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原大戰:蔣介石為何能「一打三」

2024-04-11歷史

中原大戰,是發生於1930年的一場新軍閥混戰。大戰雙方是蔣介石對陣閻錫山、馮玉祥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大戰結果是蔣介石獲勝。

一直想寫一篇文章,理一理中原大戰的過程。因為這場大戰是個歷史裏程碑,蔣介石因此而坐穩了國民政府第一把交椅,並在大戰結束(1930年10月)後兩個月,發動了對紅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圍剿」。

但這篇文章很難寫,看了幾十萬字的材料,感覺像是一團亂麻…

首先就是出場人物太多,除了蔣、閻、馮、桂四方,還有大大小小的其他軍閥參與其中,比如唐生智、張發奎等,另有一些未直接參與戰爭的關鍵性人物,比如張學良、汪精衛。每一方又向其他數方派出代表,發生了一系列合縱連橫的遊說故事。

其次是過程曲折而又平淡,曲折是因為反間計大行其道,分分合合好不熱鬧,但這種事發生得多了,有點「審美疲勞」,變得平淡而無趣。

這團亂麻不是理不清,而是「線頭」太多,理出來後起碼得寫幾萬字,而且像是篇流水賬。

所以本文只寫兩個核心的問題:

其一,中原大戰發生的原因,也就是蔣介石為什麽會和閻、馮、桂產生矛盾?

其二,蔣介石獲勝的原因,他是如何做到「一打三」的?

矛盾的起點

中國歷史上最不缺乏這樣一種故事:一場勝利的終點,變成了新矛盾的起點。劉邦、朱元璋,都和開國功臣起過沖突,趙匡胤手段比較高明,用了一招杯酒釋兵權,把矛盾扼殺在了爆發之前。

蔣介石和閻、馮、桂的矛盾起點也一樣:北伐勝利,東北易幟,中國在名義上獲得了統一。

勝利了,第一件事是「分地盤」,這個過程中,心懷不滿的是馮玉祥和「李白」(李宗仁、白崇禧)。

蔣介石自己的地盤是華東和東南,包括有江浙滬、安徽、江西、福建和廣東。都是經濟發達,稅收高的好地方,還有很多出海口。當然,北伐勝利前,這些地方已經是蔣介石的勢力範圍。

閻錫山是比較滿足的,他除了大本營山西外,還分到了河北、察哈爾、綏遠、北平糊天津。在當時的中國北方,稅收比較豐厚的地區有四個:河北、山東、北平糊天津。閻錫山占得了其中三地。

馮玉祥分到的地盤很大,有六個省:西北的陜甘寧青四省,以及河南和山東。表面上看起來,山東也是高稅收之地,但當時日本占著濟南和膠東,所以馮玉祥得到的好處其實遠不如閻錫山。

最不滿的是「李白」,只分到了廣西、湖南和湖北。廣西本來就是桂系的大本營,兩湖都在內陸,所以四家裏面只有「李白」沒有拿到出海口。

第一個和蔣介石起矛盾的,就是「李白」。中原大戰爆發的時間是1930年5月,但在1929年3月,蔣桂戰爭已先期打響。

蔣介石與桂系

蔣桂矛盾,是四方矛盾中最有淵源的一個,始於北伐勝利之前。

北伐戰爭,有第一次和第二次之分。第一次北伐,馮玉祥和閻錫山還沒怎麽參與,蔣介石率領著國民革命軍的八個軍,打到了長江南岸。

然後,國民黨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裂,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往了武漢,以汪精衛為主席,而蔣介石於1927年4月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

政府分裂了,那軍隊呢?

國民革命軍的八個軍,蔣介石真正能掌握的其實只有第1軍第1師,也就是黃埔軍。其他的七個軍裏,實力最強的是「李白」的第7軍(桂軍)、張發奎的第4軍(粵軍)和唐生智的第8軍(湘軍)。最後,留在蔣介石身邊的只有第1軍和第7軍,而張發奎和唐生智都投奔了武漢政府。

白崇禧與李宗仁

這是蔣桂的一段「蜜月期」,但非常短暫。1927年8月,蔣介石在徐州反擊戰中兵敗,聲望跌至「冰點」。「李白」聯合了汪精衛趁勢逼宮,導致蔣於8月14日下野。

如果用政治、軍事、經濟三個維度來評價一方軍閥,那桂系的特點就是:軍事比較強,經濟一般,但政治水平不高。

「李白」逼走了蔣介石後,竟然又把汪精衛也排擠出了南京,但不久後便發現,以他們的政治資歷和能力,根本掌控不了派系林立的國民黨。而此時,上海的蔣介石和廣州的汪精衛卻聯合到了一起,討論召開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計劃從政治上擊垮「李白」。

蔣、汪、桂三方博弈的過程不細說了,結果就是蔣介石贏了,他在1928年1月重掌大權,收服「李白」,並借著共產黨「廣州起義」的機會,把汪精衛趕出了國。

蔣桂矛盾由此得以緩解,那為什麽會在一年後又爆發了蔣桂戰爭呢?

