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2年,毛主席視察黃河期間到農家討水喝,農婦:史太林沒來啊?

2024-04-13歷史

前言:

「就你們幾個?史太林沒跟你們一起來?」一位正幹農活的農村婦女對毛主席一行人說道。

毛主席關愛人民,重視基層幹部,因此經常親自下鄉去考察,一次,毛主席前往黃河,進行黃河治理的視察,突然感到有些口渴,於是來到一個農婦家中,想討一碗水喝。

誰知這名婦人競對主席問道:「史太林沒來嗎?」這名老婦為何如此發問?毛主席最後又是如何回答她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毛主席的和藹可親。

毛主席與黃河的淵源

1936年2月,毛澤東率領紅軍向山西進軍,東渡黃河。「東征」前夕,毛澤東在一片銀裝素裹的冰天雪地中,留下了一首流芳百世的【沁園春·雪】。其中那句:「大河上下,頓失滔滔」,說的就是黃河。

毛澤東在陜北作戰的時候,還特意到黃河看了一眼。他面朝黃河,沈吟著說道:「從歷史上看,黃河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之所以這樣說,是由於人們無法從高空俯瞰黃河而造成的。如果你站得太低,你看到的就是洪水,而不是江河。」

1948年3月23日,毛澤東來到了吳堡縣的川口,為東渡黃河做好了準備。毛主席在這裏戰鬥了13年,如今卻即將離開陜北工作,毛澤東頓時想得很多,也在黃河旁站了很長時間。看著奔騰的黃河,一向酷愛遊泳的毛主席很想下去遊一圈。

不過那時候正值早春,氣候寒冷,加上黃河水流湍急,就連本地人也不敢貿然下河,怕有生命危險。因此,當大家聽到毛主席要下河的時候,都極力的表示勸阻!

毛主席當然也明白過黃河的兇險,他剛剛不過是為了鼓舞士氣。聽到沒有人敢下河,他就微笑著說道:「所以說啊,世間萬物皆可輕侮,惟獨黃河不可輕侮;不把黃河放在眼裏,就是不把我們這個國家放在眼裏!」

毛主席前往黃河考察

大家都知道,黃河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母親河,她的河水養育了千千萬萬的華夏後代,給了我們中國人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可是同樣的,黃河也是一條水災嚴重的河流,黃河每一次的洪水泛濫,都會給百姓們造成大面積的傷害。

大片的田地都會被毀掉,百姓們無家可歸。因此每一個朝代,都將治好黃河當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便是偉大的毛主席,也無時無刻不在為黃河著想,想要用一己之力,扭轉黃河泛濫的頹勢。

1952年10月28日,鄭州鐵路管理局黨委正開著會,忽然收到鐵道部辦公室打來的電話,叫他們去安排毛主席的特殊列車到站。掛斷電話之後,當時的鄭州鐵路管理局局長劉建章很是興奮,等他冷靜下來之後,立刻與其他同事討論了起來。

接著,他又親內建領增乘隊的隊員,連夜趕到徐州,接見毛主席。毛主席在楊尚昆、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的陪同下,於10月25日出了北京,前往山東,河南,平原三省水災最頻繁的黃河地區進行了一次現場調查。

在新中國之前,由於舊政府沒有妥善處理好黃河的河水泛濫問題,導致黃河決堤,引發了滔天大水,給黃河兩岸的百姓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新中國建立之後,毛主席對於曾經時常發生洪水的黃河十分擔憂,因此將黃河的治水作為重中之重。

毛主席幾次想要到黃河去考察,但都被人攔下來了,畢竟當時主席年事已高,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再加上毛主席公務,因此考察黃河一事也一直被耽擱著。一直到了1952年,毛主席才下定決心,要親自去黃河看一看。

黃河的治理不可有半點閃失

1952年的10月27日,毛主席在地方領導人的陪同下,考察了濟南歷史上經常發生決口和災害的樂口險防工程。毛主席站在堤壩上,凝視著洶湧的黃河問:「黃河的河床到底有多高?」工人說:「大概六七米」。毛主席點了點頭,說道:「一定要將堤壩加固好,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

接著,毛主席沿著堤壩向前走去,他跟大家一起討論怎麽把堤壩修好,怎麽把它穩固好,雨季有洪水,要動員人民到堤壩上去防守,如果有需要,要派軍隊去防守,不能出任何事。毛主席的話一說完,一旁的許世友立刻說道:「一定遵照主席的吩咐,把事情辦好!」

緊接著一群人說說笑笑的繼續參觀,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到了村子邊上的一處谷地,在那裏,毛主席開始和一名正在打谷地裏幹活的中年人閑聊,詢問著當地的糧食情況,還有今年的豐收情況。老農略帶激動地說道:「這一年收成很好,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都是毛主席的功勞,都是我們黨的功勞。」

說話間,周圍的人也都聚集到了這裏,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其中有幾個認出了毛主席,一聽毛主席在這裏,立刻就圍了上來,毛主席面帶微笑,對著他們揮了揮手。毛主席和鄉親們聊了幾句,便告辭離開,坐上了火車,火車繼續向東壩頭駛去。

史太林怎麽沒來

到了上午11點多,火車在東壩頭停了下來,毛主席從火車上下來,一邊走一邊和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雲交談,了解黃河的現狀,並討論了幾個解決方案。

毛主席正往前走,忽然覺得口幹舌燥,就跟著王化雲,到了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丘上,這座小山丘上,住著好幾戶人家。

毛主席見了一間房子,便隨著一行人走了進去。只見一位老婦人正坐在炕上,手裏拿一個玉米正在剝。「大娘,家裏就你一個啊?」老太太向來人望了一眼,因為房間裏的燈光昏暗,她並沒有看清楚來人是誰,只說了一句:「我老漢兒出去趕集了。」

毛主席道:「那你家還有其他人嗎?」老婦回答道:「有個兒子,已經參軍了。」一提到參軍,毛主席就笑著說道:「可不可以讓我討口水喝?」

毛主席說完之後,老太太就用勺子舀了一勺水遞到毛主席的面前。毛主席喝了一口水,又說:「你家裏有足夠的食物嗎?能吃飽沒?」

「夠吃肯定是夠吃的,就是不多,這裏的地都是鹽堿地,不適合種糧食。」毛主席轉過身來,看著王化雲他們說道:「解決了這條河,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片鹽堿地進行改良。」大媽聽著話,就把毛主席當成了王雲華那樣的地方領導,也就沒太在意,自顧自地剝著手裏的玉米粒。毛主席等人喝完了水對劉大媽說:「多謝您的水,我們先回去了。」大媽點頭「嗯」了一聲,卻始終沒有擡頭。

當他走到門口的時候,正好碰到了一戶人家的老爺子,老爺子看到毛主席,激動地叫道:「毛主席來了!」屋子中的老太太,聽見自己的丈夫在叫「毛主席」,連忙跑出院門,興奮地說道:「毛主席,原來是您!」

她看了看毛主席,問道:「就你們幾個?史太林沒跟你們一起來?」老婦的問題讓所有人都是一楞,但是很快,所有人都笑了起來。原來,當時家家戶戶都有毛主席的肖像,而毛主席的肖像旁,往往還有史太林。因此,老太太還以為毛主席去哪兒,史太林就去哪兒。

小結:

一切結束後,毛主席笑著他們跟老人一家道別,上了專車,在蘭封考察完畢之後,他們還分別去了開封,鄭州,安陽等地。

毛主席全心全意為人民考慮,為人民辦實事,在毛主席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必然會更好,中國人也必然擁有更加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