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日名將孫立人,被蔣介石幽囚33年,娶一護士,4子女皆成科學家

2024-04-28歷史

抗日名將孫立人,被蔣介石幽囚33年,娶一護士,4子女皆成科學家

在抗日戰爭的浴血疆場上,曾有一位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他擁有著同張學良將軍同樣的幽囚生涯,也同樣有著伴他高墻,無怨無悔,相濡以沫的夫人。

台中鬧市區,一排占地495平方米的普通民居平房,平房面臨的大馬路叫「向上路」,這個名字可以說是與民居主人的命運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極具「反諷」意味。

因為這個民居的主人,就是那位戰功赫赫的抗日名將,他的名字叫孫立人。

在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他殲滅日軍最多,素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之稱,不過這也只是他前半生的經歷,他的後半生,則是在被圈禁、被監視的歲月中度過的。

他的圈禁之地,便是那處台中平房。

朱紅的鐵門,不及人高的矮墻,園裏,碧草如茵,玫瑰怒放,幾間不起眼的日式房子掩映其間。

每逢晴日,一位銀發盈顛、精神矍鑠的老人就會在其中行走,給園中的玫瑰花施肥、剪枝、澆水……

這老人就是已被幽囚三十多年的孫立人將軍。

將軍1900年出生於安徽廬江縣一書香世家,7歲入學,後先後隨父親去往青島和北京,14歲聽聞清華招生,即返回家鄉報考,在千人考試中以榜首成績考入清華。

從清華畢業後,孫立人又去到美國留學,求讀於入有 「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維珍尼亞軍校,攻讀軍事學,27歲遊歷歐洲,考察各國軍事,立誌強兵救國。

1928年,孫立人學成歸國,加入國民革命軍。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肩任少將團長的孫立人率部給日軍以沈重打擊,在人稱「血肉磨坊」慘烈無比的淞滬會戰中身先士卒,遭日軍機槍掃射,身中13槍,幸得生還。

1941年,孫立人又作為新編第38師首任師長,奉命開赴緬甸,踏上了中國遠征軍的偉大征程。

彼時,中國抗日戰爭已經進入到艱難的時刻,日軍侵入緬甸,企圖徹底阻塞中國連線外界援助抗戰物資的的交通要道滇緬路,並以占領緬甸為彈板進軍印度。

短時間內,日軍就集結了6萬兵力,赫然超過了英軍在緬甸部署的防務力量。

孫立人即率38師出國遠征,抵達戰鬥前線,並很快取得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大捷,在仁安羌一役中「以不滿一千的兵力,擊敗數倍於我的敵人,救出十倍於我的友軍(英軍)」。

被救出的英軍官兵之後但凡提及孫立人及他率領的中國遠征軍38師,無不豎起大拇指。

而後,蔣介石給孫立人頒發了四等雲麾勛章,英皇贈以他「帝國司令」榮譽勛章,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他頒贈了「豐功」勛章,自此,將軍的抗日英名和輝煌戰績舉世聞名。

不過,如此榮光卻沒能為他換來順遂的後半生……

1954年,正當盛年的孫立人將軍被蔣介石罷黜兵權、投置虛職,轉眼第二年又被幽囚軟禁,開始了長達33年的幽禁生活,成為了國民黨高級將領中被軟禁時間僅次於張學良的人。

這之後,孫立人一直居住在「向上路」平房,直到人生暮年才恢復自由。

這期間,高墻之內同他相伴終身的,是一位名叫張美英的護士夫人。

作為曾經舉世聞名的抗日名將,他的晚年婚姻與家庭與這位護士夫人緊密相連,而這段緣分,其實起源於孫立人將軍深愛的另一位夫人——張晶英。

因為名字相似,外界還曾傳言兩位夫人是親戚,實則二人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

張晶英

1913年,張晶英出生湖南湘江畔,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湘妹子,她在教會學校長大,個性獨特,性格豪爽,興趣愛好更是廣泛,爬山、遊泳、跳舞皆不在話下。

