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民國三大建築與中國學校往事

2024-07-22歷史

陳暉/文 人生總有許多機緣巧合,把分散在各個角落的人和事串聯起來。2013年,朋友90余歲高齡的父親開始自費撰寫【廬山百年教育】,並於2016年邀請我先生一起參與,我也幫忙收集有關資料。其中提及有關中南幹部子弟學校在廬山辦學的經歷,記錄甚少。2016年5月中旬,他得知該校老校友們來廬山探訪年少時學校的訊息,遂透過朋友找到此次活動的組織者,獲得了該校師生在廬山的珍貴資料,由此填補了【廬山百年教育】中一個空缺。雖然這所學校在廬山辦學只是短短兩年多的時間,但從收集到的記錄可知,這段經歷對數百名師生一生的影響,值得在歷史上記上一筆。而中南幹部子弟學校在廬山辦學的主要地點,正是廬山民國三大建築,該建築在廬山別墅群中作為中國人自己興建的別墅,在建築風格和近代歷史上的意義都與眾不同,曾在國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至今仍有很高的歷史及文化價值。

三大建築見證的歷史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外國人對廬山的開發主要集中在長沖河的東岸。那時,在廬山購地置房的大部份是外國人,因而房子大多是西式別墅。

從1932年6月起,廬山正式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國民黨的軍政要員和各個領域的名人開始在廬山買地建房,也有從外國人手中買二手房的,比如國民黨的財政部長孔祥熙就購得廬山開發者李德利的別墅,近代詩文名家陳三立的別墅系挪威人建。為舉辦廬山軍官訓練團,同時考慮到民國政府各部門暑期在廬山的辦公需求,蔣介石親自拍板由國民政府在廬山開工建房。這三大建築,即是當時的廬山圖書館、傳習學舍和廬山大禮堂。三棟聯體建築成一字排開,每棟之間有側廊連線,正中一棟門前是傳統中國式門樓,屋頂飛檐翹角,覆以綠色琉璃瓦,在廬山別墅群的眾多建築中獨具風格。

三大建築最早竣工的是圖書館,建成於1934年,位於其他兩棟建築之間。

廬山圖書館見證了中國多個歷史時刻:1935年12月31日中英雙方【牯嶺產業地交還省政府協定】簽字儀式在此舉行,此後英國所屬牯嶺全部房地產業全部移交中國政府;1937年夏,蔣介石、汪精衛發起的邀請各黨派、各民主團體、各界知名人士前來廬山召開「談話會」,共商抗戰大事,也是在圖書館舉辦的;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圖書館發表抗戰宣言;1938年宋美齡在此召開全國各界婦女工作者參加的「婦女談話會」;全面抗戰爆發後,廬山「孤軍奮戰」,江西省保安團第十一團駐山期間,團部也設在這裏。如今,廬山圖書館早已搬遷至河東路1號,舊址現為廬山抗戰博物館。

三大建築中的傳習學社,建成於1936年,是明四暗六層樓房鋼筋混凝土建築,灰色的水泥墻面,簡潔大方,主立面借鑒了民居馬頭墻的處理手段,為矩形組合,沒有任何西方古典主義的裝飾,高出屋頂的部份築有女兒墻、鐵制門窗。建築內部裝置,如暖氣、電燈、漱口池等,一應俱全。傳習學舍也是三大建築中位置最高的一棟,主要為「廬山訓練團」的團址和國民黨中央部廬山辦事處。這裏曾培訓過國民黨高級將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大中學校校長和訓導主任等。1946年,傳習學舍改名為「廬山大廈」,現為民國文化主題酒店。

三大建築的大禮堂建成於1937年,它是傳習學舍的配套工程,禮堂坐東朝西,為兩層石混建築。設計師采用了中西合璧的風格,成為廬山建築史上頗具特色的代表性建築。大禮堂屋頂為緩坡四披水,四面都築有女兒墻,墻壁覆以藍色琉璃瓦,立面飾以菱形紋,是當時國民黨最高領導人在此主持重大會議的會場,解放後更名為廬山人民劇院。作為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的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的舉辦地,廬山大禮堂見證了改變中國歷史行程的諸多重要事件,現為廬山會議舊址。

廬山民國三大建築的出現,是西方別墅文化在中國內陸腹地的名山中形成規模後,由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留下的作品。它的出現,改變了廬山近代的建築風貌,豐富了廬山的建築歷史,成為這座名山的文化與社會歷史發展行程的一個裏程碑。1996年被國務院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廬山上的中國學校

中南軍區幹部子弟學校,建校時名為東北民主聯軍南崗幹部子弟學校,成立於1947年,初建時只有8名學生。學校師生隨軍從哈爾濱到天津,再到武漢。在武漢後,學校的部份幹部、學生及教職工又隨軍遷往廣州。

