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10年,23歲總司令犧牲,未婚妻子執意靈堂結婚:與你靈牌伴終身

2024-01-16歷史

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選【關註】成為鐵粉,這樣才能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最新的文章推播,免費了解黨史熱點、領袖過往等相關內容。

前言:

如果說戰爭年代的中國充滿苦與難,那麽真情就是人世間唯一美好的東西。

1910年,23歲的辛亥革命烈士、安慶馬炮營起義軍總司令熊成基被清政府殺害,其未過門的妻子聞之噩耗後,生等著靈柩運回家鄉,不顧親朋好友反對,堅決要捧著靈牌拜天地,並起誓要與夫君的靈牌相伴終生。

如此奇事震驚揚州城,世人在驚嘆女子的忠貞時,也在惋惜逝者早逝的遺憾。

一面未見,芳心卻已暗許

這位捧著靈牌舉行婚禮的奇女子名叫程舜儀,5歲時,她由父母做主,與大她兩歲的熊成基定下婚事。因年歲小,程舜儀只知自己有個未婚夫,卻沒能見上一面。

熊成基祖上做過清朝的小官吏,家世雖不是非常顯赫,但也不是貧苦人家,所以熊成基稍長便入私塾,之後又學了醫。

在當下亂世之中,熊成基最仰慕嶽飛、史可法等人物,眼見中國民族身陷危機,他決定改學軍事報效國家。

1904年,熊成基考入了安徽武備學堂,深受反清革命思想的影響。之後又結識了柏文蔚等革命黨人,便加入反清秘密革命團體「嶽王會」,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此後,熊成基四處行軍打仗,由新兵變成了安慶馬炮營起義軍總司令,這年,熊成基只有23歲。

1907年,安慶起義失敗,熊成基便決心再次起義,他暗中籌備了一年,才終於找到了起義的機會。然而,這次起義由於城內城外起義軍未能按照計劃接應,導致全盤失敗,熊成基也成了清政府通緝的物件。

為了躲避追兵,熊成基化裝成和尚,一路跑到了海安角斜,這裏正是他未婚妻程舜儀的家鄉。

熊成基已經想好,他先去程舜儀家與未婚妻見上一面,之後再去日本找孫中山,以謀大計。

一天深夜,熊成基打聽到程舜儀去了姑父汪芝州家中,便輕輕敲響了汪家大門,開門的正是汪芝州。

汪芝州是晚清秀才,早就對清政府的腐敗有所不滿,當得知熊成基就是起義軍的首領時,內心非常激動。但又聽說起義失敗,熊成基被通緝,他也是非常擔心。

開門後見來人竟是熊成基,汪芝州又驚又喜,連忙請他進門。

擔心被密探發現,汪芝州將熊成基秘密安排在家中一間房間內,連家人都沒有說,程舜儀更加不會知道。

本想見一見未婚妻,但考慮到行蹤敗露後可能會連累她,所以熊成基還是按下了這個想法。 第二日,夜幕降臨,熊成基依舊化裝成和尚,被汪芝州送出城外,踏上了東渡日本的船只。

臨行前,汪芝州擔憂地說:「朝廷是不會放過你的。」熊成基卻慷慨激昂地說:「清兵入揚州屠城十日,血流成河。只有推翻當今的野蠻政府,百姓才能得到安寧。如果犧牲我一個能換來天下人的幸福,又有何不可呢?」

