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開國中將杜義德回憶冀南抗日鬥爭的艱苦歲月

2024-04-23歷史

冀南抗日鬥爭的艱苦歲月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當時我在延安抗大當學員,後來在抗大五大隊任一隊隊長,以後又任抗大一分校一支隊長。1938年秋,我被調到一二九師隨營學校任副校長。在這期間,隨營學校為部隊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抗日幹部,他們在以後的工作中,都為人民立下了卓越的功勛。

1940年6月,一二九師進行了整編,將冀南地區各主力部隊和軍分區基幹部隊一部,統一編為9個野戰旅,按照129師的統一編制序列,青年縱隊改編為新四旅;東進縱隊改編為新七旅;先遣縱隊改編為新八旅;冀南各分區部份基幹部隊和軍區特務團一部編為新九旅;晉冀豫邊區縱隊一、三團,保安六團及平漢縱隊編為新十旅;冀西遊擊隊、邊縱二團、宗樹閣大隊及贊皇獨立團等部編為新十一旅。陳再道為冀南軍區司令員、宋任窮為政治委員。10月我被調到新四旅任副旅長,徐深吉為旅長,吳富善為政委,李茂思為參謀長(後叛變投敵),袁鴻化為政治部主任。新四旅同時兼第二軍分區的工作。

我到職後,首先投入了百團大戰第二階段的戰鬥。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配合總的戰役行動,繼續破擊德石鐵路以及邯鄲至大名公路,並消滅沿路和修路的日寇、偽軍,以擴大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的勝利成果。破路前,我向部隊進行了動員教育,說明任務的重要性,同誌們對日寇早已恨之入骨,求戰熱情特別高,個個摩拳擦掌。當時我說:仗是有打的,但要打好,不能打成夾生飯。因此,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尤其要與地方黨、政機關和民兵搞好協調工作,革命的熱情要加上萬無一失的科學準備,才是取得圓滿勝利的法寶。大家聽了十分振奮,戰鬥開始後,部隊先把日寇消滅掉,接著數萬名民兵在地方黨、政領導帶領下,一齊上陣,搬鐵軌、燒枕木、挖溝破路,老人、婦女、兒童送水送飯,並以大量的糧食、蘿蔔、白菜支援部隊。按預先分配好的任務,人人爭先恐後,都提前完成了破路任務。這一階段,我們共進行大小戰鬥105次,斃傷日偽軍1300多人,俘日軍7人,繳獲炮、機槍、步槍100多件,掀翻鐵軌、毀壞路基40多公裏,破壞公路140多公裏。我軍傷700多人,犧牲300多人。這次破擊使敵人的主要交通線很長時間處於癱瘓。日寇在當時對百團大戰是這樣描述的:「八路軍的抗戰士氣甚為旺盛,共產區的居民,一齊動手支援八路軍,連婦女兒童也用竹簍幫助運送手榴彈。我方有的部隊往往冷不防被手執大刀的敵人包圍襲擊而陷入苦戰」(【華北治安報)))。可見,百團大戰的重要意義。

我軍出動共105個團的兵力,在整個華北地區破擊日寇交通線,攻占其據點,反擊敵「囚籠政治」的大「掃蕩」,克服國民黨投降危機,進行的這場震驚中外的大規模戰役行動,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給日寇侵華勢力以沈重的打擊,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爭熱情,樹立了戰勝日寇的信心,阻止了蔣介石的投降陰謀活動,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鬥爭,這在歷史上已成為光輝的一頁。在這一頁光輝的歷史上,也有冀南軍區的八路軍和人民群眾的輝煌篇章。

從1941年起,我被任命為冀南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以後又兼政治委員和地委書記。這是我參加革命以來,最艱苦的一段歷程。

1941年以後,日寇驚恐萬狀,對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有了新的體會和認識。他們加強了對我軍的掃蕩和攻擊。日寇增加了兵力,加強了火力裝備,以百倍的瘋狂,進行報復「掃蕩」,在這期間,八路軍的副總參謀長左權同誌於1942年5月25日壯烈犧牲,我們冀南軍區也犧牲了多名領導幹部,包括一些優秀的團長、政委。可見在1941年和1942年這兩年艱苦抗日歲月裏,鬥爭是多麽殘酷,形勢是多麽嚴重,戰鬥是多麽激烈。根據地被迫日益縮小,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對敵鬥爭進入了嚴重的困難階段。

