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李天佑出國6年,47年回來便頂替萬毅成一縱司令,萬:我哪不如他

2024-04-21歷史

1947年夏季,四平戰役即將展開。四平是東北廣袤平原上的一個重鎮,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在此之前,解放軍已經在四平先後與國民黨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戰鬥,此次三戰四平,東北民主聯軍各支部隊都是憋足了勁頭,想要狠狠出一口氣。

然而,就在大戰一觸即發之際,聯軍一縱的司令員萬毅卻接到總司的命令。總司要求萬毅交出指揮員的職務,到後方新的崗位上任職。至於一縱新的司令員,則是早年在紅軍中打出赫赫威名,後又到蘇聯進修回來的李天佑。

俗話說,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任何一場戰役之前,臨時換掉一線作戰部隊的指揮員都是十分不明智的選擇,更何況是三戰四平這麽重要的戰役?

按理說,林彪、羅榮桓等人不該如此冒失才對,究竟是什麽理由,才讓他們即使冒著風險,也要臨陣換將?命令下來後,萬毅又是什麽反應?

臨陣換將

1947年5月,東北民主聯軍第三次渡過松花江,配合南滿地區的部隊圍攻國民黨的第60軍,最終以殲敵兩千余人的勝利結束了松花江戰役。在這次戰役中,東野一掃先前頹勢,主動出擊,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

三下江南戰役勝利推進的同時,東北的局面也在漸漸好轉,各部隊都站穩了腳跟,和東北的國民黨軍處於對峙的狀態。戰場形勢撥雲見霧,聯軍的總司令部也開始構思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在林彪看來,眼下聯軍的形勢雖然比之前被國民黨四處追趕要好很多,可是仍舊不容樂觀。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國民黨占據了東北幾乎全部的大城市,以這些城市為依托,沿著鐵路線,他們進可攻退可守,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

為了爭取戰場主動權,早在今年三月,中央軍委就在給總司的電報中指出:若想改變當前戰場被動挨打的狀態,應盡早拿下四平。

四平是吉林省西南部的一個城市,東北中部平原,是中長鐵路的隘口,而且只要拿下了四平,長春的側翼就會充分暴露在解放軍的面前。可以說,無論是從局部的戰略價值來看,還是從整個東北大局上來看,四平都是一處關鍵的地點。

解放軍這邊能夠意識到四平的重要性,國民黨那邊當然也不會忽視。事實上,在解放戰爭還未開始之前,四平本就在東北民主聯軍的手中。

後來為了爭取國共和平談判,四平守軍主動放棄了周邊區域,這才導致國民黨調集重兵圍住四平。戰爭開始之初,東北軍區尚未建立完整,為了大局考慮,東北民主聯軍只能放棄四平。

棄城之後,東北民主聯軍在1946年下半年又嘗試過奪回四平,可是最終因兵力不足,火力太弱等原因未能達到預期目的。現在,聯軍剛剛取得了三下江南戰役的勝利,林彪決定一鼓作氣,揮師南下,三戰四平。

此前的兩戰四平,效果都不能盡如人意,因此在這第三戰上,總司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和力氣,做足準備。這個時候,為了大局著想,林彪同羅榮桓及東北局幾人商議之後,決定換掉此次進攻主力,也就是將一縱的主帥萬毅換下,讓李天佑去一縱擔任司令員。

5月11日,一縱司令員萬毅正在指揮部和政委周赤萍商討作戰方案,突然一封緊急電報送到了他的面前。

接過電報前,萬毅還以為總司是將主攻四平的任務交給了他們一縱,因此十分高興。可等他看完電報後,萬毅卻滿臉委屈,總司確實是將主攻的任務交給了他們,但是萬毅自己卻要被換走。

周赤萍看出了搭檔的臉色不對,他急忙拿過電報,仔細閱讀起來。可這一看,連他一時也有些懵,不太能理解總司的做法。

萬毅臉色陰晴不定,良久,他輕輕拍了下桌子,對政委說:「老周,這件事先別在部隊裏說,四平戰役馬上就要展開,不能影響到戰士們。我去趟總司,找林總問問清楚。」

見萬毅這樣,周赤萍有些擔心,他問:「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萬毅搖了搖頭,說道:「不行,你得留在這裏,上面把主攻的任務交給咱一縱,是對咱們的信任,咱可得好好表現。我不在這裏的時候,你要把工作都做好,攻堅、偵察、訓練,哪一塊都不能落下。」

