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消失的柔然:西去的阿瓦爾人(八)

2023-12-10歷史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講述了阿瓦爾伯顏可汗利用協助拜占庭「清剿叛亂」的機會,占據了拜占庭在巴爾幹半島的戰略要地辛吉杜農(貝爾格萊德),使得拜占庭的核心地區遭受空前的威脅。然而風雲突變,波斯和突厥的一系列突變,造成拜占庭和阿瓦爾汗國出現大喜大悲的復雜局面。在突厥陷入內亂的時候,又有一批柔然後裔循著祖先的腳印來到阿瓦爾汗國。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伯顏的繼承者們在巴爾幹的擴張。

伯顏可汗去世10年後的世界形勢圖

自從阿瓦爾人占領辛吉杜農後,拜占庭的史書中「巴彥諾斯Baianos」(即伯顏可汗)的名字便不再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阿瓦爾可汗」。例如在583年夏季,接見拜占庭使者提奧範(Theophanes)的阿瓦爾君主就莫名其妙的變成了「阿瓦爾可汗」。這表明,在公元583年之後,引領柔然人浴火重生的領導者伯顏或許已經駕鶴西去。

令人遺憾的是,在查士丁二世時代以後,拜占庭再也未能出現如普羅柯比烏斯(Procopius)那樣熱衷於研究「蠻族」歷史的學者,導致伯顏去世的具體時間也變得撲朔迷離,他的繼承者的名字亦無人知曉,只說他有兩個兒子先後繼承了汗位。如此便給那些持有偏見的後人留下了發揮的空間。且不說伯顏是否活了八十余歲,但在位約六十年的記錄就足以傲視東西方各國的君主。18世紀的英國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以及現代法國學者勒內·格魯塞(René Grousset)的【草原帝國】中,竟然將伯顏去世的時間延遲至公元601年~610年。我個人認為這是故意為之,因為在公元7世紀初,阿瓦爾汗國經歷了一系列慘敗,將這些慘敗強加給「高壽」的伯顏,旨在詆毀、貶低東方民族,「你瞧!你們偉大的伯顏可汗不是號稱戰無不勝嗎?然而最終卻還不是敗在了我們羅馬人手中!」

阿瓦爾人曾經的故鄉保加利亞

這種偏見尤其在【草原帝國】中隨處可見,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還算比較少。由於史料缺乏,我不得不參照【羅馬帝國衰亡史】中的相關內容。以下便是根據中國的【隋書】、7世紀拜占庭史學家席摩克他(Theophylact Simocatta)的【歷史】(Ἱστορίαι希臘文)、拜占庭皇帝莫裏斯一世(Maurice)的【戰略】(Strategikon),以及愛德華·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和現代南斯拉夫歷史學家喬治·奧斯特洛格爾斯基(Georgi Ostrogorsky)的【拜占庭帝國】、中國現代史學家藍琪的【中亞史】等歷史著作中的相關內容綜合編輯而成。

公元576年,拜占庭的統帥提比裏烏斯聯合伯顏可汗成功擊敗強大的波斯薩珊王朝後,拜占庭帝國終於可以暫時不用向波斯繳納天文數碼的金幣歲貢。憑借此潑天大功,提比裏烏斯在578年得以繼承拜占庭的皇位。成為皇帝後,他將女婿莫裏斯任命為大將軍,在東部邊境保衛帝國免受波斯人的侵擾。而波斯的庫薩和一世(【隋書】稱為「庫薩和」,現代轉譯為「庫思老」或者「霍斯勞」)在戰敗兩年後也病故了,他的兒子霍爾木茲四世拒絕與拜占庭和解,經常以入侵相威脅,要求拜占庭恢復對波斯每年44萬枚索得利金幣的歲貢。

俄羅斯達吉斯坦的現代阿瓦爾人

莫裏斯(Maurice)是位喜歡鉆研的年輕人,他對阿瓦爾人的戰術和裝備推崇備至,於公元579年撰 寫了12卷的【戰略】,旨在 對拜占庭軍隊 實施軍事改革。他在 書中對阿瓦爾人 進行了生動描繪:

「這些人與馬共生,仿佛已化為一體.,而秘密武器則在於他們依托於馬鐙.。....從幼年時期起,他們便已習慣於馬背生活,一旦離開馬,便無法正常行走。....過度依賴馬匹導致一旦牧草供應不足,他們會陷入困境。....出征之際,他們通常駕馭多匹戰馬,隨時更換駕乘,龐大的戰馬群與士兵混雜在一起,時常令我方偵查人員難以準確計算其人數。 」

「 這些人如同天生的軍事家,對戰機把握的非常精準,擅長於運動中消滅敵人或將其拖入後勤不濟、精神疲憊的困境。伏擊、偷襲是他們慣用的手段。....遇見強大對手,他們決不輕言放棄,而是將敵人緊緊拖住,尋找時機反敗為勝;在戰勝之後,他們不像別的民族,忙著搶奪戰利品,而是繼續追擊敵軍,直至徹底殲滅 。」

「他們的裝備包括魚鱗甲、彎刀、長矛、弓箭,多數人會拿兩種以上的武器,通常是長矛挎肩,右手握彎刀,左手拿弓,以便在不同情況下,選用最合適的武器。他們每個人都弓馬嫻熟……,連戰馬都披上了鎧甲。…… 」

阿瓦爾戰士漫畫

正是透過對阿瓦爾人戰術和裝備的學習,使得拜占庭軍隊得以完成軍事改革,戰鬥力迅速提升,在對抗波斯的防衛戰中,雙方打成平手。582年,提比裏烏斯去世,將拜占庭的皇位傳給了女婿莫裏斯,莫裏斯接手的拜占庭可以說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此前查士丁尼父子奉行的「金幣外交」策略早已將國庫榨空,連年的戰爭使其財政狀況更加雪上加霜,所以莫裏斯上台後采取開源節流的策略,大幅削減國防開支,加重百姓的賦稅征繳,將有限的軍隊駐守在西亞,對阿瓦爾則采取相對溫和懷柔的政策。

相較於伯顏理智審慎的治國風格,伯顏的兒子們在政治和軍事上則更傾向於激進與冒險。史書中沒有記載伯顏繼承者的名字,我們姑且將他的兩個兒子分別稱為「大可汗」和「小可汗」。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過,在伯顏圍困西米翁時,提比裏烏斯二世曾經提出將給予阿瓦爾汗國的歲賜提高到十萬索得利金幣,以換取伯顏撤兵。但是西米翁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伯顏拒絕了提議。雖然伯顏沒有答應這件事,但他的兒子們卻銘記在心。因此大可汗即位後,就從583年開始從辛吉杜農南下,越過巴爾幹山脈,侵擾拜占庭的北部邊疆,希望將歲賜從八萬金幣提高到十萬金幣。

多瑙河與薩瓦河交匯處的辛吉杜農,現在的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

拜占庭的軍隊主要在防守波斯,大可汗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來到黑海西岸,攻陷了安夏洛(Anchialos,在保加利亞東北,與瓦爾納相鄰)港口,甚至一度到達君士坦丁堡西部。每次阿瓦爾騎兵來攻,莫裏斯不是運用他【戰略】中的精妙軍事理論來抗擊敵人,反而是用「狼來了」的謠言恐嚇對方,即「突厥大軍正在大舉西征,前鋒已然渡過頓河,阿瓦爾人的老巢即將被突厥人攻陷 。」盡管阿瓦爾人已經在歐洲生活多年,但他們祖先流傳下來的滅國記憶,使他們對突厥人天生充滿恐懼,所以一聽到這個謠言就會急忙撤兵。事實上,此時的突厥汗國正深陷內亂之中,倒有一批柔然後裔趁機擺脫了突厥,迅速向阿瓦爾汗國靠近。