為了更好地粉碎日寇的野蠻「掃蕩」,根據中央軍委、一二九師首長的指示,我們進行了整訓工作。整訓時間從1940年12月下旬開始,分兩期進行,每期兩個月,其基本方針是認真總結經驗,迅速提高部隊的戰術、技術,深入政治思想教育,加強連隊黨支部建設,進一步從軍事上、政治上、組織上鞏固部隊,提高戰鬥力。我們第二軍分區的部隊,利用戰鬥間隙進行整訓,根據平原遊擊戰的特點,密切結合實際,圍繞如何多消滅敵人,如何保存自己,保護老百姓少受損失,進行小分隊突襲敵人據點的軍事訓練。在技術上練習射擊、刺殺、投擲手榴彈、打迫擊炮等。這次整訓主力部隊,在我軍抗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提高了對日軍作戰和國民黨投降危機的思想認識,進一步明確了我軍拯救中華民族危亡的神聖使命。同時,對敵我雙方優勢、劣勢進行了對比,對當前嚴酷的現實有了客觀的認識。當精神的東西被戰士和人民掌握以後,就能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經過整訓,部隊的戰鬥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1941年1月,發生了皖南事變。這是在世界法西斯力量德、意、日相結合,向人民大舉進攻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蔣介石認為可以在這種對他有利的時機下,利用日寇的力量,加緊消滅八路軍、新四軍。1940年冬季,蔣介石命令新四軍、八路軍從江南撤到江北和黃河以北,同時密令其數十萬軍隊進攻華中新四軍,從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4日。蔣介石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使新四軍蒙受重大損失。

我當時受命南下策應新四軍,帶部隊去討逆。我和文建武政委、陳明義參謀長和袁鴻化主任率領旅直屬隊,十團和十一團全部離開冀南二分區南進,東渡衛河,進到冠縣南、朝城西南束集地區和七七一團會合了。新四旅會合後,正要研究南下計劃,就遇到日軍的「掃蕩」。

經過一些戰鬥,部隊通宵行軍進到娜城西南。並與新四軍第四師彭雪楓師長取得了聯系。按照彭雪楓師長回電指示的路線,我率先頭團七七一團已進至單縣東南之曹馬集,正準備透過隴海鐵路南進時,接到集總電令,要新四旅和冀中南下支隊立即停止南進,在原地待命。當時金鄉、魚台、城武、單縣地區遭受自然災害,加上敵偽破壞,糧食非常困難。經請示,將部隊撤至巨野、菏澤、鄰城、哪城地區待命。並幫助地方建黨、建政和組織群眾自衛抗日武裝。

1941年5月下旬,日軍向華北調集兵力7萬余人,號稱「十萬大軍」,進行「掃蕩」。妄圖在兩個月內,徹底摧毀我抗日根據地。敵人的戰略戰術是采取分區「掃蕩」,逐個殲滅的方針。在戰術上采用「鐵壁合圍」,梳蓖式清剿,分進合擊,三光政策,建立偽政權,劃分治安區,制造「無人區」,以徹底切斷我軍與人民的聯系。

敵人還大肆構築碉堡,挖封鎖溝,修築公路,妄圖分割我軍各個消滅。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129師發起了邢(台)沙(河)永(年)戰役,經過三個晝夜的激戰,攻克敵人據點8處,炸毀碉堡53個,破壞鐵路近百公裏,殲滅日偽軍1340余人,對南宮至王官莊,成安至大名等公路進行了破擊戰,取得了反「掃蕩」的勝利。

冀南軍區根據第十八集團軍的命令和一二九師首長的指示,一方面指揮部隊開展反「掃蕩」,打退敵人猖狂進攻,一方面組織軍民破擊平漢鐵路,牽制敵人,粉碎日偽軍對太行山區的「掃蕩」。我部切斷了德石鐵路和沿途的各條公路,癱瘓了敵人,阻滯了日寇兵力的行動。這裏特別提出的是第二軍分區二十五團團長李林同誌,在李秦村向日軍發起沖鋒,與日軍展開白刃戰,將敵人全部消滅。李林團長身先士卒,帶頭沖殺,不幸英勇犧牲,受到一二九師和「集總」的通令嘉獎。