汪芝州心中無比佩服,拱手送走了熊成基。

熊成基走後,汪芝州才將他來避難的事情告訴了程舜儀,程舜儀聽了熊成基最後一句話,深深地打動了她的內心。她決定,此生唯熊成基不嫁。

一面未見,卻已芳心暗許。

生時不能同寢,死後可以共眠

程舜儀一直在等熊成基回來,然而,她等來的卻是熊成基的噩耗。

1910年,熊成基化名張建勛回國,傳聞他在哈爾濱活動時,正好愛新覺羅載洵從俄國回國,熊成基便計劃刺殺,沒想到卻被友人的父親告發。

熊成基逃亡幾日後被清兵逮捕,於2月2日慷慨就義。

熊成基的死是中國革命的一大遺憾,孫中山先生親自參加了他的追悼會,會後,熊成基的親屬和友人,專程到吉林將靈柩運回揚州。

程舜儀自然也得知了未婚夫被害的訊息,悲痛欲絕,幾度暈厥。為了她之後的婚姻著想,家人欲到熊家解除婚姻,但被程舜儀攔下了。

她當然記得當初聽姑父描述熊成基的事跡,從那時起,她就已經發誓此生非熊成基不嫁,即使他們現在已經陰陽兩隔。

程舜儀告訴家人她一定要嫁給熊成基,而且就在安葬熊成基當天。

所以,在熊成基靈柩運回揚州時,街上就出現了這樣一幕。一頂紮滿白色玉蘭花的花轎為熊成基的靈柩引路。

靈堂之上,穿著大紅大綠的程舜儀跪在靈柩前,手捧著熊成基的靈牌,起誓道: 「舜儀自幼許配於你,未結婚而你已英勇獻身。舜儀欽佩你為國捐軀的光輝業績,不願毀約,今日與你成親,自願守寡,與你靈牌相伴終生。」

拜完天地之後,程舜儀卸下喜慶紅裝,換上孝服,默默地為熊成基守靈,揚州城從此多了一個傳奇故事。

程舜儀拜了堂,便成了熊家的兒媳,從住在了熊家。

民國成立後,國民政府追認熊成基為陸軍上將,撫恤金自然不少。熊家大部份都收入了自己腰包,分給程舜儀的卻少之又少,她過得十分艱難。

不過,程舜儀並不計較撫恤金的得失,她認為靠著烈士的鮮血圖享受,對不去烈士的遺願。

程舜儀靠著微薄的生活費過得拮據卻快樂,她唯一的心願就是能見丈夫一面,所以她四處尋找丈夫生前留下的遺物。終於,讓她找到了丈夫在東北監獄時照的照片。

程舜儀十分珍視這張照片,常常將它帶在身邊,後來擔心遺失,她幹脆放到了鏡框中掛在臥室裏,日日夜夜看著。

抗戰時期,揚州城一片混亂,程舜儀在熊家待不下去,幹脆搬了出來。但外面的日子更加不好過,程舜儀吃了很多苦,日子也越來越清苦。

好在程舜儀常年吃齋,又會做甜醬,用甜醬蒸幹子,打發那些清貧歲月。

為了打發寂寞,程舜儀向姑父請教認識了不少字。閑暇時候,她就不停讀古典名著,再用自己的好口才,給鄰居婦女們講故事。

揚州城解放後,有人勸程舜儀向上面反映,或許能得到撫恤金,這樣一來就不用過得這麽艱苦了。但程舜儀不願意,她認為自己有手有腳的可以掙錢,並不想花丈夫用生命換來的錢。

程舜儀有一個在外地讀大學的侄女,她十分欽佩程舜儀,便給揚州市政府寫了一封信,程舜儀這才得到了政府的幫助。

不久,街道辦事處每月補助她15元的生活費,並處處照顧她,逢年過節還會帶著禮物慰問她。後來,程舜儀年紀大了,街道辦還給她安排了一個家庭服務員來照顧她。

程舜儀終生再未嫁人,為熊成基守寡70余年,最終於1973年去世。

生前,程舜儀曾交代過親友,表示她與熊成基活著的時候沒有在一起,去世後一定要合葬在一起,永不分離。

遵照她的遺囑,親友找到揚州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幾經交涉,領導終於答應了。

1984年,人們將熊成基的墓穴挖掘開來,將裹有紅綢的程舜儀的骨灰盒放了進去。程舜儀如願以償安詳地躺在了丈夫身邊,永遠在一起了。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點贊、評論、轉發),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