前面說了,桂系的勢力範圍裏有湖南和湖北,但「李白」對兩湖的控制是有瑕疵的。

兩湖本來是唐生智的地盤,但就在蔣介石被逼下野期間,「李白」發動了西征討唐戰爭,把兩湖「搶」入桂系囊中。但蔣介石復出後,安排了蔣系的魯滌平出任了湖南省主席。

鑒於這種情況,「李白」決定先發制人,在蔣介石的新政府還沒完成組建前,用舊政府的名義罷免了魯滌平。這就是湖南事變,或稱「魯案」。

魯案就是蔣桂戰爭的導火索,因為這是「李白」對蔣介石權威的一次嚴重挑釁。

蔣桂戰爭並沒有什麽戰爭「名場面」,蔣介石最終獲勝的核心招數是:政治分化。

蔣介石先是把唐生智「請」了回來,讓他收回被桂系控制的湘軍舊部;接著又從香港「接」回了「李白」在桂系內部的政敵俞作柏,由他在桂軍內部搞分化;同時,廣州的李濟深和桂系關系密切,也被蔣介石「誘騙」到了南京加以軟禁。

唐生智是後來南京保衛戰的司令官

總之,蔣介石透過這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把「李白」幾乎弄成了光桿司令,手上只剩下了留守廣西的三個師。這仗還怎麽打?沒多久,「李白」徹底戰敗,雙雙避難於香港。

看到這裏您可能會問,「李白」都已經是光桿司令了,一年後怎麽參與的中原大戰呢?

因為那個俞作柏的政治能力比「李白」更弱,根本控制不了桂軍,結果很快就在桂系內部被踢出了局。沒有了「老大」,桂系幾派勢力誰都不服誰,眼看著要分崩離析了,於是只能把「李白」又請了回來。

「李白」雖然重掌桂軍,但已遠不如之前的實力,所以在中原大戰中發揮的作用並不大,類似於一個「陪跑」的。

桂軍也沒有出現在中原戰場,他們和反蔣聯盟中的張發奎組成了張桂聯軍,在南方牽制了一部份蔣介石的兵力。

蔣桂之間的故事就講到這裏,後面不再提了。

蔣介石與馮玉祥

蔣馮也是有「蜜月期」的,事實上,二次北伐的開端,就是蔣馮結盟。

「寧漢分裂」時期,馮玉祥是蔣、汪雙方都想極力拉攏的物件。因為馮玉祥的軍事實力最強,不論是質素還是數量,都是當時各軍閥中數一數二的。

在這場「拉攏競賽」中,汪精衛取得了先手,他把唐生智辛苦打下來的河南,讓給了馮玉祥,換取了汪馮結盟。(還記得前面說的北伐後分地盤嗎?西北四省本就是馮的,河南是汪精衛給的,蔣介石其實就給了一個殘缺的山東,馮玉祥的不滿可想而知。)

那馮玉祥是如何從聯汪轉變成聯蔣的呢?

因為一個關鍵人物:黃郛。

黃郛是蔣介石「打江山」時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而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蔣介石的「二哥」。

蔣介石一生和許多人結拜過兄弟,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都在其中,但感覺都像是政治結盟。而真正有異姓兄弟情義的,是蔣介石在日本留學時的第一次結拜:大哥陳其美、二哥黃郛。

陳其美大家都熟悉,四大家族「蔣宋孔陳」中的那個陳,他的侄子陳立夫、陳果夫掌握了蔣介石的黨務。

而黃郛,成為了蔣介石身邊的第一謀士。黃郛一生都未加入任何黨派,包括國民黨,他的助蔣,更多是出於兄弟情義。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物。

引發「四一二政變」的「離俄清黨」策略,就是黃郛給蔣介石獻的計。四一二之後的蔣介石,徹底站在了工農無產階級的對立面,但他也因此獲得了大資產階級,特別是東南財閥的支持,這是蔣介石在中原大戰的「經濟戰」中始終占有優勢的原因之一。

言歸正傳,黃郛是蔣馮聯盟的締造者,因為他和馮玉祥私交頗深。正是在黃郛的遊說下,馮玉祥和蔣介石簽署了「馬日通電」。而被孤立的汪精衛不得不在「七一五」和平分共,最終寧漢合流,共同北伐。

所以你看,馮玉祥對「統一」和「北伐」的貢獻都是巨大的。但北伐勝利後蔣介石只給了他一個不完整的山東,是不是很過分?