少年時期,張晶英跟隨家人去到了南京,並在一場舞會上,經友人介紹,認識了年長她13歲的孫立人。

彼時,孫立人剛從美國留學歸國不久,在海空軍總司令部侍衛總隊任上校副總隊長,正是人生得意時。

而他在見到張晶英的第一眼,就被這個長相甜美,個性鮮明的湘妹子所吸引。

才子配佳人,很快,孫立人即發動了猛烈地追求,甚至不惜忤逆家中長輩的意思,和他在留學前遵從長輩遺願完成家族式聯姻的原配妻子龔夕濤斷了聯系。

1930年,張晶英高中畢業,孫立人即在上海與其完婚,兩人的婚禮現場,孫家長輩一個也沒有到。

但就是這樣一段不被長輩祝福的婚姻,兩個人卻執手走了下去。

婚後的生活美滿幸福,美中不足的一點就是軍賬生活居無定所,張晶英要時常跟著丈夫到處流動。

在軍中,不是黃埔出身的孫立人同蔣介石那些自詡「天子門生」的黃埔系將領向來不和。

國民黨敗退台灣,張晶英也跟隨丈夫離開了大陸。

到台灣後,孫立人的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家中又無小孩,張晶英與其他許多台灣婦女一樣,開始信佛,為她自己的信仰而繁忙。

當時台灣佛教衰微,張晶英於是出資購回了被政府征用的善導佛寺,而後又花錢編印佛教經典,普及佛學文化。

張晶英、孫立人

就此,兩個人各自忙於自己的事業,春花秋月四五載,眼看孫立人已過半百,膝下卻仍無子嗣。

孫立人覺得是自己的問題,可能是早年前遭受嚴重外傷致使身體出現虧損,無法生育,再加上他在外留學多年,回國後又醉心軍事,膝下無子只覺遺憾,但沒有過分追求,更沒有因此責怪妻子。