據【隋書.突厥傳】記載,581年佗缽可汗去世前,告誡兒子菴羅應該將汗位讓給木桿可汗的長子大邏便繼承,但是「 國中將立大邏便, 以其母賤,眾不服。菴羅母貴,突厥素重之 」,正當突厥貴族對於立誰為可汗猶豫不決之際,東突厥第一任可汗科羅的兒子攝圖也加入爭奪汗位的隊伍。他最後憑借勇武,被貴族們推上汗位,這就是沙缽略可汗。為了平衡突厥各方勢力, 沙缽略可汗 又將菴羅封為第二可汗,將大邏便封為阿波可汗,將他的弟弟封為貪汗可汗,加上西突厥的達頭可汗,這樣突厥就有五個可汗了。

突厥後裔之一中國新疆維族

開皇二年(582年),沙缽略可汗召集四個可汗的四十萬大軍進犯隋朝,駐守在中亞的達頭可汗和駐守在涼州的阿波可汗覺得南征隋朝,自己得不到實惠,所以 在長孫晟的遊說就班師回朝。這下激怒了沙缽略可汗,於是他輪番攻擊阿波可汗,阿波可汗只得和達頭可汗結為同盟,這樣突厥汗國就分裂為東西兩部。阿波可汗戰鬥力強悍,在叔父達頭可汗的扶持下打了許多勝仗。開皇三年(583年),沙缽略可汗被隋朝大將李徹擊敗,突厥元氣大傷。之後在隋朝的多次打壓下,沙缽略可汗在584年向隋朝投降,之後和隋朝結為同盟,共同對抗西突厥。

在東西突厥汗國混戰的時候,突厥統治下的許多民族紛紛獨立,其中在蒙古高原北部,一個名為「阿拔」的部族蓄勢待發,準備對突厥隨時展開進攻。「阿拔」的發音與柔然人自稱為「阿拔爾」,以及突厥人對柔然的稱呼「阿帕爾」極為相似。據此,我們可以斷定,【北史】、【隋書】中的「阿拔國」就是柔然留在蒙古高原的部落,這時距柔然滅國才50多年,他們還未來得及融入突厥。

唐玄宗時期的突厥闕特勤碑

【隋書.突厥傳】記載道:「時沙缽略既為達頭所困,又東畏契丹,遣使告急,請將部落度漠南,寄居白道 川內,有詔許之。詔晉王廣以兵援之,給以衣食,賜以車服鼓吹。沙缽略因而擊阿波,破擒之。而阿拔國部落乘虛掠其妻子。官軍為擊阿拔,敗之,所獲悉與沙缽略。 沙缽略大喜,乃立約,以磧為界 」。這段話的意思是,沙缽略在達頭可汗和契丹的夾擊下,日子過的非常艱難,請求隋朝將他們安置在白道川(內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平原)。隋文帝派楊廣給沙缽略送去大量物資,在隋朝的支持下,沙缽略打敗了西突厥,生擒阿波可汗。阿拔國趁著突厥後方空虛的機會,襲擊了沙缽略的老巢,將他的妻子抓獲。隋朝軍隊幫助沙缽略擊敗了阿拔國,將他的妻子和被搶去的東西還給了沙缽略,沙缽略非常感激,將戈壁灘劃作突厥與隋朝的界線。

阿拔國失敗後便向西遷移,大約在公元585年,拜占庭史籍中記錄了三個「瓦爾匈奴」的萬人大部落脫離突厥汗國,加入阿瓦爾汗國。這三個部落毫無疑問與阿拔國有關,他們分別是塔尼支(Tarniach)、科紮吉爾(Kotzagir)、哲苯德(Zabender)。其中前兩個部落的首領名字一直流傳至今,一個叫「保加羅斯Bulgaros」,一個叫「可薩Khazar」。「保加羅斯Bulgaros」在前面的第二篇文章中已經分析過了,和中國的山胡步落稽部族,以及柔然的「步鹿真」可汗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保加羅斯」肯定有柔然人的血統。保加羅斯的部落 在歷史長河中,融合東歐多個民族,最終演變為保加利亞人,這 一點在他們的 部落起源傳說中有 詳細描述, 並且他們說保加羅斯和可薩是親兄弟。