蔣介石也知道自己很過分,所以他先是做了一些調整,把北平市市長和崇文門統稅局兩個「肥缺」給了馮玉祥。然後又在官職上給足了馮面子:行政院副院長兼軍政部部長,也就是排在蔣介石(國民政府主席)和譚廷闿(行政院院長)後的三號人物。

地盤分好了,政府也組成了,蔣介石的下一步計劃是裁軍。裁軍這個說法不好聽,於是被叫做「編遣會議」,也就是改編一部份,遣送一部份,本質上還是裁。

蔣馮矛盾,即始於這個編遣會議。

作為軍政部長,馮玉祥提出了他的編遣方案:蔣、馮各12個師,閻、桂各8個師,其他雜牌軍8個師。(蔣介石定的大原則是不超過50個師。)

這個方案在「政治上」很不成熟,弄得其他三方都不滿意。蔣介石覺得,不管怎麽說我是「老大」,你馮系軍隊和我一樣多算怎麽回事?閻錫山和「李白」覺得,有差距可以,但不至於比我們多出50%吧!

這就是馮玉祥的弱點所在,用前面提到的三個維度來總結:馮玉祥在四方中的軍事實力最強,但政治水平糊經濟實力都比較弱。

大家都不滿,馮玉祥的編遣方案由此陷入僵局,於是蔣介石請出了一直作壁上觀的閻錫山,讓他出方案。

左起: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

閻版方案是這樣的:蔣、馮各10個師,閻、桂各8個師,雜牌軍6-8個師,另設6-8個師由中央處理。

這個方案,蔣介石很滿意,因為中央就是他控制的,這樣等於手握了蔣系和中央系總共16-18個師。桂系也滿意,因為和閻錫山一樣多,而且比馮只少2個師。

可想而知,最不滿意的是馮玉祥,因為編遣之前他的部隊最多。憤怒的老馮來了一招不辭而別,悄然離開南京,過了長江後才給蔣介石發電報,說要回家養病。

矛盾的種子一旦種下,「生根發芽」就是件很快的事情。

蔣桂戰爭爆發,本來是馮玉祥的一個機會,因為在多方博弈中,第三方的地位總會比較有利,既可隔岸觀火,明哲保身,又可坐地起價,漁翁得利。

但這次馮玉祥沒處理好,他先是答應桂系一同反蔣,但遲遲不動,後又答應蔣介石一同平亂,但仍是觀望。直到桂系兵敗,馮玉祥才發出了一個「馬後炮」的討桂通電,這一下,其實把蔣桂兩家都得罪了。

就這樣,蔣桂戰爭剛結束,蔣馮矛盾就爆發了。

1929年5月,第一次蔣馮戰爭,蔣介石再次兵不血刃,他用重金收買了西北軍的韓復榘和石友三,導致馮玉祥的反蔣軍事行動中途夭折,自己還被開除了黨籍。

10月,馮玉祥卷土重來,通電反蔣。但到了戰事的關鍵時刻,閻錫山突然違背諾言,站到了蔣介石一邊。

馮玉祥如果軍備充足,單獨打蔣軍也有不小的勝算,但西北軍太窮,沒有了閻錫山的支持,只能兵敗退回了陜西。

蔣介石與閻錫山

蔣馮閻桂四方中,閻錫山的政治和經濟能力都僅次於蔣介石。

經濟上,閻錫山經營山西二三十年,這是一個在軍閥混戰時期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保持了難得的和平環境,經濟上的家底很雄厚。

政治上,閻錫山特別擅長發揮「第三方優勢」。北伐戰爭,他成為了蔣介石最後拉攏的物件,於是在北伐後獲利頗豐;編遣會議,他表態最晚,反而提出了讓蔣介石滿意的方案;蔣桂戰爭,他隔岸觀火;蔣馮戰爭,他在最佳的時機做出選擇,換來了「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官職,一躍成為了國民黨軍第二號人物。

閻錫山就這樣一步步精打細算,和蔣介石之間各取所需,彼此相安無事。那蔣閻矛盾是怎麽爆發的呢?