為了粉碎敵人的分割、蠶食,冀南軍區決定徹底摧毀王官莊到高村的公路,簡稱王高路,這條南起清河縣王官莊,北至南宮縣的大高村,全長約60多華裏,正好在我根據地心腹地帶。其間有據點10多處,碉堡30多個,還有公路兩側的封鎖溝,對我危害很大。8月30日晚,我指揮新四旅第十團與新七旅,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向王高路全線發起攻擊,首先攔腰斬斷敵防禦體系,使敵首尾不能相顧。至9月3日,先後攻克了堯村、雙爐、董家廟、郭莊、範家寨、啟家莊、甘狼家等敵人據點,打死打傷敵軍500余人,生俘450余人,繳獲槍支500余支,子彈萬余發。王高公路全線癱瘓。9月18日至20日,進行第二次大破擊,主要是臨清至王官莊、臨清至尖家集公路。仍由我指揮十團和三十六團(屬四分區),破擊臨清至高村,臨清至尖家集公路,還有不少友鄰部隊分別破擊其它路段。戰鬥一打響,英勇善戰的十團和三十六團當即攻克衛羅庵、龍旺、高村等據點,老官寨據點90余名偽軍在我軍政治攻勢下調轉槍口向敵偽進攻。19日,又相繼攻克了臨清河西街,台莊、尖家集、花牛張莊據點。12月中旬,我部又與太行部隊一起再次破襲平漢鐵路,我新四旅主力及第二軍分區武裝分工對邢台至鴨鴿營段以東之溢西地帶進行破擊,重點在任縣,堯山地區及內邱官莊鐵路東側地段,經過激烈戰鬥,圓滿完成了作戰任務,把鐵路變成了沒有鐵軌的碎石坡。

1942年,敵人對冀南抗日根據地的進攻進一步加劇。1月至3月份,敵人出動千人以上兵力的「掃蕩」就有5次,其中三路以上的「合圍進剿」達10余次。其名稱為「捕捉奇襲」、「鐵壁合圍」、「縱橫掃蕩」、「輾轉抉剔」等殘酷手段對我根據地進行反撲。

在這期間,我新四旅直屬隊及七七一團、十團,先後7次遭到日寇的合圍攻擊,損失很大。我新四旅十一團和第一軍分區基幹團,在魏縣仕望集遭到日偽2000余人大合圍。雖然殺出重圍,但遭受了傷亡。

1942年2月6日,敵人又「掃蕩」冀南第二軍分區,我二十五團一部和巨鹿模範大隊共240余人,在巨鹿東板台集宿營時,因漢奸告密,遭敵人突然包圍,我軍激戰突出重圍,犧牲90多人。這時我們二分區被迫縮小到新河、冀縣、南宮之間的三角狹小地區,情況非常嚴重。其它軍分區也是一樣,被蠶食、被封鎖。

最難忘的是4月29日日寇大掃蕩。當時,陳再道、王宏坤同誌正在部隊檢查工作,宋任窮同誌在太行山區開會,冀南軍區只有範朝利參謀長和劉誌堅主任主持工作。29日半夜1時多,軍區情報科副科長程誠向範、劉報告:我軍第十九團發現大營的日偽軍夜間集合,29日早7時又報告,棗強、王均大營出動了大批敵人,由王均向南推進,並與我十九團展開激戰。範、劉兩位同誌命令十九團從大營、棗強之間插過去切斷敵人後路。軍區同時組織騎兵團、特務團抗擊掃蕩之敵,掩護軍區機關和地方黨政機關進行轉移。這時日軍又進入我軍二十一團駐地,展開激戰。這時,我偵察部隊才開始報告:西面、北面均有大批日偽軍行動,並有坦克和摩托車。軍區指示向南轉移。

上午10時左右,軍區機關和區黨委、行署機關及各部隊,匯集到12裏莊一帶。這時,日軍的合圍已經構成、形勢異常嚴峻。原來這是日軍蓄謀已久的「4.29大掃蕩」,共調集1萬多兵力,還有大批偽軍,由日軍華北司令官岡村寧茨統一指揮,駐山東濟南的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官士橋一次親自到臨清指揮。此次敵人共搞了兩個合圍圈:一個是以武城北武官寨,12裏莊一帶為中心的合圍圈,重點合圍冀南軍區機關、七旅、群眾團體、學校等;另一個是以邱縣東目寨、搖鞍鎮一帶為中心的合圍圈,重點是合圍第四軍分區和新四旅,四地委和專署等地方機關。當時,我正臨時分管4分區。敵人按計劃於4月28日夜秘密集結,29日淩晨1時統一行動,稱之為"4·29鐵壁大合圍」,也稱「4·29大掃蕩」。