擁有柔然血統的保加利亞人

至於「可薩」就是【新舊唐書】【回紇傳】中的「葛薩」或者「阿薩」,即現代西方人所說的哈紮爾人。唐朝、宋朝的人將他們歸入鐵勒或者回紇的一支;俄羅斯部份學者則認為他們是北高加索地區的土著居民;也有學者認為他們是西突厥的一支;而哈紮爾人卻認為自己是猶太人的後裔。無論如何,可薩人是受突厥擠壓來到亞歐交界處的,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他們身上必定融合有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東方民族的血液。阿瓦爾可汗將可薩人安頓在裏海東岸,七世紀中葉以後可薩人投靠了拜占庭,與部份斯拉夫人融合後,在公元8世紀~10世紀建立了強大的可薩汗國,一度幫助拜占庭抵禦了阿拉伯人從東北邊境的入侵。在此期間部份可薩人信仰了猶太教。10世紀末,可薩汗國被拜占庭和基輔羅斯聯手滅掉,之後他們散居亞歐大陸的中亞至東歐的廣袤土地上,融入許多民族之中。

阿拔國這三萬人的到來,徹底戳破了莫裏斯「狼來了」的謊言,於是大可汗在585年又揮師巴爾幹,勢如破竹的打到了君士坦丁堡城下,莫裏斯只好和大可汗談判,最後拜占庭同意將歲賜提高到十萬金幣,但前提是阿瓦爾汗國需歸還辛吉杜農,並退至多瑙河北岸。然而,接收金幣後,大可汗竟慫恿統治下的斯拉夫人不斷越過多瑙河,攻擊辛吉杜農。自585年至590年間,斯拉夫人就先後三次攻陷了辛吉杜農。對此,大可汗辯稱自己難以約束麾下的眾多民族,若拜占庭欲對斯拉夫人采取懲戒行動,他定會袖手旁觀。

擁有可薩人血統的烏克蘭美女

莫裏斯憤怒地終止了對阿瓦爾汗的歲賜供給,此舉激怒了大可汗。他必然會於每年秋季引領斯拉夫軍隊大舉進犯巴爾幹地區。在初時,科門帖洛憑夜間突襲、伏擊等策略獲得少許勝利,然而隨著阿瓦爾人逐漸了解其作戰策略,戰局便轉為屢戰屢敗之勢。只有冬季巴爾幹半島的嚴寒氣候與缺乏草料的土地,才能使得大可汗解除對多瑙河流域的封鎖,返回該地區過冬。然而,斯拉夫步兵軍團卻無此顧慮,在長達五年的時間裏,將疆域拓展至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地域。

於是莫裏斯憤怒地暫停了對阿瓦爾汗的歲賜,此舉激怒了大可汗,他必定會在每年秋天帶領斯拉夫人大舉進犯巴爾幹。由於拜占庭的軍隊主要都集中在西亞抵禦波斯人的入侵,因此,莫裏斯寄予厚望的將領科門帖洛(komentiolos)只能用少量的兵力與大可汗周旋。開始的時候科門帖洛還能透過夜襲、伏擊等手段取得一些小勝利,擔是當阿瓦爾人熟悉他的戰術後,他就屢戰屢敗了。沒有什麽能夠阻擋阿瓦爾的鐵騎,只有冬季巴爾幹半島寒冷的氣候和缺少草料的環境,能夠使大可汗回到多瑙河流域過冬。但是斯拉夫人的步兵團,就沒有這些顧慮了,在5年多的時間中,他們將觸角伸到了希臘北部的馬其頓一帶,從此成為巴爾幹的主體民族。

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攜手征戰過的塞爾維亞

就在大可汗在巴爾幹半島攻城掠地的時候,波斯帝國卻發生了改朝換代的劇變,而這將會給拜占庭和阿瓦爾汗國產生深遠的影響,下期文章中,我為大家講述阿瓦爾汗國的慘敗以及拜占庭帝國的絕處逢生,敬請關註待續。關註我,帶你品味不一樣的歷史。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那就點贊、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分享到這些精彩的歷史知識,您的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