其實這已經不需要什麽具體原因了,而是軍閥戰爭的必然。因為現在四大新軍閥中,桂系已經「殘」了,馮系退回西北,只剩下了蔣閻兩巨頭有能力逐鹿中原,自然是要爭一爭的。

這個時候,蔣閻之外的「第三方」是東北的張學良,於是閻錫山想聯張反蔣,但卻發現蔣介石也在拉攏張學良。雖然這不意外,但蔣閻之間的芥蒂也開始越來越深。

矛盾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爆發了戰爭。這就是中原大戰。

雖然我們一般會把中原大戰定義為閻、馮、桂三家打蔣介石一家,但其實它本質上就是蔣閻戰爭。

桂系只能算「陪跑」,這個前面說了,馮系雖然加入了反蔣聯盟,但軍費是山西出的,所以中原大戰的主導者是閻錫山。

這就可以部份回答標題裏的問題了,蔣介石其實是在各個擊破,先是蔣桂戰爭打散了桂系,然後蔣馮戰爭打跑了馮玉祥,最後在中原大戰和閻錫山對決,這不是同一時間段裏的「一打三」,因為此時馮、桂的實力已遠不如北伐剛勝利那會。

一打三

雖然不是真正意義的「一打三」,但蔣系當時的軍事力量其實並不咋地,他又是如何打贏的呢?

下面我們就從軍事、經濟、政治三方面來解讀一下中原大戰。具體過程就不說了,因為很瑣碎。

軍事

四大新軍閥中,馮、桂兩軍的軍事是比較強的,而最強的是馮玉祥的西北軍。

馮玉祥帶兵有個特點:練兵有術而馭將無方。

因為練兵有術,所以西北軍的個人素質很高,特別是近身肉搏技能,在各軍閥中獨樹一幟。不僅能打仗,西北軍的軍紀也很嚴,馮玉祥在軍中嚴禁黃賭毒,而且特別看重軍民關系,要求部隊對老百姓做到秋毫不犯。

電影【建國大業】裏有一個場景:國民黨警察正在毆打和平集合的學生和群眾,馮玉祥(陳凱歌扮)見狀,直接從士兵手裏拿過槍,鳴槍示警後把警察趕跑了。

這還真不是故意美化馮玉祥,因為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成天穿著粗布軍裝,和普通士兵打成一片,最見不得拿槍的欺負老百姓。

西北軍最厲害的兵種,是騎兵。中原大戰初期,馮玉祥的一支騎兵部隊曾疾馳80余裏,奇襲蔣軍的歸德機場,燒毀飛機12架。而且,當時蔣介石的專列就在機場附近,守衛力量也不是很強。要不是馮玉祥的情報工作沒做到位,壓根不知道蔣介石就在附近,那歷史很可能就要被覆寫了。

既然西北軍那麽強,那馮玉祥為什麽早早出局了呢?原因就是馭將無方。

馮玉祥會練兵,治軍嚴,但問題是他對待將領也和對待士兵一樣,隨意打罵,動不動就罰站,把將領當成士兵來訓。更糟糕的是,他還喜歡越級管理,並且樂在其中,但引起了將領們的諸多不滿。

所以馮玉祥最終輸在了自己的叛軍身上,前面提到的韓復榘和石友三就是典型的例子。

還有我們熟悉的楊虎城,也是西北軍將領,在蔣馮戰爭後期投靠了蔣介石。中原大戰中,攻取潼關,斷了西北軍最後退路的,正是楊虎城。

這裏還得多啰嗦幾句,馮玉祥雖然敗了,西北軍也散了,但馮系部隊並沒有結束歷史舞台,而且,還和共產黨的關系頗深。

中央紅軍長征的時候,有一支負責殿後的部隊,番號是紅5軍團。這支部隊就是1931年在寧都起義的原西北軍第26路軍。

解放戰爭時期,在邯鄲戰役中起義的高樹勛,在濟南戰役中起義的吳化文,都曾是西北軍的將領。最有名的,是被毛澤東稱為淮海戰役「第一個大勝利」的河基灃、張克俠起義,二人都是西北軍中的中共秘密黨員。

電視劇【大決戰】

好了,說完馮玉祥,再說一下蔣介石和閻錫山的軍事力量。

一句話:都不強,但半斤八兩。

閻錫山的軍隊特點是擅長防守,但攻擊乏術,特色兵種是大炮。

而蔣系部隊當時的情況是:裝備好,軍事素質高,但實戰經驗不如其他軍閥,黃埔系的優勢還未發揮出來。蔣系的特色兵種是飛機。

所以,中原大戰中的蔣閻作戰,很多時候其實就是在對峙,飛機對大炮,雙方守得都不錯,但進攻都不行。

但這種對峙其實對蔣介石是有利的,因為他在所有新軍閥中,最突出的優勢就是經濟。也就是,耗得起。

經濟

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原大戰的勝負手是「經濟」。如果說蔣介石有什麽絕對實力可以「一打三」,那就是經濟。