但是張晶英卻不這麽想,她先是想起了此前曾有一和尚說她此生並沒有兒女之緣,後來又去醫院檢查了身體,檢查結果最終顯示,真正不育的是她。

從醫院回到家的張晶英收拾心情,最終做出了一件令丈夫始料未及的事來。

這天,她語氣鄭重地對孫立人說:「立人,我有件事情想和你談。」

「什麽事?」孫立人猛然見妻子如此鄭重,於是停下手邊的動作問道。

緊接著就聽見張晶英沈吟道:「我對不起你,至今沒有生一男半女。」

聽到這裏,孫立人笑了:「看你說的,有沒有孩子,這有什麽關系呢!」

然而,當張晶英聽到孫立人這樣說,立意卻甚堅,她堅持要為孫立人另娶一個妻子。

不過適逢國民黨剛頒布了一系列指令,其中一條便是不準納妾,這也成為了孫立人拒絕妻子提議的一個由頭。

不過張晶英依然打定主意,又豈會輕言放棄,她最終選擇了皈依佛門(並不出家),在家修行,奉佛終生。

這天,張晶英的臥室內,陽光滿照,她對一位年輕女子說:「美英姑娘,你今天應該給我答復了。」

話音剛落,那位被喚作「美英」的姑娘臉頰上當即升騰起一朵紅暈,在室內陽光的照射下更顯亮麗。

她扭怩地低垂著頭,只輕聲說道:「我恐怕配不上將軍……」

「不,不,你配得上。他有你照顧,會幹出一番事業來的。」張晶英當即打斷了姑娘的話,一臉認真說道。

姑娘聞言,擡起頭來,對上了張晶英的眼神,心底了有個聲音告訴了她答案,她最終默默點了點頭。

也就是姑娘這一點頭,註定了自己同孫立人將軍之間後半生相濡以沫的緣分。

而這位姑娘,便是張美英,也是後來在孫立人被軟禁後,伴將軍高墻的那位護士夫人。

她出生台灣高雄,初到孫家是為應征成為孫家的家庭護士。

她當時不滿30歲,家道小康,是護士學校畢業,相貌端莊,工作踏實,還知書識禮,性情婉順,孫立人對她很滿意,而她也十分敬佩將軍。

於是由張晶英做主,張美英,這樣一位淳樸、善良的護士姑娘走進了將軍的生活。

婚後,張美英先後為孫立人生下一兒一女,而張晶英做起了修行女居士。

但是誰也沒能想到,一家幾口其樂融融的景象最終沒能維持太久,不久後,晴天忽起霹靂。

敗退台灣的蔣介石曾想要用孫立人來挽回國民黨在美國人心中的形象,為此有過一段時間重新啟用孫立人。

而隨著孫立人在軍中威望越來越高,美國政府對孫立人期望也隨之不斷遞增,一時間,孫立人將取代蔣介石的傳言甚囂塵上。

這令本就疑心深重的蔣介石寢食難安,他唯恐孫立人有美國人為靠山,未來將脫離自己的掌控,心懷猜忌的他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一紙總統手令,就把孫立人變成了張學良第二,軟禁在家中。

而後,蔣介石命令陳誠(台灣當時的二號人物)等著手調查孫立人的案件,陳誠最後在給蔣介石的報告中,力保孫立人。

但是這份力保最終沒能奏效。

事實上在此之前,同孫立人見面時,蔣介石一臉陰郁,已然未審先判:「從現在開始,我要把你孤立起來!」

滿心憤恨難平的孫立人當時也再不顧長官部屬禮儀,高聲為自己辯解稱:「我一生最討厭政治,更不會使用政治手段加害於人……」

而蔣介石還沒等孫立人把話講完,就道:「你不必再講,你給我滾出辦公室去!」

這也便是孫立人同蔣介石的最後一次見面,那句「從現在開始,我要把你孤立起來」決定了孫立人下半生的命運。

一開始,本就不喜政治的孫立人對失去名譽地位,泰然處之。

看似柔弱的張美英,則挺身而出為丈夫分憂,她說:「只要人在,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

而後她把家搬到台中,買了一處地勢偏僻、大院落的日式房子,也就是台中「向上路」那排平房寓所。

這平房寓所也最終成為了孫立人將軍的軟禁之所,寓所之內,有張美英照顧(張晶英當時已經做起了修行居士,住在台北),寓所之外,則由6名便衣時刻「照顧」(監視)著。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孫立人一家即便被軟禁估計過得也差不到哪裏去,但實則不然。

被軟禁後,孫立人幾年都沒有薪水可拿,家眷補貼也沒了,一家數口沒有薪金沒有存款該如何度日?這成為孫立人將軍作為一家之主面臨的大難題。

從不以吃穿為生活目的的孫將軍,年近花甲卻要開始為生活操心了。

孫立人的次子孫天平後來曾回憶說,他們一家當年很窮,初期是靠媽媽賣掉一些首飾來貼補家用,後來真的不行了,大媽(張晶英)才托人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低頭請求給予生活費。

蔣介石得知後,才開始每個月給孫立人一家撥給生活費,意思就是我雖然下令軟禁,但沒有要餓死他們。

直到蔣經國時代,孫立人才被準許退伍,在此之前,一天不退伍,孫立人一天不能出去工作。

早期為了養家活口,在台灣養雞業盛行之時,孫立人和張美英養過雞,雞棚都是由將軍親自動手搭的,監護他的副官幫他們買來了來亨雞,將軍就在家裏當雞農,雞生了雞蛋,再由夫人拿到市上去賣,一時間內,市上盛傳「將軍蛋」一說。