交代完這些事,萬毅便招呼他的警衛員一起,騎上軍馬,朝著幾十公裏外的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趕去。

堅持

在去司令部的路上,萬毅的心裏十分復雜。其實他很明白,總司既然下達了命令,事實就已經成了定局,否則人人都要在任命上與上級抗衡,那這個隊伍還怎麽帶?為什麽要去總司,萬毅的心裏其實也不知道答案。

如果我們翻開萬毅的履歷,就能理解萬毅此時的心情。他出身東北,東北陸軍教導隊畢業,19歲時,他就已經是張學良的少尉副官了。

張學良「少帥」的身份在東北軍中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萬毅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張學良的心腹,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假以時日,萬毅必是東北軍中的一員大將。

但是,身為東北軍少尉的萬毅,怎麽又在後來加入了共產黨呢?原來,「九一八」事變以後,看著東北千裏的沃土在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拱手送給日軍,萬毅的心裏十分悲痛。恰逢後來西安事變,萬毅此時接觸到了中國共產黨,並對中共共同抗日的革命主張深表同意。

1937年初,萬毅因拒絕向紅軍進攻(此時的他已經是中校軍銜,亦是東北軍中最年輕的團長)而被捕入獄。

萬毅被捕後,張學良還因此事向戴笠致電,希望他可以放了萬毅,但被戴笠搪塞過去。抗戰爆發後,萬毅重新回歸東北軍,先後參加了江陰戰役、南京保衛戰。

1938年,在一路潰退的國民黨軍中,萬毅開始懷疑起了自己所信仰的三民主義。3月,經組織聯系,萬毅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但不公開身份,仍舊留在國軍的序列中。

直到1942年蔣介石再次下令逮捕萬毅,並將他立即處決時,萬毅才在地下黨的幫助下逃離監獄,並正式加入到八路軍中。

自1942年之後,萬毅便一直擔任八路軍山東濱海軍區的副司令員,是羅榮桓的直系下屬。中共七大期間,萬毅還被特批為中央候補委員。抗戰勝利後,羅榮桓率領山東數十萬八路軍進入東北,作為一名出生在東北的人,萬毅自然也在隊伍之中。

到達東北不久後,萬毅便一直在一線作戰。他本就是東北人,還曾是東北軍中最年輕的團長,打起仗來自然不含糊。

也正是因為萬毅出色的軍事素質,林彪才會放心把一縱這支絕對的主力部隊交到他的手裏。可萬毅怎麽也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會被別人代替。

到了總司令部,萬毅徑直找到了羅榮桓。畢竟是自己的老下屬,羅榮桓一見到萬毅,就立刻明白他是為什麽而來。只見羅榮桓點上一根煙,先給萬毅倒了一杯熱水,問他:「怎麽,不願意到松江軍區去?」

面對羅榮桓的問題,萬毅無法開口,他清楚自己現在是在違抗命令,所以只能沈默。此時,剛好還有其他幾位縱隊的首長也在總司,見萬毅鬧別扭,他們紛紛來開導他。

聽著這些勸解,萬毅有些漲紅了臉,問道:「首長,我又沒有犯錯,為什麽要撤掉我的司令員職位?我哪裏不如····」

萬毅差點脫口而出李天佑的名字,可是又覺得這樣不好,因此只好硬生生憋了回去。可是羅榮桓哪裏能不明白他的心思?

他說:「不是撤掉你的司令員職位,讓你到松江軍區,不還是司令員嗎?你也沒有犯錯,只是總司的命令自然有總司的考慮,這不是誰不如誰的問題。」

萬毅的心裏仍是感到憋屈,羅榮桓也覺得萬毅這樣為了全國大局能夠果斷放棄在國民黨那邊的高官厚祿,冒著生命危險加入共產黨的人,在大戰之前將他調到後方去,也確實有點傷害他的感情。