該校的絕大部份學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出生。有的曾托付給老百姓撫養,有的被送到老家給爺爺奶奶撫養,有的跟隨父母在顛沛流離的馬駝堆裏長大,他們大都有一段艱難而曲折的成長經歷。學校沒有固定的招生時間,隨時接收學生。由於大部份學生錯過讀書時間,學生普遍年齡偏大。學校只能根據文化程度編班進行教學,所以一個班裏的學生年齡參差不齊,個子高矮不等,語言南腔北調,但學校有速成班,幫助年齡大的學生及早完成小學學業。

韓戰爆發後,國民黨飛機時常從台灣飛來武漢騷擾、轟炸。為了學生的安全,1950年12月,學校遷至廬山辦學。因學校所有物資需求都得由人工背上山,加之氣候原因(冬季太冷封山),廬山不再適合繼續辦學。1953年2月,學校遷回武漢。

學校成立以來一直隨軍行動,對流動搬遷早已習以為常,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但當年對學校搬遷至廬山一事,中南軍區和學校則制定了周密的計劃和細致的準備,並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了動員和分工。

學校派了一支先遣隊在九江碼頭和廬山腳下的蓮花洞設立了轉運站,進行各種先期準備。學校全體師生的轉移是秘密行動,他們晚上10點許從武漢的校園出發,到碼頭乘船到九江,第二天晚上抵達九江住一夜,次日早餐後坐車到廬山腳下的蓮花洞,然後沿著一條很窄的石板路上山。這條路是外國人開發廬山時的配套設施,其中有一段坡度很陡,外國人叫做「一千級階梯」,後來被中國人改為「好漢坡」。

時值冬季,出發前,學校給每位學生發了兩條連在一起的白毛巾,既可以當圍巾禦寒,也是學生上山時的統一標記,大孩子每人還發了一個竹編的大鬥笠,用來避雨。高年級的學生在老師、阿姨的帶領下,自己步行上山。一些體弱的學生可以坐轎子。年紀小的學生則由「背夫」背著上山。廬山的老人在回憶錄中有做該校學生「背夫」的經歷。每批學生都有老師或警衛戰士陪伴。

在廬山時期,學校經費和物資都由中南軍區後勤部供應。除一小部份薪金制職工外,絕大部份教職員工和全體學生都享受供給制待遇,學生按戰士標準,教職工按職務級別。學校大部份教職工是從四野部隊調來的現役軍人。時任校長是王長德(譚政大將夫人),李振潭任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李詠南任教務處主任。因學校駐地的自然環境以及當時社會環境比較復雜,特別從中南軍區警衛團抽出一個加強連負責學校安全警衛工作。在廬山時,小學有11個班,從1951年開學典禮合影照片上看,共有學生524人,教職工144人,而1950年7月在漢口的合影學生是424人,教職工63人,說明在廬山期間師生人數有所增加。

學校在廬山的辦學地點主要是民國三大建築。當時傳習學舍為學生宿舍和教室;廬山圖書館為校部辦公樓及女生宿舍;廬山會議舊址二樓為學校禮堂,一樓為學生食堂;這三大建築前方是學校的大操場。除了三大建築外,當時的廬山管理局還把河東路旁的幾棟別墅也劃歸學校使用,分別是學校幼稚園、衛生所和總務處。

幼稚園舊址是中八路359別墅,即朱德別墅;衛生所在南京軍區171廬山療養院內,現已拆除,當時在衛生所上班的大部份是日本人,1952年他們全部回國;總務處是中九路三號別墅,即時任越南國家領導人胡誌明曾住過的別墅。1953年,學校遷回武漢時,一部份房產交給了中南軍區第一高幹療養院(現為南京軍區171廬山療養院);一部份房產交給了中央辦公廳和江西療養院,廬山房產局只接受了幾棟房子。

隔著長沖河在傳習學舍對岸的,是牯嶺美國學校舊址,當時是英國內地會員工子女寄宿學校的芝罘學校在此辦學。牯嶺美國學校師生在日本侵占廬山之前的1937年底離開廬山。之後的學校空置了10年,1947年底,芝罘學校從上海遷至廬山辦學。韓戰爆發後,芝罘學校師生分批離開中國。

芝罘學校和中南幹部子弟學校在廬山同時辦學,有約兩年的時間,但因都是封閉式學校,兩校學生基本沒有見面,如果說有過交集,那只是在長沖河兩岸相互投擲過石頭玩耍。

芝罘學校師生全部撤離後,學校校址成為中南幹部子弟學校五、六年級的宿舍和教室。這裏的辦學條件比較好,室內都是木地板,床都是單人床。教室除了普通教室外,還有美術和音樂教室,音樂教室配有鋼琴和腳踏風琴。室外還有大操場、籃球場、排球場、棒球場和網球場等。另外還有單杠、雙杠和跳高、跳遠的沙坑。芝罘學校撤離時留下了一個生物標本室,裏面有很多獸類、植物和昆蟲標本,制作水平很高,另外還有一些制作精良的艦船模型。