當日中午12時過後,形勢更加嚴峻。日軍已占領了12裏莊北面的幾個村莊,在坦克、裝甲車的掩護下,瘋狂向我前沿部隊沖擊,敵機也在上空盤旋掃射。合圍圈越來越小,冀南部隊、軍區、黨委機關都擁擠在12裏莊東南的一塊狹小地區。這時範、劉二同誌命令部隊向南和東南方向突圍,騎兵團沖在前,機關乘馬人員緊隨其後,特務團和二十一團掩護步行人員突圍,規定突圍後,連家為第一集合點,瓦窯為第二集合點。

突圍開始後,狂風驟起,塵沙飛揚,平原大地,天昏地暗,為突圍創造了有利條件。戰馬馳騁,加上漫天風沙,像一條黃龍從天而降,嚇得日偽軍目瞪口呆,龜縮在碉堡內不敢出來,當我馬隊沖出重圍時,敵人才知是我軍突圍,急用火力封鎖,把我後續人員截斷。這些人員只好就地疏散隱蔽,乘風沙彌漫之際,分路分批輾轉北移,尋隙突圍,這批人經馬莊西、瓦子莊等地,於30日4時到達冀王灘附近的楊家莊。新七旅大部人員於29日15時由武城西北宋莊向東北突圍出去。

向南突出包圍的人員匯集一起後,範朝利、劉誌堅同誌召集軍區機關制定下一步行動方案:決定連夜轉移,21團從黃金莊北側向西北轉移,騎兵團、特務團掩護軍區、區黨委、行署機關人員經軍營村向棗強縣西南轉移。

我當時正隨七一一團駐邱縣北大省莊,召開團黨代表大會,4月28日晚,由大省莊一帶移駐馬頭鎮西南的聶袖村。29日拂曉,旅偵察科長王萬嘉向旅部報告:南面邱館公路上有槍聲,接著十一團也向旅報告:邱館公路上的敵人向我團進犯,已與我南面部隊交上了火。新四旅首長決定向東北搖鞍鎮轉移。同時七七一團團長賈建國報告:從邱縣城內線獲悉,敵人要進行「大掃蕩」,故該團向西北轉移。七七一團轉移到馬頭鎮西北大寨村附近,發現數百敵軍也向大寨村開來,當即迎頭痛擊,擊斃傷敵數十人,七七一團隨即轉移到曲周東北地區,順利地跳出了包圍圈。當晚賈建國團長曾率1個連返回合圍圈內香城固,下堡寺一帶尋找旅部,未能找到,但收容接待了被沖散的黨政機關數百人。我軍十團的主力也沖出了合圍圈。旅直機關到搖鞍鎮時,陷入了合圍圈,駐梁二莊附近的我十一團為掩護旅直機關突圍,決定向旅部靠攏。新四旅徐深吉旅長為保存部隊實力,不顧個人安危,命令十一團迅速向南突圍,後來轉向東北方向突出了合圍圈。這時,徐深吉旅長指揮十團第二營掩護旅直屬隊人員向東突圍,殺開一條血路,只有旅參謀長陳明義率直屬隊一部沖出去了,敵人集中炮火封鎖了突破口,徐深吉旅長又組織第二次向東南突圍,旅政治部副主任陳元龍率騎兵殺向敵人,不幸中彈犧牲。還有集中在旅部準備去延安學習的原十團團長陳子彬,原十一團政委桂承誌,也在突圍中英勇犧牲。經過艱苦浴血奮戰,旅直部份人員終於突出合圍圈,並襲擊了塵家據點。

新四旅部隊在突圍戰鬥中,共殲敵200余人,我方傷亡300多人,損失很大。

各路合圍的日偽軍,每到一處,一村一村地清剿,一戶一戶地搜捕,燒毀民房,殘殺我軍未來得及轉移走的傷病員,以及幹部、學生、群眾,其情景慘不忍睹,日偽軍犯下的罪行令人發指,同時也湧現出不少軍愛民,民擁軍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如八路軍拚死保護老百姓,老百姓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被圍困的子弟兵穿上,老大娘認他們為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年輕婦女為保護我軍指戰員,冒死假認為夫。掩護傷病員,為他們送水送飯等事例數不盡,說不完。冀南的人民和八路軍血水交融,親密無間。