於是萬毅被安排在司令部住了一天,第二天,總司宣布了新的命令,調李天佑任一縱司令員,萬毅也繼續留在一縱,給李天佑當政委。

如此處理,萬毅終於露出了笑臉。雖然司令員的職務是沒有了,但能夠繼續留在一縱,繼續在前方打仗,萬毅便心滿意足。

回去一縱的路上,萬毅策馬狂奔,一掃之前的陰霾。就在他趕回一縱時,一縱新的司令員李天佑恰好也剛剛趕到,兩人互相敬了個軍禮,一同走進一縱的指揮部。

猛虎將軍

如果說,彭德懷、林彪、粟裕等人是運籌帷幄的頂級帥才的話,那麽李天佑就是在戰場上一往無前的頂級將才。李天佑是廣西桂林人,15歲就在白色起義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且在如此幼小的年紀,他便已經是起義軍中的排長了。

李天佑第一次打出威名,是在1930年的梅花村戰鬥中。此時的李天佑已經是特務連連長了,面對國民黨軍四個團的圍攻,他帶領全連人頂著敵人的炮火進行反沖擊,並成功奪取了制高點,掩護了大部隊的撤退。

戰鬥中,李天佑身先士卒,第一個沖上去與敵人拼刺刀,事後還被鄧小平稱贊為「小老虎連長」。

李天佑雖然年紀小,但是他善於在戰鬥中學習,總結經驗。因此還不滿20歲,他便已經是紅軍的師長了。而且在所有的紅軍師長中,李天佑也是最能打的那一批。長征途中,彭德懷數次將斷後的重任交給李天佑,就是相信他不管面對多少敵人的圍攻,都能完成任務。

全面抗戰爆發後,作為第一批奔赴山西抗日前線的八路軍,李天佑參加了林彪指揮的平型關戰役,並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只可惜後來在一次戰役中,李天佑負傷一直未能痊愈。毛主席知道後,把李天佑從山西調回了延安養傷,可在延安也一直不見好轉,最後只能將他送往蘇聯就醫。

在蘇聯治好傷之後,李天佑並沒有馬上回到國內,而是進入了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後來的東野參謀長劉亞樓,在伏龍芝學習的時候恰好和李天佑是同班同學。

本身在紅軍中就已經是身經百戰的師長,又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系統接受了戰爭理論的培訓,李天佑回國之後被任命為一縱的司令員的確也沒什麽問題。畢竟同在伏龍芝學習的劉亞樓,同樣年紀輕輕,但是他已經是東北民主聯軍的總參謀長了。

讓李天佑接替萬毅,除了能力上的考量外,更重要的,是當時的解放軍還缺乏城市攻堅戰的經驗。畢竟在這之前,解放軍一直是以遊擊、野外圍殲的方式作戰。

因此,林彪讓李天佑去一縱,更看重的是他在蘇聯學習的城市攻堅及巷戰經驗。畢竟在二次大戰中,蘇軍與德軍在城市中反復爭奪,來回易手,若論城市作戰的經驗,恐怕世界上沒有哪一只部隊能夠比得上蘇軍。

到了一縱之後,李天佑也沒讓林彪失望。他本就極具軍事能力和個人魅力,很快便完成了對一縱的掌握。在他的指揮下,一縱在四平戰役中共殲敵一萬多人,占領了四平一大半地方。

雖然最後因敵人的援軍來到太快,攻入四平的部隊不得不撤退。但是李天佑在三戰四平之後總結了一套攻堅戰術,有效填補了解放軍在城市攻堅方面經驗的不足。林彪獲悉後十分高興,並迅速在全軍中推廣。

此次換將,直到三大戰役結束之後,李天佑一直都是一縱的司令員。而一縱也是作為東野最強的戰力,數次戰役中都被當作主力使用。有意思的是,因為一縱實力太強,在錦州戰役前後,林彪始終把一縱放在預備隊的位置上。

塔山守備,錦州攻堅,防禦廖耀湘,任何一個地方除了問題,一縱都要上去填補空缺。可因為其他部隊發揮出色,直到遼沈戰役前期階段打完,一縱也沒有參加過一次戰鬥。

當然,遼沈戰役中的「遺憾」,李天佑在平津戰役中算是找補了回來。他率領的一縱作為天津戰役的主力之一,僅用不到三十個小時,就徹底攻陷了天津,並最終促成北平糊平解放。

而萬毅,在一縱擔任政委一段時間後,他就去了新成立的5縱擔任司令員,並且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將5縱帶成了一支能打硬仗、惡仗的主力部隊。而三戰四平之前的一次換將行動,也充分證明了林彪用將的眼光之準,這也是為何東北能夠率先解放的原因所在。

對於讓李天佑來擔任一縱司令員的決定,螢幕前的你又有什麽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