後來台灣養雞的實在太多了,雞飼料價格飛漲,將軍又改養起了金絲雀。

但是到頭來都沒賺到錢,到1958年時,張美英與將軍已有兩兒兩女,家中收入不見漲,支出卻是日見增多。

養雞養雀相繼失敗,孫立人和張美英又在台中大坑買了一塊山地,在山上種些荔枝、龍眼、番石榴、楊桃、芒果、橫山梨和檸檬等果樹。

一段時期內,每天一大早,台中「向上路」平房的大鐵門一開,就會駛出一輛黑色轎車,而後面必然緊緊跟隨一輛軍用吉普。

黑色轎車上,是將軍、張美英與他們餵養的獵犬,而後面吉普車上,則是負責時刻「照顧」的便衣。

車至山地,將軍和夫人就戴好鬥笠,帶一壺水、幾個慢頭、幾樣小菜,牽狗上山,除草、施肥忙個不停。

中午,兩人就在山上用餐,一直到日落西山,才下山回家。

就這樣,長年累月的辛勞,終於換來了果樹開花結果,另外,山地四周套種的玫瑰花也開得鮮艷可悅。

等到果子熟了,將軍和夫人自己采摘、清洗,次日清晨,再由熟悉閩南語的夫人騎上單車載著去市場上叫賣兜售,除此之外,夫人還會配合花店需要提供花材。

這樣種花摘果叫賣兜售過活的生活,他們過了許多許多年,將軍和夫人忙得又黑又瘦,各中辛苦勞累自不待說,將軍的心境之苦悶,也只能透過勞作排解。

唯一幸運的是,溫婉賢淑的夫人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日益衰老的將軍。

護士出身的張美英每天都會親手準備丈夫的飯食,稍有疾病,端湯進藥不離左右。

古語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孫立人在淒愴郁悶的幽囚歲月中,有張美英相伴,有張晶英不時前來探望,有兒女繞膝,苦在其中,也樂在其中。

將軍最初失去自由時,長子孫安平出世了,大女兒中平剛剛4歲,後來天平、太平相繼出生。

看妻子為照顧孩子忙得團團轉,老將軍也參與養兒育女的工作,孩子們吃、穿、玩,他都經手,從換尿布到請鋼琴教師,他樣樣兼管。

將軍不再有機會指揮士兵了,轉而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孩子們身上,親手撫育兒女長大,他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減輕孩子們在童年時期感受到的被監管的陰影,在家中絕口不提軟禁。

就這樣,在戒備森嚴的圍墻內,孫立人將軍的4個子女慢慢長大了,先後上了大學,最後都成為了科學家。

長女孫中平,畢業於台灣清華核子工程系,在美國康乃爾大學讀博,成為一名女科學家,在IBM任職22年,她對待工作的嚴謹是出了名的,而對生活私事,尤其是顯赫的父親,她絕口不提,就像是父親在家中從不曾提軟禁一樣。

長子孫安平,畢業於台灣中原理工大學物理系,是台灣清華物理研究所物理學碩士,為了父親,他奔走不停。

次子孫天平,輔仁大學數學系、美國維拉諾瓦大學電子電腦工程碩士、美國威廉瑪麗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畢業,2015年,他以台灣代表人士、著名抗戰將領後人的身份,在北京參加了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及相關紀念活動。

次女孫太平,新竹清華大學化學系、美國杜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畢業,目前已成為杜克大學的終身教授。

而就在故事的最後,將軍也總算迎來了自由。

1988年3月20日,孫立人被告知「以後你可以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見任何想見的人」,自此,結束了33年的幽囚生活。

只不過曾經英姿勃發、風姿綽約的一代名將,再回首已成為了一個老態龍鐘的耄耋老人。

這一年的11月25日,孫歷任將軍90壽誕,他的老部下們從各地趕來,為他籌辦了隆重的大壽慶典活動。

活動當天,台中市中正禮堂賓客絡繹不絕,數千位故舊部屬齊呼擁戴孫立人的口號「將軍,敬愛的將軍……」

掌聲、口號聲紛紛入耳,等這一天等了33年的孫立人在那一刻激動地熱淚盈眶,久久說不出話來。

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將軍在重獲自由後第二年病逝。

他的老部下們(據說當年許多都因孫受到牽連)又紛紛從各地跑去紀念他,回首過往,也許只有戰場才是將軍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