「4·29大掃蕩」之後,冀南黨政機關由武城西北轉移到棗強縣南部地區,繼續堅持領導抗日鬥爭。

日寇得到訊息後,又於6月11日,對棗強縣以南地區,進行更大規模的「鐵壁合圍」。總兵力近萬人。

6月9日晚,陳再道司令員和劉誌堅主任率軍區機關、部隊向外轉移,到達南宮、新河、冀縣之間的棗園地區。10日晚又向棗強縣西南開進,正好走入了敵人的合圍圈。11日早晨組織突圍,采取與敵周旋的方式,由流常鎮轉移到棗強東南,跳出了合圍圈,敵人向東北方向撲了空。軍區機關受到較小損失。

1942年上半年,我軍與日寇共進行大小戰鬥811次,其中反掃蕩作戰369次,我主動進攻敵人370次,平均每天戰鬥4次以上。共斃傷日偽軍4200余人,俘日軍6人,偽軍520余人,繳獲槍支500余挺(支)。我軍減員4330余人。

1942年下半年,日寇比較大的掃蕩有「9"12大掃蕩」,兵力1萬余人。但我軍有了上半年粉碎敵人"4·29」和「6. 11」大掃蕩的經驗教訓,這次即展開了反合圍、反掃蕩鬥爭,在日寇出動合圍的途中,設下埋伏,狠狠打擊,消滅了不少日偽軍。如第六軍分區的十九團、二十一團就曾取得較大戰果。我第二軍分區十團於9月18日攻克廣宗大柏社據點,全殲守敵。二十五團攻克新河北羅口據點。在「9. 12」反掃蕩鬥爭中,共擊斃日軍50余人,我軍損失很小。

1943年冀南地區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早情8個月,許多水井幹涸,河水斷流,我二分區巨鹿全年白地一片。接著又是蝗蟲災害,據統計蝗蟲淪陷了524個村莊的莊稼。

在旱災、蝗災後,8月下旬,又下起了暴雨,9月初連降7天,冀南遭受到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水災,溢陽河、衛河兩岸成為沼澤地。日寇滅絕人性,在這種情況下,又於9月下旬在臨清縣和武城縣內多處將運河和溢陽河河堤掘開,河水漫溢,受害達30余縣,使冀南地區成為汪洋,霍亂瘟疫流行,上萬人死於傳染病。餓死、病死每村幾百,多者上千,活著的背井離鄉逃亡外地,冀南有近百萬人流落在外。

冀南黨、政機關和軍隊指戰員,面對嚴酷的現實,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堅持領導抗日鬥爭,開展生產自救。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發出了關於救災的工作指示。一二九師於8月1日下達了【生產節食、渡過災荒、迎接勝利】的命令。要求我們不僅要打擊敵人,保衛人民生命財產,而且要加緊生產節衣縮食,和人民群眾一起共渡難關。

鄧小平政委在1943年7月2日關於【太行區的經濟建設】一文中說:「敵後抗戰是一個極復雜、極艱難的鬥爭,我們已經勝利地渡過了整整的六年,並且已經奠定了繼續堅持爭取最後勝利的基礎。那麽我們究竟做了些什麽,並且獲得了什麽經驗和教訓呢?首先,我們確定了發展生產是經濟建設的基礎,而發展農業和手工業,則是生產的關鍵。經驗告訴我們:誰有了糧食,誰就有了一切。戰時糧食普遍缺乏。發展生產,不能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需要正確的政策和精細的組織工作。」

194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北方局任命宋任窮為冀南區黨委書記兼冀南軍區政委。6月22日,北方局號召冀南區「全黨、全軍與冀南千百萬群眾共存亡」。10月初,召開了區黨委擴大會議,作出【關於渡過今冬明春艱苦局面的決議】,提出保護群眾利益,改善群眾生產,增加生產,發展農副業,減租減息。廣泛開展群眾性遊擊戰爭,建立根據地,加強對敵工作,整頓黨組織等。

