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黃河能否實作通航?讓黃河分流從永定河入海,是否是個神奇方案?

2024-07-19歷史

引言

自古以來,在運輸物資方面,水運都是一種快捷、便宜的選擇。特別是在道路建設還不發達的古代,想去遠方做生意的人們一般都會選擇走水路的方式來運輸貨物。

在記錄東漢歷史的【後漢書】中就有「水運通利,歲省四千余萬」的說法,由此可見水運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黃河)

但咱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作為一條跨越九個省區的長河,卻始終沒能實作通航,如此優越的條件被浪費掉實在令人惋惜。咱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黃河通航到底有沒有可能。

一、歷史上的黃河航運

雖然在我們今天看來,黃河是一條暫時還沒有通航的長河,但是在歷史上,咱們的祖先們其實很早就已經開始利用黃河來進行航運了。

根據左轉記載,早在春秋時期,晉惠公在位的時候,晉國發生大饑荒,於是他們便向秦國借糧。由於當時的交通並不便利,所以秦國就采用了水陸結合的方式盡快將這批糧送到晉國,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而當時他們走的水路其實就是黃河,確切的說是黃河中遊。這件在歷史上被稱為「泛舟之役」的事發生之後,黃河中遊就成了中國古代重要的航道。

(泛舟之役)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直到漢唐盛世,在糧食收成好的年代,這條航道每年可以運輸400-600萬石。但是在後來的時代中黃河的漕運規模卻不斷下降,到了清朝的時候就已經基本平息了,不過依然有著零星的記載。

在清末的長篇小說【老殘遊記】中就還有對於黃河通航事件的記載。根據專家研究,在當時從濟南到菏澤的黃河水道應該還是暢通無阻的。

(【老殘遊記】)

既然古人都能利用黃河航道那為什麽到了我們今天,黃河的通航卻成了一個大問題呢?

二、黃河在現代無法通航的原因

咱們前面提到,唐代之後,黃河的漕運規模就開始逐步下降。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其實是由於泥沙和水浸問題的日趨嚴重。

(黃河斷流)

泥沙堆積導致黃河航道的變窄不利於船只透過不說,不斷擡高的河床更是一個大問題,它不但讓船只在運輸過程中遇到危險,甚至可能造成黃河斷流。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黃河下遊便連年出現斷流現象。斷流時間最長的1997年甚至高達227天,這在以前的歷史上是從未發生過的。

(斷流)

而根據專家們後來的研究,黃河的斷流最大原因就是由於泥沙堆積太多,下遊河水流水又不足以帶走這些泥沙,從而造成的。

除了這種自然因素之外,人為的二氧化碳排放、溫室效應、水資源浪費也是造成黃河斷流的輔助因素。

再加上黃河黃河流域幾乎全部位於秦嶺淮河以北本,這段區域的年降雨量本就不高,還缺乏支流補給,這也導致黃河的水量不如長江,現在又因為種種原因常常斷流,那當然就無法通航了。

而且這還只是黃河下遊的情況,在黃河上遊和下遊之間還有著一個讓船只難以透過的難關——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

如果你想欣賞自然風光,那你來壺口瀑布就能看到波瀾壯闊的風景。可如果你要在黃河上行船,那就比較麻煩了。

壺口瀑布在古代要想通行,都得靠「旱地行船」的方法。在壺口上遊,將船只要靠岸,貨物人擔馬馱車載,透過陸地繞過壺口瀑布,運到瀑布下遊。

(旱地行船)

有時候如果只有一艘船的話,就需要船工們合力將這船給拖上陸地,沿著同樣的路線送到瀑布下遊。

這樣的方法在古代能行得通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船只噸位不大,載貨也不多,所以可以靠人力拉動。可對於我們現代普遍兩三千噸的貨船,想要靠人力去拉純屬是天方夜談。

所以黃河要想通航,就必須先治理好泥沙問題,其次再解決壺口瀑布對上遊和下遊的隔斷問題。

(現代貨船)

泥沙問題比較好處理,咱們國家也早就已經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了。其實就是保護自然,植樹造林,然後人為調集水資源,增加黃河流量。主要還是讓自然用自己的恢復能力去處理掉這些泥沙。

這些治理政策效果確實顯著,從2000年開始,黃河便再也沒有出現過斷流現象,黃河斷流已經成為了歷史。

不過黃河中的泥沙堆積依然嚴重,要完全解決這個問題還得要很多時間,讓黃河慢慢恢復。

泥沙問題透過治理和時間可以解決,但是壺口瀑布的問題可就不好解決了。

為了讓黃河上遊的船只也能夠順利入海,有人就提出修一條新的運河,讓黃河上遊的船只可以從永定河入海。

(分流方案)

三、永定河入海是否可行

其實永定河這個地方,由於歷史上常常缺水,造成嚴重災患,在某些時代也人被稱為無定河。而為了解決永定河的流域的缺水問題,早在2017年國家便開始了「引黃濟永」工程。

所謂「引黃濟永」其實就是將黃河的水引入永定河中。本來這個工程的提出只是為了解決永定河流域的缺水問題,但在「引黃濟永」已經卓有成效的今天,有的人從中似乎看到了黃河通航的希望。

現在的永定河直接流入渤海,而「引黃濟永」又是將黃河水經過桑幹河與永定河聯通。那麽只要咱們擴充套件桑幹河與永定河的河道,使之可以通航,黃河上遊的船只不就可以在不透過壺口瀑布的情況下入海了嗎?

這個設想咋看之下非常出色,如此一來即解決了黃河通航的問題,擴充套件河道之後永定河也不會再缺水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但是提出這個設想的人卻忽視了一個現實因素,那就是一旦擴充套件河道,黃河水就未必夠用了。

雖然現在我們的「引黃濟永」工程是利用黃河水來解決永定河的缺水問題,但不要忘了黃河本身也是一條缺水的河。

它的水量相比於真正的大運河長江那可是少得可憐,長江的年均徑流量有9600億立方米,而黃河不過574億立方米。

(永定河入海的假想)

現在的黃河之所以能解決永定河缺水的問題是因為永定河是一條規模不大的「小河」,要是將它改造成了可供船只通行的大運河,那黃河這點水量可就不夠看了。

要是真的這樣改,黃河的水量將無法像現在這樣給永定河足夠的供給,到時候不僅僅是「引黃濟永」工程將白費,連黃河自身都可能面臨缺水的困境。

所以讓船只透過黃河分流從永定河入海的方案是一定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