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廬山會議後,誌願軍三位副司令員,為何只有韓先楚能順利「脫身」

2024-01-18歷史

彭總與誌願軍三位副司令員

自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一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是彭總,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是鄧華,副司令員有洪學智、韓先楚、宋時輪、陳賡。值得一提的是,誌願軍五位副司令員中,陳賡入朝時間短,與彭總相處時間不長,宋時輪是九兵團司令員,在前線指揮作戰,與彭總沒有過多直接來往。

整個抗美援朝期間,與彭總並肩作戰,接觸較多的副司令員有鄧華,洪學智和韓先楚。其中鄧華是第一副司令員,彭總的主要助手。洪學智是負責後勤保障工作以及總部的安全保衛工作,是第二副司令員,彭總親自任命的誌願軍後勤司令員。

韓先楚是第三副司令員,沒有像鄧華、洪學智那樣有明確的任務,而是作為一個「機動」人,哪裏需要他指揮就去哪裏。在抗美援朝時期,韓先楚雖然是誌願軍副司令員,但他更多地還是在一線部隊指揮打仗,沒有一直待在司令部。

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38軍沒有打好,梁興初挨了訓,第二次戰役時,38軍的任務很重,韓先楚來到38軍坐鎮,領導梁興初打了一場漂亮的戰役。戰後,38軍獲得了「萬歲軍」的榮譽稱號,主要功臣是梁興初,其中韓先楚也是有功勞的。

彭總對誌願軍三位副司令員的能力還是非常了解的,洪學智搞後勤保衛工作有經驗,鄧華能力全面,能夠協助自己完成日常指揮工作,韓先楚軍事指揮水平突出,更適合去前線指揮作戰。第四次戰役時,韓先楚在戰場前線設立了指揮部,當時這個指揮部稱為「韓指」,他本人在前線打出了名氣。

廬山會議,三位副司令員為何僅韓先楚沒事?

1959年廬山會議,彭總因為指出大躍進時期的一些弊端,寫了萬言書,言詞較為激烈,在大會上受到了嚴厲的批判。許多高級將領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或多或少為彭總說話,直言了「大躍進」時期的一些不好的現象,受到了一定的牽連。

黃克誠、萬毅、洪學智、鄧華、鐘偉等人先後為彭總說話,五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被迫離開了軍隊。值得一提的是,廬山會議上,抗美援朝誌願軍三位副司令員中,鄧華、洪學智均受到影響,韓先楚為何事後依舊是福州軍區司令員,沒有受到批判呢?

三位誌願軍副司令員在大會上,鄧華被迫說了幾句違心話,與會議主要內容無關緊要,很快遭到了一批別有用心之人的指責,說他的發言是「假批判,真保護」。不久,鄧華被定了性,上級指出:鄧是彭的人,但是,鄧與彭是有區別的。很快,鄧華被撤銷了職務,到四川當個副省長,一幹就是16年。

洪學智的態度更為堅決,在廬山會議上,他不願說一句對彭總不利的話。對於彭總的那封信,洪學智的看法是:彭總的信,我也看了,總覺得彭總反映了一些真實情況,敢講真話、講實話,是憂國憂民的表現。在批彭這件事上,洪學智的態度並不配合,很快就被趕出了軍隊,時間長達17年。

作為誌願軍副司令員的韓先楚,在廬山會議上的態度也很明確,他沒有說彭總的不是。在那種氣氛下,韓先楚不顧自身危險,沒有聽從秘書的勸告,冒著被批的風險,來到芬蘭別墅看望了落難的彭總和黃克誠,這份情誼難得可貴。

韓先楚為何沒事?

從韓先楚的表現來看,他對彭老總在「大躍進」時期的言論觀點大部份是支持的,做法也是向著彭總,那麽他為何沒有像鄧華,洪學智那樣被趕出軍隊,而是繼續做了很長時間的軍區司令員呢?分析其原因,大致一共有兩點。

第一,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相比洪學智和鄧華,韓先楚與彭總的接觸並不多,二人來往次數一般,比不上鄧、洪二位上將經常在彭總身邊工作。在大會上,韓先楚對彭總的主要問題並沒有發言,有時候不得已發言的時候,挑了一些不重要的說,如彭總脾氣暴躁了一點,這種無關痛癢的話,從另一方面也是在「明批暗保」。

第二,韓先楚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員。這個職位很特殊,因為當時自我軍炮擊金門後,福州軍區的一舉一動非常重要,如果換掉韓先楚,會給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廬山會議後,盡管韓先楚「逃過一劫」但是到了福州軍區一年後,依然有人在軍區大會上說他是「漏網分子」。

就在韓先楚非常被動的時候,原四野首長發話:韓先楚的錯誤要堅決地批,同時又要堅決地保護、使用。就是這句話,保住了韓先楚的位置,沒有被批倒。韓先楚軍事能力突出,建國後長期擔任軍區司令員職務,人也很正直,是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