1942年先後進行了三次精簡整編,6月2日,冀南軍區釋出野戰旅與軍分區合並的命令:其中第二軍分區轄第十、第二十五團。1943年初,第十團奉命調往太行。

1943年9月,成立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鄧小平任書記,其他領導成員有:劉伯承、李雪峰、李大章、蔡樹藩。

第二軍分區,以南宮、巨鹿公路以北為活動地區,第25團以1個連進到濫陽河以西地區活動,其余進到南宮、巨鹿、新河之間及巨鹿以西活動,曾達到任縣附近,距邢台僅數公裏。

從1942年下半年起,我率部隊進入溢陽河兩岸的巨鹿、隆平、平鄉等地區開展遊擊戰。當時的官兵關系非常密切,我們同吃、同住、同戰鬥、同娛樂、雖然環境非常艱苦,戰鬥十分頻繁,但對革命的前途充滿了信心。

官兵一致的原則,是我們戰勝困難和戰勝敵人的法寶之不久我們軍分區組織了7個武工隊,共63人,活動在寧南、南宮、隆堯等縣的一些地區。武工隊的成員大多是優秀的連排幹部和班長、老戰士,少數是從地方抽調的幹部。武工隊內成立3-5人的調查研究組,日偽工作群組,地方民運組,由政治部民運部領導。

武工隊首先打擊敵特漢奸,鎮壓破壞抗日的壞分子,這對清除敵人爪牙,閉塞日偽耳目,對奪取反「掃蕩」、反「蠶食」鬥爭的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開展統戰工作,爭取團結抗日力量,瓦解偽軍,開展政治攻勢,對日本士兵反戰同盟(前身是覺醒聯盟冀南支部)成立,瓦解日軍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發展到10多人,他們向日軍喊話,號召日軍不要為侵略者賣命。這一時期,日軍向我投誠2人,逃亡24人,自殺9人。

1943年1月25日至2月20日,太行分局在河南省涉縣(現屬河北省)溫村召開了高級幹部會議,會上鄧小平書記作了【五年來對敵鬥爭的概略總結與今後對敵鬥爭的方針】的報告。這篇報告的大部內容已被選登在【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內,他要求加強各階層的團結,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日積極性,在深入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加強抗日武裝建設,開展遊擊戰,粉碎敵人「掃蕩」、「蠶食」的進攻,努力擴大抗日根據地,發展生產,戰勝災害,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溫村會議精神,給1943年的抗日鬥爭帶來了勝利的曙光。隨著國際上的反法西斯鬥爭不斷取得勝利,日寇也開始走下坡路了。

1943年春,日軍「掃蕩」冀南達68次,共3萬余人次,合計108天,其中對第二軍分區「掃蕩」14次,均被我們粉碎。1943年下半年,日軍在冀南區總兵力7000余人,比上半年減少3000余人,但偽軍卻增加了3倍左右。

1943年3月,我兼任二地委書記,全面領導二分區抗日鬥爭。當時,敵人仍十分猖狂,我分區寧南的敵人,集中了1000余人,一個晚上包圍了10多個村莊,都是由特務漢奸帶路,使群眾遭到較大損失,我對此指示部隊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充分發揮武工隊的作用,依托主力兵團的力量,開展了對敵鬥爭,不長時間,就取得明顯效果,日偽再也不敢猖狂行動,特務漢奸也夾起了尾巴,如喪家之犬。我們二分區摧毀了全區絕大部份的偽大鄉組織,破獲了隆平縣全縣的特務網,擊斃特務漢奸29人,處決敵人坐探13人。巨鹿縣城的大特務偽警備大隊長王文珍被處決,就是其中一例。威攝了敵人,鼓舞了群眾。

我們二分區派部隊開辟邢台以東地區。包括60個村莊和柏鄉縣的40個村莊,都有我們的部隊活動,並行展黨的組織,在南宮、巨鹿、任縣、新河等地建立了遊擊小組62個。為了加強群眾武裝的領導,第二分區分成了淡東、淡西2個集團。每個集團都由黨政軍群幹部組成黨委,以黨委為核心實施領導。

1943年11月,為了加強對冀南和冀魯豫兩區的領導,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冀魯豫分局,又稱中共平原分局。在北方局領導下,由冀魯豫分局直接領導冀南和冀魯豫兩個區黨委。到1944年6月4日,黨中央批準北方局報告,決定上述兩個區黨委合並,並決定冀南軍區和冀魯豫軍區合並,組成新冀魯豫軍區。

