鄧小平適應環境。

因此,兩人的來往變得多了,又是老鄉,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兩人的感情也很快親密了起來。

1922年,鄧小平糊聶榮臻一起加入了周總理等人發起的「旅歐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過,兩人並沒有分到一起工作。

鄧小平糊周總理、李富春等人忙著創辦機關刊物【少年】,也就是【赤光】,為文稿、編輯、油印等工作忙碌。

而聶榮臻則在旅歐社會主義青年團擔任執行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擔任訓練部副主任的工作。

和鄧小平一樣,聶榮臻白天要去工廠裏打工,晚上則忙於團內的工作,雖然十分艱苦,但為了心中的誌向和追求,大家仍然甘之如飴。

雖然兩人不在同一崗位上,但都是為了共同的事業而奮鬥,都是為了宣傳馬克思主義和救國思想,引導大批進步青年走上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

在這個過程中,鄧小平糊聶榮臻之間的情誼,已經從最開始的老鄉、朋友,昇華為關系更加密切,並肩作戰的戰友。

1924年,聶榮臻被組織派去蘇聯深造。在這片紅色的聖地中,聶榮臻努力學習各種進步思想和軍事、政治方面的知識。

一年後,聶榮臻回到了國內,他來到了黃埔軍校任職,先是擔任了政治部秘書,又當上了軍委特派員、湖北省委員等重要職位。

在他離開蘇聯後,鄧小平也被派遣到蘇聯學習。1926年,鄧小平也回到了國內,他先是在武漢做中央秘書,後來又去了上海工作。

在這段時間裏,兩人雖然沒在對方身邊,但他們在不同的戰場上,為了國家努力。

他們共同面對了各種腥風血雨,歷經了種種坎坷,一直到長征期間,鄧小平來到聶榮臻擔任政委的紅一軍工作,兩人時隔多年才再次得以相見。

兩人在長征中並肩作戰,還共同指揮了山城堡戰役,共同創下了赫赫戰功。

鄧小平曾經得了嚴重的副傷寒,不能吃硬東西,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鄧小平的處境非常危險。

而聶榮臻十分著急,剛好張學良送來了慰問品,聶榮臻便果斷將其中的牛奶全部留給了鄧小平,給他補充營養。

而鄧小平也靠著這些牛奶,成功撿回了一條命。

在之後,兩人繼續在不同的戰場上,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建國後,兩人的家也是相鄰的,只隔了一個圍墻。而他們在墻上開了一個小木門,方便相互串門,兩家親密地如同一家一樣。

鄧小平糊聶榮臻保持了長達七十多年的情誼,兩人的感情依舊歷久彌新。

結語

在國家危難的時刻,先輩們懷著救國救民夢想和誌向赴法留學,而他們也因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走到一起。

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從此為夢想而努力奮鬥,並開始並肩作戰。

他們為了尋求國家未來的道路而不斷探索,在艱苦的環境中依舊意氣風發,充滿鬥誌,年少和青春在這裏熠熠生輝。

你對鄧小平糊周總理、李富春、聶榮臻三人的友誼,有什麽看法呢?

參考文獻:

[1]鄧榕.鄧小平與李富春、蔡暢的深厚情誼[J].百年潮,2015(08).

[2曾昭鐸.周恩來與鄧小平戰友情深[J].福建黨史月刊,2008(04):4-5.

[3]鄭立柱.鄧小平與聶榮臻:72年鑄就的深情厚誼[J].黨史博覽,2004(0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