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0年延安被國民黨封鎖,開會都沒有紙記錄,兩青年用馬蘭草造紙

2024-07-20歷史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毛澤東就已經預料到,這場戰爭會有一段相當長的戰略相持階段,果然,抗日戰爭進入中後期時,中日雙方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日軍無法徹底打敗中國軍隊,中國國共雙方也沒有辦法將日軍趕出去。而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蔣介石又打起了消滅共產黨的心思,破壞革命統一戰線。

1940年,陜甘寧根據地,中國革命中心延安遭到了國民黨的掃蕩以及封鎖。當時畢竟還處於抗日統一戰線時期,蔣介石雖然派了部隊對革命根據地進行了掃蕩,但也不敢太過分,但卻對革命根據地進行了經濟封鎖,差點兒讓根據地奔潰。而由於國民黨的封鎖,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的軍民走上了自強不息的道路,沒糧食就自己開墾荒地種糧食,結果開墾出了一個陜北江南南泥灣。可是對根據地非常重要的紙張卻一時難以解決,最後還是兩名青年找到了辦法,用牛羊都不吃的馬蘭草造出了紙張。

歌頌南泥灣的歌謠是幾代人的記憶,但相信很多人對開墾南泥灣的時間卻不是很清楚,應該有一大部份潛意識裏將開墾南泥灣當作建國後的事情,其實開墾南泥灣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事件。1940年,日軍對陜甘寧革命根據地進行掃蕩和封鎖,國民黨也對陜甘寧革命根據地進行封鎖,相比於日軍,國民黨對革命根據地的封鎖更為致命。

日軍封鎖革命根據地,只能是對根據地正面進行封鎖,防備八路軍出來給他們搗亂,對經濟、物資無法封鎖,可是國民黨卻不然,它的封鎖是對革命根據地全面的封鎖,與此同時,國民黨還派出不少特務對革命根據地進行破壞,就連革命根據地最為重要的公路也不放過。由於國民黨的封鎖,有一段時間,共產黨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

在這艱難時刻,359旅在王震的帶領下開始了開墾南泥灣的行動。南泥灣在清朝前期,也曾是百姓耕種區,但在清中期,統治者在這裏挑起了紛爭導致南泥灣成了荒地。荒了上百年的荒地,要開墾並不容易,359旅進行三班倒的模式,將部隊分成三部份,一邊打仗一邊耕種,經過三年多的時間,不僅達成了自給自足,還給中央交了不少公糧,創造了一個奇跡。

南泥灣的傳奇是一大群人的傳奇,是359旅的傳奇,但就在開墾南泥灣時期,陜甘寧地區還湧現了幾個傳奇人物,利用牛馬都不吃的馬蘭草,造出了紙張。

華壽俊,延安自然科學院化學教員,劉鹹一,留學德國的高材生,就連他們兩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和造紙扯上關系。到近代,造紙術早已經成熟了,但對於延安的革命者來說,紙依然是奢侈品,這由我們祖先發明的紙張,經歷上千年之後,其它國家早已經不缺紙張了,而我們卻還缺少紙張,國民黨還沒有對根據地封鎖的時候,很多幹部一個月只分到了五張紙,而被封鎖之後,宣傳的紙沒有了,記錄會議的紙也稀缺,根據地陷入了紙荒。

造紙成為了根據地發展至關重要的物品,劉鹹一和華壽俊幾人用不少材料造過紙,陜甘寧沒有竹子,他們用高粱桿、麥稈,甚至蒲草都造過紙,但都不能使用,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漫山遍野的馬蘭草。

359旅在開墾期間,馬蘭草隨時都可以遇到,這種草一度成為了開墾人員的麻煩,纖維堅韌,很難斬斷,開墾人員往往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斬斷馬蘭草。而熟知造紙工藝的劉鹹一和華壽俊知道,造紙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纖維要堅韌,就比如竹子,造出的紙張使用起來效果最好,就是因為竹子的纖維堅韌。劉鹹一和華壽俊得知馬蘭草也擁有纖維堅韌這個特性之後,立馬就拿馬蘭草做實驗。

幾人將馬蘭草泡在石灰水中,兩天之後,又放在了鍋中煮,終於得到了麻狀纖維,之後經過攪拌、清洗等多重工序,終於得到了紙張。拿到紙張的那一刻,劉鹹一和華壽俊的手都是顫抖的,這一刻,他們的心情激動又忐忑,生怕這紙張不適合書寫。顯然,他們的擔憂是多余的,馬蘭草造出的紙張可以書寫,而馬蘭草又隨處可見,他們真正解決了根據地缺紙的問題,馬蘭草造出的紙也被稱為馬蘭紙。

其實,國民黨的封鎖自抗日戰爭相持階段開始,到解放戰爭爆發,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之前,都沒有解除,我軍也不止一次陷入危機。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主要是為了消耗共產黨的力量,在經濟、物資層面進行了封鎖,給共產黨造出了不小的麻煩,但在我軍的努力下,全都解決了,而且禍兮福之所倚,我軍也在南泥灣大生產中,獲得了開墾荒地、發展經濟的經驗。

但解放戰爭時期的封鎖,差點兒就讓中央和西北野戰軍崩盤,中央包括西北野戰軍將近三萬人,在國民黨軍二十多萬人的圍堵下,每天只能吃黑豆,抗戰時期攢下的家業消耗殆盡,危險程度僅次於長征時期。最後還是毛澤東指揮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付出五萬多的傷亡,將國民黨軍拉到了中原地帶,才扭轉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