新組成的冀豫魯軍區由宋任窮任司令員,王宏坤、楊勇任副司令員,蘇振華任副政治委員,閻櫻要任參謀長,不久由曹裏懷接任,朱光任政治部主任,付家選任後勤部長,劉德海任後勤政委。軍區下轄11個軍分區和水東獨立團(後改為第十二軍分區)。我擔任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參謀長何濟林,政治部主任姚克佑。

1944年春夏,德國法西斯在歐洲戰場上,遭到淪陷性的打擊,日本法西斯在亞洲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在國內,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堅決要求抗戰,反對蔣介石的投降政策。在廣大的敵後戰場上,共產黨毛主席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廣泛開展遊擊戰。在戰場上完全占據了主動權,日偽陷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1944年4月,毛主席發表了【學習和時局】的報告,號召中國共產黨我軍擔負起把日本打出中國去的任務,把我們的根據地發展鞏固起來。同年末,我二分區警衛連和寧南縣大隊,全殲了東陳偽軍。不久又攻入了堯山縣城。

1945年1月11日,我分區二十五團一部強襲南宮縣蘇村據點,消滅了全部守敵。15日,二十五團另一部在南宮縣大隊的配合下,打擊由新河外出的日偽軍,31日,又消滅了內邱縣外出的日偽軍80人。4月28日,我區二十五團第一、二連在新河縣大隊的配合下,進攻縣城,殲敵4個中隊,該團第三連又在平鄉北王裏莊伏擊增援齊莊之敵,斃傷偽軍100多人,俘虜300余人。

同年5月3日,我二分區部隊一舉收復了南宮、新河兩座縣城。下旬,第二、第四、第六軍分區主力和第三軍分區一部,在巨鹿以北發動攻勢,消滅偽軍高德林部,第25團會同友軍攻下了巨鹿縣宋家莊據點,並消滅援敵,此次戰鬥共斃傷日偽軍200余人,俘80余人。

6月份,二分區又配合冀中軍區部隊發起了子牙河戰役,經6天激戰,攻克艾章莊、東汪、東陳等據點,殲敵700余人。

6月20日,冀魯豫軍區報請中央軍委批準,成立了冀南指揮部,統轄原冀南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軍分區,王宏坤兼司令員,我任副司令員,彭濤任政治委員。在此期間,利用戰鬥間隙,冀南部隊開展了大規模的政治整訓和大練兵運動。

1945年8月8日,蘇軍對日宣戰。8月9日,毛主席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應在一切可能條件下,對於一切不願意投降的侵略者及走狗實行廣泛的進攻,全部予以殲滅。奪取其武器和資財,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

8月10日,朱德總司令釋出反攻第1號命令。11日,又連續發出第2號至第7號命令。令各路反攻大軍向預定作戰地區進發,迫使日偽軍無條件投降。一二九師劉、鄧首長,也同時自延安致電李達、宋任窮、王宏坤、王新亭等同誌,命令所屬各部隊迅速奪取城市,要求冀南部隊相機奪取安陽至元氏間沿平漢線城市。

冀魯豫軍區遵照上述指示,組成中、南、北三路大軍,在宋任窮、楊勇、蘇振華等指揮下,向敵人發起了全面反攻。北路大軍由冀南部隊組成,統由我和王宏坤、彭濤指揮。

8月15日,冀南指揮部下達了全面反攻命令,組成8個梯隊,按照分工,向敵發起反攻。截止9月2日,先後攻克收復縣城27座,還有周圍所有的據點、碉堡,解放了冀南大片土地和人民,人民歡欣鼓舞,我軍鬥誌昂揚。

8月20日,成立了晉冀魯豫中央局,鄧小平任書記,薄一波任副書記,同時,成立了晉冀魯豫軍區,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委,滕代遠、王宏坤任副司令員、薄一波任副政委、張際春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下轄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4個軍區。這時,冀南地區掀起了參軍熱潮,有近萬名青年參軍,發展了冀南主力部隊。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但是,山西閻錫山則令他的第19軍軍長史澤波率17000多人,向我軍晉東南上黨地區進犯,妄圖摘我們的抗日勝利果實。蔣介石一面邀請毛澤東主席赴重慶談判,一面下令進攻解放區。