中原大戰何止四方博弈,簡直是N方博弈,因為大軍閥下面有小軍閥,四大軍閥之外還有雜牌軍閥。對於小軍閥和雜牌軍閥來說,為哪方效力,一個重要考量就是誰給的待遇高。

蔣閻馮三方中,蔣介石最有錢。首先他的勢力範圍都是高稅收地區;其次他得到了江南財閥的支持;最後,蔣介石在1927年下野期間,和宋美齡完婚,於是又靠上了宋、孔兩家,以及他們背後的美國。

閻錫山也算是有錢的,畢竟苦心經營了二三十年,但要以山西一省的財力來支撐這樣一場大戰,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馮玉祥最窮,而且當時恰逢西北三年大災,所以西北軍的軍費要依賴閻錫山。這不僅加重了閻錫山的負擔,還因為閻錫山的厚此薄彼,導致了兩軍之間的矛盾重重。

蔣介石能在中原大戰中獲勝,有一個人物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楊永泰。楊永泰和黃郛,堪稱蔣介石的「臥龍鳳雛」,而且,楊永泰是黃郛推薦給蔣介石的。

從蔣桂戰爭到中原大戰,蔣介石的一系列操作,其實都來自楊永泰的「削藩策」:對桂系,用軍事方法;對馮玉祥,用經濟方法;對閻錫山,用政治方法;對張學良,用外交方法。

這一系列策略都是「對癥下藥」,西北軍就是被經濟方法給瓦解的,楊永泰稱之為「銀彈外交」。

還是以韓復榘、石友三為例,蔣介石一下子就給了500萬元(也有說是1000萬)。

中原大戰到了後期,蔣閻雙方都在爭取張學良的支持,蔣介石直接給了東北500萬軍費,又借給張學良1000萬公債。而那時的閻錫山,只拿出了幾千塊「差旅費」,派了兩個說客去東北。

蔣介石打起仗來就「大手大腳」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了解放戰爭,但和中原大戰相比,最終的效果卻是完全相反的。

政治

閻錫山的野心受限,除了經濟,還有政治原因。

因為他一直未能很好的解決一個問題:舉什麽旗幟反蔣?

蔣介石是「法定」的國民政府主席,如果閻錫山同樣以國民黨的身份,舉著青天白日旗來反蔣,那從法理上來說就是叛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閻錫山找到了政治上的盟友:汪精衛,計劃由汪牽頭召開「國民黨黨部擴大會議」,另組「國民政府」。

加入反蔣聯盟,汪精衛是毫不猶豫的,但對於北上組織「擴大會議」這件事,他一開始並不積極。因為汪的勢力範圍在廣東,所以他期待張發奎和桂系的聯軍能夠在中原大戰中有所斬獲,然後在南方組閣。

可惜,張桂聯軍不爭氣,止步於湖南戰場,所以汪精衛只好出發北上,但時間已被耽誤了不少。

留給閻錫山的時間很少,而困難又很多,因為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特別是西山派和改組派之間勢同水火,溝通協調又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反蔣聯盟裏還有很多投機分子,嘴裏談著政治,眼睛其實盯著前線的軍事進展,時刻準備著見風使舵。

這個「擴大會議」直到9月份才組成了「北平國民政府」,閻錫山於9月9日宣誓就職。但一切已經晚了,9天後,張學良終於做出了選擇,通電擁蔣。反蔣聯軍面臨蔣、張的南北夾擊,馬上就全線崩潰了。中原大戰結束。

張學良與蔣介石

閻錫山是個政治手段高超的軍閥,特別擅長利用「第三方優勢」,每每可以在左右逢源的過程中,於關鍵時刻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他的失敗其實也蠻諷刺的,因為他讓出了第三方身份,使自己處於了漩渦中心,然後被張學良當了這個「第三方」,成為了中原大戰的第二大贏家。

張學良雖然年紀輕輕,但其實這個「第三方」當的還是很有水平。他既不急著表態,也不完全忽悠,而是給出了明確的條件:蔣介石能攻下濟南,我就擁蔣;閻錫山在津浦線能打過蚌埠,我就一定響應。

最後,張學良兌現了承諾,蔣介石在8月份奪回濟南,張學良在9月份通電擁蔣。

歷史有時候挺神奇的,張學良在1930年9月18日率軍入關擁蔣,戰後獲得了平津地區的控制權,他的關註重點也因此轉移到了華北。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東北事務被懈怠,邊防空虛,一年後的同一天,日本在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