中南幹部子弟學校的教學質素較高,這和當時教師隊伍的素質有很大關系。時任校長非常重視教師隊伍的選拔和培養,有相當一部份老師是大學畢業生,也有從地方中小學選拔的優秀教師。在廬山期間,學校兩屆畢業生中有參加北京、武漢中學入學考試的學生,大部份都被最好的中學錄取。學校不僅重視語文、算術、歷史、地理、音樂、美術、體育、自然等文化課的教學,也非常重視思想情操、道德品質的教育。

美好的大自然課堂

在廬山,學校采取的是封閉式教育,但老師們會經常組織學生們到校外去遊覽或寫生,廬山的許多自然和人文景點都留有他們的足跡,如含鄱口、五老峰、三寶樹、烏龍潭、植物園、花徑、美廬等。那時廬山的生態特別好,野生動物比較多。學校的警衛連日夜值班,警衛連戰士還真遇見過老虎在學校墻外遊逛,他們還曾抓到過一只金錢豹。

周日,老師和阿姨們會帶著學生們去逛牯嶺街,街上有書店和照相館,還有許多小商店和零散的小商販。在商店和小貨郎擔子裏,有受學生們喜愛的把把糖、冰糖、奶油球糖,還有梳子、小鏡子、擦臉油、發卡、手電筒等小商品。

在廬山的日子裏,除了上課和外出郊遊、寫生。學生們在課余時間會玩各種遊戲。男孩之間流行打克郎球,他們還常在竹竿的頂端綁個用紗布做的口袋或鐵絲圓圈,再粘上一層層蜘蛛網,去捉蜻蜓、蝴蝶、知了,或者在草叢中捕捉各種小昆蟲,用大頭釘訂在厚紙板上做標本。學生們在大自然中既鍛煉了身體,也增加了許多課本裏學不到的知識。學生們還用木頭和陶石制作手槍、小船、陀螺,用彩色觀音土雕刻山水盆景,在地上拍紙三角、玩彈弓,或用竹片制作寶劍,再從樹上采來桐油果擠出桐油,把竹寶劍刷得油光鋥亮,或在大操場抽陀螺、滾鐵環等。女孩們的活動主要是跳皮筋、跳繩和踢沙包。學校的課外活動非常豐富,每天下午都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不少學生會做航模飛機、做耳機,用膝包線做電動機等。

中南幹部子弟學校的校友們雖然在廬山的生活只有短短兩三年,但成為他們一生中經常追憶的美好時光。他們記得,在四季分明的廬山,春天漫山的杜鵑、如夢如幻的雲霧;夏天在鋪滿鵝卵石的長沖河淺灘中踏水、抓螃蟹,在清澈見底的深水潭裏跳水、遊泳,躺在大石頭上曬太陽;夏夜在草坪上仰望深邃的星空數星星、追逐四處飛舞的螢火蟲;秋天滿山的野毛栗子樹、山裏紅和灑落滿地的法國梧桐樹葉;在大雪封山的冬天,他們堆雪人、打雪仗、滑雪橇……中國的名山大川很多,但只要談到廬山,老校友們就非常激動,廬山就如一塊磁石,吸引著他們一次次的返回,追尋他們童年的足跡。雖然六十多年的光陰過去了,但廬山的青松、雲海、飛瀑、山峰都讓他們留戀,始終難舍難分,隨著年齡的增長,更是魂牽夢縈,這段廬山時光成為數百名師生最難忘、最幸福、最珍貴的集體記憶。與此同時,他們的這些記憶也成為廬山歷史的一部份,他們曾經的校舍——民國三大建築,見證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風雲變幻,他們也為這些建築註入了鮮活、靈動的生命力。

後記

中南幹部子弟學校離開廬山後不久,有一所外國學校,即越南少年學校也在民國三大建築裏辦過學。它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廬山設立的唯一的一所外國人的子弟學校。1953年,正是越南抗法戰爭的緊張階段,胡誌明主席提出派一批幹部子弟到中國來學習,得到中國的同意,學校在8月開學,學生們主要是越南的幹部子弟與烈士子女,目的是培養越南的革命接班人。從這所學校走出去的,後來確有許多人成為了越南黨政軍幹部。這所學校在廬山僅有半年時間(1953年8月-1954年初),因越南子弟對廬山的氣候不適應,學校從廬山遷至廣西桂林。

(作者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估專家,【印象廬山】主編。本版圖片均為作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