冀南指揮部決定由我和孔慶德同誌率5個團開赴上黨地區,會同友鄰部隊反擊閻錫山部的進犯。9月7日,晉冀魯豫軍區下達關於上黨戰役作戰的第1號命令,消滅閻錫山進犯上黨的部隊。以太行、太嶽、冀南部隊主力,暫編為三個縱隊,參加上黨戰役。我冀南部隊改稱冀南縱隊,陳再道任司令員,我和孔慶德任副司令員。由河南店出發,奉命部署在屯留、長治之間的崔邵村、祿村一帶。任務是打擊從長治出援屯留之敵。冀南縱隊在開進途中,攻克了呈寺據點,殲敵一部。9月11日上午,長治敵軍6000多人向屯留增援,其先頭部隊剛到呈寺村時,我二十五團團長李地山、政委範朝福,即率領該團猛烈阻擊援敵,將敵擊退。我軍戰士作戰非常勇敢機智。

當夜,我太行縱隊攻占屯留城。長治援敵聞風潰逃,我二十五團和十一團截擊逃敵,並殲滅了從屯留城中向長治潰逃的敵人。13日,太嶽縱隊攻擊長子,冀南縱隊奉命進抵長治、長子之間的小師莊、張祖地區,仍準備打擊長治援敵。敵不敢出長治城,15日,劉鄧首長命令冀南縱隊和潞城獨立團攻擊潞城守敵,冀南縱隊迅速向潞城開進,16日晚,向潞城發起進攻,利用雲梯登上城墻,用迫擊炮、機槍作掩護,然後向縱深發展,經一夜激戰,全殲潞城守敵。同時,我二十五團攻占南垂村,十一團攻占張莊。

戰後,劉伯承司令員專程到潞城看望冀南縱隊,他說:「你們穿著土布軍衣,不少戰士還是穿便衣,主要用步槍、手榴彈,勇敢登城,迅速將守敵殲滅,令人感動。有這樣的戰士,什麽樣的敵人我們都能戰勝。」大家聽了以後很受鼓舞,非常高興。劉伯承不僅是我的上級,而且像兄長一樣,我從他的身上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閻錫山增援長治的部隊被消滅以後,冀南縱隊奉命東返,繼續殲滅平漢線臨名關、峭河和肥鄉等地的敵人,以後兄弟部隊又開展了對邢台、邯鄲的攻擊。接著是平漢戰役。這兩個較大的戰役都取得了勝利。尤其是冀南軍區的群眾,民兵支前參戰,共動員4萬多人,大車1000輛,擔架3000多副,每天運糧16萬多斤,冀南人民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邯鄲戰役結束以後,冀南主力部隊正式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二縱隊,11月4日,下轄3個旅也正式組建。

部隊進駐肥鄉地區。11月15日,全殲肥鄉守敵2000多人。

根據上級指示,冀魯豫、冀南兩區黨委軍政機構正式分開。冀南軍區由我擔任司令員,政治委員李著玉(兼),副司令員王光華,副政治委員馬國瑞(兼),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劉誌堅,參謀長陳明義,政治部副主任青光義。下轄5個軍分區。

1945年11月10日,晉冀魯豫中央局,在峰峰召開第一屆擴大會議,會議決定立即開展減租生產運動。會後,冀南軍區負責攻打衡水。12月中旬,冀南軍區召開會議,研究攻打衡水部署計劃。由我和劉誌堅、陳明義負責指揮這次作戰。12月13日晚,各主力團進入陣地,總攻前,先用炮火將南閣上的碉堡摧毀,又將城東門擊毀,這時,守敵如驚弓之鳥。13日夜,各團向衡水發起總攻,14日拂曉,我軍攻占衡水縣城。殲敵2500多人,其中擊斃300多人,俘敵2200多人,活捉偽軍少將司令衡水解放,使冀南和冀中解放區連成一片。

1946年7月,我被調到第6縱隊工作,參加執行豫東作戰的任務。從此,我在冀南軍區的革命生活就暫告一段落。

回憶在冀南戰鬥的6個春秋的艱苦歲月,感想頗多。我和冀南人民建立了深厚感情,使我永遠難忘。冀南是一塊英雄的土地,冀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那裏的土地和人民養育了我們八路軍,那裏的土地和人民,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和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